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李世民此时郁结于胸,偏偏需要一个可能倾诉的地方。

    “人之前,言必称家国,行必称忠孝。人之后,狎戏作乐,举止无状。朕训斥时,正襟危坐,虔诚反省,回到东宫,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朕这是做了什么孽?”

    李世民的牢骚发到一半,突然停住了,他突然想到,自己还真作了孽,而且是大孽。

    想到这,李世民猛地回头,看向袁仁国。

    袁仁国哪敢看李世民的眼睛,早已扑通跪伏在地上,五体投地,簌簌发抖。

    幸好李世民没有暴起,只是冷冷地说道:“替朕拟旨。承乾仁孝,勤诚克著,绩效可嘉。太子少詹事张玄素辅佐太子有功,升太子詹事,加封银青光禄大夫。”

    袁仁国应喏,赶紧起身,可心中不免奇怪,这太子刚刚被皇帝骂得是一塌糊涂,怎么就成了勤诚克著,绩效可嘉了?

    更奇怪的是夸太子归夸太子,怎么就奖赏起张玄素了?

    可奇怪归奇怪,袁仁国哪敢问啊?一溜烟地去找值守的中书舍人,拟旨了。

    在袁仁国离去之后,李世民转至紫云殿的西侧门,对着门后开口道:“何事?”

    “太子令臣今夜捉拿王光靖,臣不知是否执行,请陛下明示。”

    “王光靖?”李世民皱眉想了想,“就是那个来长安投奔李沐的常玉?”

    “正是。”

    李世民眉头蹩得更紧了,这个逆子究竟想做什么?

    眼下对付五姓之事正如火如荼,并无什么证据,去捉拿常玉,这不是逼李沐重演越王府旧事吗?

    李世民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以缓解越来越甚的头痛。

    “监视常玉,不要轻举妄动。”

    “臣遵旨。只是臣不知该如何回复太子。”

    “这也需要朕来指点吗?”李世民阴阴地语气令人心生寒意。

    “臣明白。臣告退。”

    。

    次日凌晨,天刚蒙蒙亮。

    长孙无忌还在酣睡,就被急促的敲门声吵醒。

    不过长孙无忌并未发火,敢在这个时候敲自己房门的估计了只有长子长孙冲了。

    长孙无忌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问道:“可是冲儿?”

    “是孩儿。”

    “何事这么匆忙?”

    “父亲,甲字一号鸽房有密传。”

    长孙无忌的脸色瞬间凝结起来,甲字号鸽房只有两只鸽子,这二只鸽子关系重大,倾注着自己巨大的心血和投入,不到万不得已,是轻易不准启用的。

    难道宫中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冲儿去书房稍候,为父这就起身。”

    长孙无忌随手取了一件长袍,披在身上,侧身起床之时,才发现身边侍妾的腿压在自己的腿上。

    长孙无忌看着慵懒酣睡的侍妾,暗叹一声,年轻就是好啊,这一晚上,自己才征战了一回,就满身酸痛,要是早个十年。

    长孙无忌“啪”地轻扇了自己一耳括子,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想这事。

    这一声“啪”象是惊动了那酣睡的侍妾,她轻“唔”了一声,转了个身,又沉沉睡去。

    长孙无忌的腿由此脱身,他紧了紧领口,下床开了门,往书房而去。

    “冲儿,密件呢?”长孙无忌一进书房,就询问长孙冲。

    长孙冲赶紧递上一根火漆密封的细管。

    长孙无忌并未打开,而是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地查看了一番,见暗记没错,方才打开细管,抽出一卷纸来。

第220章 烂泥扶不上墙() 
“太子欲捉拿常玉,圣人不准。”

    就这十一个字?长孙无忌上下翻看了下,将纸条递给长孙冲,蹩眉细思起来。

    长孙冲接过一看,也很茫然,这算什么重要情报?

    许久,长孙无忌突然一拍大腿道:“真是扶不起的阿斗。”

    长孙冲在边上听了不解,问道:“父亲说得是李沐?”

    “是太子。”

    “太子?”

    “如今正是陛下对付世家的关键时刻,陛下怎会同意捉拿常玉,不说常玉并无触犯律法之处,就算有,陛下也不会在这当口动常玉。”

    “那太子为何要捉拿常玉,难道太子与李沐撕破脸了吗?”

    长孙无忌略一沉吟,道:“估摸着,太子是想延揽李沐,却被李沐所拒,恼羞成怒之下,才下了这荒唐的命令。”

    “可这说不通啊,陛下诸子之中,唯太子与越王的呼声最高,李沐已与越王结仇,又怎会再得罪太子?”

    长孙无忌摇摇头道:“此子心性异于常人,不可以常理度之。”

    “那此事该如何应对?”

