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唐侯-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概要一年半载的吧。”

    听到要待一年半载,李世民突然愣住了。

    “怎么待这么久?”

    “心诚则灵嘛。”

    李世民自然也认为心诚则灵,但他不会真以为丹阳公主还愿就需要一年半载,想到之前丹阳公主跟唐舟传出的绯闻,而薛万彻灭掉高昌后又要归来,李世民突然有一个很不好的预感。

    “莫非我这妹妹有喜了?”

    李世民这样想着,眉头忍不住就凝在了一起,这要是真的,传出去可是太丢大唐的脸了,驸马不在,公主却怀孕了?

    不过李世民虽然这样想,却并没有开口问出来,只是笑了笑:“去檀香寺住一年半载也没什么,还愿嘛,不过朕看你气色不是很好,在入住檀香寺之前,还是找名御医给你瞧瞧也好,不然朕是要挂心的。”

    丹阳公主倒没有想到李世民会突然提出这么一个要求,不过她很聪明,知道李世民不会无缘无故提出要给自己检查身体,想到之前李世民对自己的怀疑,她多少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不过她跟唐舟做的措施很好,她相信不会有什么问题。

    “皇兄对臣妹真好。”

    李世民笑了笑,然后命人传了一位御医来,御医给丹阳公主悬丝诊脉,这样诊完之后,向李世民道:“公主殿下的身体并无大恙。”

    李世民见此,心中稍安,因为不好询问御医有没有发现丹阳公主有喜,所以就挥手让御医离开了,御医离开后,丹阳公主也提出告辞退去,李世民想了想,道:“御医刚才说你没有大恙,也许是有小恙的,所以以后朕要时常派人去关心你一下才行。”

    丹阳公主见李世民对自己还不放心,心中多少有点气,但她又不好在李世民跟前发,最终只能应了下来。

    丹阳公主离开之后,御书房渐渐安静,这时,外面突然闪进来一人,但李世民并未吃惊,道:“黑风,都打听清楚了?”

    黑风点点头:“回圣上话,都打听清楚了,那侯君信并没有跟太子亲近,甚至连太子都不曾与他有过接触。”

    黑风的话说完,李世民忍不住微微凝眉,暗想,莫非这次承乾他真的想要为朝堂举贤?

    可朝堂之间,那李承乾又是太子,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功利之心?

    知子莫若父,李承乾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李世民只怕再清楚不过了。

    挥手让黑风退去之后,李世民又看了一眼桌子上的两个名字,想到侯君集灭了高昌,对大唐可是无上功绩,他回来后少不得要赏他,可侯君集的地位已经不低,如果再赏的话,难免令他忌惮,功高盖主。

    李世民这样寻思一番之后,最终拿起毛笔将张亮的名字画了去。

    侯君集有功是要赏的,但不能大赏,不大赏又要侯君集心中畅快,那就只能恩泽其弟了,让侯君信升任户部尚书,应该能够打发侯君集了。

    而侯君集如果聪明,就应该好好接受这个安排。

    李世民的脑子转的很快,心想这样做也能试探一下侯君集是不是有其他心思。

    时间慢慢,御书房内渐渐闷热起来,窗外的蝉鸣聒噪的厉害,李世民觉得脑袋有点痛,不知道是因为天热的缘故,还是最近的事情太多给累的。

    他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感觉好些之后,才又翻看桌案上的奏折,而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响起了一声惊雷,接着就噼里啪啦的下起雨来。

    盛夏的雨,迅猛的让人有些始料未及。

第276章 捷报之后() 
盛夏的雨磅礴且长。

    次日早朝,雨仍未停。

    众臣站在大殿之上,外面的雨声哗啦啦的响着,像一首行军曲。

    因为下雨乌云密布的缘故,整个大殿都显得很是昏暗,君臣应答的声音被雨声干扰着,显得是那般幽旷。

    时间慢慢,李世民与群臣说完高昌的事情之后,就把事情又扯到了户部尚书的事情上。

    群臣为之少不得又是一番争论,李世民听完这些群臣的议论之后,最终说道:“刑部之事颇为重要,张亮张爱卿在刑部多年,若是离开,朕有些担心刑部难以运转,张爱卿还是继续留在刑部吧,侯君信即日起赴任户部尚书,不过户部发生了贪墨案,所以侯君信赴任户部之后,朕要每两个月检查一次。”

    李世民说出这样一番话后,群臣顿时愣了。

    以前,群臣相互之间争夺,李世民都难以做出决定,可这次怎么突然就做出决定来了,难道他之所以让侯君信去户部真的是因为刑部离不开张亮吗?

