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孤不明白。”

    “老臣的意思是,殿下被封为嗣王,可这些日子以来,主动向殿下投效之人恐怕不多吧?”

    李沐沉默,这些日子,前来送礼的络绎不绝,可真正表态投入自己门下的还真没有。

    “殿下位高却权不重,朝中文武皆在观望,他们需要知道殿下的魄力,更需要知道殿下的志向,这样才会有人主动前来投效。”

    李沐沉吟道:“魏公的意思是,保全杨务廉,以此给朝中文武一个明确的讯号?”

    “正是。老臣不是说朝中文武都有不规之心,只是在文武心中,投效一个碌碌无为的主公,不这不如维持现状,安生过日子。殿下只有向天下表明你的志向,才能网罗天下有心之士。”

    这时,一直沉默旁观的郑观音道:“沐儿,魏公言之有理。”

    李沐也觉得魏征说得有理,自己一直以皇帝宠臣的面目示人,给人一种唯皇帝马首是瞻、孤臣的形象,这虽然有助于自己获得皇帝的信任,却同时也将有心之士拒之门外。

    换作是自己,也不会有想法去投效一个没有志向的主公。

    “魏公说得在理,只是杨务廉名声太臭,加上罪证确凿,孤保他岂不有损孤的名声?”

    魏征摇摇头道:“杨务廉贪污之事,朝野间早已风传,就算陛下恐怕也早已知晓,为何一直无人弹劾?原因有二,一是杨务廉确是干臣,其二,杨务廉贪污之钱财,大半是送与了朝中重臣。将杨务廉绳之以法,岂不断了所有人的财路?”

    李沐点头。

    “如此,长孙无忌选在此时弹劾杨务廉,其意自明,况且,长孙无忌在朝堂弹劾时,影指受杨务廉行贿之人便是殿下。故,臣以为他的目标就是殿下。”

    李沐再次点头。

    “既然都明白长孙无忌的目标是殿下,那如果殿下不反击,岂不是让所有人心中觉得,殿下无法自保,只是想息事宁人?如此一来,长孙无忌的目的就达到了,文武百官便会站到长孙无忌一边,对杨务廉甚至对殿下落井下石。如果局势真到了那种地步,那恐怕就回天无力了。”

    到此时,李沐已经完全明白了。

    这一仗打的不是谁对与谁错、正义与罪恶,甚至不是忠与逆。

    打得是一种气势,一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气势。

    只有打胜了,才能彰显出自己的能为来,才能给天下人一个明确的讯号。

    看吧,连罪证确凿、论罪必死的杨务廉,都能保住,还有谁不是想保就能保的?

    看吧,就算权势熏天的司空、当朝国舅,也无法撼动李沐,甚至被李沐反击。

    这样的讯号无疑是刺激人心的。

    要想成就大事,需要有人拥戴。

    无论这些人的忠诚是否可靠,只要他们在你需要的时候站在你这一边。

    那就足够了。

    “就按魏公所言,孤决定保杨务廉性命无虞。”

    “不,不。殿下光保杨务廉性命无虞还不够,还得保他无罪,官位不失。如此造成的影响才更有效。”魏征认真地谏言道。

    李沐有些迟疑,保杨务廉性命无虞,其实对自己不难,哪怕三罪坐实,自己硬着头皮,去李世民那说不情,李世民未必会不给这个面子,放杨务廉一条生路。

    毕竟区区一个杨务廉对于李世民来说,李沐要重要的多。

    可如果要保杨务廉无罪,那就繁琐了。

    “来人,将杨务廉带回来。”

    杨务谦被府卫架回来,扔在了地上。

    “杨务廉,可想要保命?”

    “想,想。卑职若能逃过此劫,愿意此生唯殿下马首是瞻。”

    “好,你仔细想想,送太子、长孙无忌等人钱财时,是否有面善之人或线索可寻?”

    杨务廉低头苦思,这关系自己的性命,来不得半点疏忽。

    可想了半天,他苦着脸抬头道:“殿下,那些个开设博彩的,都是坊间雇佣来的,卑职确实想不起来,有线索可寻。”

    李沐叹息,向魏征道:“要想无罪,就只能将长孙无忌弹劾的三宗罪一一推翻,可杨务廉四十五万款项的坑,无法填满,就算是现在我出资补满,恐怕长孙什么?”

    “长孙荣。”杨务廉连忙提醒道。

    “恐怕长孙荣也会做证,这钱款是后补的。魏公有何妙计?”

    “由殿下出钱填坑不妥,这最多是让杨务廉得到一个从轻发落,而非无罪。臣以为,要想脱罪,还得从根源上否定。”

    魏征说到此处,对杨务廉道厉声道:“你贪污的钱财去哪了?”

