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臣告退。”
李沐离开之后,从李世民身后的江山万里屏风后,走出二人。
赫然是房玄龄和韩仲良。
李世民问道:“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房玄龄叹道:“臣自认才谋过人,可与此子相比,怕是远远不及。嗣王思路之开阔,前所未有,他所呈之计谋,臣闻所未所,想来秦之甘罗、魏之曹冲,也不过如此。”
韩仲良道:“臣亦有同感,臣自小精通明算,可与嗣王相比,便如繁星与皓月,不可同日而语。”
李世民听了,心中如饮蜜水一般,这可是朕的儿子啊。
。
次日一早,朝廷册封李沐为嗣王的旨意正式颁布。
同时布政坊王府也由宗正寺正式移交。
可能是为了避嫌,更有可能是受父亲长孙无忌的阻止,在几乎所有五品以上的宗正官员到场情况下,身为宗正少卿的长孙冲缺席了。
当然,李沐是不会在意这等小事的。
况且,两方之间已是势如水火,就算见面,也是徒增尴尬而已。
交接的场面非常宏大。
单就皇帝派来的宫中太监、宫女,就有数百人。
江夏郡王李道宗、河间郡王李孝恭一起到场。
身为宗正卿,李孝恭特意从太庙请来数十个僧侣,在王府祈福祭祀。
二个郡王引领百官恭贺,这样的移交阵容,可以说是超规格了。
好在律法没有在移交人员上有限制,倒也不在乎会有御史弹劾。
李道宗前来其实还另有内因在里头。
当初李泰派死士袭击李家庄,他为了迎合圣意,故意将庄子里有活口的消息泄露给李泰,由此与李沐的关系陷入底谷。
本来也没什么,况且二者间身份的距离实在太远,一个是郡王,一个只是开国伯,说八杆子都打不着,也不为过。
李道宗自然不会顾忌到李沐。
可现在不同了,李沐被朝廷正式册封为嗣王,虽然没有划定封地,但嗣王要比郡王高半级。
大唐爵位,亲王、嗣王、郡王,而后是国公、郡公。
嗣王的认定其实很简单,承嗣亲王爵者为嗣王。它其实不是一个正式的爵位,只能算是一个资格,这也就是说,只要朝廷认定李建成的息王爵位有效,那承嗣李建成王爵的,就必定是嗣王,不需要朝廷认定。
朝廷的认定只是走个官面文章,重新确认一次罢了。
这也是朝堂上,魏征等人敢于直接请求皇帝册封李沐为嗣王的原因。
但从嗣王转变成正式的封王,就需要论功、论资历、论亲疏了。
第298章 嗣王府(二)()
譬如,象李沐这样的情况,上可以触碰亲王爵,下也可以封郡王,就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从品阶上来说,郡王与国公的品阶相同,只是受封郡王的都是皇族宗室,也就是说异姓论功最高只能到国公止步。
李沐的嗣王正处于亲王与郡王之间,比亲王低半级,而比郡王高半级。
可这是暂时的,正常情况下,只要李沐若干年内不犯事,就算不在李世民这一朝晋为亲王,也会在下一朝被晋为亲王。
所以,李道宗就无法规避开李沐,况且,在朝廷确认了李沐身份之后,其实李道宗便成了李沐族叔。
虽然现在李道宗在朝堂中的人脉远胜于李沐,可他知道,自己老了,而李沐年少,正处于上升阶段,过个十年八年,就可超越自己,甚至按李沐的能为,恐怕所耗费的时间更少。
于是,李道宗就想借此交接王府的机会,向李沐抛出橄榄枝,修复之前疏远的关系。
当李沐和李沂等人带着数十神机卫,出现在布政坊王府外时。
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响起。
这场面,套用后世那谁的小品中所言,就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那是相当的壮观啊。
李道宗此时见李沐到来,竟亲自迎上前去。
李孝恭却站在原地,含笑看着李沐。
李道宗拱手道:“见过嗣王。”
算是给足了李沐面子。
李沐不傻,李道宗身为江夏郡王,辈份又高于自己,实际上李道宗还是族叔。
于是李沐赶紧下马,上前躬身道:“不必当王叔亲自迎候,侄儿见过王叔。”
李道宗见李沐如此上道,笑颜遂开。
李沐上前向李孝恭见礼:“见过王叔。”
李孝恭笑着颌首,他手指着王府:“今日奉陛下旨意,将王府移交给你。”
这时,李道宗凑近李沐耳边,压低声音道:“做叔叔的没什么可送的,想到你来京城时间不长,府中肯定没有什么应手的侍女,所以替你准备了一百个侍女、小厮,如今已经安排在府内了。”
李沐一听,自然不会拒绝,上次安仁坊时,长孙无忌就派长孙冲送来过侍女,还送了一个长随孙福,用着就很顺手。
