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唐侯- 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人学会马青的那些手段之后,立马就四散在柳州城内开始了他们的骗人大业。

    普通百姓并不缺乏聪明人,但是不认识字,难免就会比其他人稍显愚笨一些,要骗他们还是很容易的。

    这样过了三四天后,很多被骗的故事就在柳州城传开了。

    “知道了吗,那个张飞被人给骗了,唉,惨啊,就因为不认识字,错买了药啊”

    “是吗?那个小关也是啊,被人骗了,惨,也是因为不识字被骗的”

    “看来还得认识字啊,认识字了,看谁还能骗我们”

    “是啊,可不是嘛。”

    “最近小侯爷的学堂要招收学生,而且附和条件的可以免费入学,我们得让自己的儿子去上学才行,不然我们被骗不要紧,他们还得继续被骗”

    几天之后,柳州城的一些百姓就带着自己的儿子来报名了,而且很是争先恐后。

    看到这些人来报名,唐舟点点头,对他们说道“读书,也许并不能让你们飞黄腾达,但是读书能够让你们明白更多道理,让你们以后不用再吃很多亏,不然为何朝廷需要读书人来治理国家?读书使人聪明,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点。”

    唐舟这话,一方面给了这些人一个比较近的期望,那就是就算你们不想飞黄腾达,觉得自己没有可能考上进士,但是读书还是会给你们一些好处的,比如说让你们不再因为不识字而被骗,比如说能够让你们陶冶情操等等。

    接着,唐舟又给了他们一个希望,那就是你们的孩子若是继续读书了,以后说不定也可以做官,就算一代不行,那么两代三代呢?

    朝廷只会用读书人,如果你不读书,永远都得不到朝廷重用。

    这些百姓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那个天赋去做官,但他们谁心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进士?

    如今唐舟这么一说,就等于是给了他们一个很大希望,这个饼虽然画的有点大,有点遥不可及,但他至少是个希望啊。

    不过虽然很多人都来给自己的儿子报名,但也有一些人并不在乎这些。

    这个世上,真正喜欢读书的人并不是很多,而有一些人读书至少因为迫不得已而已,比如这些吃过亏的人,而有一些人读书只是不想吃亏,他们看到了前人的经验,于是便想避开。

    所以,一轮招生后,唐舟一共招到了差不多一百五十名学生,这些学生的年纪从五岁到十岁不等。

    一百五十名学生不算多,但对唐舟来说却是成功的开始。

    一年一百五十名,那么两年可能就是三百名,随着时间的延续,读书认字的人会越来越多,而对于这点,唐舟是很自信的。

    因为当一些孩子读书认字了,一些孩子没有读书认字,他们再在一起玩的时候,就会很明显的表现出差异来,读书的孩子肯定会比那些不读书的孩子聪明一些,亦或者有礼貌一些。

    等那些不读书的孩子的家长发现这点后,他们很自然的就会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堂,开什么玩笑,他们怎么能忍受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强?

    如此循环,几年之后,柳州城就会形成一股学习热。

    很多事情,其实就是这样慢慢积累的,学习更是如此,谁都不可能一口气把自己吃成胖子。

    招生的事情结束之后,接下来就是对于学堂建造的督促,以及一些启蒙读物,学院书籍的选择了。

    在这方面,唐舟并没有什么经验,本来想让学生学习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可后来一想,三字经、百家姓在这个时候都还没有,怕是不怎么好用。

    三字经主要就是让一些小孩子了解一些传统文化、哲学、天文地理之类的知识,但其中有一段写的是历史知识,比如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之类的。

    唐之前的自然可以用,可唐之后的怎么办?

    所以三字经肯定不能用。

    三字经不能用,百家姓也不怎么好用。

    百家姓的第一句是赵钱孙李,可如今是唐朝啊,怎么能把李姓放在后面,当然,他也可以把李字排前,说什么李赵钱孙什么的。

    不过最开始,唐舟并不想用百家姓。

    在启蒙方面,他并没有多少经验,所以还是请教了一些先生,一开始让这些先生先教,该用什么教材就用什么教材,该怎么教就怎么教。等过段时间学生都认识字了,他再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启蒙读物拿出来也不晚。

