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也勃然变色,他自然知道自己根本没有下过这诏。

    李靖矫诏之罪,已经不容置疑。

    李世民大喝道:“来人,将李靖拿下。”

    李靖并无反抗之意,任凭殿中武士将其擒获。

    整个大殿中,风声鹤唳,一息之间,除了李沐,三个国公被抓,这一幕让品阶低的官员都闭紧了嘴巴,这种神仙打架的事,没自己说话的份。

    一个个不自禁的往后缩了缩,生怕城门失火,殃及到池鱼。

第262章 食言而肥,太不要脸() 
房玄龄看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

    朝廷如果经此大变,恐怕元气大伤。

    而李靖的话,更让他心中一动,他知道李靖不是个随口妄言之人,既然他敢当众说是奉旨行事,自然有他的道理。

    于是出列奏道:“臣请陛下息怒。此事尚未定论,请陛下先放了三位国公和李沐,待事情有个定论,再定罪不迟。”

    李世民这时也回过神来,真要一口气将这三人拿下治罪,恐怕整个天下就乱了。

    甚至,李世民不确定,一夜之间,长安会不会再起燃起战火。

    刚好房玄龄送上一个台阶,李世民岂有不抓住之理?

    于是李世民道:“那就依中书令所言,朕暂且放了他们。”

    此话一出,武士们皆收手而退。

    长孙无忌急了,他上前一步,正要向李世民谏言,却被房玄龄怒目逼退。

    而此时,刚被武士松开的李靖,竟强硬地上前一步,奏道:“臣请陛下下旨,册封李沐为嗣王,以安朝野之心。”

    李世民大怒,自己刚想息事宁人,却被李靖如此相逼,他站起身来,刚要再次喝令武士将李靖拿下。

    此时,秦琼紧跟李靖,奏道:“臣请陛下下旨,册封李沐为嗣王,以安朝野之心。”

    李世民气得手指乱抖,指着李靖、秦琼,说不出话来。

    让长孙无忌想不到的是,在李靖、秦琼二人之后,魏征上前道:“臣请陛下下旨,册封李沐为嗣王,以安朝野之心。”

    尉迟恭、程咬金犹豫着对视一眼,往后退了下去,对他们来说,需要的是维持现状,而不是要为李沐争什么嗣王的爵位。

    “臣等附议。”有数十个排在队列靠后的官员站出来奏道。

    长孙无忌猛地回头看去,这些品阶低的人之中,甚至有自己麾下的亲信,长孙无忌蒙了,他自然知道这些是什么人,这些人的背后是五姓世家啊。

    什么时候,五姓也与李沐站到了一起?

    长孙无忌突然感到自己被孤立起来,他感到无比的恐惧。

    李世民此时与长孙无忌一样,感到从心里冒出的无助感,他颓丧地一屁股坐回龙椅,虽然心中愤怒,可局势已经到了即将失控的地步,容不得他姿意妄为。

    杀李沐,本不是他的初心,可李沐当殿承认是李建成之子,触碰了他的逆鳞。

    可如今逼三公,两大将军相逼,李世民感到今日杀李沐是不可能了,区区一个李沐,不值得他拿着江山去赌。

    李世民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开口道:“既然诸公都如此说,那朕就。”

    “且慢。”

    李世民大怒,今天喊“且慢”的人太多了,现在又是谁?

    等眼睛扫去,这才发现这次是长孙无忌喊的“且慢。”

    于是李世民硬按捺下性子,想听听长孙无忌能说出些什么?

    长孙无忌大喊“且慢”之后,心中却是无底,他只是冲口而出。

    想到自己一番布置,最后竟落下这么个结局,心中的懊恼之意,已经沮丧得了极点。

    可他不甘心如此,长孙无忌冲着李承乾一而再,再而三地施眼色。

    无奈李承乾却不理会他这茬。

    在李承乾心里,今日的朝斗本就不是他的战争,只不过是看在长孙无忌的面子上,和对李家庄中天雷的垂涎。

    可到这个时候,李承乾已经明白,胜利的天平在哪了个方向,他岂会冒着得罪殿中这五大巨头的风险,去为长孙无忌说话。

    开玩笑,这五人手中的军队,如果集结起来,足以与父皇手中的军队分庭抗礼,就算加上自己手中的东宫卫率,也是杯水车薪。

    所以,李承乾聪明地选择了两不相帮,两不得罪,做只将头埋进沙里的驼鸟。

    长孙无忌只能自己亲自上阵,他奏道:“陛下万万不可册封李沐,李沐的身世尚且存疑,如果册封错了,岂不贻笑天下?”

