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唐侯-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寓意好的,而且以前你从来没有做过的新美食。”

    唐舟撇了撇嘴,这晋王李治的要求还挺高,只是这样的美食他一时半会还真不好想,不过美食不好想,有一道点心却是突然就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的。

    “不如臣教你制作月饼吧,中秋月圆,月饼寓意着团团圆圆,是不是很好呢?”

    中秋节是一个很古老的节日,但吃月饼的习俗唐代才开始,宋朝在宫廷流行,后来才传之民间,而这个时候唐朝并无像后世那样的月饼,这个时候大家中秋节吃的只是一种用面食蒸的糕点而已。

    晋王李治一听唐舟说出月饼的名字和寓意后,顿时就喜欢的不行,道“这个好,团团圆圆,大家都会喜欢的,你快教我好不好。”

    被晋王李治这么缠着,唐舟只好教他做月饼。

    做月饼需要模子,因为之前没有做过,所以这个需要命人打造,不过对于晋王李治来说,他暂时还用不了这个。

    做月饼需要面以及各种各样的陷料,唐舟将这些准备好后边和面包馅,然后他自己用手捏了一个圆圆的形状,甚至还在月饼的正面上刻了一句很有寓意的吉祥话,他这么做好后就开始烘烤。

    月饼烘烤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很快唐舟做的月饼就出炉了,出炉之后,只见唐舟的月饼形状好看,而且外面一层油黄,给人一种很有食欲的感觉。

    晋王李治忍不住咬了一口,觉得月饼外面酥香,里面的馅则是香甜,给人的口感很好,而他这么吃完一个之后,便兴冲冲的要自己也制作一个月饼来。

    唐舟见他兴致还挺高,倒也觉得欣慰,因为一个人若是热爱美食的话,他这个人一般都不会太差。

    只是晋王李治的兴致虽然很高,可当他真的去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根本就做不好,首先,他连面都和不好,他是一个王爷,而且才十几岁,他从来都是饭来张口的人,什么时候自己做过饭啊?

    而且和面看似简单,其实也是很考究功力的。

    他的面和的很不像样子,不是太硬就是太软,最后弄的满脸都是白面也没能和好一块中意的面团。

    “小侯爷,怎么我看你和面挺简单的,可本王却怎么都做不好?”

    唐舟笑了笑“王爷,做月饼,面是很重要的,太硬则使得月饼在烘烤的途中容易出现裂痕,吃起来也会很硬,太软则难以成型,所以面一定要适中,因此你在和的时候不能一下子加太多的水,要慢慢的加,这样才能够和出让自己满意的面来。”

    晋王李治以前没有做过,他见唐舟加水的时候很随意,因此自己也很随意,可他那里知道唐舟和面早已经炉火纯青,多少面配多少水他都心里有数,他学唐舟,自然也就和不好面了。

    不过他听了唐舟的话后再去和,就和出了差不多的面,当然,也只是差不多能用,并不是那种特别精准的好面。

    不过这对于晋王李治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因为馅料唐舟已经准备好了,所以面和好后晋王李治只需要把馅料包进去然后制作成形状就行了,可是在这个时候,他又遇到了难题。

    要把馅料包进去是需要面皮的,可晋王李治不管怎么做都做不出圆形的面皮,不是这边厚了就是那边薄了,不是长方形就的半圆形,像唐舟那样用擀面杖很快擀出一个圆形的面皮他怎么都做不好。

    不过第一次他倒也不太讲究,擀了一个差不多的就把馅料给包了进去,然后压成形状就放进了烤炉里,在他看来,虽然他做的月饼的形状不是很好看,但该有的食材一个不少,味道应该跟唐舟做的差不多,这样他只要再练练怎么擀面皮怎么做成好看的形状就行了。

    可等他把自己做的月饼从烤炉里拿出来后却突然傻眼了,他做的月饼简直可以用不忍直视来形容。

第611章 兄弟相见() 
晋王李治的月饼在烘烤的过程中慢慢变形了,根本不能用月饼里称呼他做的东西。

    不过这时的晋王李治还有点逞强,毕竟是小孩子。

    “虽然样子不怎么好看,但吃起来肯定是不错的。”

    说着,晋王李治就拿起自己做的月饼咬了一口,他这一口咬下去,还没咽就立马吐了出来,而且做出了一副好难吃的神色。

    唐舟拿起他的月饼看了一下,并没有吃,然后摇了摇头“外面太硬,烘烤的时间太长了,而且里面的馅料也都烘的失去了它们原来的味道。”

    此时的晋王可不敢逞强了,自己做的东西真的很难吃,他只是很奇怪,为什么他按照唐舟的做的步骤去做,可自己就是没能做好呢?

