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唐侯- 第8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章完)

第1861章 是否用兵() 
秦怀道练兵的消息到底还是走漏了。

    吐蕃若是得知大唐欲灭之,他们又怎肯束手待毙?

    李治的心突然有些狂热,看着台下的人仿佛都是激动的。

    而就在李治这话说完之后,许敬宗立马站了出来,道:“圣上,吐蕃竟然敢攻打我大唐,我大唐岂能再畏首畏尾,臣之见,出兵灭了吐蕃。”

    许敬宗说完,朝中不少臣子也都陆陆续续的站了出来。

    “圣上,吐蕃此举实在可恶,之前已经饶了他们一次,如今他们竟然还不知悔改,当灭他们。”

    “就是,圣上,出兵吧,灭了吐蕃。”

    “请圣上出兵……”

    这事是武昭仪他们早料到的,所以他们也早就准备好了,只要吐蕃开战,他们这边就劝说李治出兵,而只要双方开战,那么很多事情,也就由不得李治了。

    不少臣子议论纷纷,希望李治出兵,此时的李治也是有些心动,虽然唐舟之前说的好好的,先练兵,然后再灭吐蕃。

    但他还真有点等不了,而且如今吐蕃先行开战,他若不做出点什么来,未免太没面子了。

    李治蠢蠢欲动,下面的臣子说的越发的欢了起来。

    长孙无忌站在人群之中,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

    李治的小算盘连朝中臣子都瞒不住,又怎么可能瞒得过吐蕃,如今好了,害得吐蕃又跟大唐作战了吧?

    在长孙无忌看来,吐蕃先动手,李治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只怕会很冲动。

    难得来上朝的长孙无忌突然站了出来,道:“圣上。”

    长孙无忌开口,整个朝堂顿时安静了下来,因为很多人已经许久没有见过长孙无忌了,如果不是吐蕃用兵的事情又加了这么一次朝会,他们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到他。

    不管怎么说,长孙无忌都是如今朝堂之上资格最老的人。

    “长孙大人有什么要说的?”

    长孙无忌道:“圣上,吐蕃与我大唐开战,臣觉得我大唐不宜太过劳师动众,若能避免一场战争就避免,不能避免,现如今只要能阻挡他们就行了。”

    长孙无忌本就不赞成跟吐蕃一战,他的年纪不小了,跟喜欢安稳,如今的大唐很好,而且若真与吐蕃一战灭了吐蕃,李治肯定又要提泰山封禅的事情。

    泰山封禅少不得要劳民伤财,好好的大唐,他不喜欢折腾。

    当然,这些都是站在大唐的立场上考虑的,站在私人利益的立场上,泰山封禅一事是武昭仪提出来的,若李治真的能够泰山封禅,武昭仪的人只怕会很受宠,这对他长孙无忌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最好,就是跟吐蕃耗着。

    长孙无忌表示反对,李治心下有些不喜,正要反驳,唐舟突然站了出来:“圣上,臣觉得长孙大人说的不错,与吐蕃我们暂时不宜大动干戈,只需坚守松州就行了。”

    唐舟也站出来反对,李治自然明白唐舟是怎么想的,秦怀道刚去练兵,兵还没有练好就跟吐蕃作战,就算能胜,那也是惨胜,所以唐舟的意思,还是隐忍。

    而就在唐舟说完之后,许敬宗突然又站了出来。

    “唐小侯爷,如今吐蕃都打来了,我们还忍什么忍,我大唐好好男儿,什么时候怕过这些?要我说,打,我大唐肯定能灭吐蕃,小侯爷这般隐忍,未免失了我大唐豪气。”

    “就是,打,我大唐什么时候怕过。”

    “干他们,只要圣上一句话,末将甘愿领兵出征。”

    “没错,就是战死沙场,也绝不能失了我大唐军魂……”

    朝堂之上不乏意气之人,许敬宗显然看准了这点,他这么说完之后,朝中不少武将纷纷表态,只要打,他们就不怕死。

    大唐还是大唐,哪怕贞观年的盛况已经不在,很多人的心里还是存在着一个金戈铁马的梦。

    李治坐在上面,也是看的热血沸腾,他觉得,大唐就应该是这样的,不畏惧任何敌人,哪怕是马革裹尸,也要争一口气。

    可就在群臣纷纷这样表示的时候,唐舟突然哼了一声,道:“大丈夫做事,当不失理智,豪情可以万丈,但也要惜命,若命都没有了,打下吐蕃又有何用?”

    唐舟开口,整个朝堂顿时沉寂,所有人都望着唐舟,虽然他们觉得这样有点憋屈,可却不得不承认唐舟说的有道理,谁去打仗也不是说就真的要死在战场上的。

    他们热衷建功立业,可也想好好的活下去吧?

