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发配了事。

    既可以诏告天下彰显仁名,又可以对李沐眼不见心不烦。

    李沐若是安份倒也罢了,让其做一世富贵王,若要是不安份,派几个长史、司马、典军什么的看住他,再不听话,那就直接派兵剿了,更省事。

    可李世民现在这种爱昧的态度,更证实了房玄龄心中的猜想。

    房玄龄道:“如果李沐不离京,陛下怕是化解不开二人之间的纠葛。臣闻听,长孙氏上千家店铺同时停业,数万家仆无事可做,说是被五姓世家联手打压,而始作俑者,怕整个大唐除了李沐,再无他人。”

    李世民道:“朕也有所听闻,可朕就不明白,辅机与李沐之前关系紧密,怎地一夕之间,就成了生死大敌了呢?难道真就因为李沐是建成之子?”

    “以臣之见,无非是因为两字——利益。”

    李世民点头认可道:“卿言之有理。可如果令李沐就藩,他要是不答应,该如何应对?”

    房玄龄张口结舌,怔怔地望着李世民,天啊,皇帝竟问出这种话来,这不该是皇帝旨意一下,臣子领旨谢恩吗?

    有道是雷霆雨露,皆是皇恩,还有臣子对圣旨讨价还价、抗旨不成?

    李世民能说出这话来,难道已经对李沐心存芥蒂?

    真要是这样,那自己的猜测岂不是荒诞?

    李世民也领悟到自己的语病,尴尬地解释道:“朕的意思是,朝中离不开李沐。虽说其鲁莽、跋扈,可还真做了不少事的。直道、钱庄都离不了他。”

    房玄龄点头道:“陛下所言甚是,可朝廷不能依靠一人,以臣之见,马周领直道,韩相领钱庄,或许会有起伏,可总好过依赖一人。”

    李世民闻言夸赞道:“玄龄所言实为老成谋国之言。”

    “臣不敢当。”

    “可朕如何处置李家庄和神机卫呢?”

    “李家庄是李沐私产,由他自行定夺便是。神机卫乃皇上禁军,自然归属陛下所有。”

    李世民的脸色有些迟疑起来,今日金光门前神机卫的表现,太伤人心了。

    “恐怕神机卫已不属朕所有了。”

    房玄龄一愣,随即明白道:“那就只能分化了。”

    “分化?”

    “正是。”房玄龄坚定地点点头道,“神机卫就算忠诚于李沐,可其中总不乏忠于陛下之人,况且当初李沐护卫营改编成神机卫时,第一次扩编招募的大多是朝中勋贵子侄,以臣之见,只要陛下恩抚有加,他们自然会效忠于皇上。”

    李世民闻言大喜,道:“玄龄此策甚合吾意。”

    “神机卫一分为二,训练相同,装备一致。如此,如果李沐没有异心,那大唐就有了两支劲旅,如果李沐有异心,则陛下也有克制他的劲旅。”

    李世民对房玄龄的建议交口称赞,点头不止,这方法好,不仅仅是为防备李沐,而是这能让朕掌控住一支真正忠心的铁军卫戍禁内。

    “爱卿真无愧是朕之张良啊。那依爱卿之见,朕该授李沐何处就藩呢?”

    房玄龄一时难以回答,因为不清楚李世民的心意。

    只能试探地问道:“敢问陛下,李沐是以亲王爵还是郡王爵就藩?”

    李世民想了想道:“今日李沐有平叛之功,朕本是想,论功理应晋爵,可念及这样,还是让他先领郡王爵就藩,然后授他个中上州都督,加些实食户,爱卿以为如何?”

    大唐律,不管是亲王还是郡王,都没有封国,所谓的封地其实只是食邑,并不能真正主掌当地的军政事务。

    只有获得都督官位,才能行使军政权力。

    譬如汉王李贞改封越王,这并不说明李贞能统治越地政务,只是挂了个虚衔,领食邑、俸禄罢了,真正就藩的意义,在于李贞被同时授于扬州都督,所以,他的就藩地不在越地,而在扬州。

    房玄龄略一思忖,应道:“陛下圣明,如此李沐日后再有功勋,也不至于赏无可赏。臣无异议。如此一来,可授的中上州也就只有江南东道苏州、杭州等地了,只是那些州偏远了些。”

    房玄龄的话并没有问题,因为大唐的正治文化中心在长安、洛阳一线。

    当时的苏、杭与岭南道各州,还被中原豪族称为南蛮之地,并非如后世般繁华。

    如果没有前隋杨广开凿江南运河,与北运河相接,沟通南北,那此时的苏州、杭州还是蛮荒。

    李世民有些犹豫,“这事朕还得想想。”

    “是。”

    “此事出朕之口,入卿之耳。”

    “臣绝不透露半字。”

