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唐侯- 第6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儿子她都敢杀?

    “来人,去把萧淑妃给朕叫来。”

    一名太监急匆匆去了,而这个时候,听闻消息的萧淑妃则在寝宫慌乱不已。

    她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刺杀太子,这样的罪名可是不小啊。

    正当萧淑妃在后宫着急的时候,太监来了。

    “娘娘,圣上宣你御书房觐见。”

    萧淑妃脸色苍白,看了一眼那名太监,接着便急匆匆去了御书房。

    来到御书房,萧淑妃神色稍微镇定。

    “圣上宣臣妾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李治看了一眼萧淑妃,接着哼了一声:“你好大胆子,刺杀太子不成,还要杀人灭口吗?”

    萧淑妃一愣,装傻道:“圣上说的什么话,臣妾不明白。”

    正说着,旁边的王皇后看不下去了,冲上去一巴掌就抽了过去:“你这个贱人,你装什么糊涂,派人刺杀太子的人不是你派去的吗?”

    被王皇后突然抽了一巴掌,在场所有人都懵了。

    这王皇后也太不把圣上放在眼里了吧,在皇上面前,他敢用私行?

    正当所有人都懵了的时候,反应过来的萧淑妃突然倒在了地上,甚至嘴角还流出了血来。

    “圣上啊,臣妾冤枉,臣妾冤枉啊……”

    碰瓷,萧淑妃喊的楚楚可怜,尤其是她嘴角的血,看起来十分的鲜艳,李治到底是宠爱萧淑妃的,见她这样的美人受了伤,心里就有点疼。

    可一想到她竟然敢杀太子,又忍不住狠下了心。

    “哼,你冤枉,周不清把一切都交代了,你竟然说你冤枉,你给朕说说,你那里冤枉了?”

    “圣上,太子遇刺的事情,跟臣妾一点关系都没有,臣妾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啊,还请圣上明察,至于周不清的话,他这是在诬陷臣妾……”

    没有铁证,萧淑妃就是不认,她倒要看看王皇后能把他怎么样。

    萧淑妃这样说着,王皇后越发的愤怒起来,冲上去就要一脚踹到萧淑妃脸上,这个时候,李治突然拦住了他。

    “皇后,注意你的形象,你是皇后,怎么能乱了方寸?”

    “圣上,臣妾这是心疼太子啊……”

    “好了,好了,这事朕会处理的。”

    说着,李治看了一眼萧淑妃,道:“来人,将萧淑妃打入冷宫,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准探视。”

    “圣上,臣妾冤枉,臣妾冤枉啊……”

    萧淑妃喊着,王皇后却是心中一喜,打入了冷宫,萧淑妃此后都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吧?

    而就在萧淑妃高声喊着的时候,一名太监急匆匆跑进了宫。

    “圣上,国舅爷萧三郎求见。”

    萧三郎是萧淑妃的弟弟。

    李治听到他来了,哼了一声:“他来做什么,萧淑妃的事情,朕不牵涉他萧家,让他回去好生待着。”

    萧家乃名门望族,不然萧淑妃也不可能有现如今的这般地位,李治目前为了大唐稳定,轻易不会动萧家的。

    不过他刚说完,太监又道:“他说他知道刺杀太子一事的详情,请圣上见上一见。”

    太监有些固执,显然是受了萧家好处的,王皇后看了那个太监一眼,接着暗暗记在心底,想着什么时候让他好看。

    李治听得萧三郎知道李忠被人行刺一事,略一思索,这才让人将他给宣进来。

    萧三郎长相英俊,气度不凡,是长安城有名的美男子,他进来之后,扑通一下给李治跪了下去:“圣上,刺杀太子一事,全是臣所作所为,与淑妃娘娘一点关系没有,他也毫不知情。”

    萧三郎一来就把所有罪名给揽了过去,萧淑妃见他如此,心神猛然一动,萧家这明显是要弃车保帅啊。

    萧淑妃紧咬着嘴唇,在面对这种情况下,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她不想自己的弟弟替自己顶罪,可如果没有人顶罪,她可就真的要被打入冷宫了,她被打入冷宫,整个萧家都将因此而一蹶不振。

    这绝不是他和萧家想要看到的情况。

    萧三郎揽下罪名,其他人猛然一震,王皇后更是气的想要发威,可李治在此,她也只能强忍着。

    “刺杀太子的事情是你所为?”

    “是!”

    “为何要刺杀太子?”

    “为了许王,他是我姐姐的孩子,我自然希望他能够成为太子,而臣也相信他能够成为一个好的太子,可是圣上却立李忠为太子,臣心中不满,这才派了刺客去刺杀李忠。”

    萧三郎刚说完,李治突然一脚踹了过去:“逆臣,逆臣,那太子是朕的儿子,你竟然想杀朕的儿子?”

