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唐侯-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提及唐舟,众人顿时来了兴致,那李世民也是神情为之一震,这几天他还念叨着唐舟呢,结果立马就有他的消息了,

    李世民点点头,道:“哦,洛阳那边都奏了些什么啊?”

    马周道:“小侯爷去到洛阳城后,联合洛阳王李元裕灭了盘踞洛阳城多年的一伙强盗,再有就是唐小侯爷去了洛阳后就开始重审狱案,结果为很多百姓都平了反。”

    马周随意的把唐舟到洛阳城做的两件事情说了一遍,众人听完反应倒不是很大,灭强盗,平狱案,这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这事称不上奇,也许任何一个到洛阳的别驾都能做出这些事情。

    大家反应平淡,李世民却从马周的话里听出了一些意思。

    “唐舟去洛阳城能做出这些事情,说明他也算是个治国之才,当初举荐他去洛阳城的诸位爱卿没有举荐错,只是洛阳城中竟然有这么多冤假错案,这可真是岂有此理,马爱卿,洛阳城刺史是谁?”

    马周道:“回圣上,洛阳城刺史是于炳忠,他已经向吏部提交了公文,自称不配在洛阳城当刺史,想去岭南做官。”

    马周这话一出,众多大臣的反应就有些激烈了,自古以来,大家都是喜欢当官的,尤其喜欢在繁华的地方当官,岭南十分偏僻,教化不通,一般都是流放罪犯,被贬的官才去那里的,如今虽说他负责的洛阳城中有不少冤假错案,但朝廷还没说什么呢,他怎么就突然要自降了呢?

    大家觉得这事比唐舟灭了封门山强盗和整治狱案有趣的多。

    “这于炳忠可真是有趣,莫不是受不了小侯爷了,这才想去岭南的?”

    “这也说不通的,就算他被唐舟欺负,可去其他地方也比去岭南强啊?”

    众人议论纷纷,李世民也觉得这事怪异的很,问道:“马爱卿,这于炳忠只是因为唐舟发现大牢里有冤假错案,他才要求去岭南的?”

    对于洛阳城的一些事情,马周也不是特别清楚,因此也就如实答道:“回圣上话,臣也不是特别清楚。”

    李世民想了想,他对于炳忠并没有什么印象,也从来没有把一个洛阳城刺史放在眼里,但于炳忠的行为实在是太过奇怪,身为皇帝,他不能不多了解一些。

    为此,李世民道:“派人去一趟洛阳城,调查一下,看看洛阳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于炳忠竟然要去岭南之地。”

    这样吩咐完后,李世民又问道:“洛阳城可还有其他事情?”

    马周道:“还有一件事情,于炳忠在奏折中只稍微提了提,而且好像还十分不屑,臣不知该不该说。”

    “有什么就说什么。”

    “喏,圣上,其实是这样的,于炳忠说唐小侯爷在洛阳城租了百姓的地,他要在冬天种出青菜来,于炳忠觉得唐小侯爷是痴人说梦,还说他此举不仅浪费钱财,而且还耽误了那些百姓来年的种植。”

    马周把这事说出来之后,朝堂之上顿时就喧哗起来了,灭封门山强盗,整治狱案,这些官员都会做的事情他们并不觉得稀奇,但在冬天种出青菜来,那就有趣了。

    “冬天种出青菜?唐家小子的脑子是不是出问题了?怎么离开京城之后,就傻了呢?”

    “是啊,天气这么冷,青菜怎么长得出来?”

    “这小子啊,可真是异想天开了,他要是在南方一些天气暖和的地方,我倒也信了,可洛阳城的冬天冷的让人都不想出门,青菜能发芽才怪。”

    众人这样议论纷纷,李世民也觉得不可能,不过唐舟在洛阳城,他想怎么搞李世民也管不着,为此大家冷嘲热讽外加肯定唐舟种不出青菜后,也就当成笑话一笑而过了。

    不过就在大家一笑而过的时候,程咬金却是眼眉微跳,心中有了一些主意。

    大家这么一闹,之前征薛延陀的事情也就淡了不少,李世民也没有之前那么生气了,与众多大臣又说了几句,便宣布退朝了。

    不过虽然宣布退朝,可李世民却把长孙无忌给留了下来。

    御书房烧着小火炉,使得这里比大殿要暖和不少,长孙无忌跟着李世民来到御书房后,心里并不怎么安稳。

    一般情况下,如果下朝之后李世民让他自己回家,那肯定没有什么事情,可若是单独把他给留了下来,那就说明他的这个圣上有事要跟自己商量,而且是大事。

    两人在御书房的小火炉旁坐下,旁边的桌子上放着几样热好的点心,两人一人拿了一块来吃,这样吃完之后,长孙无忌才连忙问道:“不知圣上叫臣来所为何事?”

