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唐侯- 第6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个时候,突厥恐怕要民怨沸腾了。

    民怨沸腾对他们突厥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如今他们太需要兵马来扩充自己的实力了,所以哪怕知道这么做会有一系列不好的后果,侯远还是决定这样做。

    只要打退了唐军,他们突厥可以再想办法休养生息,大不了从其他地方掳掠一些女人来,那样他们人口的繁衍应该会很快。

    侯远的这个办法还是可行的,每个部落手里分到名额之后,压力很大,可面对强大的贺鲁,他们又没有一点办法,为了不成为贺鲁灭掉的借口,他们只能强征壮丁。

    如此几天之后,便征得了几万兵马。

    突厥兵力,达到了十万。(。)

第1448章 声名起长安() 
长安城。

    夏末秋初的长安已是有着丝丝萧瑟之感了。

    陈墨来到长安城后,并没有急着去见跟唐舟有仇的人。

    他在途中已经打听到了不少事情,与唐舟最是有仇的人是王仁祐,不过他没有去找王仁祐,而是在进入长安城后,与长安城的一众才子吟诗作赋。

    陈墨才情了得,一入长安,便声名鹊起。

    一时间,成为了长安城的宠儿。

    但凡有一些文雅的活动,大家都会叫上他。

    陈墨在长安城混的如鱼得水的时候,他才觉得是时候跟王仁祐见上一面了。

    但怎么见,却也有讲究。

    他让自己在长安城声名起,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若无身价,见了王仁祐他也不一定搭理自己。

    但如果自己成为了长安城新一代的翘楚,则又另当别论。

    不过成为了长安城新一代的翘楚,也不是说就可以这样直接去见王仁祐的,这见面必须合情合理,必须水到渠成。

    这天,王仁祐在府上设宴娱乐,请了一些长安城的名人。

    当然,所谓的名人,也就是最近名气比较大的读书人,请他们来的目的一为装点门面,二自然是借他们的才情,让整个宴会看起来高雅一点,不俗一点。

    王仁祐请了不少人,这陈墨自然也在被请之列。

    宴会的时间是下午。

    陈墨与一众新结交的好友来到魏国公府上后,便被领到了客厅。

    进得客厅,里面已经来了不少人,皆是长安城有头有脸的人。

    大家来齐之后,王仁祐才终于出现。

    王仁祐出现后,与一众人说了几句,然后这宴会便开始了。

    宴会的情况都比较俗套,吃饭喝酒看跳舞。

    不过酒过三巡之后,就比较随意了,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倒也相谈甚欢,偶尔,也会有人站出来赋诗一首,赢得众人阵阵喝彩之声。

    作为长安城的新宠,陈墨自然是不例外的,在跳舞的舞姬离开之后,王仁祐就让他站出来写了一首诗。

    不得不说,他的才情很不错,一首诗出来后,引得众人纷纷称赞。

    陈墨客气了一番便坐了回去,这个时候与其他人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边关战事上了。

    大唐这个时候,言论十分自由,没有莫谈国事的规矩,所以大家聊边关战事也没有什么问题。

    “如今大唐已是收服庭州,就等着攻下突厥啊,早晚,这突厥必亡。”

    一名书生说的激动,陈墨点头道:“不错,而且在我看来,这些功劳可都是唐小侯爷的,等他归来,怕是要极尽圣宠了。”

    “是啊,小侯爷才情了得,又精通兵法,若是能灭掉突厥,当是我辈楷模。”陈墨将话题扯到唐舟身上后,其他人倒也跟着说了起来,在他们看来,唐舟简直就是他们的偶像啊,谈自己的偶像,有什么错吗?

    一名书生说完,陈墨又道:“极是,像小侯爷这样的人,就是再得圣宠,那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啊。”

    陈墨只说唐舟极得圣宠的事情,在他看来,唐舟得圣宠,最看不下去的必定是王仁祐,而只要王仁祐看不得唐舟得宠,就肯定会进宫向李治进谗言的。

    如此,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只有这般轻描淡写,很是随意的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够彰显他的本事,也才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而就在陈墨说了几句唐舟得宠后,王仁祐的脸色立马就变了变,变的很难看,他眉头紧锁,似有所思。

    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了。

    ……

    次日早朝,天气下着蒙蒙细雨。

    说不上凉,但也说不上舒服。

    早朝之上,群臣侃侃而谈,从百姓建设说到了经济文化,边关战事,整个朝堂一片欣欣向荣,可以说,大唐已经许久不曾像现在这个样子了。

    而李治在经历过娜妃的事情后,也励精图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国家的建设上来,如此群臣团结,整个大唐又怎么可能不繁荣?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说到边关事的时候,少不得有是唾沫横飞,把整个大唐给夸的天下无敌,灭突厥不过尔尔,时间问题罢了等等。

    整个早朝,王仁祐都没有说一句话,直到早朝结束都是如此。

    不过早朝结束后,其他人都急匆匆回去吃饭,他却是忍着饿来到了御书房。

    李治见王仁祐来了,道:“魏国公还有什么事情吗?”

