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唐侯- 第7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在等,等一个时机。

    武昭仪早已经跟李治说好了,有人反对,李治肯定不会就顺着,他们要等李治爆,紧接着再顺着李治的话走。

    这样,不仅不会让人觉得可疑,而且还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长孙无忌站在人群之中,也没有开口,他是王牌,必须得等到最为紧要的关头才能够站出来,不然最先把自己给暴露出来,对自己是极其不利的。

    他一言不,偶尔还向唐舟的方向去瞥一眼,因为他很想知道唐舟今天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就在群臣议论纷纷表示反对,让李治三思的时候,龙椅上的李治终于忍不住了。

    他不过就是给自己的儿子封王而已,这有什么问题?

    他就是偏爱李弘了,怎么啦?

    不就是封王嘛,至于这样吗?

    对于群臣的反对,李治很不解,因为按理说,封王这种事情,他这个作为皇帝的,完全是有处置权的,就算有很多皇子不达标,可只要他想,也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可怎么在李弘这里,问题这么多?

    “够了,朕的儿子,想怎么封就怎么封,又不是封太子,就只是封王而已,你们怎么这么多问题?”

    李治怒了,特别的愤怒,他早已经在武昭仪面前夸下了海口,若是因为这些官员的反对就把李弘的爵位给降了,那他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去见武昭仪?

    作为一个皇帝,想要的不就是这些嘛。

    可这些臣子竟然连他的这点面子问题都要给剥夺了,这怎么能行,他这个皇帝做的窝囊啊。

    越想越委屈,越委屈也就越愤怒。

    李治忍不住爆了,但是那些臣子却仍旧有点不依不饶。

    “圣上,话是这么说,但问题却很大的,虽然只是封王,但也不能随便封,不然这王爷可就不值钱了。”

    “是啊,圣上,若是李弘有了一些功绩,您要封他为亲王,我们也没什么意见,可他现在还只是个孩子,您这么做,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这些大臣66续续的说着,整个朝堂上似乎没有与之作对的声音。

    李治坐在龙椅上,神情却是突然冷漠起来,愤怒到极致的冷漠。

    许敬宗看到这个之后,知道时机差不多了,于是连忙做了一个暗示。

    暗示之后,立马有人站了出来。

    “圣上,臣觉得封李弘为代王并无不可,李弘是圣上的皇子,封王那是早晚的事情,早封晚封都是一样的。”

    “圣上,臣觉得柳大人说的对啊,圣上的其他皇子都封王了,为何李弘不能呢?”

    “就是,李弘年纪虽小,但已见仁孝,长大之后,必是大唐栋梁,封王,并无不可。”

    “没错,臣等赞同封王。”

    “臣也赞同。”

    “臣亦赞同。”

    “臣……赞同。”

    武昭仪的人终于威了,虽然气势可能比长孙无忌的要弱一点,但相对来说,也可以跟长孙无忌的人拼一下了。

    李治见终于有人肯支持自己,心下顿时就欢喜起来,道:“诸位爱卿言之有理啊……”

    可李治则刚说了一句,赵顾顿时就打断了他:“圣上,有理什么有理,分明就是无理,圣上若执意封王,那就是我们这些个做言官的没有起到谏言的作用,臣今天,愿意一头撞死在则大殿的柱子上。”

    赵顾此话一出,整个大殿顿时安静了下来。

    寻死啊,自从魏征去世之后,这大唐的朝堂上,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这种事情了。

    赵顾这分明是要步魏征后尘啊。

    所有人都望着赵顾,也都望着李治,他们想知道赵顾是不是真的准备一头撞死在这里,而他们也很想知道,面对赵顾这样的死法,李治又会怎么做。

    气氛突然变得有点凝重。

    赵顾自然不想死,他希望有人能拦一把。

    李治恨不得赵顾去死,可又不能让他真的死,他要真的死了,这事记录在史书上,那让后人怎么看他李治?

    可自己若是开口不然赵顾去死,那少不得要向赵顾这些人妥协,可他怎么能妥协?