    李沐苦笑道:“魏公,我早问过了。”

第329章 鲁县子的跋扈() 
于是,李沐将杨务廉说的,与魏征复述了一遍。

    魏征气得上去踹了杨务廉一脚,骂道:“你贪污送钱于他们,现在他们反而弹劾你贪污,自作孽不可活。还将大王陷进去,你你真是不知死活。”

    杨务廉哭泣道:“卑职也是上了长孙荣的当,否则也不会牵连殿下。”

    “长孙荣是长孙无忌的什么人?”

    “族侄。”

    魏征转向李沐道:“殿下,看来要为杨务廉脱罪,关键还在长孙荣身上。只要他反证受长孙无忌指使,唆使杨务廉向殿下行贿,那至少可以证明长孙无忌弹劾可以杨务廉居心叵测。”

    李沐点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就怕长孙无忌已经将长孙荣送出了长安城,甚至下手灭口了。”

    “臣也有此担心,可如果真是族侄,那就有希望,长孙无忌不到关键时刻,恐怕只会藏匿,而非直接杀人灭口,况且眼下也只有这条路了。”

    李沐点头,“来人,传常绿云。”

    “属下见过主公。”

    “去查长孙荣,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喏。”

    李沐道:“贪污、行贿之事,先搁置一边,说说第三宗罪,虐待百姓。魏公以为,如何脱罪?”

    “长孙无忌弹劾时声称,杨务廉令各地官府拘押民夫家眷,以作恐吓,且有数十人被可以么务廉酷刑致死、致残,此罪人证俱在,不好脱啊。”

    杨务廉哭诉道:“绝无数十人,被卑职下令责打的只有四、五人,虽说有被打断腿的,可也不过二、三人,更不可能有打死的了。”

    “你确定只有四、五人?这个时候你再谎言欺瞒,那就真是自找死路了。”

    “卑职知道这关系我之生死,绝无半句假话。”

    “如果真没死人,倒是有转圆的余地。”魏征微微点头道,“大不了花些钱,堵住这几家的嘴便是了。”

    李沐摇摇头道:“恐怕没那么简单,长孙无忌敢在朝堂上说有数十人,就必然有数十人的证人、证言,所以,我还是担心啊。”

    “卑职真没有打死人,也真就打了四、五人。”杨务廉急赤白脸地否认道。

    “闭嘴。”李沐轻喝道,其实心里也明白,杨务廉可能说得是真的,但很可能杨务廉没干,他手下的人冒杨务廉之名做的,也有可能长孙无忌事后派人干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些证人便没有可能被自己用钱收买,而改口证词。

    正在犯难的时候,一名府卫来报,长孙无忌亲自带着数十个廷尉府士兵,在王府门前声称要抓捕犯官杨务廉。

    杨务廉一听,猛地向前一扑,抱着李沐的脚哭求道:“殿下救我,殿下救我。”

    李沐用力将腿从杨务廉手臂环抱中抽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念在你确实为直道做了些事情,孤尽力保你一命吧。”

    杨务廉激动地磕头道:“谢殿下活命之恩,谢殿下活命之恩。”

    “魏公。”

    “在。”

    “门前之事,劳烦魏公前去应对一下吧。”

    “臣领命。”

    “告诉长孙无忌,让他带皇上手谕再来王府抓人。”

    “是。”

    魏征匆匆出门而去。

    常绿云回来了。

    “布置下去了?”

    “是。”

    李沐指着常绿云对杨务廉道:“不管有用没用,把你知道的任何线索,都告诉她。”

    “是,是卑职绝不敢有一丝隐瞒。”

    李沐这才与郑观音、李婉顺一并离开。

    送郑观音回西院的路上,郑观音道:“沐儿还要小心,娘觉得长孙无忌一旦动手,恐怕不会只有一手,须防备他后手。”

    “孩儿明白。只是恐怕长孙无忌也不会猜测到孩儿欲出京就藩的意图,他如今发动,倒是给了孩儿一个机会,孩儿此次会让他、让京城文武好好见识一下鲁县子的跋扈。”

    郑观音闻听,被逗得嘴角一抽,道:“我儿聪慧,但还是要小心行事,切不可太放肆了。”

    “孩儿谨记母命。”

    。

    长孙无忌此次亲自前来,并非是想在李沐面前展现他的志得意满。

    反而长孙无忌也提心吊胆,他明白,李沐不是如此能轻易就范的。

    特别是试出李世民对李沐的忍耐底线后,长孙无忌更小心了。

    此次仓促发动,实在是迫不得已,因为长孙氏的店铺快支撑不下去了。

    这还是其次,最关键的是,长孙无忌怕京城中依附自己的文武百官和世家,会因此而转投李沐,此消彼涨之下,就会引起长孙势力的崩溃。

    所以,长孙无忌虽然明知布置还未圆满,也只能提早发动。

    今天亲自前来,一是因为李沐的身份,毕竟嗣王的品阶放在那,比他自己的国公要高出一级,按唐律,就算是国公,遇见亲王、嗣王也得行礼,骑马者下马,坐轿者落轿,以此来彰显皇室尊严。

