《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么一想,长孙无忌就沉默了。

    李世民听了房玄龄的话,也就默认了。

    “讲第二个。”

    “臣要带神机卫下江南。”

    “不准。”李世民立即回绝。

    房玄龄道:“李沐,神机卫是禁军,岂能让你带去就藩。”

    长孙无忌道:“此事万万不能。”

    李沐道:“中书令这话说得可就太偏颇了。神机卫隶属禁军不假,可自从扩编之后,从无见到过朝廷一文饷银,全靠李家庄所产货物之利润维持到现在。”

    房玄龄沉默不语。

    李沐道:“皇上,经金光门之变,神机卫伤亡达到千人之数,将士激愤,军心不稳。如果臣离京就藩,而将神机卫留在京城,反而不妥。”

    房玄龄看了一眼李世民,对李沐道:“嗣王所说也是事实,可神机卫中有不少朝廷勋臣子侄,如果由你带去就藩,恐怕更为不妥。”

    这话确实在理,在京城,神机卫隶属禁军,那勋臣子侄入营,可以理解为为皇帝卫戍守阙,可如果让李沐带去江南,这就说不过去了。

    房玄龄道:“要不这样,神机卫一分为二,原护卫营及薛礼、李师所部为神机左卫,由嗣王带去杭州,余者编为神机卫右卫,留在长安。嗣王意下如何?”

    不得不说,房玄龄此策确实狠辣,他既分割了神机卫,又同时堵住了李沐的嘴。

    更关键在于,李沐由此丧失了大半神机卫的控制权。

    原护卫营已经改编成了重骑营才五百人,薛礼的弓弩营一千人,就算加上补给过的李师轻骑营一千二百人,李沐能带走的,也不过二千七百人。

    留下的却有三千人。

    李沐心疼,说不出话来。

    看见李沐沉默,长孙无忌突然道:“皇上已经允准,神机右卫将军之位由令弟李沂担任,想必嗣王是勿须担心了。”

    李世民开口道:“朕确有此想法。李沐,你对中书令所言,意下如何?”

    李沐闻言心里一动,这确实是个办法,将神机右卫交给李沂,怎么说肉都烂在锅里,由此,还为李沂创造了晋升之路。

    可李沐心里泛起一丝狐疑,这事要是房玄龄说出来还好些,从长孙无忌的口中说出,李沐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第364章 舔犊之情() 
可眼下李世民三人正盯着自己,等着自己回话。

    李沐只能应道:“臣遵旨。”

    李世民脸上有了笑意,他道:“如此便好。讲你最后一个条件吧。”

    第三个条件,李沐原本是想提带李沂、杨氏一同前往就藩的。

    因为依制,李沐前往就藩,是不能带家眷离京的。

    原本李沐想以李沂不是亲兄弟,杨氏不是生母、嫡母为由的。

    可现在李沂要成为神机右卫将军留在长安,杨氏肯定是不会舍亲子而从养子的。

    再说李沐也不忍心这么做。

    所以,李沐临时改变主意,答道:“臣最后一请求是,请陛下允准臣在杭州募集兵员。”

    李世民沉默不语。

    房玄龄问道:“嗣王欲募集多少兵员?”

    “七至八千人,使神机卫保持满编一万人的规模。”

    “可杭州已经设有五千人折冲府。”

    “折冲府的战力想必中书令也知道。如果朝廷愿意保留,就让五千人分散至周边各州,如果朝廷无此意,那就在其中选拔合格者补充进神机卫,然后再选一批中等者补充州、县衙门捕役,余者遣散。”

    房玄龄听完李沐的想法,向李世民点点头。

    李沐的要求在情理之中,六千神机卫经过金光门之变,然后再一分为二,李沐手中其实不过二千多人。

    去杭州就藩之后,如果不用折冲府之兵,那二千多神机卫确实是不够的。

    李世民见房玄龄点头,“神机左、右两卫满编员额上限为一万人。在这上限之内,朕准你自主募兵。不过万人的粮饷,还得以禁军的规制补给。”

    长孙无忌心中一跳,这自主募兵的权力有些过大了,以李沐的心性,募集预备役已有前科。

    可想到杭州不过二十多万人口,满打满算也募集不到二万人,长孙无忌就不想再节外生枝了,尽快让李沐离京,才是自己最大的目的。

    李沐在乎的不是神机卫的粮饷,所以听到李世民应允,便躬身道:“谢陛下恩准。陛下可还记得除夕夜奏对时,臣曾经建言,输出战争之策,需要有一支常胜的军队,活跃在大唐的国界?”