    作为一名天子,竟然要向臣子妥协,这太说不过去了。

    尴尬,尴尬。

    宁静,宁静。

    一时间,谁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沉默的长孙无忌开口了,他不可能真的看着赵顾去死,赵顾这么做,都是受他安排的,赵顾若是死了,他长孙无忌会被人给诟病的。

    “圣上,其实这件事情并不严重,无非就是给李弘的爵位高了,群臣倒也没有说不能给李弘封王,只是觉得一下子封亲王,有些过于厚待了而已。”

    长孙无忌这话说的好听,李治却是撇了撇嘴:“朕就要封李弘为亲王。”

    今天朝中事情,李治不傻,谁跟谁是一伙的,他看的清清楚楚,本来长孙无忌不开口,他可能还不会这样,但长孙无忌一开口,他就越觉得厌烦起来,忍不住就想跟这些朝中臣子抗争到底。

    你们想得逞,朕就偏偏不让你们得逞。

第1754章 听我一言() 
李治的话有点倔强。

    或者说,他就是要跟长孙无忌死磕一下。

    你们反对的事情,朕就偏偏要支持。

    李治则话说的很不客气,弄的长孙无忌突然有点下不来台。

    他说的话其实是用着很平和的商量语气的,可李治倒好,如同小孩子耍赖一般,直接就给他拒绝了。

    长孙无忌脸颊微红。

    紧接着,他便退了下来。

    既然李治不给面子,那他也就没有什么好保留的了。

    大家就这样闹一闹,看谁闹得过谁。

    天子的权力是很大,可则整个大唐,还不是得靠他们这些官员来支撑,没有了他们这些官员,大唐很快就会瘫痪。

    他相信李治是个理智的人,他应该清楚这些。

    长孙无忌退下来后,赵顾的心却是突然沉了下去。

    可犹豫片刻之后,他还是硬着头皮道:“还请圣上三思,收回成命,不然臣真的一头撞死在这里。”

    又回到了原点。

    李治可以一句话把长孙无忌给顶回去,可面对一个不怕死的人,他能怎么办?

    朝堂又陷入到了尴尬的境地之中。

    这次,没有长孙无忌出来调停,会怎么样?

    李治凝眉不语,许敬宗等人此时也不敢开口了。

    万一赵顾真的死了,那李治只怕要背上一个臭名声了,他们可不敢在这件事情上添油加醋。

    可他们又不能违背武昭仪的意思,所以只能静观其变。

    赵顾见李治不开口,心下越的紧张起来,最后一狠心,突然向旁边的柱子扑去,他真的要寻死。

    不过就在他扑去的时候,旁边一员武将突然伸手抓住了他。

    大家可都盯着他呢,怎么能让他真的死了?

    “放开我,让我去死,让我去死……我要以我的死,来捍卫大唐的法度……”

    赵顾给自己的死找了个很好的借口,但其目的,还是想逼迫李治,自己要真的死了,李治就等着遗臭史书吧。

    赵顾在武将的手里挣扎着,李治越的为难起来,如今的局面,似乎已经陷入了僵局。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直不曾开口,难得上一次早朝的唐舟突然站了出来:“圣上!”

    唐舟开口,众人心下猛然一震,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顿时在人们心中炸开。

    特别是李治,他从来没有觉得一句圣上像唐舟现在说来那般的好听。

    “唐爱卿,对于此事,你可是有什么看法?”李治望向唐舟,他希望唐舟不要让自己失望

    唐舟道:“圣上,臣对这事倒没有什么看法,只是觉得不过是封王这等小事罢了,实在没有必要闹的这么不可开交。”

    李治凝眉,一时间不知道唐舟是在帮自己,还是在帮长孙无忌。

    不过这个时候的长孙无忌,却是多少猜到了唐舟话里的意思。

    本来他已经不准备再站出来了,可在听完唐舟的话后,长孙无忌则再次站了出来:“圣上,则的确是一件小事,实在不宜大动干戈,也许大家商量商量,这事很好解决的。”

    见长孙无忌说出这样的话,李治越好奇起来,问道:“如何商量?”

    长孙无忌不语,这个时候,褚遂良站了出来:“圣上,李弘乃是皇子,封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圣上能确保在给李弘封王之后,不给武昭仪封妃吗?”

    李治愕然,心想原来他们在这里卡着呢。

    “圣上,武昭仪身份特殊,给一个昭仪的名额已经不错了,让她封妃,绝不可以,圣上给李弘封了王,那母凭子贵,是不是也要给武昭仪封妃?”

    “就是,圣上若是能够确保不给武昭仪封妃,李弘作为皇子,封王也就封王了。”

    朝中臣子66续续站出来表态,他们担心的,其实也就是这点而已,被唐舟稍微点拨了之后,他们便明白怎么回事了。

    这样闹下去,双方肯定都不好看,既然如此,倒不如各退一步,这样谁都能够达到目的。

    对唐舟来说,又何尝不是?