    如果今天长孙无忌不亲自来,就有以下犯上之嫌。

    其二嘛,长孙无忌也想试探一下李沐的底限在哪里,自己也好随机应变,随时调整此次进攻的方略和程度。

    可让长孙无忌没有想到的是,李沐竟不肯露脸,只派了魏征前来应付。

    “齐国公,你这是做甚?”魏征出府门拱手道。

    “郑国公今早也在朝堂,何必明知故问?本司空奉皇命捉拿犯官杨务廉,还望郑国公不要阻拦,否则莫怪本公不讲情面。”

    “齐国公多虑了,老夫岂会违抗皇命。不过眼下嗣王没空,才由老夫前来知会齐国公一声。”

    “敢问郑国公,嗣王何在?”

    “嗣王正在陪息王妃用膳。”

    长孙无忌脸色一黑,这个时候,李沐竟以此为借口,让自己等候在门外,太羞辱人了。

    “郑国公,老夫与你同朝为官多年,还望你不要插手此事,也好为日后留下情面。”

    “老夫受皇命为嗣王师,自然是与大王休戚与共。今日齐国公带兵围王府,还和老夫谈何情面?齐国公,传大王令谕,告诉长孙无忌,让他带皇上手谕再来王府抓人。”

第330章 你一定会被射成刺猬() 
长孙无忌奉旨捉拿杨务廉是实,可他虽然在朝堂上得到李世民首肯,抓得是杨务廉,而不是来嗣王府抓李沐。

    所以手里哪有李世民手谕?

    如果现在回宫请旨,李世民知道杨务廉躲进嗣王府,长孙无忌估计李世民未必因一桩贪污案,而与李沐起争执,估计最后还是让李沐进宫面圣罢了。

    再则,妹妹长孙无垢身体方有起色,如今李世民下朝后正陪伴左右,如果与李沐起争执之事被长孙无垢知道,必会从中阻拦。

    长孙无忌很不明白,妹妹怎会如此看重一个仇人的儿子,她一直劝告自己不要与李沐为敌,难道就不怕有一天,李沐反手与皇帝为敌吗?

    长孙无忌黑脸看着魏征,突然道:“郑国公,既然如此,就别怪某无礼了。”

    魏征明显一愣,他估计不到长孙无忌真敢公然冒犯王府。

    “长孙无忌,你敢冲撞王府?这是大逆。”

    长孙无忌却不再答理魏征,李沐是个不按常理之人,长孙无忌担心夜长梦多。

    他回头冲士兵喊道:“本公奉皇命捉拿犯官杨务廉,如今杨犯藏于王府中,将士们,听本公号令,进王府搜查。”

    “喏。”数十廷尉府士兵在长孙无忌的带领下,冲向府门。

    “咻、咻咻、咻”密集的弩箭射在长孙无忌和廷尉府兵面前,形成一道矮墙。

    其中有一个府兵想是立功心切,跑快了些,竟被弩箭生生地将脚扎在了地上,发出撕心裂肺地痛呼声。

    “长孙无忌,你可以试试再进一步。”李沐的声音悠悠传来,“孤可以用王位保证,你一定会被射成刺猬。”

    长孙无忌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最后转黑,可他此时绝不敢再进一步。

    这妖孽还真敢这么做。

    自己带兵冲撞王府,本是理亏,如果在此时真被射杀,就算最后李沐被治罪,那自己也活不过来了不是?

    长孙无忌绝不想与李沐同归于尽。

    “李沐,某是奉皇命。”

    “闭嘴。孤要看皇上手谕,谁知道你是不是假传皇上口谕。”

    “你。”

    “你什么你?见了本王,竟然不行礼,还直呼本王的名字,单以此条,孤就能治你一个不敬之罪。不过本王仁慈,大人大量,不与你计较。滚吧。”

    长孙无忌被气得吐血,就算是亲王李泰、李治等人,哪怕是太子见了自己,也得毕恭毕敬地称一声舅舅,如今被一个前逆之子羞辱到如此境地。

    可长孙无忌反驳不了啊,唐律确实有此规定。

    在长孙无忌进退两难之间。

    李沐背转身,走入府门道:“长孙无忌,孤给你一柱香的时间。到时若还有人站在王府门前一丈之内,孤让他躺着回去。”

    李沐这话是有根据的,王府门前一丈属于王府私地,当然,如果王府门前是街道,那自当别论。

    廷尉府兵们闻听不由自主地往后退去,生怕进入这一丈之内。

    长孙无忌无奈之下,冲府门大喊道:“李沐,老夫回去带圣旨前来,到时你会后悔的。”

    “呯”王府门重重地关上,发出巨大的声音,仿佛是在回应长孙无忌的大喊。

    长孙无忌十几年了,从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