    。

    当天晚上,司空不,司徒府中。

    长孙无忌悠然自得地品尝着绿茶,这茶还是年前时李沐送来的。

    今日此局,既对李沐打了劫,又除去了候君集这个雷,更是将张亮之死这个隐患让候君集背了黑锅,从而军器案迎刃而解,简直是一石数鸟之作。

    现在喝着李沐送的茶,长孙无忌感觉爽快极了。

    他冲着茶碗狠狠吸了口气,然后闭上眼睛,摇晃着头,轻轻一叹道:“好茶。”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长孙无忌此时也正是如此,近两月来,长孙氏店铺遭遇打击的颓丧,被今日畅快一战的喜悦,一扫而空。

第360章 人心究竟怕什么() 
“冲儿,你也来饮上一杯。”

    长孙冲见父亲高兴,便听话地坐在了长孙无忌对面,为自己冲了一碗。

    都道人的心情好了,话自然就多。

    长孙无忌倒不是想在儿子面前显摆,而是想言传身教,让长孙冲有点长进。

    “冲儿观为父今日所面之局,有何感想?”

    “孩儿深感佩服,只是孩儿有两点不解,还望父亲解惑。”

    长孙无忌满意地点点头,纵观全局,只有两点不解,已经难能可贵了。

    “冲儿不必拘束,说吧,何处不解?”

    “其一,孩儿不解,候君集为何会轻易答应,听从父亲之令行事?更让孩儿想不通的是,候君集为何仅凭手中一卫,就敢在京城内攻打嗣王府、截杀嗣王?”

    长孙无忌笑笑,这是自己布局中最有亮点的地方。

    轻啜了一口茶,长孙无忌说道:“候君集之所以轻易听从为父指令,并不是为父在他心中份量有多重,而是他心存忌惮。其中最大的忌惮是之前候君集在李家庄被俘后,建议李沐谋反的话,被你舅祖和袁公公听到,报于陛下。”

    “而后陛下责令候君集当殿行刺李沐,候君集却阳奉阴违,没有出手,如此一来,他与陛下之间的隔阂就无法弥补了。当然,候君集也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就算当殿刺杀李沐成功,他也是死路一条,但至少陛下念在当年拥戴之功,不会那么快去处置他。”

    “人心啊,就是这样,如果有这么一把剑天天悬在头顶,那就会寝食不安了,候君集就是如此,所以为父只要露出一丝谋反之意,候君集必然如同见到救命稻草一般飞扑而至。当然,如果仅仅如此,不足以让候君集就范,但只要为父说出三个人的名字,就不怕他不从了。”

    长孙冲略一思忖,脱口而出,“吴国公、宿国公、楚国公。”

    “我儿聪慧。没错,这三人与候君集都是当年追随陛下从龙之臣,可鸟尽弓藏,陛下本就是以亲王位窥探大宝,岂能不防着这批武人,倒不是陛下不信他们,而是陛下想要君臣善始善终,所以,这些年刻意冷落他们。”

    “恃功而骄?”

    “没错,想尉迟恭可以在宫宴上,当着满朝文武重臣的面殴打江夏王李道宗,差点打瞎李道宗的眼睛,就能想到,当时这批武人的嚣张跋扈。”

    长孙冲看着长孙无忌阴冷的脸色,突然猜到,恐怕父亲也吃过这些武人的暗亏。

    “为父知道这些武臣彼此不服,却又依为唇齿,所以,只要搬出尉迟恭三人,必能给候君集信心,果不其然,候君集有了今日之举。”

    长孙冲应道:“可三位国公又如何会听从父亲的呢?”

    “这是你第二个不解之处?”

    “是。”

    “呵呵。”长孙无忌未言先笑,“尉迟恭三人与候君集不同,他们自然不可能有谋反之心,可为父知道,他们的心中同样有一把剑悬在头顶。与候君集的恐惧相比,不諻多让。”

    “敢问父亲,三位国公心中怕什么?”

    “李沐。”长孙无忌脸色凝固起来,缓缓吐出二个字。

    “三位国公怕李沐?这可能吗?”

    “他们怕的不是李沐这个人,而是李沐的身份。”

    “身份?”长孙冲一时没有会过意来,“父亲是说李沐息王之子的身份?”

    “正是。”长孙无忌点点头道,“尉迟恭三人与候君集一样,都是当年亲手诛杀建成、元吉之人,只要李沐活着,他们都不可能释怀,这是不共戴天之仇,绝不是凭利益可以化解的。”

    长孙冲恍然大悟,脱口道:“这也是父亲与李沐决裂的原因吧。”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

    长孙冲赶紧认错道:“孩儿失言。”

    “尉迟恭三人正是因此认从了为父的计策,当然他们是不可能授人以柄的,所以为父向他们保证,不管候君集诛杀李沐是否成功,他们绝不用发一矢,就能坐收平叛之功。”

    “孩儿懂了,就是说三位国公只是带兵走一趟,不管是李沐杀了候君集,还是候君集杀了李沐,他们的平叛对象,就是失败后倒在地上的那个。”

    “唔,冲儿有急智。你要记住,不管多强大的人,必有弱点,或嗜好或亲友或处境或怪癖,只要抓住他的弱点,就能玩弄于股掌之间。”

    “当今皇上也有弱点吗?”长孙冲突然问出一个连他自己也感到突兀的问题来,问完长孙冲就后悔了,他躬身打算认错。

    不想长孙无忌眼神一缩,竟道:“陛下弱点更多,但最大的弱点是——陛下自己。”

    长孙冲反而不解了,“陛下自己是自己的最大的弱点?”