这世家出来的侍女,都是经过训练过的。
使用起来远比临时买来的生人更得心应手。
“王叔有心了,这份情侄儿领了。”李沐拱手称谢道。
李道宗呵呵一笑,摇摇手道:“区区薄礼,不足挂齿。只望你别记恨为叔当日之事,当叔的就满足了。”
李沐笑道:“王叔当日也是不得已,侄儿自然能体恤王叔的难处。”
李道宗闻听,这才真正将心中的石头放了下来。
李孝恭在边上说道:“二位别站在外面说话了。李沐,为叔的引你进府,给你讲讲王府的布局。”
“二位王叔请。”
“请。”
李沐举目望去,数丈高的王府门楣上,挂着的匾额,写着三个镏金大字“嗣王府”。
李道宗见李沐留意,笑道:“这可是请皇上题的字,殿下好大的福份啊。”
李沐上前几步,凝目看去,果然在匾额左下角见到李世民的印章。
李沐躬身朝匾额一礼,此举让李道宗连连点头称善。
进了王府,李孝恭、李道宗引着李沐乘坐着软轿,顺着主干道,一路介绍过去。
王府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九十亩。
这是朝廷规制,亲王府占地不得超过百亩,郡王府占地不得超过六十亩。
而这王府,显然更象是亲王府的规制。
李孝恭与李沐,一个敢给,一个敢接,彼此心照不宣。
府邸部分由中、东、西三路院落组成。
中路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五间,正殿五间带东西翼楼各五间,过厅三间,过厅后形成一组单独的院落,内有后寝五间及东西配房,院后为九间后罩楼。
东路是家祠、佛堂等,东墙外另有一组院落,为王府的马号。
李沐对此相当满意,这个院落很大,至少可安置五百匹以上的战马。
西路为两组并列的院落,是王府的生活起居处所。
府邸西边是座花园,里面松柏苍翠,绿草如茵,一湾碧水从园中流淌而过。亭台楼阁分布于湖水沿岸,形成一处安适幽静的庭园。
花园东面是一座巨大的连体假山,山体的内侧四面布置水面,北、东、西三面为渠,南面开挖成一汪较宽阔水面,形成一个占地十来亩的湖面,湖岸均用石头错杂地垒砌。
这样花园内便形成山环水绕的格局。
李沐被如此宏大的园景惊呆了,这与皇宫内奢华的富贵气息截然不同,倒是有着一股浓浓地世外桃源气息。
李孝恭见李沐沉默,反以为李沐是不满意,说道:“你如果不满意,为叔明日就派工匠前来,按你的意思修筑。你放心,一应耗费皆由宗正寺开销。”
李沐连忙道:“王叔多心了,沐很满意,只是一时间想起在凉州的日子,心中有些感触罢了。”
李孝恭安慰道:“说来也是,你自幼流落在外,倒是受了不少苦楚,好在如今皇上圣明,为息王平反,又册封了你的王位,以后就安享富贵吧。”
李沐点点头,冲着北面宫城的方向举手一拱道:“王叔说的是,沐有此,全赖陛下恩赐。沐日后必当为大唐鞠躬尽萃。”
李孝恭哈哈大笑道:“你能这么想,为叔的就放心了。”
“沐也要感谢王叔忙前忙后,为我操办王府之事,此情意沐记在心里了,日后必有所报。”
“哪里,哪里。你我都是宗室血亲,如此客气,反倒是见外了。”
李孝恭见李道宗象是有话要与李沐私下说,便对李沐道:“殿下先忙,为叔还有事,先走一步。”
“侄儿送王叔。”
“不必,不必。你们聊。”说完李孝恭离开了。
李道宗见李孝恭远去,突然正容起来,对李沐低声道:“你这些日子,怕是得罪了司空了,以司空的心性,你还得多加小心才是。”
第299章 嗣王府(三)()
“王叔有心了。”
“为叔的这么提醒,没有挑唆的意思,只是司空是外戚,你我才是皇室中人,切不可被人害了去。”
“沐心里有数,谢王叔提点。”
“还有一事。”
“王叔请讲。”
“太子本没有与你为敌的意思,只是因为司空毕竟是太子亲舅,加上太子你也知道太子与越王之间,所以为叔想替太子和你说和说和,毕竟都是太祖一脉,别伤了和气。”
李沐的眼神变着清澈起来,原来李道宗今日之举,还有为太子当说客的意思。
其实对于李承乾,李沐本也没有为敌的意思,只是常玉之死,李承乾助纣为虐,才让李沐心中有了杯葛。
不过,从现在看来,自己与李承乾之间怕是无法和平共处了。
如果是之前,自己只是个县伯,那与李承乾还能联手。
可如今,自己贵为嗣王,一旦与太子联手,不说李泰睡不着,怕是李世民也会睡不着觉了。
李沐自然不会为了太子去得罪皇帝。
如今见李道宗特意为此说项,李沐也考虑到不可同时树敌,否则肯定会迫使李承乾与长孙无忌联手来对付自己。
不如暂时虚与委蛇,等解决了长孙无忌,再言之后。
想到此处,李沐答道:“王叔言重了,太子是君,沐是臣,沐岂会不识尊卑?”