    而除了之前柳州城就有的那人外,唐舟又从外面请来了几个大儒,用来教学院的那些学生更加高深一些的知识。

    柳州城如今发展的不错,唐舟又肯出银子,想聘请几个学识渊博的人,也不是什么问题。

    如此一番准备后,就等学堂和学院竣工了,而只要肯出钱,盖房子这些事情也是可以很迅速的。

第869章 为何读书() 
立春之后,柳州城的天气渐渐暖和起来。

    学堂、学院在唐舟的大力督促下,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终于竣工了。

    学堂学院竣工之后,那些之前报名的学子便可以来上学了。

    而上学的第一天,唐舟这个名誉院长把所有的学生和先生都召集在了一起,他要开一场入学仪式。

    而唐舟之所以只是名誉院长,是因为他是柳州城刺史,他在这里只怕待不了几年,那么他走之后,为了能够确保自己的这些措施能够继续实施下去,他就需要找一个能够完全贯彻自己理念的人。

    他找了一个人来当院长,这个人叫张霁,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儒生,学识渊博,关键是对唐舟的这些理念很认同,因此就算唐舟离开了柳州城,在张霁的带领下,柳州的学术之风也不会因为唐舟的离开而停滞。

    所有人都到齐了,场面说不上宏大,毕竟只有几百个人嘛,这些人皆传儒服,年龄大的站在一起,年龄小的站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很鲜明的对比。

    而正是因为对比鲜明,才使得唐舟等人一阵激动,因为有大有才觉得这一项事业是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的,不然若只有小难免显得太无影响力,可若只有大,又觉得后继无力。

    大学生和小学生站在一起,才给人希望。

    所谓的入学仪式其实是很简单的,就是拜一拜孔子,然后让一些先生讲讲话而已。

    当然,虽然大家拜的是孔子,但唐舟的理念是因材施教,而且这也真是孔子替出来的,只是被后世的人给慢慢摒弃了而已,不过他准备重新拾起来。

    大方向肯定是学习儒家,但是如果一些学生喜欢天文地理、法家什么的,他也会给予支持,当然,像李淳风那样的阴阳家就算了,唐舟不信这个。

    拜孔子是一件很庄严的事情,就连张霁这样的人也跟着拜,这样拜完,就是一些先生的讲话了,他们多是要劝道这些学生努力学习之类的。

    这些先生说完,唐舟站了出来,他站出来后并没有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他只是望着下面的那么多人问道“经过各种波折,大家终于进入了柳州学堂和柳州学院,那么我就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了,那么为何要读书?”

    为何读书?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但也不是那么的好回答。

    小孩子不怕事,在唐舟问完之后,一个人就站了出来“我不想被人骗,所以我要读书。”

    唐舟点点头“这算是一个理由,读书使人聪明,读书让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明白了很多道理,自然就不会被人骗了,但这只是最初级的理由,谁还能给我其他理由吗?”

    小孩子并无多少功利心,说出的理由也不过是他们家父母平时跟他说的,要他们好好读书,以后莫要再被人骗之类的,但是那些学院的学生就不同了,他们自然不会只是把学习的目的定位为不被人骗。

    “小侯爷,晚生读书,是为了做官,为了出人头地。”

    很多人读书都是为了这个目的,但是很少有人把这个目的说出来,因为太过于世俗,但真有人把这个目的说出来后,也不会有人对这个目的有什么看法,大家都一样,就算世俗,他们也不会取笑。

    唐舟也没有取笑这些人,他点点头“没错,读书有了学问,就有机会当官,就有机会出人头地,只是当了官后呢?”

    “孟子曾云,达则兼济天下,晚生若是当官,必当做一个好官。”

    很多人当官只是为了出人头地,为了改善生活,为了让自己有钱而已,但是却从来没有一个官敢把这些说出来,读书想当官这个可以说,可当官想发财却是不能说的,所以他们必须找一个更好的理由才行。

    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人是真的想当个好官的,也许很多人在没有当官之前就是想当个好官,只是入了官场,见惯了各种黑暗,很自然也就偏离了初心。

    一人站出来说了这么一句话,唐舟点点头“很好,当一个好官,这是很多读书人的愿望,只是好官并不容易当,面对各种诱惑,你们是否能够不忘初心呢?”

