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唐侯- 第8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推向了李治不得不想除去他的境地。

    朝中局势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唐舟夹在中间,虽然看的很清楚,但是否要出手帮忙,却让他觉得很纠结。

    长孙无忌是个能臣,若能一心辅佐大唐,对大唐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可他跟武昭仪又夹着李弘,两边他都不好帮啊。

第1838章 皆惊和慌() 
朝中的情况慢慢展着。

    安置突厥遗民的事情在盛夏的时候终于尘埃落定。

    在这件事情上,大唐的效率是很高的,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是在这件事情上,群臣没有分歧,长孙无忌和唐舟都是支持的,武昭仪又置身事外,如此没有人反对,群臣空前的团结,当然长孙无忌的人有意表现也是一方面。

    再有就是安置突厥遗民的事情,缓不得,这些突厥遗民长途跋涉从草原来到了大唐,若不将他们尽快安置好,让他们有地方住,有饭吃,那他们早晚都是要出事的。

    如此,一个缓不得,一个又做事积极,那么从初夏到盛夏一个多月的时间解决这事,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天早朝,负责安置突厥遗民的官员纷纷前来复命,李治听得此事已经完成,心里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于是,就在此事解决之后,李治突然问了一句:“我大唐的土地有好几年没有统计了吧?”

    李治和唐舟都是聪明人,就算想收归土地,但他们也不可能说直接就说出来,那样的话太直接了,容易闹出不必要的事端来。

    毕竟太急的话,对大唐的权贵没有反应的时间,不少人一急,可能就要闹事了。

    李治问出这话来,自然有人站出来作答。

    “圣上,好些年没有统计了。”

    李治点点头:“朕登基也有五六年了,大唐扫除了北边之缓,吐蕃又被我们打的不敢前,如今外患基本上没有,朕也该励精图治,展大唐内部,让我大唐安居乐业了,而想要展大唐,农业尤其重要,这样吧,派人统计一下,尽快给朕送来详细的情况。”

    李治吩咐下去后,没有人敢怎么样,不过不少人心中,却已是隐隐有些不安。

    如此大概五六天之后,大唐各地已经把他们各地适合耕种的良田情况上报了上来,以及每家每户多少亩田,都有详细的列表。

    这些东西送来之后,李治和唐舟两人看了看。

    在这些列表当中,有一些地方权贵和富商所占有的土地几乎是这个地方的百分之八十,甚至是百分之九十,其他普通百姓只有百分之十或者百分之二十。

    大部分百姓都是这些权贵和府上的佃农,只是他们辛苦了一年,最后所收并无多少。

    就算有些地方好一些,那些权贵和富商的土地也有这个地方百分之六十的土地,这样的分配严重的不平衡。

    有钱的越来越有钱,然后就会不停的霸占购买土地,那么百姓越来越没有土地,最后就只能给这些人打工种地,接受这些人的剥削。

    如此久而久之,不出两代,这些百姓只怕连温饱都不能解决了。

    李治看到这些数据之后,十分的痛心。

    “大唐开国才不过几十年的时间,这些权贵富商便大肆圈地,这要是再过几十年,我大唐的耕地岂不是全成了这些人的东西,那我大唐百姓还有什么土地?”

    李治很聪明,而且十分的高瞻远瞩,在他说出这样一番话的时候,唐舟便知道大唐的这个天子,虽然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可能有些懦弱,不够大气,但其实他心里很能装事,而且他知道如何守住他父皇打下的江山,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富强大唐。

    唐舟清楚,一个朝代如何展,肯这个朝代有什么样的臣子真的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个朝代是不是富强,最为主要的还是要看这个朝代的天子是什么样的。

    天子有能力,有野心,有仁慈之心,能够明辨是非,那么这个朝代就算有奸臣,也肯定差不到那去。

    可如果天子昏庸,奢侈,糊涂,就算朝中全是良臣,怕也不能把这个朝代扬下去。

    皇权的集中,让一个朝代的走向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一个天子,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但也是目前谁都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

    大唐还算好点,宰相的权力不小,但说实话,皇权的集中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唐舟在听到李治的一番话后想了很多,不过很快他还是对此做出了回应:“圣上说的对啊。”

    李治得到了唐舟的认同,有些满意的点了点头:“那唐爱卿觉得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唐舟想了想,道:“圣上差不多可以把收归土地的事情提出来了。”