    这个时候,唐舟又继续说道:“吐蕃早晚是要灭的,但不是现在,还请圣上三思。”

    这话已经带有一些暗示了,暗示李治切莫着急,李治自然也明白唐舟话里的意思,他想了想,觉得唐舟说的也有些道理,既然都已经让秦怀道去练兵了,那何不再等等?

    “唐爱卿言之有理,只是吐蕃大军袭来,我们若只坚守,只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

    唐舟道:“这个圣上无须担心,我大唐的兵马该调往边关的还是要调的,只要坚守城池,不出城与之一战就行了,凭我大唐的轰天响以及坚固的城池,吐蕃就算全军出动,也不可能攻下我大唐一座城池。”

    不出城,吐蕃铁骑的优势就不明显,而他们又不善于攻城,大唐的守城工具有特别的霸道,如此,吐蕃又能怎么样他们?

    而且,现在快要进入冬天了,吐蕃攻城更加的不方便,大唐守城可以说更加没有多少压力。

    唐舟把情况跟李治说了一下,李治觉得可以,于是便点头应了下来,道:“好,就准唐爱卿之言,派兵增援松州等地,只准守城,不准出城迎战,谁若违背命令,就算是打胜了,朕也要他脑袋。”

    李治在朝堂之上调兵遣将,除了松州之地外,其他各个与吐蕃临近的城池也要镇守,除此之外,也要给吐谷浑送去一个消息,让他们也好生警备着,切勿做出什么做不出大唐的事情来,毕竟,李治担心吐蕃从松州攻不下后,会绕路吐谷浑,之后借由吐谷浑直逼大唐之地。

    李治调兵遣将,倒也十分娴熟,显然这么多年的历练,对于朝中一应事物他已经得心应手,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而他的命令,也不容人质疑,说要脑袋,那肯定是要脑袋的。

第1862章 武昭仪计() 
朝堂事就这样决定了。

    消息很快传到了乾祥宫。

    武昭仪听得李治竟然只坚守不出兵,顿时气的不行,她早让许敬宗准备了,可他们准备了这么长时间都没能说动李治,真是废物。

    当然,她也知道之所以会这样,跟唐舟有关。

    唐舟的成功让他的话很有效力,很多人听了之后都会信服,哪怕李治都不例外。

    但她偏偏不信邪,唐舟能让李治不出兵,他偏偏让李治出兵。

    这般想着,她命人将武顺叫了来,姐妹两人在乾祥宫没等多久,得知武顺进宫的李治便急匆匆的来了。

    对于李治来说,武顺相比较而言还是有很打的新鲜感的,再加上他们姐妹两人的服侍,更是让他觉得有些飘飘欲仙。

    李治进得乾祥宫后就要寻欢,不过却被武昭仪和武顺两人掉起了胃口。

    “圣上,别急嘛……”

    李治撇了撇嘴,以前武顺和武昭仪可都是很急的,今天她们反倒装起来了。

    “圣上,听说您不准备对吐蕃用兵了?”两个女人把李治撩的心急火痒的的时候,武昭仪问出了这么一句话。

    李治自然也明白她的意思,道:“是啊,再等等。”

    武昭仪道:“圣上要泰山封禅,何不快点?”

    李治道:“放心吧,朕有打算,来,让朕疼惜一番……”

    “圣上讨厌……”

    李治总是岔开话题,让武昭仪根本说不到那去,最后也只能作罢。

    等李治在乾祥宫一番欢愉离开之后,武昭仪气的顿时把茶杯给摔了下去。

    “可恶……”她没有想到,他和武顺两个人都没能把李治的心给勾住,这个帝王越发的有心思了,知道女人是女人,但绝不能太被女人给左右。

    武顺在旁边见武昭仪如此,倒是吓了一跳,道:“媚娘,圣上不肯急着出兵,就算了,再等两年也无妨。”

    武昭仪凝眉望向武顺,道:“再等两年,你以为圣上能在我们身上停留两年吗?”

    再过两年,她们都要上年纪了,那个时候,会有更年轻的女孩子去讨李治的欢心,那时就算灭了吐蕃,又能给她们带来多少好处?

    武昭仪是一个想事情很深的人,因为她深信不预则废这句话。

    武顺被武昭仪这么瞪着,一时间也不敢多言了。

    武昭仪沉思片刻,心道,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只怕跟唐舟的存在有关,只要唐舟还在长安城,大唐与吐蕃只怕就打不起来。

    得想办法把唐舟给弄走才行。

    可想把唐舟给弄走,又谈何容易?

