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唐侯- 第8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敬宗这话出口,李治神色微微一动,接着望向了长孙无忌,显然,他也考虑到了划分耕地之后,有可能在大唐引起的矛盾。

    长孙无忌是个聪明人,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可是他知道却还提出来,他到底是何居心?

    被李治看着,长孙无忌顿时觉得有些不自在,在许敬宗说出那些话后,他便感觉到了一丝异样,等他仔细一想,顿时察觉自己的办法虽然可行,但途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要解决的话,自然是可以解决的,不过在没有解决之前,只凭大家的幻想,肯定会觉得这些问题很难。

    也就是说,现在的李治觉得他居心叵测。

    长孙无忌很冤,他在提出这个办法的时候,真没有想那么多,就是觉得这些办法应该是可以解决突厥遗民问题的。

    可现在大家好像都不信他。

    长孙无忌隐隐有些紧张起来,而就在这个时候,唐舟突然站了出来:“圣上,长孙大人的办法,其实是可行的,不过臣觉得,还可以再补充一些办法。”

    唐舟开口,李治问道:“唐爱卿有什么建议?”

    唐舟道:“耕地的事情嘛,其实也好解决,我们大唐一时间分不出十万亩的耕地,但少分出来一些,或者开荒一些,都是可以办到的,甚至在臣看来,为了让更多的百姓都有地可种,我大唐的耕地制度必须指定一些规矩了,不过这些倒也不急,臣要补充的是,很多突厥遗民来到我大唐内地之后,还是可以继续喂养马啊羊啊什么的。”

    唐舟说出这话,朝中不少人心中微微一震,规范一下大唐的耕地制度,唐舟这是想拿权贵开刀啊,不过听到唐舟后面的话,又好像他只是随便说说。

    所以也就又放心下来。

    这时,有人却是突然站了出来:“唐小侯爷,你可别开玩笑,我大唐可没有那么多地方进行放牧,你让那些突厥遗民如何养马养羊啊?”

    “就是啊,小侯爷可真会说笑,他们的确很会羊家畜的,不过没有地方放牧,他们怎么样啊?”

    对于唐舟的办法,大家显然都觉得不太靠谱。

    唐舟却是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圈养。”

第1825章 一个冒险的计划() 
“圈养。┡”

    当唐舟说出这个词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愣。

    对于这个词,大家并不算特别的难理解,只是他们仍旧觉得,这个办法不太可行。

    唐舟见大家如此,倒也不急,又继续解释道:“牛羊在草原上放牧,的确能够养出很好的牛羊来,而且对于牧民来说,也十分的方便,只要把他们放出去,等到天晚再赶回来就行了。可是我大唐并没有那么大的牧场,那么他们要继续养牛羊的话,就只能圈养了。”

    “所谓的圈养,就是将牛羊栓在一个栅栏里,然后由人每天给它们准备食物,这样做的话,人自然是会辛苦一些的,但在大唐内地却也是照样可以养牛羊,甚至可以更好的提高他们的效率,对于突厥遗民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主意,而且这样的话,他们根本不需要耕地,只要将一些荒废的土地给他们就行了,他们也不用种农作物,种上一些杂草用来喂养牛羊,完全没有一点问题。”

    唐舟的这个办法,其实是后世十分常见的一个办法。

    后世的农村,很多人家都有养牛养羊,一户人家养十几头,然后不停的繁殖,基本上就可以顾住一家人的花销了。

    后世的草原上,也因为牧草被破坏严重,而开始慢慢变成圈养,平时都是牧民给羊收割牧草,只有在水草丰美的时候,才会偶尔散养一些。

    这样的方法,显然是能够更好的提高效率的。

    突厥遗民分散大唐各地之后,他们通过这些来养活家人,绝对不是什么问题。

    而且对于养牛羊什么的,他们最有经验,而且他们对牛羊也最有感情,如此让他们重操旧业,反而更容易维持他们的稳定。

    唐舟将自己的办法说了一下,长孙无忌听完之后突然松了一口气,虽然唐舟并没有刻意帮他的意思,但很显然,唐舟说完这些话后,许敬宗想再找他麻烦,已经不太可能了。

    若是以前,他自然不会把许敬宗放在眼里,但现在他已经明白李治对自己的态度,那么任何人的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言论,都有可能让李治对他生出一些忌惮之意。

    如此,他又怎么能不小心谨慎一些?

