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回古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淘宝回古代-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郑邑现在虽然是群龙无,但以往的时候,郑河本就很少呆在封地,封地的大部分工作却依然能够照常运作,所以接下来,也要争取维持现状不变。

    第三派遣蔡仲辅助郑家女,不令郑邑政事以至于完全荒废。

    而除了以上三点之外,蔡仲还带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两日后,孟郑要亲自到上蔡,一同参加今年的群臣朝会,商议今年各大夫的封地的展目标。

    实质上,这就类似于一个‘国家展规划’,顺便交流各自封地的治理经验。还有,最主要是为蔡国未来一年的展,定下一个总的展方向。而考虑到孟郑可能全无经验,因此,可由蔡仲全程陪同。

    对了,接下来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搬家的问题。采苓建议孟郑搬到上蔡去,以后两人离得近,也好互相照应。不过他夫君蔡仲,却不认为此时搬家是好的选择。

    先,孟郑接下来还要学习怎么接管郑邑,肯定是留在郑邑最方便;其次,则是三年守丧,上蔡那边比郑邑这边显然繁华太多了,把老家不要了,搬到新家去,有可能会遭人诟病。现在这时候,孟郑就应该装着很悲痛,兢兢业业的样子留在郑邑才对。当然!蔡仲也不是说孟郑的悲痛就是装的,而是,听完了他父亲的描述后,上蔡那边现在的环境太复杂了,孟郑是官场新人,离那太近的话,搞不好被人吃了都不知道,还是郑邑这边要安全的多。

    当这些人谈话的时候,秦心,便有点如同一个无关的人。不过,这本就是赘婿会有待遇。所以,秦心也并没有觉得不快。

    一切都商量完毕,两日后,孟郑便去了上蔡。

    或许,孟郑便是史无前例的大周第一个‘女城主’。

    不过,这绝对是在复杂的背景中妥协下形成的产物,而绝对不会成为常态。

    至于秦心这边……

    丧礼期间,大部分人都仍然处在悲痛中,秦心也不好意思把书拿出来读,只能跟着一起悲痛。现在好了,人都走光了,悲痛也淡了很多,现在是时候赶紧把怎么炼铁然后再把新买的《中国古代农具》也毕竟,从一开始穿越到这个世界后,秦心便对于这一方面的展,有着很强的野心。虽然貌似,现在春耕,已经在66续续进行着了。

    “郑海!”

    秦心喊停了正要出去的郑海。

    “姑爷,有什么事?”

    郑河去世之前,郑海一直在上蔡那边。因为郑河现在死了,所以郑海也回来了。

    “我想你把我做一件事。”

    “什么事?”

    “你有没有关系好一点的平民家庭,我想租他点地用用。”

    “??”

    听到秦心这么说,郑海便愣住了。

    “姑爷你要做什么?”

    “做点实验。”

    然后,听完了秦心的详细解释后……

    郑海便汗颜了,虽然姑爷您是入赘的,但怎么说也是姑爷啊,怎么能去下地耕种呢,那么做多不合适。

    “那你帮还是不帮!”

    郑海支吾了好一会后,“有没有征询过家主的意思?”

    “我是种地又不是做违法的事。”

    正好,当秦心这么说的时候,郑庆也路过,,郑海便很没有义气地把秦心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郑庆是郑家的老人了,自然知道怎么处理最适合。

    大概地明白了秦心的想法后,无非,秦心就是想要一块地,打打时间。如果他把事情闹大了郑家人都知道,倒显得对秦心这边姑爷不够重视。最后,郑庆便折中了一下。说他的弟弟有一块地,虽然不是什么很好的地,但也可以用来打时间,完成秦心所说的那个什么‘实验’。这个时代,地嘛,有什么不好找的。要多少有多少,问题现在在郑庆最关键的,还是他们这么做,会不会让孟郑回来后生气。

    秦心自然是拍起胸脯,孟郑很好劝服,另外,他还会跟几位夫人说明一下。

    事情到了这一步,本来秦心想低调地干的,毕竟能不能取得成绩还不好说,现在是全然不可能了,

    很快,秦心见了他的四位后妈。言明,自己在秦家的时候也这样干,而且干活干惯了。毕竟这个时代还处于劳动光荣的时代嘛,听到秦心这么说,所以四人也没有阻止。

    而紧接着没多久,远在上蔡的孟郑也收到了‘家书’。

    前来送信的郑海,孟郑便微微地蹙起了眉头,轻声不解道:“夫君要做什么?”

