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隐龙惊唐-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马周如此,而李沐更是不搭自己的茬,房玄龄轻叹一口气,也接过李沐递来的酒杯,落个眼不见为净。

    “房公,皇上召见臣,何须劳您亲自前来啊?”

    房玄龄蹩了马周一眼,长叹一声,将之前殿中的奏对与李沐解说了一遍。

    而马周微笑着,仰靠在狐毛毯上,惬意地轻哼着,竟然连眼都闭上了。

    房玄龄嫌弃地瞪了马周一眼,转向李沐道:“李沐,老夫特意请旨,替陛下前来传口谕,为得是与你事先商议一下,如何应对今日之事。”

    李沐现在已经大致清楚了,只是一时无法选择究竟该帮谁。

    见李沐沉默不语,房玄龄有些急了,“陛下若真以此事向世家动刀兵,天下必乱。李沐,老夫警告你,你不劝阻陛下也就罢了,若还火上烧油,老夫可不放过你。此事关乎社稷安危,切不可私心决之。”

    李沐心中确实为难,如果帮李世民镇压世家,就会得罪世家和长孙无忌,如此一来,今后的货物销售怕是会大受影响,甚至颗粒无收。

    如果帮世家压制李世民,那就得罪了自己唯一的依仗,不说今后能否在京城立足,单就李世民随之而来的惩处,自己未必能抗得住。

    而房玄龄对自己的要求更别出心裁,他要的是既压制世家,却不要引起反乱,这个度如何把握?自己只是个四品将军、县伯,真就这种朝廷大事,蒙李世民赏识,才有一语之地,否则恐怕连议事殿都进不去。

    本想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可等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同时找上自己开始,这个打算就无法成立了,那现在该如何化解呢?李沐脑子里迅速旋转着。

    马周突然仰起身,将手中杯子递向李沐道:“可否再来一杯?”

    李沐一愣,好一会才笑道:“宾王兄倒是洒脱。”

    房玄龄在一边冷冷说道:“置社稷安危不顾,想用天下人的血去染红他的前程,他自然是洒脱得很。”

    马周也不分辨,只是嘿嘿地笑着。

    李沐也觉得马周有些过激,道:“宾王啊,不教而诛,你是不是太激进了些?”

    马周道:“令正这是在怪周?”

    李沐道:“我知道宾王也是为了大唐,可沉疴施以猛药,结果往往是玉石俱焚。”

    马周道:“可中书令与令正明明看到房子的大梁和柱子已经蛀空,却选择视而不见,反而生怕因周更换大梁致房屋倒塌,周很不以为然。”

    房玄龄大怒,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反驳,指着马周道:“你荒谬。”

    李沐浅笑道:“宾王兄此言差矣,敢问自古以来,哪朝哪代的柱子、大梁没有蛀虫?沐以为,我们最需要做的是,铲除蛀虫,而不使得房屋倒塌。如果因为柱子、大梁有蛀虫就要大刀阔斧致使房屋倒塌,沐不敢苟同。”

    房玄龄抚掌叫好道:“此方才是老成谋国之言。”

    马周却问道:“如果蛀虫已经与柱子、大梁混然一体,敢问令正,如何铲除?”

第202章 釜底抽薪(一)() 
李沐被问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马周转头问房玄龄,“中书令以为如何?”

    房玄龄喟叹一声,亦沉默不语。

    李沐道:“宾王兄太悲观了,事不至此。”

    马周道:“陛下圣明,事确不至此,可如今我等若不作为,不日便将至此。”

    房玄龄与李沐相顾一眼,皆垂首不答。

    马周又道:“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改革之举,须遇明君,如同李悝得遇魏文侯,吴起得遇楚悼王,商鞅得遇秦孝公。如今恰逢陛下锐意进取,正是我等为国效力的好时机。周以为满朝之中,唯房公出淤泥而不染。却不知道究竟因何原因,如此维护世家大族?”

    房玄龄苦笑道:“老夫爱国忠君之心,唯天可表,只是贸然向世家动手,损害的是我大唐根基,宾王之言虽有理,可太过激进,老夫并不反对改革,只是希望缓缓行之,不要逼得世家大族揭竿而起,最后两败俱伤才好。真若到了那时,宾王啊,你就是千古罪人。”

    马周听了神色一凝,却不以为然地道:“得失成败,自由后人评说。周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马周的这番话对李沐的触动很深。

    李沐忽然觉得自己这个躯壳虽然才十一岁,却如同五、六十岁的老年人一般循例、苟且而不求进取。

    凡事求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或许马周过于激进,可千百年来,历史不都是象这样激进之人所推动有吗?