    唐舟话罢,朝中不少官员已经开始支持起来。

    “小侯爷的办法不错,突厥遗民本来就是养马养羊为生的,他们来了之后还做这个,不会让他们不适应,对于维护我大唐稳定,很有帮助啊。”

    “没错,而且羊的数量如果多了的话,还可以降低羊肉成本,让更多的百姓都能够吃上肉,这对于改善我们大唐百姓的生活条件,也是大有裨益的。”

    “嗯,小侯爷的办法,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的,很好,很好啊。”

    “不错,不错,我赞成侯爷的办法,等突厥遗民来到我大唐之后,就把他们分散各处,并且分给他们一些荒地让他们种植牧草。”

    “对,对,再配上耕地,如此双重保险,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都觉得唐舟的办法不错,李治也觉得唐舟这样补充之后,解决那些问题更容易了一些,如此又说了一些事情后,便退朝了。

    退朝的时候,长安的阳光正好,春风拂面,轻柔的像女子的肌肤。

    唐舟正准备离去的时候,一名小太监突然追上了他,道:“侯爷留步,圣上请您到御书房,有事相商。”

    唐舟听到这个,倒也不吃惊,微微颔之后,便又转身去了御书房。

    来到御书房的时候,李治正在里面批阅奏折,见唐舟来了,点了点头,道:“唐爱卿先坐,等朕忙完再说。”

    唐舟哦了一声,随后在旁边找了个椅子坐下,李治又批阅了几个奏折之后,才终于抬头,道:“唐爱卿今天在朝堂上说了一件事情,朕很好奇,只是唐爱卿似乎欲言又止啊。”

    唐舟道:“圣上说的什么事情?”

    李治撇了撇嘴,道:“自然是你说的土地划分的事情,你说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应该制定一些规矩出来,不知道唐爱卿所说的规矩是什么规矩?”

    唐舟似乎早料到李治说的就是这件事情,所以仍旧没有太过吃惊,只是突然问道:“圣上有决心做这件事情吗?”

    李治脸颊微微抽动,接着说道:“大唐权贵拥有我大唐百分之六七十的耕地,可是他们的人口却还不到我大唐的百分之十,如此,我大唐更多的百姓根本就没有足够多的耕地,这对于百姓的稳定是十分不利的,朕自然有心做这件事情,但前提是不能危害我大唐稳定,唐爱卿有什么主意,就直接说吧。”

    从李治这番话里,唐舟听得出来,李治对于大唐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甚至也觉得大唐权贵拥有的土地太多,不利于大唐的长治久安。

    见此,他也不再犹豫,道:“圣上说的不错,贫富差距是可以有的,但前提是,我们得让那些贫的人,也能够吃饱饭,而且还能时不时的吃上几顿肉才行,这样他们活的自在,也就自然不会找事了,而土地便是关键,臣想说的就是这个,而要解决这事,只需要指定一个规矩便行了。”

    “什么规矩,你说来听听。”

    “根据不同的身份,制定不同的田产数目,比如说臣是个侯爷爵位,那么可以只能拥有二百亩的耕地,国公可以拥有三百亩或者四百亩,如果出了规定的亩数,不仅要罚款,而且出来的还必须充公。”

    “这样不同地位的人拥有的土地数目有了限制,便能够为我大唐提供出很大一部分耕地出来,而将这些耕地分给百姓,可让百姓的日子更好一些;土地允许买卖,但不能过不同地位的人所拥有数目的上限,商人的上限可以是一百亩,普通百姓可以是二十亩……”

    唐舟把自己的想法跟李治说了一下,而他的这些想法可以说是他思考了很久之后的想法,绝对都是十分成熟的。

    他能够保证大唐权贵拥有土地,但不至于太多,也能让大唐的百姓拥有足够他们生活的土地。

    这样双方都有土地,很自然的就缩短了贫富差距,也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混乱。

    只是他刚说完,李治就突然凝起了双眉。

第1826章 凯旋() 
唐舟刚说完,李治就凝起了眉头,道:“唐爱卿说的,自然有利于我大唐长久稳定,只是如此”

    唐舟的办法好是好,可让权贵把自己的土地给让出来,这可能吗?

    那些土地已经是权贵嘴里的肉了,让他们把肉给吐出来,他们不跟你急才怪。

    李治说着看了一眼唐舟,唐舟却是并无任何紧张神色,只是浅浅一笑,道:“圣上说的情况,臣已经考虑过了,有两个方法可应对这个问题,一,由朝廷出钱将他们多出来的土地购买下来,之后分给百姓,让百姓分几年时间把朝廷当初的钱给还给朝廷,二,就是那些权贵如果不愿意把多出来的土地卖给朝廷的话,那就增加多出来的那部分土地的赋税,让他们觉得多拥有的土地成为负担,他们自然会想把土地给脱手的。”

