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脸上还是没有表情。

    而此时,许国公高士廉出列奏道:“臣以为司空虽然言过其实,但李沐心性顽劣,也是事实,臣请陛下训诫、教诲,以观后效。”

    高士廉的话让许多官员不解,他的话磨棱两可,既指责了长孙无忌小题大作,也为李沐定性为心性顽劣,这可是两种性质的事,心性顽劣只是品性问题,而长孙无忌的指控却是谋逆的刑事问题。

    更让人不解的是,高士廉最后还将问题推给了皇帝,让皇帝训诫、教诲,固然皇帝收了李沐为义子,可现在是大是大非的时候,在场的官员,还有谁没听到了李沐身份的消息?只是现在还没人主动点破罢了。

    关键是,高士廉还是长孙无忌的亲舅舅,可话中之意却没有帮着长孙无忌。

    那他的言语就让人琢磨不透了。

    不仅是在场官员们琢磨不透,连长孙无忌也想不通啊,他甚至怀疑高士廉是不是老糊涂了。

    亦或者,是不是高士廉还在以为李沐与自己交好,没有得到李沐身世的消息?

    长孙无忌有些后悔,昨夜应该去高府与舅父通个气的。

    这时,宋国公萧瑀出列奏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司空长孙无忌弹劾开国伯李沐,攻打司空府、包庇逆犯、要挟司空、顶撞太子四宗罪,其关键之处在于,是否认定常宝是逆臣。如果认定常宝是逆臣,那李沐四罪皆可认定,反之,常宝无故被擒,李沐为其出头,人之常情,罪名自然不成立。”

    萧瑀的话,引得大部分官员暗暗赞同,他们现在心里都暗暗焦急,皇帝啊,你倒是先定个性啊,那我们也可以顺水推舟,不是吗?

    可让人失望的是,面对宋国公萧瑀的谏言,李世民依旧不动声色。

    李沐开口道:“常宝是不是逆臣,其实贞观初陛下就已经有了明确旨意,从犯不究,凡有再议建成从属谋逆者,以诬告罪论处。”

    此言一出,殿中心有顺势而为者,皆打消了念头。

    李世民当初为平定人心,确实下过此令。

    而就在这时,长孙无忌开始真正的进攻了。

    “李沐,休要再花言巧语,阻碍圣听,陛下是说过从犯不究,可并没有说过不究主犯。”

    李沐转向长孙无忌脸色平静,没有说话,他知道,这一刻,要来的总会来。

    长孙无忌从怀中掏出一页纸来,擎在手里,冲李沐阴狠地一笑,然后大声道:“启奏陛下,臣有证据证明,李沐是首逆李建成之子,臣手里所持,便是常宝亲手画押的口供。”

    满殿哗然,虽说昨夜坊间,谣言满天飞,可毕竟是谣言。

    如今长孙无忌当殿指证,还信誓旦旦地说握有实证,这就截然不同了。

    十一年了,第一次确实听闻李建成还有子嗣,这个消息,让满殿官员大惊失色。

    这时,李世民终于开口了,“呈上来。”

    长孙无忌将手中口供,交于前来转呈的太监。

    李世民扫视了一遍,将口供放在案上,转向李沐,沉声问道:“李沐,你还有何话说?”

    李沐听到长孙无忌说有常宝画押的口供时,心中已有了不好的预感,常玉怕是凶多吉少了。

    以自己对常玉人品的了解,他绝不会是个出卖自己的人。

    况且,常玉就算怕死,也明白只有咬死不认,才能活命的道理,如果出卖了自己,自己一死,他岂有能活下来的道理,所谓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既然长孙无忌有了手中口供,那只能说明常宝遇害了。

    而长孙无忌手中的口供,必定是伪造的。

第258章 生母是谁?() 
李沐想到此,回答道:“臣以为司空呈上的口供是伪造的,不可取信。请陛下召常宝进宫,当殿对质。”

    李世民转向长孙无忌,开口道:“传常宝入宫。”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脸色平静地说道:“常宝冥顽不灵,昨夜审问之时,臣下令动了刑具,常宝经受不住,这才交待了,只是录下口供不久,常宝因伤势过重,经医不治,已经死了。”

    此言令满殿大哗,常宝死了?还是死于刑讯?