    倒是一旁的蔡仲,似乎有一点想法,猜测道:“是不是伯父的去世,其实让他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所以现在想帮忙,可又不知道应该帮点什么,所以,才会想出……”

    听了蔡仲的分析,采苓却是哼哼道:“之前有点木木讷讷的,现在人倒是不算太坏。”什么叫不算太坏,秦心是根本没坏过好吗。

    “那现在该怎么办?”郑海便问道。

    “不妨同意他吧。”蔡仲说道,“毕竟这也是出于好心。不过……我听说他也是上过小学的,而且颇有学识。所以其实,不妨可以安排职务给他。为什么他要选择去种田,实在是想不清楚。”

    这时候郑海便不由得站出来为秦心说一句话了,郑海道:“准确地说,姑爷说他不是种田,姑爷说这是‘做实验’。”

    “什么是‘做实验’?”孟郑于是问。

    “姑爷说‘做实验’就是把一件事情做无数次,然后找出最有利的做法,我记得姑爷好像是这么说的。”郑海。

    联想到自己的夫君有时候还是挺神秘的,孟郑最后于是道:“姑爷怎么说你们就怎么做吧。”可能,她夫君也的确有一点想为她分担的意思在里面。想到这里,孟郑的心里面便不禁一暖。;**;:1

第二十二章 准备干活() 
时间不知不觉便来到了三月份。.ΩM

    过了仲春的祭祖和外出郊游,三月份之后的主要活动便是要着手开始春耕。

    而秦心这边,也是很快便见到了郑庆的那位兄弟。

    以及……

    郑庆他那位兄弟身后庞大的‘家族’。

    足足有三十多四十人。

    包括老的嫩的,男的女的,不过大多数人的年纪,还是在十多到二十之间,无论男女,都青涩的很。

    听闻姑爷来了,便由家主郑力在外迎接,其余年纪小的,都好奇地躲在墙角门后的地方观望。

    秦心来的时候,这家人其实也正准备外出。

    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姑爷,这就是我的弟弟,郑力。”

    在郑庆的引荐下,秦心不自觉地往前伸出了右手,然后在对面完全懵逼的情况下,又尴尬地收了回去。

    “你好。”

    “姑姑爷好。”

    郑力是一个表面有点强壮魁梧的壮年,不知道是平时就有锻炼的原因,还是就干农活炼成的,反正,虽然算不上虎背熊腰铁臂虬须,但那一身肌肉给人的视觉效果,还是有点震撼。

    只不过,如今就是如此强壮魁梧的一个人,见到秦心,却也不得不表现得有点诚惶诚恐。

    秦心接下来便直入主题,问郑力,大概今天要做什么,你大哥都有跟你说了吧?

    郑力点了点头。

    而力点头,那秦心也不多说了。之后,便和郑力一家人一同出。

    一行人,二十多个,浩浩荡荡地出。

    路上,正好遇到来交货的郑海——两把大铁铲,之前秦心给郑海的时候只有两个铲头,不过现在,郑海已经让人把木柄给上了。

    得到这两件,等下动手的时候效率应该可以快上很多。毕竟,秦心也不想浪费别人一家人太多的时间来帮他,怕耽误了别人春耕的时间。

    这个时代,一夫百亩,一个成年人就要耕一百亩的田,任务量是很重的,秦心自然不能让自己的游戏之作变成人家的负担。那样的话,他心里面也会过意不去。

    但其他人之前根本没有见过的这两铲,所以完全是没有那种心理准备。现在突然海交给秦心的两把铲,尤其是两把铲上那锋利的铲刃。

    “姑爷!能不能让老仆我”

    “你想就没关系。”

    郑庆拿到铲后,便仔细地打量了起来并摸了摸。现这东西的刃虽然很薄,但却异常坚韧,便有点震惊地问道。

    “姑爷,这是……”

    “耒耜。”秦心答道。

    的确,按照这个时代的话来说,铲,跟耒耜,就是一类的东西。都是用脚踩,把尖端刺进土里,然后再利用杠杆原理来翻土。秦心很明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要是他不买两把铁铲,就凭现在大家手上的木制石制耒耜,他的挖土开沟要挖到什么时候。不过冶铁史花了38块,中国农具展史花了25块,这两把铲连带邮费花了36块,现在秦心,也立刻就变得一穷二白了。最最让秦心不解的是,这两把铲竟然还要他付邮费!这是最气的!

    “这东西……”郑庆喃喃道。旁边的郑力,也是东西。

    郑庆很快便拿来试了试。

    来到路边稍软一点的泥土处,往地上一戳,轻易便入了三分。然后眼尖的郑庆又铲上末端那微卷的卷沿,“那个是用来踩的。”秦心提醒道。也正是这个卷沿,竟然还要多收秦心一块钱。郑庆用力一踩,整把铲便轻易地入了一半。然而这还不是水田,如果是泥土要更软一点的水田,那可想而知,说不定整把铲的铲头,都要没入到泥土里去。而且……这也太省力了!

