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手机闯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手机闯大明-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天一早,马三宝就到了东城墙上,让几只黑山鹰从城墙上往下飞。六只山鹰,只有笨笨的小木摔下去,剩下几只都成功的进行了第一次试飞,或者说叫滑翔。一脸紧张的马三宝跑下城头,却发现小木看到他正朝他跑来。马三宝一看小木安全无事,这才放下心来,抱他上城墙继续练习。逐渐的,几只小鹰都学会了飞翔,只是时间较短。

    马三宝只高兴了一天就被吓到了。原来小黑山鹰不会飞,所以没啥破坏力。现在会飞了,马三宝让张德旺和卢斌领它们去锻炼捕食。这下了坏了事,周围的鸟雀,地下的小动物,还有河里的鱼,只要它们几个能抓的,能欺负的,都欺负了一个遍。

    这一日,马三宝正在屋里这东西,听到窗外一响,小金就落在屋内,可是脚下的动物把马三宝吓得腿都麻了。那正是毒蛇里有名的金环蛇。这条蛇又粗又大,看来是好些年头了,那毒性也是杠杠的。

    马三宝拿出一把刀,把蛇头砍掉,然后让三子把蛇身刮开把蛇胆喂了小金。然后他一点点的检查小金有没有被毒蛇咬伤。终于看到了三个伤口,马三宝连忙拿出龙蛋丸喂了小金两粒。开玩笑呢,刚刚学会捕食就去抓蛇,这小金也是没脑子的货。正说话间,张德旺,卢斌进来,身后跟着几个特卫队员,抬着好多东西。马三宝仔细一看,原来都是野兔,野鸡,还有野猪。

    “老大,这是六个小鹰一上午的收获,厉害吧。抓了这么多!”

    “这才不是最重要的,刚刚小金抓回一条金环蛇。可能被咬伤了,才回来找我。太危险了!”

    “真的吗?小金太厉害了。我说怎么它突然飞回来了。以为他想你了,原来是受伤了。”卢斌一脸担心的说道。

    “白如龙已经返回,咱们也该动身回去了。卢斌到了扬州以后,你跟白如龙再去山东一趟,联系上许可变,让他留下三千有战力的,剩下的都坐船拉到金水城。那些家眷在哪里啥都做不了,还不如过来种地呢。”马三宝抬头说道。

    “我也想家了,这次出来很久了。”张德旺也看着马三宝说道。

    “嗯,去通知白如龙,让他准备好,明日一早,咱们就动身。顺便让孔将军过来一下。”

    “是,老大。马上去。”张德旺出去不大一会儿,孔有德就来了。

    “马老弟,这么快就要走?”孔有德有点舍不得的说道。

    “一切都进入正轨,我也该回去了。出来时间不短了,也应该回去看看了。”马三宝笑笑说道。

    “你写的那本东西我已经看过了。老弟放心,我会努力把它执行下去。”孔有德看着马三宝说。

    “嗯,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走的更远,只能好好约束自己。这才是一开始,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帮助。所以,越正规,越会吸引人才的到来。明天一早我就走了,大约一月后,白如龙就会拉好多难民回来,老哥你看着安排。还有让兄弟们注意别人的探子,抓住一个,就让他消失一个。直到别人怕了为止。”马三宝沉声说道。

    “尊令!城在人在,城失人亡。我会用性命去守着咱们的新城。”孔有德站起来,手扶胸口说道。

    “好!今晚就不喝酒了。一个是我不喜欢离开感觉。再一个酒也不多了,等我下次来多带一些来,咱们再喝。我把罗远,李义,曹二牛,毛承宪留下,伍柯和廷钰我带走。”马三宝淡淡的说道。

    “好,我等老弟早日回来。”孔有德拍拍马三宝的手说道。说完转身离去,他怕再不走就会流下泪来。孔有德也是头一次舍不得一个人离开。

    “老大,泰雅族小公主泰雅素灵儿来了。”三子进来说道。刚要离开的孔有德突然转过身,看向马三宝,然后笑着离开了。张德旺也笑着跟孔有德转身离去。

    “让她进来吧!这个时候来,不是捣乱嘛。”马三宝嘀咕一句。

    “马大人,我把小公主送过来了。”一进门,坎那罗就笑着说道。

    “哦,那好,有你护着她我很安心。”马三宝一愣,随即回答道。

    “可是寨子里还有事,小公主送到了,我就要回去了。”

    “啊,你回去她怎么办?”马三宝被虎的一愣一愣的。

    “我梦到你要离开了,所以我找你来了,你要走了嘛,要带我一起走。”小公主素灵儿伸出手拉着马三宝说道。

    “我是去做事,不是游玩,我也没时间老陪着你,你跟我去会很闷的。”马三宝小心翼翼的劝道。

    “我不怕,我要去。”

