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唐侯- 第8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有此书一出,短短一天时间内,已是卖出了几万册,可以说但凡听说,而且有能力购买的人,都有买。

    而这些人在买之前,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本书讲的是什么。

    他们根本不需要知道书的内容之后再买,因为这是唐舟的书,唐舟的书需要先知道内容吗?

    几万册书就这样被长安城的百姓一扫而空,甚至连李治听闻之后,都连忙命人买了一本来。

    太监把书买来之后,李治很好奇,想着只怕又是什么白话吧,打开一看,书名是《菜根谭》。

    他很是不解,怎么叫这么一个老土的名字,菜根,如今就是大唐的百姓,也很少吃菜根了吧?

    隋末的时候才有人吃菜根,现在的大唐可是物资丰富的很,冬天都能吃到青菜,谁还去吃菜根?

    可越是觉得如此,李治越发对这本书好奇。

    掀去封皮,只见扉页上写着八个大字: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显然,这八个字是对书名《菜根谭》的解释,而在看到这八个字后,李治突然觉得这菜根二字也不是那么的土。

    而紧接着,他对这句话也有了更深的一个理解,一个人如果吃得了菜根,那还有什么事情是能难得住他的呢?

    换言之,人的才智和修养,那一个不是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

    只看扉页上的八个大字,李治已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对人生的理解又近了一层,仿佛只这八个大字,便比自己这几十年所读的书加起来给自己的感悟还要多,还要深。

    李治突然对这本书的正式内容有些迫不及待起来,他用颤抖的手掀开扉页,然后看到了第一章的内容,然后看了最上面的一行: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看到这么一行字后,李治心神为之一荡,仿佛自己在这世上活着,就只是为了遇到这么一句话而已。

    李治激动的不行,这是一本处事哲学的书,也是一本告诉世人要吃得起苦,方可成功的书,李治在一震之后,便继续看了下去。

第1868章 残本() 
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

    一本《菜根谭》并不是很厚,除了每一句话外,下面也都有一些解释,李治看的如痴如醉,等他看到方为切实功夫的时候,下意识的要翻到下一页,可是下一页没有了,只有四个字:。

    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李治突然有点怅然若失,暗自嘀咕道:“怎么没有了?怎么没有了?”

    虽然只看了三十几句,但是李治觉得每一句都是那般的富有哲理性,若是研究透彻了,肯定能够让一个人在这个世上更好的取得成功。

    甚至,他能够从这些句子当中,看出一些为君之道。

    可惜很遗憾的是,一本《菜根谭》就这么结束了,唐舟竟然没有写完。

    李治一声轻叹,吩咐道:“唐舟若是再出续集,立马给朕买来。”

    “喏!”

    李治这边吩咐的时候,长孙无忌这里,也已经把下人买来的《菜根谭》给看完了。

    长孙无忌早料到唐舟不可能说就这么善罢甘休,所以看到唐舟出书的时候,他就有一种很不祥的预感。

    他知道,唐舟这是出招了。

    而等他看到那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时候,他便可以肯定,这就是唐舟的招数,他想用自己的才情,来让李治无法拒绝他。

    有了这个念头后,长孙无忌顿时哼了一声,不过他还是继续的看了下去,而这一看,就有点没完没了,他足足花了一个时辰,把只三十几句给看完了。

    看完这几句话不用花太多时间,但每一句都值得长孙无忌细细品味,这才是最费时间的。

    等他看完的时候,几乎已经忘记了这是唐舟耍的计谋,他只是突然被这本书里的内容给深深折服了。

    不过,长孙无忌到底还是一个很有理智的人,等他看完又过了半个使臣,他才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不好,不好啊,这么好的书,只怕会受到世人推崇的,圣上若是喜欢,肯定是要请他教皇子读书的。”

    长孙无忌摇头长叹,可是面对这样的一本书,面对这样的情况,连他自己都一点办法没有。

    长孙无忌在府上走来走去,他也是一个不甘于失败的人,唐舟想通过一本书来让李治答应他当皇子师,那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这般想着,长孙无忌立马吩咐下去:“去把褚遂良等人给我叫来。”

    有些事情,长孙无忌必须事先安排一下,或者说,他已经料到了以后会发生的事情,而面对这些将要发生的事情,他必须有个事先准备。

    长安城的冬天很冷。

    但是在唐舟的《菜根谭》出版之后,整个长安城突然沸腾起来了。

    几乎但凡有点学问的人,见面必聊的话题便是《菜根谭》。

    “张兄觉得《菜根谭》中最喜欢的是那一句?”