    少年中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

    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事不仅仅只求利益。李沐的心中泛起一股血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己既然有机会、有能力去改变一些东西,就不应该躲避。

    李沐突然起身,冲马周一揖道:“宾王兄此言壮哉,令人振聋发聩,沐受教了。此事,沐当于宾王兄同力而为。”

    望着李沐坚定的眼神,马周突然眼睛一红,虽然方才说得豪迈,可马周终究是个普通人,以区区一个给事中,而要面对满朝超品大员和天下世家豪门,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

    此时李沐突然伸出援助之手,如何不令马周心中感动?

    房玄龄脸色大变,他指着李沐呐呐说不出话来。

    想要指责,可心中涌动着一种莫名的东西,看着李沐与马周意气风发的神情,让房玄龄回忆起年青的自己。

    是啊,过了这么多年,自己老了,老到似乎已经忘记了当初的理想,如今象眼前两个年青人肆意进取,自己却只想着要去制止他们。

    有时候走的太久,太远,就容易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

    承庆殿中。

    “儿臣叩见陛下。”

    “李沐,想必中书令已经将来龙去脉讲给你听了,说说吧,你有何妙计?”

    “世家痼疾,为害甚大,儿臣以为,马少监之策可行。”

    李世民闻言大惊,在他看来,李沐与长孙无忌走得太近,近到已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原以为李沐会追随长孙无忌,选择旁观置身事外,甚至与世家勾连,不想李沐一上来就表明了鲜明的态度。

    这让李世民欣喜不已,这小子总算没有辜负朕。

    “好,太好了。”李世民抚掌赞首,转向房玄龄问道,“玄龄可还有要说的?”

    房玄龄平静地回答道:“臣无话可说。”

    李世民随即下令道:“那就按马周所言行事,即刻封锁城门,调集禁军,连夜搜查京城中各大世家宅第。”

    “且慢。”

    李世民一怔,转头看向声音的来处。

    只见李沐上前道:“启奏皇上,儿臣以为,如此行事不妥。”

    李世民大怒,刚刚还在心中夸你,如今怎么一眨眼就变卦了呢?

    “李沐,你朝三暮四,意欲何为?”

    李沐道:“儿臣路上问过马少监,今日申购股份之人,皆有各地官府出据的身份证明,且也按照规定,每人购买上限并未超过一百股,用得也是真金白银。可以说世家今日之举,并无违反律法之处,皇上却动用军队应对,恐怕引来天下不服和耻笑。”

    李世民皱眉道:“那依你看,该当如何?”

    其实李世民怒得也正是此处,各地官府明显与世家勾连,置朝廷与皇帝于不顾。

    李沐轻轻一笑,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甚。世家可以用商业的手段,皇上又何必自毁名声出动军队呢,依儿臣看,此事只须马少监出面,以交通监的名义就可处置。”

    李世民闻言急道:“细细讲来。”

    马周不自觉地往李沐处靠近了几步。

    房玄龄闻言心中精光一闪。

    “世家此番动用了千万钱财,虽说未必会伤筋动骨,可也不是个小数目。如果将其贬值三成,乃至五成,一夜之间,世家平白就会损失三百至五百万贯,皇上以为,世家会如何应对?”

    房玄龄急问道:“如何贬值?如果以朝廷名义强行施为,岂不更落人口柄?”

    “不,不。”李沐摇摇头道,“无须朝廷出面,只须动用臣还有民部名下的直道股份即可,或许还需陛下所持的股份,不过我觉得这种情况出现的机会不大。”

    房玄龄听不明白,急道:“李沐,细细讲来。”

    李沐左右环顾了一下,李世民随即冲袁仁国吩咐道:“给众爱卿赐坐、赐茶。”

    房玄龄看着端坐在锦凳上,啜着茶水的李沐,胃中不免泛起一丝酸水,这小子恐怕是大唐的一个异数吧。

    “皇上,儿臣之意,明日一早,令马少监在京城中张贴布告,声明儿臣因庄中生产需要,欲以八折低价抛售所持半成的直道股份。”

    李沐此言一出,满座俱憾,李沐所持的直道股份虽说只有半成,可按今日的价格,那也值五百万贯啊,如此数量的抛售,恐怕京城中没多少家能吃得下。

    韩仲良道:“李县伯,此事非同小可,贸然抛售,恐怕引来京中动荡。”

第203章 釜底抽薪(二)() 
李沐摇摇头道:“韩相过虑了,沐以为不会。此告示中,关键在于,八折!如此一来,今日刚刚收拢了一成股份的世家,仅一个晚上一千万贯就贬值成了八百万贯了。如果诸位是各大世家,会如何应对?”

    马周道:“令正意思是不是打压世家,让他们吃个哑巴亏?”