    唐舟的办法,第一个跟后世的分期付款差不多,就是朝廷帮百姓买下了土地,之后让百姓分几年时间把钱给还上来就行了。

    第二种办法,则纯粹就是为了增加权贵拥有更多土地的负担。

    权贵拥有土地,还不是为了钱财利益吗,可当他们现土地并不能为他们带来更多利益的时候,他们自然也就不会想要拥有了。

    当然,在用这两个办法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些权贵闹事,不过在唐舟看来,要解决这些权贵,也不是什么难事。

    任何的改革,都是要伴随着流血和牺牲的。

    李治听完唐舟的办法后,犹豫了一下,最终点点头,道:“唐爱卿的办法倒是不错的,既然如此,那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吧,等突厥遗民来了之后,你找个机会提出来。”

    唐舟颔领命。

    君臣两人密谋了一番,之后便没有再怎么提这件事情,时间就这样过着,转眼间到了夏初时节。

    夏初的时候,长安蝉鸣不绝,苏定方带着大唐凯旋之师,终于回来了。

    长安的初夏有点热,但当大军进入长安地界的时候,很多百姓还是忍不住纷纷跑了出来,他们要迎接大唐的英雄。

    当然,在这些人当中,有很多是为了寻找自己亲人的影子。

    他们去打仗了,可有活着回来?

    大军浩浩荡荡入了长安城,进得朱雀街,便见李治已经带着文武百官在宫门前等候,苏定方、程咬金等人心下一震,天子亲迎,何等荣耀啊。

    不做迟疑,一群人立马飞身下马,急匆匆向宫门处走去。

    “末将等归来,幸不辱命。”

    一群将领纷纷下跪行礼,李治也是十分激动,连忙将他们一一扶起,道:“诸位爱卿快快起来,你们扫除了我大唐北边之患,是我大唐的功臣啊,走,回宫,朕已经为你们摆下宴席,就等你们回来了。”

    群臣兴奋,归来的将领也都兴奋,大家此时并不想交谈什么东西,就这样跟着李治进了宫。

    唐舟在后面跟着,突然被秦怀道从后面拉了拉衣角。

    “唐兄!”

    唐舟见是秦怀道,立马笑了起来:“秦兄此次立了大功,圣上少不得对你颇多赏赐,恭喜恭喜啊……”

    秦怀道撇了撇嘴:“唐兄就别埋汰我了,若非你之前打下了好的基础,要灭突厥,谈何容易。”

    说到这里,秦怀道略一犹豫,随后道:“此次虽是灭了突厥,但在下只求圣上莫要责罚就是了。”

    听到这话,唐舟不解,问道:“立了功应该赏赐才对,何以责罚?”

    秦怀道向旁边张望,见并没有什么人注意他们,这才在唐舟耳边小声道:“在突厥的时候,我们杀降了,这事怕是瞒不住啊。”

    听闻杀降二字,唐舟神色猛然一震,大唐是有规定的,只要敌军投降做了俘虏,便不准杀他们,这是行军打仗的一个规矩,也算是一个潜规则。

    目的很多,其中有一个便是保证自己的人被抓之后,也能活着,不然你杀了他们的降兵,那如果那一天你的兵败了,投降了,那也很有可能被他们给杀了。

    虽然是敌人,但在战场上你可以随便杀人,下了战场,就得有人道精神才行。

    当年侯君集杀降,都被李世民给夺了一切,如今秦怀道他们竟然敢杀降,难道他们不知道前车之鉴吗?

    初夏的天气有点热,唐舟的额头直冒冷汗,他压低声音,问道:“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杀什么降兵?”

    秦怀道跟唐舟关系非同一般,自然不会隐瞒,当然,他也希望告诉唐舟这事之后,能让唐舟为他们想想办法,所以他便把当初的情况跟唐舟说了一遍。

    唐舟听完之后,多少已经明白过来。

    虽然杀降情有可原,但毕竟是杀了降兵,被人宣之朝堂,也不是轻易就能够解决的事情。

    唐舟沉思片刻,道:“此事在我看来,还是由卢国公亲自告诉圣上的好,兴许这事能够从轻落,不然,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秦怀道凝眉,他对程咬金还是很了解的,让他主动去说这件事情,他肯吗?

    谁敢跟他提这事,他非得抽谁不可。

    秦怀道想了想,道:“唐兄,灭了突厥,何等大功,应该不至于有什么祸事吧?”

    唐舟摇摇头:“当年侯君集不也立了大功,可不是照样被先皇给革职查办了?你们的情况,不比侯君集好多少。”

    秦怀道一声轻叹,这个时候,程处默突然从前面折了回来,喊道:“你们两人磨磨唧唧做什么,快点走啊。”

    秦怀道苦笑,他觉得程咬金父子两人才是真的没心没肺,当初杀降的事情,那里是好解决的,可他们好像根本没当回事,他们好像根本不知道危险已经来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