    他以为做饭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没有想到真等自己做的时候,却会遇到这么多的困难。

    此时的他很虚心的听唐舟给他指出不足。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这是月饼的特点,就是说外皮要吃起来酥,里面的馅料则要是甘怡的,王爷想做出好的月饼,除了面要和好之外,在烤炉中烘烤的时间也必须做好控制”

    唐舟把一些情况跟晋王李治说了一遍,晋王李治一一记下,而等他记下之后,天色已经不早,虽然他是王爷,可也不能违反发迹在夜间行走,所以他虽然很不舍,还是匆忙告辞了。

    晋王李治走了,唐舟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时林青素从外面走了进来“夫君,这晋王倒真是有孝心啊,为了给圣上送礼物,竟然跑这里跟你学做月饼,话说这月饼是不是真的很好吃?”

    林青素说着拿起了一块唐舟之前做好的月饼品尝,仿佛她刚才说的那些话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她想尝一尝唐舟做的月饼。

    月饼咬下去后,真的如唐舟刚才说的那样,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外酥里甜,且还带着香头,与她平日里吃的糕点很不同。

    不过除此之外,她觉得这月饼吃一两块还行,可要是经常吃亦或者吃的多了,就会腻歪,不过她害怕打击自己的夫君,就没有说出来。

    当然,就算她说出来唐舟也不会介意,因为唐舟很清楚,月饼这个糕点其实与其他很多糕点来比并不是最好吃的,可月饼之所以出名还是因为它的寓意好,而且大家吃月饼也只在中秋节那几天吃,中秋节之前或者之后,吃月饼的人真的很少。

    唐舟不知道林青素的这些想法,他只是笑了笑“夫人此言差矣,晋王能不能坚持下来还不一定呢,我觉得中秋节那天晚上啊,他肯定会用其他礼物来代替月饼的。”

    唐舟并不看好晋王李治,毕竟一个皇子怎么可能有毅力去学做月饼?

    但林青素却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我倒觉得晋王比其他皇子要好,他跟你在这厨房学了这么长时间,虽然做的不怎么样,可他并没有喊累,亦或者耍脾气不做,就冲这一点,就是其他皇子比不了的,所以我觉得中秋节那天晚上他肯定能做出月饼来。”

    “哦,夫人可是要跟为夫打赌?”

    “打赌就打赌,我还怕你不成?”

    夜色晚,秋风浓重,给人一种萧瑟之感。

    京城长安,一处显得有些破败的孤零零的小院里,却破天荒的亮起了灯,一名男子坐在庭院望着天上即将变圆的月亮,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人都说中秋月圆,家人团圆,可他却很难跟自己的家人团圆了。

    时间已经不早了,他突然有些着急,暗想他约的人莫非不来了?

    正这样想着,门外突然响起了有节奏的敲门声,敲门声结束之后,门吱呀一声被外面的人给推开了,接着就见一名黑衣男子走了进来。

    庭院里的男子看到那黑衣男子后,脸上顿时露出喜色,但接着就又有点生气“你怎么才来,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黑衣男子将黑袍取下,径直在庭院男子旁边坐下,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后,道“大哥,你以为我现在侍候太子容易啊,他那边的事情不解决完,我难得有自由。”

    黑衣男子正是太子李承乾的智囊杜荷,而庭院男子则是杜荷的大哥杜构,在这样的夜晚,两个属于不同阵营的人见面,显得很怪异。

    “好了,好了,我们兄弟两人好久没有见面,不说这些了,再过几天就是中秋,我们恐怕无法在一起,今天晚上大哥就先跟你团圆了。”

    杜构拿起一杯酒跟杜荷碰了一杯,美酒下肚,两人突然觉得很惆怅,为了他们杜家,他们两人可真是披肝沥胆,放弃了很多美好的事情啊。

    但是两人并没有因此而后悔。

    一杯酒喝完之后,杜荷道“大哥叫我来应该不只是为了弥补中秋节无法相聚之憾吧?”

    两人都是很能容忍之人,为了杜家,他们可以从兄弟变成敌对,可以忍着不见面,可今天杜构却突然来找他,那肯定是有事的了。

    杜构听到自己弟弟这话倒也不惊,也没有反驳,他点了点头“听说你跟城阳公主好了,她还非你不嫁?”

    听到自己大哥说出这话,杜荷笑了笑“一个小女娃而已,还不好哄骗。”

    说到这里,杜荷眉头顿时微微一凝“大哥你说起此事莫不是要反对?”

    杜构摇摇头“我反对能有什么用?你会听吗?”