    拔出来,郑庆再一铲面,木制石头制的耒耜都有崩断的可能性,刚开始,郑庆还有点担心,这东西这么薄,会不会崩断,所以刚刚用力把土翘起来的时候,他都不敢太用力,但是现在一无损,而且,用手敲了敲,感觉还是那么坚实。

    “姑爷,这东西……”郑庆。

    “铁制的。”秦心道,“等下一个人在前面掘,一个人在后面把土铲起来。两人配合起来的话,效率上应该能快上不少。”

    郑庆听到秦心说是铁制的,这个时代,大部分的人都还不知道铁是什么东西,因为铁在自然界中虽然多,但往往是以矿石的形式存在,自然界中很难纯的铁。或许,早在几十,甚至几百年前,某位聪明的古人已经曾经误打误撞地炼出过铁,但那些都只会是个例,可能仅仅只炼出了一个手指头的量不到,就被贵族拿了来当装饰品,并且带入了墓葬。在秦心所在时代的《尚书·禹贡》篇中,即夏朝中,铁是以贡品的面目出现,其地位仅次于金而先于银,足证铁在当时的珍贵。另外,经过考古现,古人对铁的现,很可能是因为在炼铜的过程中,使用了同时夹杂有赤铁矿的孔雀石,在一起冶炼的时候,逐渐对铁开始有了认识。

    但不管怎么样,现阶段来说,尤其是郑家这里来说,估计还没什么人,对铁有什么太深的认识。更不用说,秦心说‘铁’字的时候,用的还是普通话,这些人就更是对铁听得有点稀里糊涂。这不怪秦心,毕竟平日里,大家都不谈铁,他怎么知道这个时代的‘铁’的音是什么。

    这个时代,用的还是上古汉语,非要比喻的话,可以新疆话也可以闽南语等,总之,你要回到这个时代,你听到的,都是乱七八糟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音。这也解释了,有时候,秦心为什么听完别人的话,要愣一愣,毕竟,本体还是他,而他,一直是以普通话为主要语言,当别人用上古汉语和他对话的时候,他就必须要调用原主的知识库才能应对。就像做英文翻译。

    “姑爷,这个‘铁’是什么东西?”

    估计,郑庆也是这不像是铜制的,于是问道。;**;:1

第二十三章 太神秘了() 
要解释‘铁’是什么,说实话有点难。.ΩM

    原本呢,秦心是不打算解释的。不过,这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如果能让郑庆现在便知道‘铁’的存在,那以后他研究炼铁的时候,他的人无形中就会多出一个。

    “‘铁’,就跟铜一样,都是冶炼出来的。”

    秦心便一边走一边解释道,当然,现在解释的都是些很浅显的东西。即使这里的人听了,也还是不会知道该怎么炼铁。

    秦心只是把自己拿出铁的这件事变得常规化,不至于让这里的人认为是什么之类的。

    另外,秦心还把炼铁的难度刻意说的很高,从而断了其他人对炼铁的想法。

    所以,听完了秦心的解释后,郑庆便觉得有点可惜。

    “要是现在这里人手一把这样的铁耜那该多好。有了这种利器,绝对能让耕作的效率提升一倍。”

    郑庆:“姑爷,那这个……”郑庆是想问怎么来的。因为郑庆记得,秦心来的时候,明明手无寸铁。甚至连身上换洗的衣服,还是他临时向一般平民家采购回来的。

    然而秦心只是庆。郑庆便知道这里面肯定有原因,他也不好接着再问下去。不然,就容易犯了忌讳。

    不过这样之后,郑庆也突然便觉得自己姑爷有点神秘了起来。

    ……

    当秦心和郑庆结束了谈话,那边好奇的人,也已经把那两把铁铲给传了个遍。

    郑力得到铁铲,试着铲了很多次,简直就如同不世武将获得绝顶神兵,兴奋得道路两旁都被他挖得坑坑洼洼。

    不过的确,相比起木耜石耜,铁铲不但坚韧不怕损坏,而且,从力学上来说,因为刃更薄,破土的时候也比前两者要更省力一些。

    “别在那里先到大田去吧。”

    郑庆便说,其他人听了,却是巴不得立刻就找块真真正正的田地来试试。

    ……

    很快,人便来到了一块水田前。

    当那些年轻不懂事的人还在连铁铲都觉得好玩,而且玩不释手的时候,秦心这边,也是把自己的意图一一说给了郑庆和郑力听。而郑海,则是在一边好奇地当着旁听。

    “这里,我想挖一个大坑。”

    “这里还有这里,我想挖四条沟。宽,大概这么宽。深,大概这么深。”

    “还有田埂的外围,也同样围着田埂挖一圈。”

    郑海听完了秦心的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