    那这口供还怎么说得清真假?于是皆怀疑起长孙无忌指证李沐,是李建成儿子这事很有可能是假的。

    甚至有人怀疑,昨夜漫天散布的谣言也皆是长孙无忌炮制出来的。

    李沐闻言,证实了心中不祥的预感,想到常宝果然惨死,心头暴起一股怒火来。

    一时把控不住性子,紧跨两步,冲到长孙无忌身边,抬脚踢去。

    长孙无忌正躬身向李世民回话,猝不及防之下,竟被李沐踹倒在地。

    李沐正值暴走阶段,这一旦动了手,就收不住了,竟往倒在地上的长孙无忌脸上、身上一脚加一脚的猛踢。

    这下整个殿内是炸了锅了。

    大唐建国以来,朝会上争吵怒骂的不少见,敢在朝会上动手打人的可以算是绝无仅有。

    李世民也怒了,大喝道:“殿中武士,将李沐拿下。”

    李沐不管不顾,并未停手,继续殴打着长孙无忌,直到武士将他扭获,按在地上。

    李沐挣扎着,嘴上怒吼道:“长孙无忌,为求私欲,杀害了常玉,你这是私设公堂、草菅人命,无非是想炮制伪证诬陷于我。”

    满殿的目光齐唰唰地从李沐身上转移,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从李沐狂风骤雨的殴打下逃脱,他一副受伤惨重的模样,勉力从地上爬将起来,用衣袖擦了擦嘴角、鼻孔的血渍,阴恻恻地说道:“是不是诬陷,老夫可以请太子作证。不过,你当殿殴打当朝司空,诸位同僚皆亲眼所见,单就凭这条,老夫就可以杀了你。”

    李承乾此时站起身来,先向李世民一揖,然后转向满殿官员,说道:“孤昨夜与司空一起审讯常宝,孤可以证明此口供录完之时,常宝还活着。”

    此话一出,风向立马转变,官员们心想,太子做证,那这事十有八九就是真的了,就算太子也说谎做了伪证,那也得当真的听不是?

    因为这很可能代表着皇帝的态度。

    于是满殿的目光又齐唰唰地看向李沐。

    李世民现在的心境,非常地混乱。

    看着被殿中武士按压在地上的李沐,他不知道该相信谁。

    他已经得到密报,太子李承乾昨夜根本没有离开过东宫,反倒是长孙无忌后半夜从侧门悄悄入了东宫,与李承乾密谋甚久,才离开。

    这就是说,长孙无忌与李承乾都在说谎。

    李世民还得到密报,长安坊内一夜之间,李沐是李建成儿子的传言漫天纷飞。

    李世民第一反应就是这事不可能是李沐做的,因为李沐还没这份能耐,况且此事对于李沐有百害而无一利,李沐何必自寻死路。

    所有证据汇聚起来,李世民的判断,这事很有可能是长孙无忌一手策划的。

    可李世民想不通长孙无忌为什么要这么做?用意何在?

    难道就为了区区一个李沐?

    所以,直到现在,李世民还是不太相信,李沐会是李建成的儿子。

    可李世民心中有根刺,那就是李淳风的预言,李沐将搅乱他的江山。

    所以,在他的心里想着,这或许是给李沐一个深刻教训的好机会。

    李世民一直在等,等事态的明朗,等还有些人自己跳出来。

    想到此处,李世民对李沐道:“李沐,若再敢动手,朕绝不轻饶你。”

    说完,挥了挥手,示意武士放开李沐。

    长孙无忌大惊,他没料到李世民为如此拉偏架,自己可是当朝司空啊,被区区一个县伯当殿殴打,这说出去还怎么做人?

    “陛下,李沐当殿殴打臣,岂能如此轻易放过,臣恳请陛下治李沐君前失仪、搅乱朝堂、冒犯尊上之罪。”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说道:“朕并没有讲不治李沐的罪,只是暂且记下。司空还是先把李沐的身世说清楚,再论治李沐什么罪吧。”

    长孙无忌想想也是,只要将李沐身世坐实了,李沐还不是任由自己发落不是?

    想到此,长孙无忌就不再坚持,他狠狠地瞪了李沐一眼,气哼哼地闭上了嘴巴。

    李沐并不奇怪李承乾会帮长孙无忌做伪证,本来他们二人就是一丘之貉,常玉就是李承乾亲自去抓的,二人现在站在一起,没有什么可意外的。

    被武士放开的李沐,又往长孙无忌逼近两步,愤怒地问道:“既然你说我是息王之子,太子又证明常玉口供是真,那我想问问,我的生母是谁?常玉既然连我是息王之子都交待了,想必不会不说明白,我生母是谁吧?”

    长孙无忌吓了一跳,以为李沐又要上演全武行,竟被李沐逼退了两步。

    李沐这话算是问到了点子上,确实,如果常玉能指认李沐是息王之子,那么肯定是知道李沐生母是谁了,否则如何证明李沐是息王之子?