    李治很愤怒,萧三郎为了自己的侄儿就杀自己的儿子,他把自己当成什么了?

    自己的儿子,也是他能杀的吗?

    李治就算再不宠李忠,那李治也是他的骨肉,这种父子之情,肯定要比其他情感更加深厚一些的。

    李治在萧三郎身上发泄完怒气之后,喝道:“来人,将这个逆臣给朕拉出去砍了,以后谁在想对太子不利,朕诛他九族。”

    李治必须震慑群臣,让所有人明白,李忠已经是太子了,任何人想要对他不利,就是对他李治不利。

    李治吩咐下去后,王皇后心中稍安,有了这句话,她和李忠的位置便算是保住了。

    不过很快,王皇后又想到了萧淑妃,于是问道:“圣上,这个女人怎么办?”

    此时的萧淑妃仍旧一副可怜摸样,李治看了一眼,道:“贬萧淑妃为才人,幽禁寝宫之中,没有朕的允许,任何人不准探视。”(。)

第1543章 第三路先锋元帅() 
萧淑妃被贬为才人了。

    这让王皇后多少有点不高兴,如果不是萧三郎突然跑来承担一切,萧淑妃肯定会被打入冷宫的,而只要她进了冷宫,今生想要再崛起的机会基本上等于没有了。

    可如今她还是才人,还在后宫,那这今后只要她把握住机会,再加上她有儿子,那她复起的可能行很大。

    这个结果,并不是王皇后想要的。

    但她似乎并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萧淑妃被人给带了下去,从今天开始,她将是萧才人。

    这件事情解决之后,其他人才陆陆续续的离开。

    而就在这些人离开的时候,李绩突然进宫。

    “圣上,边关吃紧,苏定方和梁建方两位将军,请求圣上再派援军。”

    听到边关吃紧,李治眉头顿时就凝了起来,当初唐舟在边关的时候,凭借着绝对的弱势都能守住玉门关,并且把突厥大军给杀的人仰马翻,怎么唐舟一走,这边关就吃紧了?

    “英国公啊,到底怎么回事,边关怎会吃紧?”

    李绩道:“圣上,突厥贼人又新增了十万兵马,我唐军在人数上已经不占优势,而且对突厥发动进攻之后,面对突厥强大的骑兵,我唐军骑兵显然不如他们,如此两个劣势,已足以让我唐军吃紧了。”

    李绩说完望着李治,希望李治能够理解,突厥本来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与他们骑兵对阵,大唐的兵马并不占什么优势,他们守城还好,可要是与突厥在草原上对战,真的不是很有利。

    李治想了想,多少也能想明白怎么回事,于是望向李绩道:“那在英国公看来,我大唐该如何做?”

    李绩想了想,道:“派第三路先锋元帅前去支援吧,如今这种情况,也只能如此了。”

    李治点头,又道:“那英国公觉得,第三路先锋元帅,派何人合适?”

    李绩犹豫了一下,这样的事情,他可不敢给什么意见,道:“圣上不如明天在朝堂上点将。”

    见李绩这般圆滑,李治也没有再继续问下去,点点头:“好!”

    

    次日早朝,李治将边关情况说了一下,然后问道:“那位将军愿意领兵出征?”

    李治刚开口,程咬金立马就站了出来:“圣上,末将愿往。”

    程咬金一站出来,尉迟恭也立马站了出来:“圣上,末将也愿意去。”

    两个老将这么站出来后,朝中其他几位老将也都陆陆续续的站了出来。

    大唐从来就不缺将军,更不缺不怕死的将军,哪怕这些老将已经很老了,他们也是热衷于战场的。

    死在战场上,是他们这些人最大的愿望。

    李治见这么多人站出来想要出征,心中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仔细一看,这些站出来的人有几个已经老态龙钟,有几个虽然不算特别的老,但也是有了花白胡须。

    程咬金还算好的,但比几年前却也看起来有了老态。

    这些都是他父皇那一辈的武将,老的六七十了,比较年轻的也有五十多岁,这些人就算想去战场,怕也力不从心吧?

    李治的心有些凉。

    其实,统帅,要的是经验,这些老将只要还能奔波,其实都是可以去的,只是很多时候,体弱也是影响战争的一个因素。

    犹豫片刻,李治道:“诸位有报效朝廷之心,朕很欣慰,只是尔等年纪已大,长途跋涉,朕心甚是不安啊。”

    李治这话刚说出口,程咬金立马又站了出来:“圣上,臣还是很年轻力壮的,每顿两碗饭,不成问题啊。”

    程咬金颇有些得意,这些人中,他的年纪不算最大的,所以他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而且他的身体是这些人中最好的,就凭这个,其他人就比不了。

    说实话,大唐立国这么多年了,很多人都已经开始慢慢养成了享受生活的习惯,渐渐也就有了肚子,这程咬金虽然贪吃也好享受,但这锻炼却是不曾落下,所以体格比其他人要好一些。

    程咬金这么说完,其他人却是有点不怎么敢开口了,跟程咬金比吃饭,他们还真不是对手。

    李治有点哭笑不得,程咬金是有一些才干的,只是毛病也不少,让他去当先锋元帅,合适吗?