    长孙无忌来回走了几步,道:“为父要去趟东宫,给太子提个醒,不可再让他这么胡闹了。”

    长孙冲听了,赶紧取了长孙无忌的官服,服侍长孙无忌穿戴。

    可穿到一半,长孙无忌的手臂突然僵硬起来。

    “不对,为父不能去?”

    “父亲这又是何意?”

    “让太子与李沐闹闹,对我们来说,并非坏事。激怒了李沐,说不定又会重演越王府之事,如此一来,不但陛下对付世家之事会因此延缓,可能还能让科举改革之事夭折,如此想来,我们坐山观虎斗便是。”

    长孙冲问道:“可太子继续如此行事,必为陛下所不喜,父亲一直拥戴太子,太子遭忌,父亲岂不。”

    长孙无忌嘿嘿冷笑道:“烂泥扶不上墙,为父揣摩陛下心思日久,太子之位恐怕还是悬念。”

    长孙冲惊愕问道:“父亲是说,陛下要另立太子?可太子被废,立何人呢?父亲与越王不和,若是越王被册立太子,岂不更槽?”

    长孙无忌叹道:“另立太子,谈何容易,不过为父须兼顾长孙氏的利益,不得不另作打算。”

    说完,将身上穿了一半的官服又脱了下来,扔在了一边。

    长孙冲见父亲没有再说下去的打算,也就低头不敢再问。

    。

    这日卯时。

    民部突然在京城东西两市及六十坊张贴告示,声称鉴于国库拘紧,为谋求更多钱款,保障直道修建的顺利实施,欲将手中二成直道股份六折抛售。

    此告示一出,满城震动,两天之内,先有李沐八折抛售,现在又是民部六折抛售,难道是直道出了什么问题不成?

    先不说直道二成股份价值是何等巨大的数字,单说这六折抛售,足以让之前被世家所阻,没有买到股份的百姓弹冠相庆了。

    要不是当日被阻,这要是真买了,短短几日,手中股份就贬值了四成。

    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无法承受之痛啊。

    这让百姓反而对世家心生起感激。

    可世事往往如此,一家欢喜一家忧。

    有高兴的,自然也有不高兴的。

    何至是不高兴,都快炸窝了。

    顺利得到李沐半成股份,正举杯庆贺的六家家主,听闻平康坊要举行花魁大赛,原本正有意选一家乐坊,代表世家去争一争。

    这点赏金虽然不放在世家眼里,可有妙事,怎么能少了五姓参与?

    现在骤闻民部抛售二成股份,还是六折抛售,六人的脸色都变了。

    就是傻子,也能猜想得到李沐与民部前后脚抛售,是针对世家而来的。

    崔尚阴沉着脸,紧蹩着眉头苦思,他还是想不通,皇帝如此行事,能得到什么?他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难道还有自己无法想到的后招?

    “老夫就知道李沐那小子不是好鸟,依老夫性子,就该派人杀了他杜绝后患。”卢挺的爆脾气发作了。

    郑之桓也目光凶狠地说道:“子若兄说得是,令我等损失如此巨资,不给朝廷一些颜色,还以为我等好欺负不是?”

    崔尚懊恼地一拍桌子,喝道:“这是在京城,休要胡来。眼下之计,在于如何应对民部此着。”

    崔杼稳重地说道:“以我看,这未必不是好事,二成股份正是我等梦寐以求的,不是吗?”

    崔尚神色一动,也对啊,自己不正想要扩大直道话语权吗?

    如果自己六家接下这二成,手中就有直道三成半的股份了,岂不是直道话语权更大?到时皇帝和朝廷如何压制世家,崔尚实在想不明白,皇帝如此行事,不是资敌吗?

    可崔尚心中总有些担忧,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这不正是口渴遇甘泉吗?

    崔杼的话,让卢挺、郑之桓安静了下来,他们相顾一眼,心想也是啊,昨天还张罗着要京中世家子弟寻求股份,如今天大的馅饼就“叭叽”一声掉在自己的面前了。

    卢挺甚至在想,是不是错怪了李沐,难道他是故意创造机会,让世家得到股份?

    然而崔尚的一句话打碎了众人心中的美梦。

    “二成股份虽然诱人,只是我等还能短时间筹措出一千二百万贯吗?之前一成半股份,我等已经出资一千五百万贯,据老夫估计,舍下最多只能拿出一百万贯。”

    崔杼也忧虑道:“舍下恐怕也是如此。”

    卢挺直着嗓门道:“某已经拿不出现钱了。”

    郑之桓道:“老夫最多还能出五十万贯。”

    王昌涣摇摇头,不作声。

    李玑想了想道:“如果一定要买下二成股份,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派人回去,向亲友筹措。”

    崔尚点点头道:“诸位要想清楚,之前一千五百万贯已是我等家中所有流水,一旦购买了这二成股份,那就伤到元气,还请诸位慎重。”