    听到这话,李治的心猛然跳动起来,虽然早已经决定对这些权贵下手了,但真的要这么做的时候,他还是有些不安。

    正如唐舟之前说的那样,这是一件大事,而且这件大事牵扯到了很多人的利益,真的要去做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阻力。

    阻力多了,事情想要顺利的进行下去,可就不容易了。

    不过对于这事,李治是有决心的,他明白继续下去的后果,所以他必须做出一些改革才行,权贵是一个危险的存在,他不希望这些权贵影响到他大唐江山的稳定。

    所以,在唐舟说出那句话后,他犹豫了一下,接着点了点头。

    两人又商议了一下,次日一早,在早朝上,李治望着群臣,把这件事情给提了出来。

    “诸位爱卿,我大唐土地的情况已经提交上来,朕也已经看了,看过之后,朕觉得问题很大啊,我大唐百分之八十的百姓却只拥有大唐百分之二十的土地,你们说这种情况对我大唐是好还是不好?”

    望着群臣,李治问了这么一句话,只是他这么问出来后,群臣神色却是一变,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做答。

    在下面这些大臣当中,不排除一些人一心为民,真的是两袖清风,家中并没有购置多少田产,但大多数人在当官之后,都会大肆的购置田产的,这种情况自古以来便是如此,汉朝如此,唐朝如此,就是到了后世宋朝,也是如此,哪怕名将岳飞,名下田产也绝不是一个小数目。

    大唐开国几十年,在这方面控制的不够,朝中群臣但凡有钱的,都会把这些钱拿来购置田产,无有例外。

    如此,就算他们知道李治说的这种情况对大唐今后的稳定十分不利,可这事牵扯到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啊,让他们怎么说?

    大家相互张望,神色有些慌张,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说一两句。

第1839章 动了利益() 
朝中气氛有些尴尬,也有些凝重。

    炎热的天气让每个人都觉得有些透不过气来。

    长孙无忌站在大殿之上,忍不住看了一眼唐舟。

    虽然,这事是李治提出来的,但根据之前的一些情况,他多少猜测得出,这肯定又是唐舟的主意。

    他望着唐舟,忍不住咬了咬嘴唇,他就纳闷了,唐舟好歹也算是权贵,家里的田产也不少,若朝廷真的实行了什么政策,他岂不是也要跟着遭殃?

    虽说唐舟很有钱,可土地是每个人都想要的啊,难道他就真的舍得?

    长孙无忌只看了一眼,然后便站在大殿之上一动不动,仿佛入定了一般。

    这事对他来说是很不利的,他长孙家族的田产差不多有几千亩,要真的因为朝廷的政策而受到损失,他们长孙家族绝对是很大的。

    不过他不紧张,如今李治要动的是所有大唐权贵甚至是商人的利益,这些人加在一起的力量是十分庞大的,他长孙无忌就算不做什么,其他人也不可能袖手旁观,任由朝廷宰割。

    他只需要静观其变就行了。

    朝中不时有议论之声,但真正敢站出来说点什么的,并没有,哪怕唐舟,此时也是站在人群之中,并无要出头的意思。

    李治望着群臣,眉头微凝,问道:“此时对我大唐极其不利,诸位爱卿都是我大唐栋梁,对于此事,你们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啊?”

    群臣仍旧不作答,李治哼了一声,道:“朝廷给你们放着俸禄,如今要你们解决这点事情都是不能,要你们何用?”

    说着,李治拿起旁边一个东西就扔了下去,那东西是龙椅旁边的一个花瓷摆设,那东西极其易碎,被李治扔到大殿上后,啪的一下成了粉碎。

    粉碎的声响在大殿上回荡,每个大臣心中都猛然一紧。

    这个时候,李治又继续道:“你们没有办法,朕给你们想个办法,既然权贵和府上占据着我大唐的土地,那好,朕便定下个规矩,不同爵位的人只能拥有朝廷规定数目以内的土地,多出来的,朝廷可以出钱购买,你们也可以自行买卖,若是不肯松手,那多出来的部分,朕要增加你们每年赋税……”

    李治表现的特别愤怒,但在这种愤怒中,他还是把自己的办法给说了一遍,群臣听完,心中不由得暗惊。

    说实话,他们在听完李治的办法之后,都有些佩服李治,按照李治的这个办法,权贵拥有的土地会成为一个变化不是很大的比例,权贵的土地不会无限制的增加,那对于缩短大唐的贫富差距是很有帮助的。

    而且多出来的那些土地分给百姓,让他们分期把这些土地的钱给还上,钱还上后,就成为他们自己的了,如此一来,百姓也基本上等于拥有了固定的土地,百姓有了土地,自然也就能够更好的生活下去了。

    这个办法在他们看来很绝,唯一的问题就是,动了他们这些权贵的利益。

    让他们把规定以外数目的土地卖了,那岂不是要割他们身上的肉?