    房玄龄道:“老夫以为,你就是迫使世家抛售股份,以求降低损失。”

    唯有韩仲良思索片刻道:“如果是老夫,那就筹措钱财,继续购进。”

    李沐听了,心中一惊,不愧是掌管户部钱财之人啊。

    “韩相厉害!”李沐冲韩仲良竖了下大拇指,夸赞道,“如韩相所说,各世家在猝不及防之下,所做的第一个反应便是筹措钱财,一口吞下我的半成股份,这样一来可平均手中股份的成本,二则加大对直道的话语权。也就是说,到时他们手里会有一成半的股份。”

    李世民听了有种说不清楚地怪异感觉,似乎有些明白,也似乎完全不明白。

    “李沐,按你的意思,岂不是更加助长了世家的气焰?”

    “回皇上,这只是儿臣计划的第一步。”

    “快快讲来。”

    “是。”李沐应道,“等世家吞下儿臣的半成股份,民部在次日发布通告,向坊间抛售所持有的二成股份,理由嘛,韩相随便找一个就是了。关键是价格,须六折抛售。”

    韩仲良突然发声道:“老夫似乎明白李县伯的意思了。将军之意,可是想用蛇吞象的方式,活活将世家拖死?”

    李沐真的惊讶了,这韩仲良确实有能耐啊。

    可其它人都不解地望着李沐、韩仲良二人。

    李沐笑道:“那就烦劳韩相为诸位解说吧。”

    对此,韩仲良不以为意,反而有些沾沾自喜、想要与人分享的kuai感,“好,那老夫就来说说对将军此策的体会。”

    “陛下,诸公,李县伯此策,其实就是请君入瓮。以八折抛售半成,再以六折抛售两成,逼着世家不断地筹资吃进,以求减少损失,如果按此计划,至世家吃进民部二成股份之后,实际上出资是二千六百万贯,先不说能不能筹措到这么多钱财,就算世家能筹措到,手中有了三成半股份,可三成半股份按当时市价只值二千一百万贯,也就是说三天之内,世家手中的股份就贬值了五百万贯。”

    所有人都怔怔地看着李沐,这法子太出乎人意料了,所谓杀人不见血恐怕也不过如此。

    只有韩仲良问道:“李县伯,老夫还有一事不解。”

    “韩相请问就是。”

    “按县伯所言,虽然世家吃了闷亏,可他们手里有着三成半的股份,已是直道实际的最大股东,如此算来也并非真受损失。”

    李沐对韩仲良的观感再度提高了,仅仅凭自己一番话,他居然就有了此等认识,确实古人的才智不能小觑啊。

    “韩相所说在理,只是,我的计划才刚到第二步。”

    韩仲良精神一振,居然拱手道:“那老夫洗耳恭听,李县伯请。”

    李世民此时一头雾水,似懂非懂,闻言催促道:“李沐,还不快点讲来。”

    “等到第二步完成,世家手里掌握着三成半的股份,却也付出了二千六百万贯,此时,恐怕世家手里也已经没有什么钱财,甚至我以为那二千六百万贯恐怕一部分也是向人借来的。”

    韩仲良点头道:“这是自然,虽说五大姓财力雄厚,可短短时间里,要筹措二千六百万贯,恐怕已经精疲力竭了。甚至老夫以为,他们筹措不到如此的数目,这可是朝廷一年多的岁入啊。”

    李沐笑道:“韩相恐怕低估是世家的能为了。”

    李沐是了解一些世家实力的,当初长孙无忌欲入股钱庄一事,三四百万贯只是一句话的事,连个哈欠都不打,虽说长孙无忌是当朝司空,实力雄厚,可五姓七望数百年的根基,恐怕哪家也不会差过长孙无忌多少吧?

    除了关陇李姓,其余六家凑一起,每家收拢三四百万的现金应该还是能办到的。

    韩仲良道:“依李县伯之言,如果世家拥有如此实力,那下面该如何应对?”

    李沐转身向李世民揖身一礼道:“接下去就需要请陛下出马了。”

    李世民皱眉道:“李沐,你可不得乱来,朕能做什么?莫非你还要将朕的二成半股份也折价售卖不成?”

    李沐摇摇头道:“那倒不是。儿臣是请皇上出面,以最大股东的身份,召集全体股东商议直道扩股之事。”

    韩仲良道:“不对啊,此时最大股东应该是世家才对。”

    李沐道:“世家虽然占三成半,可皇上拥有的二成半加上三省和兵部所持有的,那就有了六成半,如此一来,皇上自然是最大的股东。”

    韩仲良点头应是。

    “朕乃天子,岂能抛头露面,行此商贾之事?”李世民显然不乐意。

    李沐一愣,还真没考虑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