第242章 烟花三月下扬州() 
“下次好吗,这次我真的会很忙?”马三宝不知道怎么说了都。

    “不要,我还要学习汉话,我必须去。”小公主素灵儿拉住马三宝的手晃啊晃。

    “你出去不想你阿爹,阿妈么?”马三宝无奈只好发出亲情牌。

    “我阿爹说,我长大了,应该学习离开家了,要不然嫁人以后,会不适应。”素灵儿天真的说道。

    “我去,你阿爹是不是亲的。”马三宝一阵无语。

    “你学汉话也可以在这里学,没必要跟我走。”马三宝快要哭了。

    “反正我不会去了,坎那罗大叔,你可以回去了。”

    “是,小公主,你自己保重。”坎那罗说完,毫不留恋的走了。

    “唉,唉,你怎么不负责任的就跑了?”马三宝大叫着说道。

    “马大人,你还说自求多福吧,小公主跟了我十几年,我也该清净一下了。”说完转身就跑。

    “我去,这无良的大叔。”马三宝一阵无语。

    “我出去走走。”小公主一脸新奇的跑出去了。无意中发现了跟着卢斌的黑山鹰,于是再说什么也不走了。马三宝一脸黑线,坐在自己屋里发愁。

    第二天一早,一千多人上了船,和孔有德众人挥手道别,趁着刚刚刮起的暖风,一路北上,直达上海,然后再去扬州。在船上,几只山鹰就没有收回去,马三宝目的就是让它们记路。至于记住记不住,他心里真的没底。但是必要的锻炼还是要有的。小公主素灵儿晕船晕的出不了门,也只能错失了欣赏大海日出的机会。只能等她习惯以后再说了。十日后,素灵儿才慢慢习惯了船上的生活,渐渐的能出门了。到了长江,船也不再那么晃,小公主这才好多了。只不过十几日的时间让她瘦了一圈,她的丫鬟兼小伙伴倒是没啥事,第三天就能上窜下跳了。要不然一群大老爷们儿伺候两个小丫头,那可就尴尬了。

    烟花三月下扬州,正是三月间,马三宝在扬州下了船。卢斌白如龙拐道运河,先去山东联系许可变。剩下的九船直奔九江,人下去后,然后直奔山东。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耳边飘荡着李白的诗句,马三宝领着几个人现身扬州街头,他这次的身份就是保镖兼钱包。花钱的买东西的是瘦了一圈的小公主。为了补偿她,马三宝才答应带她逛街,买衣服和食物。没想到的是,这古代的女人,和后世现代的女人,购起物来,那是马三宝拍马也赶不上的。一下午马三宝就像一个小跟班,一路被拽着,在扬州大街里逛了一遍。

    等几人逛到秦淮河,已经华灯初上,秦淮河边已经开始有熙熙攘攘的人流。秦淮河被称为历史上有名的烟花之地,其实这个时候过来的文人世子都是过来饮酒作诗,听歌唱曲的。不是像某些小说上面说的秦淮河上到处都是名妓暗娼,弄的画舫如何诱人。画舫楼船是有的,但姑娘好多都是清官人,卖艺不卖身的。然后花销肯定也是不少的,最起码的每人也得二十两银子你才能上的了那些有名的花船。在船上喝酒听曲,同窗好友尽情的畅谈风花雪夜。

    马三宝花了二百多两纹银,包了一条船。十来个人一起登上花船,边吃东西,边欣赏秦淮河上的夜景。两个小姑娘啥都不懂,可是展玟和卢斌都知道这地方到底干嘛滴。后面的亲卫,也是两只眼睛不够用,转来转去的看四周有没有漂亮的佳人。

    船上的姑娘拿了琵琶唱了两曲不知道什么词,马三宝的心思却没有这么坦然。话说北方鞑子已经入寇边关多次,这里的热闹依旧,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么?不知道哪个文人墨客,趁着酒兴在吟诗。马三宝突然觉得兴趣斐然,一手念奴娇脱口而出。

    文人荟萃,更商人云集,繁华街市。桨橹声中观旖旎,入目几多惊喜。十里秦淮,六朝粉面,画阁藏佳丽。进乌衣巷,再游王谢府第。

    两岸画栋雕梁,二龙抢宝,忆媚香楼里。可叹须眉男子汉,不及钗裙名妓。纸醉金迷,改朝换代,孔庙先贤祭。休评功过,心中无愧而已。

    念完以后,把酒倒满,一饮而尽,心中的感情也发泄了不少。

    “三宝哥哥,素灵儿敬你一杯,虽然我不太懂诗词,但是你念的那首很好听。”素灵儿敬酒,马三宝也值得相陪。

    “哈哈,我也是念别人的词”马三宝笑着说道。

    人活一世,到底为啥呢?功名利禄,还是风花雪月,是江山社稷,还是美人如云。或者说,各有各的活法吧!