    “没错。弑兄杀弟屠侄逼宫,哪一项都不是常人所能为的,陛下都做了。可陛下毕竟是凡人,他无法超脱于世俗的评价,所以他内心的愧疚和恐惧,甚至远远超过候君集。”

    长孙无忌阴冷的目光望向天空,“这也是为什么为父这些年,能站在尉迟恭等人头上真正的原因,因为为父懂得如何去操纵陛下心中的愧疚和恐惧,懂得如何去宽慰陛下。”

    “孩儿谨受教。”长孙冲躬身道,“谢父亲指点。”

    “哎。”长孙无忌轻叹一声,“此局中唯一的遗憾是,李沐逃出生天,本来为父以为,逼李沐一时情急,当着陛下的面杀死候君集,陛下会断然处置李沐,可想不到,李沐却能无事。这着实令为父心中不甘啊。”

    长孙冲宽慰道:“好在如今父亲晋位司徒,这就给了朝臣一个讯号,想必那些投效李沐的官员们会改变主意。”

    长孙无忌摇摇头道:“那些骑墙蠢物,无关大事,得之无益,失之无妨。为父担心的是长孙氏的家业啊。冲儿,这两个月的帐目可理清了?”

    长孙冲面色黯然道:“回父亲。帐理是理清了,可。”

    “有话直说。”长孙无忌瞪了儿子一眼,在他看来损失些钱根本不放在他眼里。

    长孙氏这些年来,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第361章 君王的逆鳞() 
“两个月间,长孙氏的店铺亏损竟达三十六万贯。”长孙冲被父亲一鼓励,便说出了口。

    “什么?”长孙无忌饶是有心理准备,也吓了一跳,“为父不是令所有店铺经营以前货物了吗?”

    “父亲有所不知,只要长孙氏店铺卖什么,五姓世家就低一成售卖,店铺中所有货物积压,时令绿菜瓜果,皆腐烂丢弃,没有进项,数万店员要养活,父亲,孩儿已经下令关闭全部店铺。”

    “啪”地一声,长孙冲被一个重重地耳光扇中。

    “逆子,糊涂。”长孙无忌抽搐着脸,怒骂道:“关闭店铺之举,实属示敌以弱,越是在这种时候,越需要硬撑。”

    长孙冲摸着疼痛的脸,泣道:“父亲息怒,照此计算一年间至少亏损二百万贯以上,如此亏损下去不是办法,孩儿是想,扬长避短,既然店铺上争不过李沐,不如放弃在,在别处与李沐争长短。”

    长孙无忌看着这个嫡子,满腹的话竟说不出口来,“冲儿啊,买卖如同战场,不是以一城一池的得失来决定胜负,你不能因为失了一城,便断言自己会输,而放弃手中所有城池。战场决定胜负最大的因素是气势,以百破万的战例比比皆是。你要知道一旦关闭店铺,天下人会怎么说长孙氏吗?会怎么说为父吗?未战先认输,为父丢不起这脸。传令下去,所有店铺全部重开,长孙氏可以亏钱,但绝不认输。”

    长孙冲悲鸣一声,“父亲,这会拖垮家族的。”

    “为父意已决,勿须多言,依令行事。”

    “孩儿遵命。”

    “去吧。”

    长孙无忌一番好心情,瞬间消失,他不是不明白现实的残酷,两个月亏损三十八万贯,这样下去两三年间,整个长孙氏就会被拖垮。

    可长孙无忌不想认输,他决定咬牙坚持下去。

    因为他明白,自己只能背水一战。

    如果放弃,那么不需要一年,长孙氏就会从大唐贸易舞台上彻底消失,长孙氏也会沦落为一个只能靠俸禄和土地出产物混吃等死的普通世家。

    这绝不是长孙无忌想看到的。

    李沐,你等着瞧。长孙无忌在心里咬牙切齿道,你以为今日斩杀候君集之事就怎么过去了?

    就算陛下今日不处置你,可你此举已经明显触碰了君王的逆鳞。

    只要一个合适的时机,老夫一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书桌上的烛火摇曳起来,似乎也感受到了长孙无忌的狠厉。

    长孙无忌的脸在烛火的映照下,忽明忽暗。

    他陷入沉思,既然一下子扳不倒李沐,那么将他逐出京城,未必不是一个好办法。

    。

    此时李家庄中,庄内百姓陷入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