    王仁祐微微行礼,道:“圣上,有件事情,臣想说,但又怕说了圣上不高兴。”

    最近几天李治心情不错,道:“什么高兴不高兴的,你有什么话就说,不然你来御书房做什么?”

    李治还是比较厌烦惺惺作态之人的,王仁祐面露尴尬之色,接着说道:“是这样的,圣上,唐舟唐小侯爷恐怕要灭突厥了。”

    李治凝眉,道:“灭了突厥,这是好事啊。”

    王仁祐苦笑,道:“圣上,好事是好事,但唐小侯爷若是灭了突厥,您是不是该奖赏他?这样的功劳,怎么着也得升为国公吧,这朝中事情,若是不让他搀和一两下,也说不过去,到那个时候,唐舟怕是要……功高盖主啊。”

    功高盖主一词从王仁祐嘴里说出之后,李治神色猛然一变,作为一个皇帝,他最担心的就是大臣功高盖主。

    隋朝之前,但凡功高盖主的,想要造反都很容易能够成功,所以隋唐两朝的皇帝对于功劳很大的武将都很忌惮,李世民如此,李治自然也不例外。

    再想到唐舟还掌握着火药的秘方,如此让李治不安也就显得很正常了。

    李治看了一眼王仁祐,道:“魏国公什么意思?”

    听到这话,王仁祐知道有戏,于是继续说道:“庭州已经收回,唐小侯爷这个钦差的任务差不断算完成了,而有梁建方和苏定方两位将军,灭掉突厥也只是时间问题,让唐小侯爷继续留在庭州,显得有戏没有必要,如今朝廷正是需要人才来建设的时候,不妨请小侯爷回来。”

    “回来?”李治轻声说了一句,接着点了点头:“来人,传旨……”

    李治下了一道命令,王仁祐见计划得逞,心中淡笑,又说了几句之后,便躬身退去。

    只是王仁祐刚走,李治就忍不住呸了一声,当初是王仁祐把唐舟弄到边关的,现在又是他把唐舟给弄回来,这都什么玩意啊。(。)

第1449章 庭州的震惊() 
李治虽然有些厌烦王仁祐的这种行为,甚至是有些不齿。

    但他心中也的确有些忌惮,所以诏令还是很快送出了长安城,经过八百里加急之后,很快来到了庭州。

    诏令一经念出,庭州众将士顿时一惊。

    眼看他们就要对突厥发起猛攻了,这个时候,怎么能让唐舟离开呢?

    虽然唐舟不是元帅,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他们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在玉门关大捷,又很快收服庭州,降服沙陀,有很大一部分功劳都是唐舟的。

    大家已经隐隐把他当成了元帅,如今却要让他离开庭州回长安,这怎么能行?

    传诏令的太监念完之后,所有人都愣住了,许久之后,梁建方才问道:“这是圣上的主意?”

    太监看了一眼梁建方,道:“就是圣上的意思,如今庭州已经收复,小侯爷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回京城,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侯爷做。”

    太监这么说完,梁建方还想再说点什么,却被唐舟用眼色给制止了。

    唐舟是个聪明人,在这个时候突然来这么一道诏令,肯定是朝中有人忌惮自己了,若是所有人都替自己求情,只怕会让李治对自己更加不放心。

    这样的话,自己的处境会更不妙。

    谁都不开口,不问,自己也就没有功高盖主之嫌了,如此回到长安城,他也才能够继续享用富贵。

    梁建方不明白,可唐舟给他做眼色,他也只好不再继续追问。

    梁建方不问之后,唐舟道:“好,等我收拾之后,便启程回京。”

    太监见此,便也不在庭州多做停留,直接就向京城长安赶去。

    太监离开,唐舟却并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将梁建方,高侃他们都给叫了来。

    “我回去之后,你们也不要急着进攻,等苏定方将军来了之后再行定夺,听说突厥兵马又增至十万,你们且要小心。”

    唐舟要走了,这里的事情他自然不放心。

    这样说完,梁建方道:“侯爷放心,区区突厥兵马,我们大唐还没放在眼里。”

    唐舟浅笑:“还是小心一点的好,那个贺鲁身边的谋士侯远绝非易于之辈,我们这边的破绽和漏洞很多,他随便找一个,都有可能让我们的计划前功尽弃。”

    说到这里,梁建方神色猛然一动,道:“侯爷说的是吐谷浑、回纥以及沙陀?”