    李世民点点头道:“是有这么一说,朕记得。”

    “这支常胜军的形成,需要的不是大战、决战,而是不间断的小战,不断地获取胜利,以此来展示大唐军威,震慑吐蕃、高句丽、倭国等周边列国。如今,既然陛下有意将神机卫一分为二,臣想说的是,再好的刀长时间不用,也会生锈的。”

    李世民颌首道:“朕理会得。”

    “臣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讲。”

    “臣想向皇上要一人。”

    “谁?”

    “原陈仓县尉刘仁轨,因误杀岐州折冲府都尉鲁宁,被收监。如今查明鲁宁参与军器案、候君集谋逆案,臣请皇上开恩,特赦刘仁轨。”

    “哦?一个小小县尉值得你向朕开口恩赦?”

    “臣观刘仁轨此人熟稔军阵,稍加磨砾,必是大唐一员猛将。故动了爱才之心,望陛下恩准。”

    “唔,没想到你还是个惜才之人,也罢,此事朕准了。”

    “谢陛下。”

    “你想要朕允准的,朕都答应你了。朕这也有一个要求。”

    “皇上请说。”

    “息王妃年纪大了,就在京城中荣养吧。”

    李沐知道,李世民爽快地答应自己将神机卫一部带出京城,又给了自己募集兵员的权力,留下人质,这是题中之意。

    这与信任无关,而是惯例,是帝王之道。

    所以,李沐没有任何反对的话,“臣遵旨。”

    “好了,此事既定,你便回去安置一番,等候朝廷旨意。”

    “是。臣告退。”

    等李沐出去。

    李世民回转头问道:“辅机,真有把握让李沂为朕所用?”

    长孙无忌这时才展露出笑脸,今天虽说让李沐得了些便宜,可李沐终于要离京了。

    这对长孙无忌来说,是一个重大胜利。

    再有能耐的人,离开京城,也就丧失了正治话语权。

    一州之地对于举国之力来说,那有着天壤之别。

    只要李沐离开京城,所有想要追随和依附他的官员都会重新回到自己的麾下。

    长孙无忌应道:“皇上放心,臣至少有七成以上的把握。”

    李世民也笑道:“如此就好,这事就交于你去办。”

    “臣领旨。”

    李世民此时心中,反而升起一丝担忧。

    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让李沐就藩李世民是有两层考虑的。

    第一当然是为了避免李沐与长孙无忌再起纷争,这次算是候君集背了黑锅,那下次呢?

    其二嘛,考虑到长孙无忌所献之计确实不错,以李沂为神机右卫将军,只要李沐离京,那么京城中的建成余党就会失去依靠和投效的方向,转而向李沂集结。如此,一样能将建成余党一网打尽,同时避免了李沐参与其中而玉石俱焚。

    至于李沂的生死嘛,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这完全不在李世民的考虑之中。

    只要李沐没事就行,办大事,总得有牺牲不是?

    李世民之所以能应允李沐招募壮丁的请求,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李世民认为李沐是自己的儿子,对于李沐,李世民有着一种奇特的舔犊之情,这很难用言语解释。

    当然,李世民也认为他自己可以操控一切,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李世民就会向李沐摊牌。有李靖、秦琼、李百药、孙华为人证,加上两道太上皇遗诏在手,李世民有理由相信,李沐会认可皇子的身份,从而回归到正统。

    所以,李世民既要维护长孙无忌的利益,也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吃亏。

    想到儿子就要离开京城,去一个蛮荒之地,李世民这才答应了别的臣子永远不可能得到的恩准——让李沐在江南招募壮丁。

    至于给李沐一万上限的兵额,这就更不在话下了。

    李世民对神机卫的忌惮,主要是神机卫囤兵在卧榻之侧,加上李沐在京。

    只要以上二者离开了京城,一万神机卫,对一个州来说,确实不是小数,足以踏平全境。

    可对于一个三百万人口的京城来说,也就只能呵呵了。

    。

第365章 竟然是李百药() 
把刘仁轨从天牢里提出来。

    刘仁轨对李沐自然是千恩万谢。

    李沐和他说了去江南就藩之事。

    “正则是想留在京城,还是随我与江南?放心,不管你如何选,我都会兑现应承你的校尉一职。”

    刘仁轨略一思忖,便回道:“短短几日相处,就已经看到殿下有不世之才和雷霆手段,臣愿奉殿下为明主,随殿下前往江南,建功立业。”

    李沐心中暗乐,历史名臣名将果然眼光不凡啊,就这么几天功夫,就看出了我深刻的内涵。

    “如此甚好,你尽管前往李家庄找苏将军,他会安排你入职校尉之职。”

    “属下领命。”