    “《菜根谭》三十几言,要说最喜欢的,莫过于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想要建立多福的根基,不过在于一念之间的慈悲祥和;打开善业的大门,不如抑制内心的那一点点私念啊,人生在世,得失皆在存心之间,当守得本心才是。”

    那叫张兄的人显然对于《菜根谭》喜欢的很,已是可以将里面的句子倒背如流了,而且理解的十分透彻。

    这个时候,又一人道:“张兄是从心之人,我到更喜欢这一句,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猛然转念哉!”

    “人都说很多事情难办,那只是你不用心罢了,若是你把积聚货物财产那样处心积虑地积聚学问,若是像求取功绩名誉那样积极地追求道德,若是像爱护妻子儿女那样实心诚意地敬爱父母,若是像保持爵号官位那样多谋多智地保卫国家,那么,事事就都能做到最好。不同的心思意念,虽然只是毫厘之差,但却让人超脱凡俗进入圣界,人的品质也相差很多。人们为什么不猛然醒悟,回归本真呢……”

    几个人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显然都是对《菜根谭》喜欢至极的,可是就在他们这样聊着的时候,其中一人突然说了一句:“《菜根谭》尾页写了一句,显然还有后本啊,如今知道了这个,让人心难耐,忍不住便想一睹为快,可侯爷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够写出来。”

    “谁说不是呢,我当时就想跑到侯爷家里去求他,赶快写吧。”

    “唉,侯爷才情不俗啊,而且有此感悟,怪不得能有这般成就。”

    “可不是,侯爷这是要把自己这些年的感悟都一一写出来,我们这些人有福了啊。”

    “我觉得,我们还是去求侯爷赶快出续集的好。”

    “不错,不错……”

    长安风寒,这几个人来到唐侯府门前的时候,发现唐侯府门前已经站满了人,而这些人来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求唐舟赶快把《菜根谭》后面的内容给写完。

    哪怕是在寒风之中,这些人也是一个比一个激动。

    “小侯爷啊,赶紧写吧。”

    “小侯爷啊,你什么时候写完后面的啊?”

    这些人中,不乏大唐学识渊博之人,甚至一些世家子弟也赫然在列,只是他们这些人嚷嚷着,唐侯府却并无一点动静。

    事情就这样闹着,唐侯爷门前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把唐侯府门前的那条街都给堵住了,哪怕是下着大雪,这些人也不曾有一点要离开的意思。

    大唐的读书人是疯狂的,不仅表现在气节上,也表现在对学问的求知上面。

    长安是疯狂的,读书人是疯狂的,唐舟却仿佛要躲进小楼成一统,并无半点要理会这些人的意思,好像他根本就没有要写后面的意思,仿佛,《菜根谭》就这么结束了。

    一脸过去了四五天,李治在宫里等的有些不耐烦。

    “唐舟怎么还没把后续的内容给写出来,这是要急死朕啊。”李治突然发现自己竟然连批阅奏折的心情都没有了。

第1869章 徐徐写之() 
人对于好的东西都是特别痴迷的。

    此时的李治就是如此,他突然又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看白话的情况,看了之后还想看,眼巴巴的等着作者更新。

    此时他最想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唐舟又更新了《菜根谭》。

    可是他等了好几天,这个消息都没有等到。

    聪明如他,自然也清楚唐舟这么做的目的。

    唐舟去找崔光远和王布两人都被拒绝,唐舟用其他办法不行,少不得便想以此来表示自己在儒学上的修为,然后让崔光远和王布两人都自觉不如。

    他们两人要是不如了,这接下来他想成为皇子师可就容易多了吧?

    李治知道唐舟的小算盘,只是他越是知道,越不想让唐舟得逞,无他,就是不想看唐舟太得意了,好像这世上真没有他办不成的事。

    可李治忍了几天,到现在终于有点忍不住了。

    李治在御书房走来走去,这样走了片刻后,立马吩咐道:“去把唐舟给朕叫来。”

    宫里的人一听这语气,便知道李治等不及了,于是也不敢多做停留,连忙便出了宫。

    这个时候,长安的雪已经停了,不过温度越发的低了起来,冷的让人受不了。

    唐舟得到消息之后露出了一丝浅笑,他知道自己的计划终于要成功了,于是跟宫人说了两句后,便跟着宫人进了宫。

    唐舟来到御书房的时候,李治已经假装十分镇定了。

    “唐爱卿来了,你跟崔光远和王布两人谈的怎么样了?”