    群臣疑惑不解,可李世民已经下令,是再也更改不了的了,群臣高呼万岁,而后便退朝了。

    退朝的时候,大雨仍旧下着,群臣站在大殿门口迟疑片刻,而后便各自拿起自己的伞向宫门外各自的马车走去。

    侯君信离开大殿的时候,朝中不少官员来向他祝贺,侯君信一一回应,但心中却仍旧满腹疑惑,他不明白太子李承乾的人为何一定要帮自己,而他更不明白的是,李世民为何突然就选了他,难道李世民是认定李承乾这个太子了?

    从大殿到宫门这一段路上,打伞的官员鱼贯而出,侯君信撑伞正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他扭转过身,见是在朝堂上位自己争取很厉害的吏部一名官员吴蒙。

    “侯大人,不好意思,我们两人好像拿错伞了。”吴蒙走的很慢,显然是要走在最后,而侯君信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伞柄,虽然大家的伞都很相似,但他自信并没有拿错。

    想到吴蒙在朝堂上替自己争的这么厉害,他隐隐已经察觉到了吴蒙喊住自己的意思,只怕是要替太子拉拢自己了。

    可自己能答应吗?

    “原来拿错了伞,实在不好意思。”这个时候,就只剩吴蒙和侯君信两人走在最后了,两人交换伞后,漫步向宫门走去。

    “侯大人荣升户部尚书,真是恭喜啊。”

    “吴大人客气。”

    吴蒙见侯君信反应平淡,嘴角露出一丝浅笑,道:“既然伞已经换过来了,那我们就此别过吧,希望侯大人能为我大唐户部鞠躬尽瘁。”

    说完,吴蒙撑伞快步而去,这可把侯君信给弄糊涂了,难道真的拿错了伞?

    可这是不可能的,侯君信隐隐有些不安,越是弄不明白的事情,越是让他觉得不安。

    东宫。

    太子回到东宫之后,立马把今天早朝上的事情跟苏无为和杜荷两人说了一遍,他说完后,笑道:“看来父皇还是很认可本太子的。”

    苏无为和杜荷两人相互望了一眼,嘴角皆露出一丝浅笑。

    太子李承乾想的天真了些,但他们身为谋士却不能太天真,李世民为何会让侯君信担任户部尚书,难道真的是因为宠信太子李承乾吗?

    两人都是聪明人,自然不会这么认为。

    李世民是什么人,他可是一代明君啊,怎么可能因为对自己皇子的亲疏而对官员的任命有所区别对待?

    两人的表情很明显,正自鸣得意的太子李承乾看到之后,不由得凝起了眉,道:“难道本太子说错了?”

    苏无为这个人虽是谋士,但又与其他谋士不同,他除了想要李承乾当皇上外,还想让李承乾能够做一个对大唐有利的君主,所以这个时候,他站出来道:“太子殿下,圣上若只是因为宠信您就任命侯君信,只怕就不会托这么长时间了。”

    这句话让太子李承乾很受伤,但他也不好意思在苏无为跟前表现出来,因此心中暗骂了几句苏无为好不识趣后,这才又浅笑问道:“那苏先生觉得父皇为何要让侯君信担任户部尚书?”

    “自然是因为侯君集了,侯君集灭了高昌国,灭国之功在我大唐是很高的,侯君集回来圣上少不得要赏他,可侯君集的军功太高了,怎么赏,赏的高了皇上不放心,赏的少了侯君集不高兴,所幸,皇上就先赏了侯君信,等侯君集回来,圣上多分他一些金银珠宝就完事了。”

    苏无为信口说来,太子李承乾听完顿时一惊,细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而这边杜荷也是暗惊,杜荷一向以为自己是个很聪明的人,从来没有服过谁,这次皇上任命侯君信,他觉得主要是侯君信还没有依附太子,至于苏无为说的那些,他并没有想到。

    可如今苏无为说完,他才发现相比较他所认为的原因,苏无为提出的这点反而更有依据。

    这让他觉得苏无为是个大才,甚至比自己还要思之更密的人,这样的一个人在太子李承乾跟边对太子李承乾是很有好处的,可对他杜荷来说,却是障碍,因为有他在,自己永远都成不了太子李承乾身边的第一谋士。

    “苏先生说的不错,侯君集的功劳太高了,圣上已没有什么爵位好赏他的,只能赏他一些金银珠宝了,而侯君集如果识趣的话,应该感恩戴德,像李靖李绩两人那样安分一些。”

    太子李承乾听完这两人的话后,嘴角露出了一丝浅笑,道:“两位先生说的都有理,只是侯君集回来之后被父皇稍微压制了一下,那本太子要收拢他,还容易吗?”