    李世民这是久旱遇甘霖啊,连忙道:“辅机所言甚是。”

    可李靖却不放过长孙无忌。

    “司空此话让某很不解,今日朝会,司空全力指控李沐是息王之子,并一力怂恿陛下将其以逆臣之罪惩处,如今却道李沐的身世存疑,否认李沐是息王之子,用意何在?敢问司空,现在你又有何证据证明李沐不是息王之子呢?”

    满殿的目光射向长孙无忌,其中有幸灾乐祸的、同情的,但绝不少鄙夷的目光。

    确实,自己证明自己是错的,相当于自己打自己的脸。

    可长孙无忌此时已经顾不得了,他明白,如果今天李沐真被册封为嗣王,那自己将迎来的是李世民的责备和李沐全力的反噬。

    李世民的责备或许自己还能抗过去,可李沐的全力反噬,自己恐怕抗不过去,更别说如今李沐整合起这么多的实力权臣,甚至还有五姓世家。

    长孙无忌想到此,大声向李世民道:“陛下,臣有证据,可证明李沐绝不是李建成之子。”

    一时间,大殿中一片寂静。

    群臣的心里,似乎有一种失望的惆怅,原来李沐真不是李建成的儿子。

    所有人内心都选择了李沐是李建成儿子,这倒不是所这些人都忠诚于死去十一年的李建成,而是人性本恶,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无言的破坏欲,下意识之中,唯恐天下不乱,只是因教育和道德约束,将它紧锁了起来。

    此时大殿中,“嗤”地一声,不知道是谁,发出了一声冷笑。

    而这之后,无数的嗤笑声响起。

    一个指证李沐是逆臣之子的人,一息之间,如今却要拼命证明李沐不是逆臣之子。

    这恐怕是这天下最大的笑话了。

    食言而肥,太不要脸了。

    李世民竟没有心思去追究是哪个不懂事的大臣,敢君前失仪。

    而长孙无忌更是没有心情去理会。

    “司空的证据是什么?”李世民沉声问道。

    长孙无忌道:“据臣所知,李沐生辰是四月初九,如果按此日子往前推十月,李沐母亲怀有身孕的日期应该在玄武门事变之后的数天,如此,李沐怎会是李建成之子?请陛下明察。”

第263章 我就是息王之子() 
殿中随之发出一阵嘘声。

    这倒不是怀疑长孙无忌的证言,反而是认同长孙无忌所说是真。

    确实,没有人能在死后,还让女人怀孕的道理。

    只是,群臣们对于长孙无忌明知道李沐不是李建成之子,却无耻地坐实李沐是李建成之子的行径,发出满殿的嘘声,以示鄙夷。

    面对长孙无忌的证词,李世民心里重重地吁出一口气,用这样的方式被逼着册封李沐为嗣王,对一个怀有雄心的帝皇来说,是一种耻辱,如同生吞了一只苍蝇一般,令人作呕。

    幸好,长孙无忌的证词,不至于让朕太失了颜面,李世民此时竟对长孙无忌生出一丝感激之意来,全然忘记了今日所受全拜长孙无忌所赐。

    “诸公以为司空所言,如何?朕倒是觉得,册封之事关乎国本,不宜草率。既然司空有证据证明李沐并非息王之子,那朕就不再追究李沐身份之事,诸公以为如何?”

    李靖、秦琼虽然知道李沐的真实身份,可无意去拆穿此事。

    二人此来,本意并非为了李沐受册封,而是保李沐性命无虞。

    这样的结局既能让李沐安然无恙,也能不将皇帝逼到撕破脸的程度。

    所以,二人相视一顾,向李世民拱手道:“皇上圣明。”

    魏征见李靖、秦琼临时变卦,选择了妥协,知道以自己一人之力,恐怕再坚持,也是与事无补,更会遭到李世民的猛力反击。

    所以也躬身道:“皇上圣明。”

    尉迟恭、程咬金的心里是复杂的,他们其实明白长孙无忌的意思,如果李沐没有与他们发生纠葛,他们自然是站在长孙无忌这一边,或者冷眼旁观李沐去死。

    可白酒的利益,加上二人子侄就在神机卫中,而且与李沐结拜成了兄弟,这对二人来说,李沐是谁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利益,李沐一旦失势被杀,最大的受益人是长孙无忌,而他们不但无法获利,甚至手中已经到手的利益也会被长孙无忌抢去。

    这,是他们无法容忍的,所以,他们甚至宁愿得罪长孙无忌、触怒李世民,也要为李沐脱罪。

    在他们眼里,先不说李沐有没有能力向他们复仇,就算有能力向他们复仇,他们也不怕,凭着手中掌控的实力,自保无虞。

    而他们更不相信,李沐会傻到向他们复仇,所以,李沐是不是李建成的儿子,对他们来说,不重要。

    重要的是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自然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李世民的表态,让尉迟恭、程咬金也松了口气,册封不册封李沐,本就不是二人想要的,只要李沐一切如旧,他们就算达到了目的。