    李世民烘着手,问道:“辅机啊,你对马周的那些话怎么看?”

    辅机是长孙无忌的字,私下无人时,李世民一般都这么叫,显得亲切,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这话,眉头微微扬了杨,道:“唐家小子能够解决盘踞洛阳城多年的强盗,说明是有些本事的,若是磨砺一番,以后说不定就是我大唐的栋梁之才。”

    长孙无忌说完,就又要伸手去拿点心,一个早朝下来,他可饿坏了,但就在他拿点心的时候,李世民却是微微凝眉:“辅机啊,朕说的不是这个事情,唐舟的本事他在长安城的时候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他做的那些事情随便拎出来一件都足以流芳百世,他的才能朕不怀疑,朕想知道是是你对洛阳王李元裕的事情怎么看?”

    李世民这话一出口,本来正要把点心放进嘴里的长孙无忌顿时停了下来,他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只见李世民神色威严,显然不像是在开玩笑。

    长孙无忌的心猛的一沉,他终于明白李世民今天留下自己来的真正意图了,而他很担心李世民会做出什么来。

第474章 薛延陀计() 
长孙无忌比任何人都了解李世民,他很清楚李世民的内心其实是很残忍的,残忍到令人觉得发抖的地步。

    当年玄武门之变,虽说他也有逼不得已的苦衷,但他能够对李建成的手下网开一面,却不能饶了李建成李元吉这几个兄弟,便可见一般了。

    残忍的李世民对于自己的兄弟是有很多忌惮的。

    如今李世民突然提及洛阳王李元裕,其用意不言而喻,他是对李元裕起了戒心。

    长孙无忌沉思片刻,道:“圣上,洛阳王李元裕与唐舟一起灭了封门山的山贼,这是好事,是功劳,不妨将他召到长安城来,委派个官职。”

    李世民对李元裕起了戒心,长孙无忌便出主意让李元裕来京城,他说的话意思好像是奖赏李元裕,其实洛阳王李元裕来到京城之后,就要受朝廷监视了,如此一来,李世民也就更为安心一些。

    长孙无忌的意思是要监视洛阳王李元裕,让他就算有心也没有机会,但他不能明说,史官虽然不在,但指不定什么时候他说的话就被史官给听去了。

    而李世民也是个聪明人,长孙无忌这么一说,李世民就明白了,其实李世民对李元裕的确起了疑心,不过要不要对他动手,他还没有下决定,如今长孙无忌觉得让李元裕调回京城更安全一些,他自然是同意的。

    “既然如此,那这事就由辅机你在朝中提出来吧,不过再等等,等朕派去洛阳城的人有了回信之后再说。”

    要把李元裕调回京城加以监视这事李世民同意,但他是皇帝,不能这么做,所以必须有臣子提出才行,这也是他为何要留下长孙无忌的意思,他需要一个托。

    长孙无忌也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为此连连就应了下来。

    却说早朝之后,侯君信便悄然去了东宫。

    来到东宫之后,侯君信有些温怒,道:“这仗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谁知道魏征那老儿又出来搅局,就连长孙无忌他们也反对。”

    侯君信是希望打仗的,只要能打仗,李世民必用他大哥侯君集,如此一来,他们侯家也可以东山再起了。

    而他们一直都在等像今天这样的机会。

    侯君信在太子李承乾面前发了发牢骚,李承乾则淡然一笑,把怀里的美人搂的更紧了些,美人的体温可是比小火炉要更能驱寒的。

    “侯大人急什么,父王雄才大略,区区薛延陀是早晚要灭的,今天魏征他们说的也不错,现在这么冷的天,打什么仗,等等吧,等开春之后一定能成的。”

    侯君信摇摇头,一声轻叹。

    这个时候,旁边的杜荷笑了笑:“其实想要对薛延陀出兵,也是件容易的事情,前些年圣上不是把东突厥给灭了嘛,灭了之后在他们原先的地方划分了一块土地让那些突厥人休养生息,不过我听说今年突厥大旱,牧草不足,他们的冬天是很难过的,前段时间他们还派使臣来希望我们大唐能救济救济他们。”

    这事大家都知道,只是杜荷说到这里,大家都不明白杜荷的意思,突厥这个冬天不好过,跟薛延陀有什么关系?

    大家都望着杜荷,杜荷笑道:“突厥的冬天不好过,可薛延陀今年却是水草丰足啊,他们的牛羊可是多的很,我们不妨将突厥的一些人迁徙到离薛延陀很近的白道川,突厥人迁徙到白道川,就会使薛延陀对他们产生敌意,如此双方难免发生矛盾,如今东突厥对我大唐俯首称臣,是我们的藩属,他们发生了矛盾,我们再出兵可就名正言顺了。”

    杜荷说完,众人顿时恍悟,只是这时,侯君信道:“可如果薛延陀隐忍不与那些突厥人发生矛盾呢?”