    说到这里,台下的学生相互张望,窃窃私语,唐舟见他们如此,提笔在一面白板上写下了两行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当唐舟把这两行字写下之后,所有人皆是一惊,这样的两行字是什么意思,很多人都是清楚的,而正因为清楚,他们才会吃惊,因为这两行字跟孟子的那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相同的力道。

    “读书,不一定要你们去做官,但你们需要清楚自己的心,你们要在读书之始为自己立心,其实立心也是立志,你们要为自己立一个志向,然后坚定不移的去坚守,去努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们但凡能做到其中一点,便当无愧于心。”

    唐舟说完,下面的那些学生顿时就激动起来了,这四句话简直可以作为他们读书人的激励之语了,其实他们读书人也就应该以此为目标才行。

    不仅这些学生激动,就是那些先生也是个个亢奋,激动的仿佛有千言万语想说,这么四句话,足够他们受用一生了。

    而这四句话也让他们有了目标。

    也许他们一辈子都考不上进士,但能当个先生教书育人,应该也是很不错的吧?

    其实这四句话看似让读书人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仔细一想,只要能够有所恪守,不失本心,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义务的。

    张霁把唐舟的这四句话裱起来挂在了学院里,他要让以后不管多少代的学生都清楚他们为何要读书,也让从这里离开的学生知道在他们这个学院创建之初,有一个才子,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一个近乎圣人的人说了这么一句话。

    他更要让这些人知道,这个人就是柳州书院的开创者。

    入学仪式结束了,每个人的心都很激动,他们在听完唐舟的一番话后,对他们来这里读书的目的潜移默化般的有了改变。

第870章 春入京城() 
春风拂面,轻柔如同情人在耳边的呢喃。

    柳州城自学堂、学院开学之后,一切都慢慢步入了正轨,而让唐舟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自从唐舟那四句话在柳州城传开之后,又有很多百姓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入学。

    也许他们并不指望自己的孩子封侯拜相,但是他们真的从唐舟的那四句话中得到了一些感悟,一些为何要都市识字的感悟。

    春天是一个很舒适的季节,而就在这个时候,柳州城的消息传入了长安城。

    长安的春天有更为明显的层次感,与之前的冬天有着很鲜明的对比。

    柳绿了新芽,百花争相开放,就连人儿也都跟着活泼了起来。

    这天早朝,李世民与众臣讨论完一些事情后,突然想到离京已经一年的唐舟,于是问道“诸位爱卿可有唐舟的消息啊?”

    李世民开口,吏部尚书马周立马站了出来,道“圣上,唐小侯爷去到柳州之后,做了几件大事,如今柳州已经很是繁荣了,百姓安居乐业,很好。”

    马周是吏部尚书,吏部考核百官业绩,所以若说对唐舟在柳州城都做了什么最清楚的,非马周莫属。

    马周这么一说,群臣好奇,李世民也是问道“哦,这唐爱卿都做了什么事情啊?”

    马周道“首先是剔除了柳州城恶霸,尊基了我大唐律法,使得柳州恶习随之一改,风气大变,其次招商引资,使柳州成为附近各州县贸易集中地,如今柳州商贾云集,可谓繁华。”

    这些事情很多官员都能做,李世民点头表示赞许,但心中的好奇却并未真的满足,于是继续问道“除了这些之外,他还有没有做其他事情?”

    马周道“除了这些,唐小侯爷还做了两件很新奇的事情。”

    一听新奇,李世民和群臣顿时来了兴致,这小子在唐舟的时候就喜欢捣鼓新奇的东西,如今他离开一年,整个长安城都不曾热闹过了,如今听到唐舟弄了新奇玩意,连忙问道“哦,什么新奇的事情啊?”

    “第一件事情,唐小侯爷在柳州城训练了二十只警犬。”

    听到这话,众人凝眉微议,李世民也是好奇不解,问道“警犬,何为警犬啊?”

    “圣上,就是狗,不过这些狗被训练的很聪明,可以辅助衙役抓捕坏人,不管是撕咬还是寻找凶手,都是一把好手,自从柳州城有了警犬之后,抓捕犯人的时限缩短了一大半呢,只要凶手在现场留有气味,警犬很快就能够通过自己的鼻子找到凶手。”

    听完马周的解释,众人皆是连连称叹,大家都知道狗的鼻子很灵,可他们怎么就没有想到用狗的这个本事来破案呢?

    “妙,实在是妙,唐家小子不错,不错,有想法”程咬金很是自豪的说了起来,好像唐舟有了功劳就是他有了功劳似的,而他这么说着的时候,又忍不住一声轻叹,要是唐舟在京城就好了,他也去看看唐舟怎么训练那些狗的。

    李世民也觉得这事有意思,竟然能把狗训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