    可如今好像他的确占尽了优势?

    至于朝中的其他武将,不是被梁建方和苏定方带去了突厥,就是在防范吐蕃,甚至还有人北上防范高句丽。

    大唐武将不少,可如今在京城的,还真就只有这几个老将了。

    李治无可奈何的看了一眼李绩,当然,他并不是想要李绩出兵,如今的李绩需要在京城出谋划策,是断不能离开的。

    他只是希望李绩能够给想个办法。

    李绩托着下巴想了想,道:“圣上,卢国公可以领兵,不过臣觉得应该给他派几个年轻力壮,武艺高强的副将才行。”

    李绩话刚说完,程咬金立马就嚷嚷开了:“李绩,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觉得老程我走不动道了吗?”

    李绩苦笑:“卢国公误会了,我只是觉得应该给你选写副将而已,难不成你想一个人去打仗吗?”

    程咬金愣了一下,接着才知道是自己敏感了,嘿嘿笑了下后,便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李治见此,问道:“不知副将选谁呢?”

    这个问题问出来后,所有人又都懵了。

    元帅都不好选,副将难道就好选吗?

    如今大唐颇有点青黄不接的意思。

    以前厉害的武将都太老,他们的后代又多纨绔,这领兵打仗的本事可是没有学到多少,让他们当副将,也得他们有这个本事才行啊。

    不过也不是没有。

    “圣上,卢国公的公子程处默不错,尉迟大人的公子尉迟宝琳也行,他们两人都曾经跟着唐舟去过边关,若是能当副将,也算是轻车熟路嘛。”

    李绩推荐的这两个人,李治心里并不看好,这两人打仗还行,就是有点鲁莽,当初在边关的事情,他可都是知道的,三个大老粗领兵去打仗,实在让他放心不下。

    不过李绩都提出来了,他也拒绝不得,点点头后,道:“也好,上阵父子兵嘛,让程处默和尉迟宝琳两人都跟着去吧,不过只他们两人还不够,还得再找几个能征善战的人才行。”(。)

第1544章 武科举() 
大唐现如今找不来几个能征善战的人。

    这可把李治给愁坏了。

    程咬金忙着点兵,倒也没有心思来管自己副将的事情。

    唐舟听闻这个后,倒是想起了陈景,只是就这么推荐陈景去当兵,他又颇有些顾虑。

    最后思来想去,倒还真让他想到个主意来。

    于是就在李治发愁找不来将士的时候,唐舟来了。

    “唐爱卿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唐舟道:“圣上,臣听说您要选副将?”

    李治颔首,问道:“唐爱卿可是有什么人选?”

    数日对唐舟有些忌惮,不过这个时候,李治也顾不了许多了,只要唐舟推荐的人合适,他多少也是会用的。

    但是唐舟并没有推荐什么人。

    而是说道:“圣上,臣倒不是要推荐什么人,而是臣有个注意,可以为我大唐不停的选拔能征善战之人,让我大唐武将不绝。”

    “哦,还有这等好办法?”李治有些惊喜,要知道乱世才出名将,如果是和平年代,名将很之人的就会少很多,就比如现在的情况。

    自从李靖、侯君集这些人死了之后,大唐的武将显然不如以前那般的璀璨了。

    如果能够让大唐不停的补充武将,那大唐将会十分的强大,再也不用为没有可用的武将而发愁了。

    唐舟笑了笑:“圣上,真的有这样的好办法。”

    李治道:“唐爱卿,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唐舟颔首,道:“圣上,我大唐举行春试,为的是什么?”

    “当然是为了给大唐选拔人才啊。”

    “那选拔出的是什么人才?”

    李治一愣,接着一想,多少有些明白了,道:“考的是治国之道,文学修养,这写人才自然都是治国的人才。”

    唐舟道:“文人治国,武将杀敌,如今春试只选拔文人,多是有些偏了,臣的办法很简单,在文科举外,再举办一场武科举,以此选拔可为朝廷所用的武人。”

    唐舟已经解释清楚,李治听完一喜,道:“妙哉,妙哉啊,唐爱卿的办法果然妙,好,好,朕立马与英国公商议此事,你也在旁听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