    他自然也希望李弘能够封王,毕竟他是自己的儿子嘛,自己亏欠他太多,只能在这件事情上帮帮他。

    但他并不希望武昭仪能够凭借这件事情而一跃提高身份,所以他才会提出这么一个建议,当然,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他相信凭借长孙无忌的聪明才智,应该清楚自己话里的意思。

    而事情也的确如此。

    唐舟一句话后,长孙无忌便明白过来了。

    大家纷纷表示,只要不给武昭仪封妃,他们倒是可以同意让李弘封王,许敬宗这些人心里自然着急,可如今的局势这样,他们要是再站出来闹,只怕李弘的王位会不保。

    所以这种情况,他们也只能静观其变。

    李治已经明白了朝中大臣的意思,而他明白之后,心中是有点小生气的,那武昭仪是自己的女人,自己想给她封个妃子,怎么啦?

    怎么朝中的这些大臣事这么多。

    不过李治虽然生气,可也明白目前的局势。

    大臣最为在意的,还是武昭仪封妃的事情,这个逆鳞他以前就碰触过,后来失败了,所以也就没有怎么想过,反正只要他对武昭仪好就行了。

    所以这点对他来说真不算什么事,只要李弘能够封王,他也算是对得起武昭仪了。

    所以,李治在一番沉思之后,随即说道:“众位爱卿什么意思,朕都明白,不用你们再提醒,李弘封王一事,势在必行。”

    这话虽然说的霸气,但不管是谁都听得出来,李治这是同意各自都回退一步了,虽然没有直接承认不让武昭仪封妃,可也算是间接承认了,之所以不说出来,只是想给武昭仪留一点面子罢了。

    群臣见此,自然也见好就收,不再继续说下去,如此一番讨论,这件事情才算是终于敲定。

    事情敲定的时候,大家心里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长孙无忌说话不顶用,可唐舟只说了一句,这件事情就解决了呢?

    他们两人说的话好像也都差不多吧?

    群臣心中疑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唐舟比长孙无忌厉害,当然,不少人也都清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李治的心里对唐舟没有逆反的心思,对长孙无忌却有,他听不进去长孙无忌的话。

    但唐舟就不同了,唐舟说的话,李治听得进去,长孙无忌也听得明白。

第1755章 断其羽翼() 
退朝的时候,长安城的风雪更大了些。┡

    天气冷的异常,众多官员离开皇宫之后,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再聚在一起闲聊,各自坐上马车之后便往府上赶了去。

    唐舟离开的时候,每个人向他投来的目光都不一样。

    带着敬佩,甚至还有惊讶。

    不得不说,今天唐舟做的事情,可谓是皆大欢喜的。

    两边都没有得罪,还把事情都给办好了,如此,大家又怎么会不喜欢他?

    唐舟坐上马车离开了,好像对于自己今天所做的事情,并没有任何的感觉。

    而此时的乾祥宫,武昭仪已经知道了朝堂上的事情。

    自己的儿子李弘能够成为代王,她自然是高兴的,但群臣断了她封妃的路子,却又让她十分的不喜。

    这也让她看得出来,如果长孙无忌不除,自己想要再往上爬,只怕是很难的。

    可要除去长孙无忌,又岂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武昭仪很清楚长孙无忌的实力,若有李治支持,要除去长孙无忌应该不难,可是李治并无这样的决心,这却是让此事困难了不少。

    在她看来,要除去长孙无忌,只有两个办法,要么让李治对长孙无忌彻底失望,进而产生灭掉长孙无忌的想法。

    再有就是,一步一步的斩断长孙无忌在朝中的羽翼,这样再除去他。

    斩断羽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朝中三个宰相,有两个都是长孙无忌一脉的人,另外一个也不属于她武昭仪,自己的人没有当宰相的,要斩断长孙无忌的羽翼,又谈何容易?

    武昭仪想了很多,虽然没有一个确切的计划,但在她的心中却也渐渐立下了一个目标,那便是不断的争权夺利,让自己的人在朝中站得住阵脚,说的话能够越来越有分量。

    而长孙无忌的人,则要一个一个的除去。

    什么时候朝中再没有反对的声音了,他武昭仪就是当皇后,也绝没有一点问题。

    定下这个目标之后,武昭仪把他的第一个斩断的人定为赵顾。

    赵顾如今是御史台官员,而且官职还不低。

    作为一名言官,他可以随便评论任何事情,但是却并没有多少实权。

    可是就算他们没有实权,就凭他们可以在朝堂上随便评论任何事情这一个特权,便足以让武昭仪的很多计划都不能实施。

    就比如今天的事情,如果不是言官肆无忌惮的开口,朝中敢随便议论这件事情的人怕也不多吧?

    控制了御史台,就等于是控制了朝堂上话语的风向,想说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