    正想着,李弘突然来了,如今的李弘已经五六岁了,但是身子骨是几位皇子里最差的,武昭仪看到李弘之后,突然生出一条计策来,他相信只要这个计策成功,唐舟想呆在长安城都不行。

    不过这个计策却也急不得,他得再等等。

    等大唐出海的船只造成才行,据他所知,大唐的船只已经建造的差不多了,明年春天应该就可以出海了,那个时候,他的计划可就要成功了。

    ……

    唐军陆陆续续的被调往边关镇守,松州这边又新增了一万兵马。

    一万兵马来到松州的时候,已是初冬时节。

    初冬时节的松州城下雪了。

    雪花纷飞,仿佛要把整个世界给淹没。

    大雪让攻城变得更加艰难,哈奇如今却只剩下了四万兵马。

    虽然他没有太过拼命的攻城,可不时的侵扰也让他的兵马损失不少,而且再加上天气转凉,不少人生病冻死的也不少。

    四万兵马驻扎在松州城外,哈奇再不肯轻易攻城了。

    没有雪的时候还好说一点,如今大雪纷飞,城墙结冰,他们的梯子连搭都没地方搭,又如何攻城?

    军营之中每天都有人找来柴火取暖,就这他们还觉得有点冷。

    “哈奇,应该让陛下再给我们送写好的物资来啊,看把兄弟们给冻的,还怎么打仗?”

    哈奇看着那些裹的如同狗熊一般的部落首领,心里鄙夷的笑了一下,嘴上却道:“我已经派人去禀告陛下了,不过你们也不要报太大的希望,如今陛下要在吐蕃境内招兵,既然要招兵,肯定得给先照顾这些新兵,不然他们不肯当兵啊。”

    如果再多十万新兵,那他们这些前线的将士,只怕又要少许多物资了。

    其他部落首领心有不快,哈奇却是很满足这种状态,贡日贡赞不给物资,那他们也就不用急着攻城了,先在这里耗着,什么时候大军来了,那个时候再说。

    只是他有点奇怪,如今他们都打的这么厉害了,大唐怎么没什么动静,打了这么久,就没见唐军出过城。

    这唐军要是不出城,他们想攻下城池,怕也不容易啊。

    哈奇其实是很清楚的,就凭他们吐蕃的攻城实力,面对大唐的城墙和武器根本就没有多少胜算,想赢,就跟唐军真刀真枪的干,不然没有机会的。

    而以他对大唐的了解,大唐的人向来都很喜欢在战场上厮杀,可他们攻打松州这么久,大唐也派了援军来,可怎么他们还不出城?

    越是觉得奇怪,哈奇就越发觉得有问题,最后思来想去,他觉得唐军只怕是想偷袭他们。

    哈奇这样想很正常,唐军从来都是习惯主动出击的,像这般守着不出的情况很少,那么他觉得唐军唯一的可能,只怕就是要偷袭他们。

    再加上唐军只有两万兵马,偷袭他们也完全说得过去。

    哈奇这样觉得之后,顿时不敢放松起来,他们攻不下松州城不算什么,但若是被唐军偷袭,结果打的他们抱头鼠窜,那可就丢人了,以后回到吐蕃也抬不起头来。

    所以,哪怕是天寒地冻,哈奇也让自己的将士做好防备,晚上站岗的士兵人数不能少,也绝对不能偷懒,谁要是敢偷懒被他发现了,立马军法处置。

    因为觉得唐军要袭营,整个军营之中每天都有一股不安的情绪在蔓延,吐蕃士兵被搞的苦不堪言,休息不敢休息,站岗吧还冷,可最让他们接受不了的是,他们每天这样谨慎把守着,唐军却仍旧不来袭营,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完全是瞎担心,白紧张了。

    因为此,军营之中将士的情绪颇高,抱怨之声时不时就会冒出来一些。

第1863章 李弘选师() 
入冬之后,边关并无大事。

    而此时的长安城,却也下了一场大雪。

    大雪纷飞,长安百姓都窝在家里不怎么肯出来了。

    而这个时候,李弘又病了。

    他的身体实在是太不好了,天气但凡有了变化,便很容易生病。

    武昭仪着急的不行,李治也时常来看,这样紧张了好几天,李弘的病才终于有所好转,只是好转是好转了,想要像其他孩子那样出去走动,却是不行。

    李弘生病的消息并不算是什么秘密,所以很快就在朝中大臣之中传开了。

    对于很多大臣来说,李弘也不过就是一个皇子而已,病就病了,跟其他人生病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不会担心,也不会说幸灾乐祸。

    长孙无忌则不同。

    他是支持太子李忠的,而在他看来,李忠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李弘了,或者说是武昭仪扶持下的李弘。

    但如果李弘的身子骨一直很差的话,那就算李治想让李弘当皇帝,只怕也会有人反对。

    因为想当一个皇帝,首先就得有很高的体魄才行,不然他那有精力治理国家啊?

    李弘有病,长孙无忌很开心。

    不过唐舟却是有些着急的。

    作为一名父亲,没能时常陪伴在他身边已是让他觉得内疚了,如今李弘生病了,他更是只能干着急,如此又怎能心安?

    可着急也没有用,他不可能表现的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