    杜荷摇摇头:“不会的,薛延陀的人善变,对我们大唐是时敌时友,对西突厥也是如此,当他们发现危险的时候肯定会依附西突厥,而西突厥与东突厥一向矛盾很深,那时薛延陀夹在中间,势必要偏向西突厥的,而且就算他们没有矛盾,我们还不能给他们找点矛盾吗?”

    这样说着,太子李承乾连连称好。

    而李承乾刚叫好,杜荷又道:“这对太子来说也是个机会。”

    太子李承乾愣了一下,问道:“这对本太子会是什么机会?”

    “如何安置那些突厥人现在朝中还在商议,突厥人养不熟,真给他们粮草了,反而怕把他们养肥了来攻打我大唐,可若是不给,又是把他们往绝路上逼,逼得他们再次与我大唐为敌,太子若是提议把他们迁徙到白道川那么富足的地方,岂不是就解决了问题?”

    杜荷的话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后面的话不用说大家也都明白,太子李承乾解决了突厥的问题,那就等于是立功了,在李世民的心里分量又加重了些。

    “妙计,果真是妙计啊,好,改天早朝,本太子就把这个办法提出来。”

    程咬金回到府上之后,立马就把程处默给叫来了。

    “收拾一下东西,给我去一趟洛阳城。”

    程处默缩着脖子,有些不喜道:“爹,这么冷的天,要我去洛阳城做什么?”

    “唐舟那小子要在冬天种青菜,虽然朝中很多人都不信他能种出来,但你爹我却是信的,那小子贼精着呢,如果种不出来他会费这些功夫?”

    程咬金说完瞪了一眼程处默,他觉得自己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了,程处默应该已经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了,可程处默搓着手哈了一口气,一脸茫然的看着程咬金道:“所以呢?”

    程咬金一巴掌抽了过去:“所以呢?你有没有脑子,青菜在冬天可是稀缺的东西,这要真种出来了,那还不是大把大把的赚钱啊,你去洛阳城,那唐家小子要真种出来了,你就分一杯羹,顺便把冬天能种出青菜的办法也学来。”

    程处默气的不行,怎么自己的儿子这么笨,非得自己把话都说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才行。

    程处默被抽了一巴掌,他捂着脸哦了一声,道:“这种事情,让个下人去不就行了,这天老冷了。”

    听到这话,程咬金一脚踹了过去:“呸,你以为唐舟那小子会给一个下人面子?你去都不一定能占到便宜”

第475章 古相思() 
唐舟的消息传到了檀香寺。

    丹阳公主得知唐舟去了洛阳城做了那些事情后,很欣慰。

    也许在朝中那些大臣看来,唐舟灭封门山强盗,整治狱案等等不算什么大事,但在丹阳公主心里,唐舟做的这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令人喜欢。

    当然,丹阳公主除了知道这些事情外,还知道了唐舟要在冬天种出青菜的事情,而就在她仔细思索这件事情的时候,旁边的双喜道:“这小侯爷可真是想到一出是一出,谁都知道冬天根本种不出青菜来,公主殿下您说是不是?”

    丹阳公主沉思片刻,接着笑了笑:“小侯爷既然说能种出来,就一定能种出来,这样,你去一趟程府,让程处默来一趟。”

    听到这话,双喜有些不明白,道:“公主殿下,让程处默来这里做什么?”

    “那程咬金是个雁过拔毛的人,也许别人不信唐舟能种出青菜来,但程咬金不管信不信,都会派人去一趟洛阳的,而派其他人肯定占不到好处,所以只能让程处默去,我有封信要程处默稍去。”

    丹阳公主短短数语,已是将程咬金父子的性情给说透了,双喜听完,顿时恍悟,于是连忙去办。

    于是,在一个寒风凄苦的上午,程处默带着丹阳公主的信向洛阳城赶去。

    洛阳城中正风寒。

    天气越来越冷,自从石府被封之后,洛阳城相对安静了几天,而这几天里,唐舟也终于有空得闲,要么在书房围着火炉取暖看书,要么就是在院子里找人踢蹴鞠热身。

    这样的日子过的很快,也很舒心。

    而就在几天之后,唐舟收到了霍家村的消息,得到这个消息后,唐舟不做停留,立马派人拉着马车随自己去了霍家村。

    唐舟的蔬菜种出来了,而且长势很好,已经能够贩卖了,所以唐舟要把这些青菜拉到洛阳城中贩卖。

    唐舟带人拉着十几辆马车出了城这件事情一开始并没有在洛阳城引起多大轰动,像唐舟这样的身份,就是再多十几辆马车大家也不会觉得奇怪。

    不过当唐舟拉着十几辆装满青菜的马车回到洛阳城的时候,顿时使得整个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