    。

    李沐回到王府,首先就向母亲禀报了此事。

    郑观音得知李沐真要离开京城就藩,非常高兴。

    可听到自己被皇帝点明留下,便神色黯然起来。

    李婉顺更是如此,从笑颜如花到愁眉苦脸,仅在一瞬间。

    她明白,母亲不走,自己便只能留在王府陪伴。

    李沐能理解郑观音急欲挣脱樊笼的心意。

    “请母亲不要难过,待孩儿在江南开创一片天,便会接母亲去江南。到时,孩儿准备一艘天下最大的舰船,与母亲去大海上游玩。”

    郑观音闻言愁容方解,其实她心里有此准备,大将带兵出征,尚要留家眷在京城,何况李沐是息王之子,带兵离京,皇帝岂能不留下人质?

    “我儿放心去吧,为娘会在王府日日期盼,等这一天到来。”

    “母亲放心,早则二三年,晚则四五载,孩儿就会来接母亲。”

    郑观音勉力挤出一丝微笑,她怎会不明白,哪能如此轻易说接走就接走,除非有一天李沐强大到连李世民都不敢逆其锋芒。

    可三五年间,这可能吗?

    “为娘知道我儿孝顺,不过你在江南千万不可急于一时,当小心谨慎。”

    “孩儿谨记母亲教诲。”

    “皇帝可有说我儿什么时候动身?”

    “还没说,估计不日便有旨意下来,不过交通监、钱庄还有李家庄都要交接安置。怎么说也得一两个月之后才能动身吧。”

    郑观音道:“那你便去忙吧,为娘不留你说话了。”

    “是。”

    李沐又向李婉顺道:“辛苦二姐,多多照顾母亲。”

    “哎,弟弟也多保重身体,不可太过劳累。”

    。

    李沐出了西院,常绿云已经等在那了。

    她向李沐禀报,许胤宗回来了。

    如今正在正安殿等李沐传见。

    李沐去了正安殿。

    “老朽参见嗣王殿下。”

    “许老丈的气色不错啊。”

    “托殿下的福。”

    “听说你这两天不在王府?”

    “是。皇后的病情已经稳定,老朽便有了闲瑕,在京城中逛逛。”

    “许老丈好有雅性,逛到连王府都不回了?”

    许胤宗这时才听出李沐语气不虞,忙解释道:“殿下误会了,老朽只是在闲逛时,遇见了故人。”

    “哦?许老丈在京城还有亲友故交?”

    “是。”许胤宗点头道,“自从前梁王投江之后,老朽与他已经十六、七年没见过面了。”

    “前梁王?”李沐随口问道。

    “就是隋朝吴兴太守沈法兴啊,殿下不知?”

    见李沐沉默不语,许胤宗解释道:“高祖武德三年五月,隋江都太守陈稜以江都降唐,唐以陈稜为扬州总管。吴兴太守沈法兴攻克毗陵,建都毗陵,改元延康,设置百官,自称梁王。”

    “原来如此。”李沐点头道,只要许胤宗不是与长孙无忌等人私下勾结,李沐也就懒得去理会,“许老丈的故交又是何人?”

    “老朽说的故交,便是李重规。”

    李沐心中一动,觉得有些异样,可一时想不起来究竟是哪不对。

    “殿下可能不知,重规出身名门,才高八斗,隋隋文帝时便已是太子舍人、东宫学士,承袭父荫为安平公。不过之后在隋炀帝时被朝臣排挤,降为桂州司马。后因天下大乱,重规被梁王沈法兴所得,署为府掾。如今归唐,为皇上赏识,拜为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

    李沐听着听着,突然想起之前常玉起过,当年将沈氏送给父亲李建成的正是一个叫什么重的朝廷官员。

    自己还四处打听过,没有收获。

    “许老丈这故人是姓李名重规吗?”

    “哦不,重规是他的表字,他姓李名百药。”

    李沐恍然,常玉听到父亲口中的称呼,极有可能是表字,却被常玉误以为是名字。

    想到此,李沐心中有些激动,这个李百药很有可能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生母姓沈,遗物是一块玉佩。

    而有一块相同的玉佩出现在当日,一个不知来历的强徒头领身上。

    这头领自称姓沈,名伦,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现在看来,姓不会是假的。

    现在听许胤宗这么一说,李沐感觉到一根无形的线,将自己的身世串连了起来。

    生母很有可能出自沈法兴门下,至少与沈法兴脱不开干系。

    而李百药正是贯穿沈法兴、生母沈氏、父亲李建成三者之间的总线。

    想到此处,李沐对许胤宗道:“听许老丈这么一说,孤还真想看看这个才高八斗之人。还请许老丈代本王邀请他前来王府一叙。”

    许胤宗欣然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