李道宗听了长吁一口气道:“你能这么想,那就太好了。太子让为叔的带话,不日便会送上一份大礼。”
李沐正容道:“礼就免了,不过沐请王叔带句话。”
“你讲便是。”
“太子乃国之储君,还是莫要参与到臣子之间的倾轧中来为好。”
李道宗心中一凛,李沐已经当着自己的面,直呼长孙无忌的名字。
“你放心,这话一定带到。如此,你也要应酬来访客人,这会儿,怕是把王府的门都堵了吧。哈哈,为叔就先告辞了。”
“沐送王叔。”
“不必,不必远送。”
李沐将李道宗送至府门外。
正如李道宗说的,来访的客人已经将巨大的王府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官场有个惯例。
只要是有官员升迁,或者新授官职,如果各部长官送上贺礼的,那各部官员都会去送贺礼。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是这个道理。
而如今李沐册封为嗣王,上至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中至六部,下至各衙门,不说房玄龄等与李沐友好的重臣,就算现在已经与李沐势若水火的长孙无忌,也不能免俗,派人府中长随送上了重礼。
这是不成文的规矩,没有人会去故意违背它,而遭致同僚的骈弃。
而各部长官已经做了榜样,麾下哪个官员会不为渊驱鱼,自然人人闻风而至。
二月初八这一天,长安城里最热闹的地方,绝对是布政坊的嗣王府。
说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绝不为过。
李沐是忙得焦头烂额,他这时怀念起孙福在的时候,如果他在,自己会轻松许多。
好在李孝恭所派的宗正寺官吏负责了一应接待,加上李师、尉迟环等人出身名门,耳闻目梁,也通晓些人情往来,这才勉强将这一天支应过去。
李沐原本想将杨氏从庄子里接来王府,也好方便晨昏定省。
可不想,杨氏拒绝前来王府。
他让李沂传话,声称还是待在庄子里自在,让李沐不必再派人去请。
李沐心想,恐怕杨氏是顾忌到她自己布衣的身份。
第二天,正好魏征、韩仲良前来讲学。
李沐便提出请二人一起上奏朝廷,赐封杨氏为国夫人。
可被魏征、韩仲良阻止。
魏征道:“殿下是嗣王,照理殿下母亲应为王太妃,可杨氏非殿下生母,也非先王嫡妻。按律无法受封王太妃。而朝廷文武一品官、国公之母、妻才能受封为国夫人。所以,殿下的奏请与制不合。”
韩仲良附和道:“杨氏不过是殿下养母,若真要请封,以恩养殿下之功,请封县君想必不难。”
李沐听了二人的解释,点点头道:“如此,请二位先生替杨氏向朝廷请封。”
“臣等遵命。”
魏征突然说道:“臣有一事,须请殿下定夺。”
“先生请讲。”
“殿下如今受封嗣王,可先王至今无人祭祀,殿下身为人子,应当在王府内为先王设立牌位,日常供奉,以示孝敬。”
韩仲良明显一愣,但很快附和道:“魏公所言极是。”
李沐道:“我早有此意,就按先生所说置办。”
魏征道:“臣还有一事。先王已薨,可先王妃健在,且有先王骨肉,也就是殿下姐妹留存,臣以为,殿下当奏请陛下,将先王妃及殿下姐妹接入府中,以示殿下仁孝、友爱。”
李沐恍然,自己确实忘记了此事,这如果再延迟几日,恐怕会遭人诟病了。
于是急道:“我这就进宫面圣。”
魏征道:“殿下且慢。”
“先生何意?”
“先王在世时是太子,先王妃是太子妃。先王薨后,皇上一直没有重新册封,所以,殿下还须奏请皇上,重新册封先王妃。”
李沐拱手道:“全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