    杜荷苦笑,两人早已经在人前断绝了关系,他娶谁杜构还真是管不了的。

    “你要娶城阳公主大哥不反对,不仅不反对而且还很赞成,如果你能成为驸马,以后就算太子李承乾失势,你凭借着城阳公主的驸马身份也能多一层保证,我们杜家也就多了一丝希望。”

    “那大哥叫我来的意思是?”

    “大哥只是想提醒你,你要娶城阳公主最好尽快达成此事,不然圣上可能要反悔了。”

    听到这话,杜荷眉头微微一凝,接着猛然抬头望向杜构,道“魏王准备有所行动?”

    杜构点点头“太子设计陷害魏王,可魏王又岂是甘于吃亏的主,如果太子出了事,你以为圣上还会把城阳公主嫁给你?我会尽量给你争取一些时间,但是这个时间不会太长,你要把握时机。”

第612章 孙思邈生气了() 
时间过的很快,离中秋越来越近了。

    而离中秋越近,大唐的百姓就越发思念起远方的亲人来,以至于最近几天长安城城门口经常会聚集一些遥望远处的百姓,仿佛他们只要这么望着,就会突然有惊喜出现。

    可是他们从早上望到晚上,也没有看到她们的夫君亦或者儿子出现。

    外出的不仅仅是游子,还有为大唐奋勇杀敌的战士。

    大唐的男儿是希望能够上战场建功立业的,但他们在建功立业的同时,也把思念和忧愁给了他们的父母和妻儿。

    唐舟之前对这些并没有什么感触,可那天他出城看到城门口那些遥望亲人的妇女之后,他的心突然就揪了一下。

    战争让他们骨肉分离了,而在这些人中,有一些人可能还能够等到自己的亲人回来,可有一些人只怕永远都等不到他们的亲人回来了吧。

    死亡难免。

    那天,唐舟的心情很不好,他不是一个喜欢战争的人,但他又很清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不管你是为了扩张,亦或者是保卫自己的家园。

    大唐就是如此,攻打薛延陀是为了扩张,抗击吐蕃则纯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但谁都不能说这是错的。

    唐舟在傍晚的时候回城,他回去的时候,很多百姓已经陆陆续续的离开了城门口,但仍旧有一些妇人坐在那里守望者,而这些妇人以老年人居多,她们都在等待自己的儿子。

    其中一个老人望着远方,突然哭了起来,唐舟看到这一幕也跟着起了伤感,但让他更觉伤感的是他知道这个老妇人的故事之后。

    老妇人越哭越伤心,旁边的人连忙来劝,而在这些人的劝话里,唐舟知道了这个老人的故事。

    原来,老妇人的儿子早已经在战场上牺牲了,可是她却不肯相信,每年的中秋节这几天他都会在这里等自己的儿子回来,她等啊等,可最后等的却只是失望。

    人生之痛,莫过于此。

    唐舟在这一天内感受到了一种说不出的悲戚,虽然他并没有经历过那些妇人的悲愁,但他觉得自己能够感同身受。

    回到府上的时候,唐舟显得有些失落,而让唐舟没有想到的是,林青素竟然也有点失落,这让他很不解。

    “夫人看起来好像心情不怎么好?”

    林青素望了一眼唐舟,突然扑到了他的怀里“夫君,我我想念师父了,以前的中秋节都是跟师父过的,可今年他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林青素在嫁给唐舟之前只有孙思邈这一个亲人了,而孙思邈又喜欢远游,林青素前段时间又跟着唐舟去了洛阳,如此他们师徒两人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

    在这个人人思念亲人的节日里,林青素想起自己的师父难免伤感。

    唐舟听了林青素的话后,连忙抱紧她,安慰她“夫人不要伤心,虽然你师父不在你身边,但你身边还有我不是?还有我们侯爷府这么多人不是?”

    林青素抱着唐舟觉得很温暖,虽然她并不觉得唐舟说的那些话能起什么作用。

    也许,作为一个女人,她所想要的只是一个能让自己感觉到温暖的拥抱吧。

    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两人就这样一直的抱着,可就在两人这样抱着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敲门声“侯爷,侯爷夫人,孙老神医来了。”

    屋内的两人相互望了一眼,好像不敢相信外面小厮的话,于是连忙又问了一句“谁来了?”

    “孙老神医来了,孙思邈老神医。”

    本来还伤感的林青素突然兴奋起来,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在自己想念师父的时候自己的师父突然就出现了,就好像老天听到了她的祈祷一般。

    可林青素刚要兴奋的跳起来的时候,外面的小厮又突然悠悠的说了一句“孙老神医好像挺不高兴的。”

    林青素看了一眼唐舟,唐舟耸耸肩,他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就在两人准备去找孙思邈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