    唐舟点点头:“我军势力颇多,唐军虽然占据主导,但吐谷浑和回纥、沙陀也不容小觑,他们与我们的关系也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铁,说不定关键时候就会出卖我们,所以还是要谨慎一些的好。”

    这话说的有些没良心,吐谷浑和沙陀、以及回纥帮他们打仗,他们还这样,这不是没良心是什么?

    但这世上事情就是这样,尤其是国与国之间,更是如此,所谓的关系好,最是薄弱,最是不堪一击。

    梁建方也并非天真无邪之人,自然明白唐舟所说,也绝对的认同。

    他点点头,道:“侯爷放心吧,有我在,绝让他们反不了水。”

    “如此最好。”

    说完这些,唐舟便让其他人散去了,只是程处默和秦怀道他们却没有。

    “唐兄什么时候回去?”

    “明天离开庭州,途径玉门关后会稍作停留。”

    “好,明天我们跟你一起回去。”

    程处默和尉迟宝琳他们要跟唐舟一起回去,唐舟一愣,随即说道:“这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你们不用跟我回去,留下就是了。”

    程处默撇了撇嘴:“什么意思,我们是贪图功业的人吗?”

    “就是,大家一起来的,当然要一起走,当初肯来,就是图着跟你在这边关大干一场,如今你要回去,我们肯定也得回去啊,不然打仗没劲。”

    没有唐舟,这仗打着能有什么劲啊?

    说到底,他们还是看不管李治在这个时候把唐舟给召回去,既然如此,那他们也回去得了。

    反正对他们来说,没有这个灭掉突厥的功劳,就凭他们父辈的余荫,也足够他们富贵荣华一辈子了。

    唐舟见他们如此,摇头苦笑:“程兄和尉迟兄可以跟我回去,秦兄留下。”

    秦怀道一听唐舟让自己留下,顿时就不乐意了,道:“你什么意思,是觉得我是那种贪功业,抛弃朋友的人?”

    唐舟苦笑:“我何时这样觉得了?程处默和尉迟宝琳两人在这里也就是猛将,留不留作用不大,跟着我回去也好,兴许你们还能少点麻烦,但你留下,有重要作用。”

    这话不好听,唐舟刚说完,程处默和尉迟宝琳就不依了。

    “唐兄你什么意思?是嫌弃我们多余是不是,什么我们留着还会添麻烦?”

    “就是,我们也是猛将好不好,打仗从来不含糊。”

    唐舟撇嘴,道:“看看你们两人自从来了之后,有我的叮嘱还出了几次事就知道你们两人容易败事了,你们不服气吗?”

    被唐舟说到短处,程处默和尉迟宝琳两人那里还敢多言,立马就不再多嘴了,秦怀道见此,却仍旧不依不饶,道:“我秦怀道也不是怕死的人,但你回去,我肯定是要回去的。”

    唐舟颇有些无奈,但还是说道:“你留下,有重要作用,那吐谷浑的人我也观察过了,对其他人都不服,但就服你,你留下,可防止他们反水,若有他们帮忙,我大唐要赢取这场战争还是很容易的,你在这边帮衬,等我回到长安城后,会再行想办法联络大唐与吐谷浑、沙陀以及回纥的关系,等确保他们不会出事后,你再回去也不迟,此乃重任,不得推脱。”

    最后一句话,唐舟说的已是有些严肃和凌厉,秦怀道颇有些无奈,离开,就是不顾国家大义,留下,却又并非他心中所愿,不过他见唐舟说的坚决,最后只能领命。

    唐舟见秦怀道肯留下,这才松了一口气,说实话,唐舟让秦怀道留下,吐谷浑兵马佩服他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也是希望秦怀道能够在此一战中立下一些功劳,好入主朝堂,成为大唐新一代年轻将领中的翘楚,以免大唐武将青黄不接。

    程处默和尉迟宝琳两人有他老爹在,少不得他们的好处,秦琼去世的早,秦怀道想要有所成就,就只能靠自己了。(。)

第1450章 玉门关事() 
交代完庭州的事情后,唐舟便带着程处默和尉迟宝琳往玉门关赶。

    这个时候,已是夏末秋初时节。

    边关的秋天来的有些早,满目所见已是萧瑟,令人在行走的途中忍不住生出无限感慨来。

    几人带着几百名的队伍就这样走着,几天之后,终于来到了玉门关。

    自从玉门关的困境解除之后,玉门关已是慢慢恢复了繁荣,很多以前离开的人也都陆陆续续的来了。

    如今庭州虽然在手,但丝绸之路尚有些危险,只有一些胆大的商人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