    唐舟见李治如此,暗笑,道:“回圣上话,他们两人都嫉妒微臣,不肯让微臣教,似他们这般的品性,实在不宜当皇子师啊。”

    唐舟竟然倒打一耙,李治撇了撇嘴,道:“嫉妒你?”

    唐舟点点头:“是啊,臣是这么认为的。”

    李治又问:“为何嫉妒你啊,你虽说才情不错,那也是在写诗词方面,在其他方面,怕不如他们博学吧?”

    唐舟耸耸肩:“这可不一定啊,臣最近在研究儒学,然后就写出了《菜根谭》,圣上觉得这书怎么样?”

    唐舟说的随意,好像他写《菜根谭》真的只是自己研究儒学,然后便很随意的写了一本感悟似的,李治听了之后,心下十分的想挠人。

    装也不是这样装的吧?

    不过等李治细想,发现唐舟写这么一本《菜根谭》也的确太随意了一点,以前还真没注意唐舟在儒学上面有多大的研究。

    想到这点,李治心头一震,这要真是唐舟为了打压崔光远和王布两人而研究儒学,然后写了这么一本书籍来,那唐舟也太厉害了吧?

    先不说才情怎么样了,就这种感悟,完全是要成为圣人的节奏啊?

    李治越发的不敢想了。

    自华夏文明诞生一来,也就出了孔子、孟子两个圣人罢了,他们之后一千多年,都没有见半个圣人,这大唐要是出个圣人,那就太不得了了。

    不过他怎么看唐舟,都不觉得唐舟想个圣人。

    李治胡思乱想着,反倒把唐舟的问题给忘记了,唐舟见此,就又提醒了一下,道:“圣上觉得《菜根谭》怎么样?”

    唐舟提醒,李治恍悟过来,只是如何回答,让他有点纠结,说好吧,就跟自己多稀罕唐舟的著作似的,可若说没看,那自己也太孤陋寡闻了。

    想了想,道:“朕刚看了两页,还没看完,不做评价。”

    唐舟浅笑,也不怀疑,道:“圣上没事的时候可以看看,臣觉得以臣的能力,成为皇子师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圣上要不考虑一下?”

    唐舟并不掩饰自己的目的,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好掩饰的,李治那么聪明,肯定早看出来他写《菜根谭》的目的了。

    既然如此,那还掩饰什么?

    李治见此,犹豫了一下,接着突然问道:“后面的你准备什么时候写?”

    这话已经表明李治已经看完《菜根谭》了,不过唐舟假装不知,道:“现如今出版的只是修身篇,后面还有应酬篇,评议篇,闲适篇以及概论篇,不过什么时候写出来,恐怕要看情况了。”

    听到唐舟这话,李治凝眉,他自然明白唐舟话里看情况的意思,这要是让他当了皇子师,这后面的几篇自然很快就写出来了,这要是不让他当,那他可能就不写了。

    他这是在威胁人。

    李治心里有点小生气,想着唐舟也太自以为是了,以为凭借着一本《菜根谭》就能威胁道朕吗?

    御书房的气氛有些凝重,李治望着唐舟不语,唐舟也不开口,沉默,沉默。

    直到沉默持续了盏茶功夫,李治这才终于说道:“考虑考虑。”

    没办法,李治虽然有点讨厌唐舟的这种态度,可他实在想看《菜根谭》的后几篇,如此,他也只能选择妥协,考虑考虑。

    当然,所谓的考虑,也不过是给自己留点面子罢了,明天随便找个借口,让唐舟当皇子师就行了。

    唐舟也清楚李治的意思,所以又说了几句之后,便兴冲冲的离开了,既然李治想要台阶下,他肯定是会给的。

    唐舟从皇宫离开回到府上之后,便直接去了丹阳公主的房间。

    来到丹阳公主房间的时候,丹阳公主正在看书,书面向外,上写《菜根谭》三字,不过她看的版本却比外面卖的要厚很多。

    丹阳公主听到声响,知是唐舟回来了,她也不问结果,只笑道:“你这应酬篇里这句话我很喜欢,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

    丹阳公主说着,把书稍微挪了一点,将目光投到了唐舟身上,唐舟笑了笑:“公主殿下,这全套的你都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