    这反过来又证明了就算常宝招供了,也不一定是铁证,或许常宝本身就在说假话。

    所以,关键点又回到了常宝口供的真实性上,官员们再次将眼睛转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有些慌了,因为他根本没有预料到这一点。

    李沐的生母究竟是谁?这恐怕长孙无忌想破了脑袋也猜测不到。

    殿中沉寂下来,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在观望。

    李世民心中叹息,长孙无忌的能为,毕竟还是差了一些,虽说有些谋略,可格局不大,太小子家气了,在这一点上,长孙无忌远不及房玄龄啊。

    想到此,李世民的眼睛看向房玄龄,问道:“中书令以为,长孙无忌指证李沐是李建成之子,能否采信?”

第259章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房玄龄出列道:“臣不敢擅言能否采信。不过臣以为,事情过去这么多年,单凭常玉的证词不足以证明李沐便是李建成之子。这一点上,臣觉得李沐说得在理,必须知道李沐的生母是谁,方能考证李沐真正的身世。”

    房玄龄这话确实没错,正常情况下,李沐的生母是谁,是证明李沐出身的关键因素。

    因为李建成当时是太子,他在东宫的任何房事,都有专门的内官记录在案。

    就算是出门打个野食,也有跟随的内官记录。

    而正常情况之下,是不可能在外留下子嗣的。

    那么,要证明李沐是李建成之子,就必须先查李沐的生母,先看她有没有可能与李建成有交集。

    也就是说,从这点来看,李沐是李建成儿子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长孙无忌毕竟是搞阴谋出身,他在这个空隙时间,迅速的找到了说辞。

    “李沐的生母是谁,常宝的确没有招供,但老夫知道有一人肯定知道。”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长孙无忌,连李沐也有些愣了,还有人知道?

    李世民忍不住发问道:“谁?”

    长孙无忌道:“臣得到密报,代国公李靖去年初出征吐谷浑时,曾在凉州密查过李沐的身世,想必他一定知道李沐的生母是谁?”

    这下李世民有些相信起长孙无忌的指控了,自己确实也得到过类似的密报。

    并且,还知道李靖密查之后,清洗了所有线索源头。

    想到此,李世民暗咬牙关,李靖,你究竟想干什么?

    李世民的眼睛里,今日第一次露出凶光,他喝问道:“代国公何在?”

    满殿一片寂静,有太监应道:“回陛下,代国公身体抱恙,今日派人递了折子,没有上朝。”

    “传朕口谕,代国公即刻进见。如果代国公不能行走,令人准备软舆,将他抬来。”

    “奴婢遵旨。”

    殿内就这么安静下来,连李世民都不再说话。

    似乎一切都只有等李靖到来才能继续一般。

    这是一种难言的压抑,可谁都明白,这是暴风雨来之前的预兆。

    可所有人都不曾预料到,人心这个东西。

    如果说李沐在之前是有所谋划的,可在长孙无忌亲口说出常玉已死的消息开始,李沐已经渐渐地失去控制。

    常玉不仅仅是他的属下,更是他的亲人、长辈,和相濡以沫的寄托。

    在长安这个鱼龙混杂、尔虞我诈的熔炉中生存不容易,有着身世这把悬顶之剑的李沐,能坚持下来,更不容易,常玉的突然遇害,使得李沐心头的怒火被点燃了。

    而当长孙无忌再次牵连出李靖时,李沐已经彻底失控。

    虽然李靖并没有承认,可结合一切的情况看,在李沐心里,李靖已经是呼之欲出的知情人了,而李师猜测出自己的身世,在李沐看来,这更象是李靖暗中点化。

    所以,李沐将李靖看成是自己最后一道防护墙。

    而现在这道防护墙也开始被攻击。

    李沐的方寸乱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李沐突然开口说话,让原本沉寂的大殿中,为之一震。

    所有人的眼光看向李沐,心想李沐是不是傻了?也有人叹息,这毕竟是个孩子,殿中这种无形的压抑,恐怕是承受不了了。

    李世民的眼神闪烁起来,他猜到会有人跳出来,可没有猜到第一个居然是李沐自己。

    李沐却已经不在意任何人的眼神,他面对着长孙无忌那张原本和善正气,现在却如鬼魅般阴狠的脸,有种打烂他的冲动。

    “长孙无忌,你为逞一己私欲,不惜杀害无辜之人,构陷于我,既然你一意要坐实我是息王之子,那就如你所愿。”

    所有人的呼吸屏住了,李沐想做什么?他疯了,一定是疯了。

    长孙无忌满脸地惊愕,心中有种呼之欲出的狂喜,原来这小子如此沉不住气,胜利来得太突然了。

    李沐一字一句地说道:“我认了,我就是息王之子。长孙无忌,你待怎地?”

    静,死一般地静。

    没有人敢去打破一份寂静,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接下来,将是一阵血雨腥风,很多人将因此而失去性命。

    长孙无忌已经稳操胜算,他不再理会李沐,甚至连话都懒得说了,只是将目光投向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