    所以,二人相视一顾,也躬身道:“皇上圣明。”

    长孙无忌松了一口气,李沐只要不被册封为嗣王,那就依他现在的爵位和官职,还远不是自己的对手,只要维持住现状,自己就可以慢慢想办法,将其压制住,再想法灭了他。

    李世民见李靖等人都松了口,自然心中大松一口气,这样的结局,皆大欢喜。

    一时间,大殿中气氛活跃起来,所有人都放松了紧绷的神经,甚至露出了笑意,今日朝会之后,歌照唱,舞照跳,妹照泡。

    可所有人都忘记了一个人,那个被人唤作“鲁县子”的人。

    “我就是息王之子。”

    在所有人都弹冠相庆,今日凶险的一天圆满收场的时候。

    被武士放开的李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御阶前。

    他一字一句的说道,声音不大,却异常地清晰。

    我就是息王之子。这句话刷新了所有人的认知。

    没有人说话,连长孙无忌也惊愕地看着李沐,仿佛是在看一个自寻死路的疯子。

    难道他真的会以为,认了李建成之子,就会被册封为嗣王?

    这是这一瞬间中,绝大多数人心中的疑问。

    所有离李沐距离近的官员,都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步,生怕粘染到李沐身上的晦气一般。

    就连李靖和秦琼也惊讶地看向李沐。

    李沐真疯了吗?

    未必,其实李沐心中现在前所未有地清醒。

    在这一刻,李沐已经试探出李世民的底线,那就是李世民今日绝不会公然杀害自己。

    而李靖、秦琼的目的,也仅仅只是护住自己的性命,并不是在全力支持自己。

    他们异口同声地进言,要李世民册封自己,不过就是在提条件,所谓讨价还价,这就是一个筹码。

    这不过就是一场君臣之间的交易。

    交易的目的,李世民要的是名声和朝堂的安定,李靖等人要的是自己活着,还有不至于太得罪李世民。

    尉迟恭等人只希望利益得以保全。

    而长孙无忌在达不到原本的目的时,现在全力想要的是维持现状。

    更多的官员们,只是在一边当观众,内心里或许唯恐天下不乱,希望闹得更大更好。

    可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李沐也在心里拷问自己,作为一个当事人,却被所有人选择性的遗忘,甚至没人来问问自己的意见。

    所以,李沐向所有人清晰地说出了,自己要什么。

    我就是息王之子。

    而这句话从李沐嘴里说出,是要付出代价的。

    李世民经过短暂地惊愕之后,右手猛地一拍龙椅的把手,霍地站起身来,指着李沐声嘶力竭地喝道:“李沐,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你究竟想要干什么?”

    李沐此时已经不再慌张,因为他知道自己要什么。

    李沐平静地回答道:“臣只想问问陛下,常玉之死如何了结?”

    李世民心中一震,也为之一松,原来此子要的是这个。

    李世民缓缓地坐了回去,不再出声,只是眼光看向了长孙无忌。

    这个锅,朕不替你背。这就是李世民的态度。

    李沐成功地吸引所有人的视线,集中在自己身上,这就是他说“我就是息王之子”这句话最大的目的。

    如果不说这句话,他的存在被所有人忽视,要让所有人都能听他说话,听见他说话,只能用非常手段。

    而现在,他的目的达到了。

第264章 李淳风的预言没错() 
ps:感谢书友“胖丫”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李沐道:“长孙无忌为了一己之私,私设公堂,残害常玉的性命。敢问陛下,敢问在场诸公,天理何在?”

    长孙无忌明显感到自己处境的危险,他嘶声分辨道:“常宝是逆臣。”

    李沐道:“司空真是健忘。刚刚陛下就说了,不再追究李沐身份之事。既然沐是息王之子的身份那不再被追究,何况是息王区区一个亲卫。”

    长孙无忌哑然。

    李沐转向群臣道:“玄武门事变之后,陛下就明令禁止追究太子府、齐王府从属罪责,若有出首者反治其诬告之罪。今日司空长孙无忌刻意提起当年玄武门之事,残害当年息王从属常玉,诬陷本人,用意何在?想当年太子府、齐王府从属何止千万,在场诸公中想必也是大有人在,如果今日长孙无忌私欲得逞,不知道哪日又会故伎重施,将屠刀放置在诸公头上,到那时,诸公如何自处?”

    李沐的话挑动了许多官员的愤慨,确实啊,李建成是唐公世子,李渊立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