    到了秦淮河,登上了雕梁画柱的画舫,喝了酒,听了曲儿,吟了诗词,看了画舫里的美人。马三宝觉得自己来扬州的目的达到了。本来想多待几日,等卢斌回来一同去九江。可是他怕这里的诗情画意,这里的你侬我侬,这里的风花雪月,还有这里的小曲儿磨灭他的斗志,让他碰到一个杨玉环,从此君王不早朝。所以第二日便安排人等着卢斌,自己带人租了船直奔九江。

    之所以去九江,那是因为在江西还有一个他念念不忘的人。那个人就是宋应星。一个在明朝和徐光启大人齐名的人。虽然马三宝安排人跟宋士严去了,还有人专门在九江传递消息,可是他不知道这位历史上的人物,能不能因为看到自己的信,过来跟着自己混。

    且说宋士严被特卫队员送回家。跟家里说了一句,就直奔乡下的叔父宋应星那里。而这个时候的宋应星正在搜集资料,写那本流传后世的《野议》。为啥叫野议,因为他不是官身,没在朝堂上做官。

    但是他的理论和比较客官的认知,如果被采纳,对当时的糜烂的时局很有针对性。

    宋应星在《野议》里主张减免对人民的横征暴敛,呼吁罢除军界、政界中的贪官污吏,代之以廉洁奉公,一心为国的清官。

    使工农能获温饱,商人能有利可图,贫士有获得科举入仕的机会,各阶层的人都能各安其业。

    然后,全面发展农业、工业和商业,养兵练武,则国运也许会有救。在当时的明朝是属于比较新颖的一类。

    还好没在朝堂,所以没得罪什么人,否则一旦归类到新生事物,受尽打压那是肯定的。或许这也是他屡考不中的原因之一。

第243章 马三宝的信() 
崇真四年,宋应星弟兄的第五次进京会试失败。这时的宋应星已45岁,已进入中年。从十六年前考中乡试开始,他的青壮年时间,就这样一点点消磨在科举上面。面对一次次的名落孙山,宋应星也逐渐绝了科举之念。

    虽然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了,但这五次水陆兼程的万里跋涉,并不是一点意义没有。在这些长途旅行中,宋应星开了自己的眼界,扩充了社会见闻。

    沿途他们经过了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等省的许多城市和乡村。

    沿途他有机会在田间、作坊从劳动群众那里调查到不少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知识,为后来写作《天工开物》等书做了准备。没有这些经历,他就难于写出这些著作。

    宋应星也在几次进京会试途中耳闻目睹了明末社会的现实情况,这些情况在书本中是了解不到的,只有在基层做细致而又长时期的亲自领悟,才能真正观察和体验到明末的许多腐朽的社会现象,《野议》也就是他这十几年的心得体会的总结。

    这一日,宋应星正在家中书房里整理文稿,突然门被推开,他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侄子宋士严。看他这样匆忙,有失文人的样子。所以沉声训诫道:“士严,你都多大了,还这么莽撞。这么急匆匆有何急事?”

    “哦!”宋士严看到叔父训诫自己,才知道自己有点失态了。连忙解释道:“回叔父,急事倒也没有。只是侄儿上京回来的路上被匪人掳掠,随整船的人都被抓到一个岛上。数日前一群官兵模样的人打上岛去,打败了那伙贼寇,将侄儿等人救出。在问家室的时候,他竟然认得叔父您。他不但派人将我送回家,还写了一封信,让我给你带来。侄儿看那群人,不像大明官兵,又不像匪人。说话古怪,称呼和官军也不一样。心里好奇之下,这才急急赶来,找叔父问个究竟。”

    “哦?”宋应星听到这里,才忘了要教训宋士严的事,想想自己何时认得军队里的官员。想了一会儿,不记得有认识的人。这才问道:“那个人说话哪里口音,文官还是武将?”

    “好像是陕甘口音,还带一点川蜀味道。当然是武将,很厉害的。”宋士严崇拜的说道。原来宋士严也和别的文士一样,觉得文高武低。一群只会舞刀弄枪的人能干什么?这大明江山还得靠文官来治理。可是经过这次被水匪掳掠,他才知道,有些事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文韬武略,这是相辅相成的。武将守疆保一方平安,文官治理天下,这样才能天下太平,让王朝延续。

    “我不认得啊,那书信呢?”宋应星突然想起,不是有书信么,一看不就知道了。

    “哦,在侄儿怀里,这就是,叔父请看。”宋士严这才想起自己是来送信的,刚刚只顾八卦了,差点忘了这次的来的目的。连忙拿出来,递给宋应星。

    一个很普通的信封,上写宋应星先生亲启!字刚劲有力,只是字体不知道是那个笔法。宋应星也不急了,挥手让宋士严坐下,然后自己拿着信封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慢慢的打开。信不厚,一共四张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