    众人沉默下来,就连脾气爆躁的卢挺,也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变得安静了。

    崔杼道:“所谓富贵险中求,至少这二成股份是真,就算皇帝要想世家动手,这股份恐怕也赖不去吧?否则,如何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某以为,购买二成股份,此事可行。”

第221章 纥干承基() 
崔杼的话激起了五位老头的斗志,除了崔尚有所保留之外,其余四人皆附和崔杼。

    崔尚只能道:“既然诸位都是此意,那老夫也不做他想了,如此,就各派人回去筹措钱款。明日,诸位随我去民部,洽谈这二成股份的交易事宜,尽量争取多一些时日交割,以策万全。”

    “好,听宗尹兄的。”

    崔尚低头想了想,对崔杼道:“雍照与韩相有旧怨,就别去了,免得生出不必要的事来。”

    “也罢。”

    。

    太子府中,李承乾阴沉地看着纥干承基。

    “为何失手?”

    “回太子话,臣昨夜前往时,王光靖不在酒楼,臣为防打草惊蛇,故没有率众闯入。”

    “不在酒楼?”李承乾沉默下来。

    其实盛怒之下,令纥干承基去捉拿常玉,不久之后李承乾就后悔了。

    没有证据动手抓人,官司打到皇帝那去,也不占理啊。

    虽说自己是太子,可问题是李沐手中有御赐金牌啊,加上神机卫现在人强马壮,又有李泰前车之鉴,李承乾还真不敢担保,李沐一怒之下,会做出什么事来。

    可放过李沐,李承乾又不甘心,倒不是怕李沐向皇帝告密,自己的大逆之言,这口说无凭的东西,李沐敢告,自己就反坐他诬蔑太子之罪。

    他想了想道:“也罢,先盯着,等常玉回来,找机会再动手不迟。”

    “臣领命。”

    “下去吧。”

    “是。”

    。

    正如崔尚所料,韩仲良正与马周商议具体事宜,对五位家主的到来,表现得并不热切。

    他闻得崔沿等人到来,连衙门都没出,只是派了个小厮去迎了迎。

    这让包括崔尚在内的五家主心里有气,不过有求于人,只能勉强按捺下来。

    “啊,原来是宗尹兄几位啊,本官正好有要务在身,未曾元迎,还望几位莫怪。”

    等五人进了民部内堂,见了面,韩仲良才起身朝五人拱了拱手,寒喧了几句。

    “韩尚书日理万机,能赏脸见老夫几人,已是我等福气了,岂敢见怪?”崔尚含笑说道,只是这话里的指责,韩仲良岂有听不出来的道理?

    不过韩仲良只当作没听出来。

    “宗尹兄此来是?”

    “韩尚书,老夫在坊间听闻,民部欲六折出售直道股份,我等有意购买,只是有些琐事,还想当面请教韩尚书,不知道韩尚书可否让老夫几人坐下详谈?”

    崔尚已经心中不虞,这韩仲良居然连坐都没让,就直接询问来意,太不知礼数了吧。

    所以,才在言词中有了些尖刻之意。

    韩仲良听后,一副恍然状,“你看看,你看看,本官是忙昏头了,居然忘记了请诸位落座,真是失礼。诸位家主,请,请。”

    旁边的马周,看得心中暗笑,这韩老头确实是个记仇之人。

    崔尚五人这才正式进入了韩仲良的官房,坐了下来。

    只是,韩仲良没有令人上茶,直接就开口询问了,摆明了不想与五人纠缠。

    “不知宗尹兄有什么事,需要问本官的,不妨直说。”

    崔尚不以为意,问道:“那就叨扰韩尚书了,据老夫所知,至岐州的直道完工以来,收益一直丰厚,朝廷缘何要降价出售直道股份?”

    韩仲良答道:“朝廷本无意出售股份,只是为了天下民生,不得不为。”

    崔尚惊问道:“韩尚书此话何意?”

    “正如崔家主所说,直道的收益确实丰厚,所以,朝廷想加大推行的力度,欲再征十万民夫,两路同时开工修筑,只是诸位也知道,国库空虚,陛下仁爱子民,不欲向百姓加征赋税,幸好有交通监李沐谏言,售卖直道股份以解燃眉之急。”

    崔尚听了点点头,这理由还说得过去,他继续问道:“可是为何要降价出售股份呢?如果按原价岂不能筹措更多的资金?”

    马周在一边心中冷哼,不降价,你们会巴巴地赶来咬钩吗?

    韩仲良此时一副仔卖爷田的愤愤状,“崔家主是明白人,本官也是这么劝谏陛下的,这可是八百万贯的差额啊,足够修建四、五州的直道了。”

    说着还哀声叹息起来。

    崔尚听了,心中一动,只是不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