    他们好不容易才买下来的土地,怎么能轻易就给卖了?

    而且土地这东西,是个无本买卖,只要他们有土地,以后靠土地就能挣钱,土地越多越挣钱,如此慢慢积累,他们只会更加的富有。

    可如今却要他们只能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这怎么能行?

    断了他们的财路啊。

    李治说完了,群臣相互之间张望,紧接着,一名官员就站了出来,道:“圣上,此举万万不可,这对权贵和富商的损害太大了,他们只怕不肯服从命令,那样的话,对我大唐来说很是不利,本来刚刚稳定的大唐,怕要因为这些而再次动荡不安起来。”

    “圣上,此举不可啊,权贵的土地太多了,朝廷如何买得下来?要知道,我大唐并没有那么多钱购买下这么多的土地啊。”

    “是啊,若真的购买,只怕会让整个大唐陷入财政瘫痪之中,如今万一打起仗来,我大唐无钱可用,那可如何是好?”

    “圣上,臣等不支持,还请圣上收回成命。”

    “请圣上收回成命。”

    “…………”

    李治的行为严重影响到了这些人的切身利益,他们又怎么可能同意?

    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李治看了一眼唐舟,唐舟站在人群中,并无一点要站出来赞成的意思,好像这事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治暗暗凝眉,心想唐舟到底要做什么?

    他见唐舟不开口,心中有点生气,于是便故意望向唐舟,道:“唐爱卿,对于此事,你可同意啊?”

    李治这是在逼唐舟开口,唐舟本来很镇定,但被李治这么问了一句话后,突然有些慌张起来:“圣上……臣……”

    所有人都望向了唐舟,当他们现唐舟也不是很情愿的时候,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只要唐舟不同意,李治想实施自己刚才说的那些事情,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唐舟站在大殿上支支吾吾的,好像有拿不定主意,而他以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个样子过,李治见唐舟如此,越的愤怒起来,道:“好了,朕也不问你了,退朝。”

    李治有一种被耍了的感觉,这事是唐舟提出来的,怎么事到临头,唐舟反而犹豫起来,下不定决心了呢?

    李治气冲冲的离开了大殿,而就在李治离开的刹那,整个大殿突然喧嚣起来。

    “圣上这是要动我大唐根基啊,绝对不能让圣上胡作非为。”

    “是啊,我等回去之后,必须好好考虑一下……”

    “唉,大唐才刚稳定多久啊,圣上就又闹出事端来了……”

    所有人都议论着离开了,唐舟跟着人群后面也要离开,而他离开的时候,心中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这事很难办,他若一开始就表示支持,只怕会成为很多人讨伐的对象,他唐舟虽说也算是很有势力的人,但若大唐权贵官员都针对自己,他也没有自信能够逃过这些人的暗算。

    所以,想要将这么一件困难的事情给做成了,非得使用一些手段才行,比如他现在的韬光养晦。

    他要让其他人放松对他的警惕,然后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举提出来自己的观点,让所有群臣都没有机会反驳才行。

第1840章 宫前闹事() 
夏日的天气十分炎热。

    今天早朝李治提出的事情很快在长安城传开。

    这是一件大事,一件关系到大唐上上下下几乎每个人的一件大事,所以这样的消息传的很快。

    乾祥宫,武昭仪很快得知了这件事情,她在听说这件事情之后,觉得很突然。

    她早知道李治在盘查大唐土地的事情,但是她没有想到李治竟然会做出这么一个决定,这个决定是十分艰难的,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李治怎么敢提出来?

    如果李治的这个事情真的要做的话,只怕那些投靠她的人的利益都会受到牵扯,她想要让自己的那些人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怕也必须反对才行吧?

    可如果反对的话,岂不是要跟李治对着干?

    武昭仪凝眉细思,作为自己一派的领,她必须维护自己人的利益才行,不然谁还跟着她?

    就算是得罪李治,他也必须这样做。

    不过在她看来,这事倒也不用她去表明态度,李治的这个决定损害了太多人的利益,其他世家权贵都不会同意,她又何必太过着急?

    武昭仪这样想着的时候,许敬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