    “正因为被圣上压制了一下,才更好被太子殿下拉拢啊,许以高位,更高的位,这是圣上给他不了的。”苏无为浅浅一笑,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如果不出差错,等侯君集回京之后,太子就要又添羽翼了。

    太子李承乾觉得苏无为所言不差,因此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而这个时候,外面的风雨更急了些,可这些跟屋内的三人却没有一点关系。

第277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 
雨急风狂。

    魏王李泰回到府上的时候脸色苍白的可怕,杜构见他如此,心中猛然一紧。

    虽然在外面魏王李泰一直都表现的很和蔼亲民,可他这个魏王的谋士却是对魏王再了解不过的了,他心狠,手也辣,所谓的和蔼亲民不过是他笼络人心的手段罢了,可如果有人当了他的路,他绝对不会手软。

    此时的魏王应该很生气,所以他并不敢贸然开口。

    魏王李泰托着肥胖的身子坐下之后,双目瞪着,可他又不说话,圆圆的脸上一双圆圆的眼睛,令人觉得十分恐怖。

    杜构的心又沉了一些。

    沉默持续了很长时间,整个屋内只能听到外面的风雨声,连盛夏的蝉鸣都绝迹了。

    许久之后,杜构微微抬头看了一眼魏王李泰,而就在这个时候,魏王李泰突然开口道:“你上次说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魏王李泰问的突然,杜构先是愣了一下,等他明白魏王李泰说的是什么事情后,他连忙应道:“已经准备妥当,只要王爷下令,立马就能够实施。”

    魏王李泰慢慢闭上了眼睛,下巴点了点:“好,三天之后就开始实施行动。”

    杜构颔首,犹豫片刻之后,还是问道:“今天早朝上,张亮败了?”

    听到杜构的问话,魏王李泰突然睁开了眼睛:“没想到凌烟阁功臣竟然争不过侯君信,本王实在不能理解。”

    杜构想了想,道:“并非张亮争不过侯君信,而是因为侯君集打了胜仗的事情,圣上只怕是要用这件事情来笼络侯君集。”

    魏王李泰是个聪明人,至少比太子李承乾要聪明,所以在杜构说完这些之后,他立马醒悟过来这是怎么回事,而他明白之后,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怪不得父皇突然就决定由侯君信来担任户部尚书了,原来是这么回事,不过”说到这里,魏王李泰抬头看了一眼杜构,问道:“不过侯君信虽然是因为他大哥侯君集才升任户部尚书的,可太子的人为何一定要举荐他呢?难不成侯君集已经跟太子联手?”

    “侯君集是一员武将,而且长年在外领兵,他在军中的威望很高,如果太子李承乾跟他联手,本王只怕就要落于弱势了。”

    杜构听完魏王李泰的话后,眉头微微凝了一下,道:“此事的确难以理解,就属下所知,太子并没有跟侯君集有任何来往,就连侯君信,他们也没有私下交谈过。”

    两人这样说完,皆是凝起眉头,心中一沉,而这个时候,外面的雨越发的急起来,可这跟他们两人也没有任何关系。

    唐侯府。

    唐舟待在书房倚着窗户看外面的风雨,林青素则坐在一旁看唐舟新写的聊斋故事,她对封神演义不是特别喜欢,但对聊斋立马的那些人鬼狐妖恋却是痴迷的很,每次看到动情处,都要忍不住抹几滴眼泪。

    唐舟虽然在看外面的风雨,但心中却在想丹阳公主,丹阳公主已经去了檀香寺,以后两人不知道见面的机会还多不多?

    檀香寺就在长安城中,是一个并不是特别大的寺院,一般情况下都是供皇室成员在那里戒斋许愿的,想到同在长安可却不得见,唐舟突然觉得很痛苦。

    如今风雨天气,不知道丹阳公主在檀香寺是否悲愁?

    唐舟正这样想的时候,突然听到林青素在后面喊自己:“相公,夫君”

    唐舟猛然醒了过来,然后扭转了头,这个时候林青素面露嗔色,道:“夫君,你在想什么呢,我喊你几声你都没应。”

    唐舟苦笑了一下,道:“看外面的风雨出神了,夫人有什么事吗?”

    林青素笑了笑,把手里的稿子拿起来晃了一下:“你说婴宁为什么总是喜欢笑呢?”

    听到林青素这话,唐舟知道她这是看到了聊斋中婴宁的那一篇故事了,只是婴宁为什么笑他也不知道,总不应该是想学庄子吧。

    可林青素问,他也不能不回答,想了会,道:“她是狐母所生,鬼妈所养,自非常人所能理解,后嫁王子服,喜得如意郎君,笑一笑很正常嘛。”

    唐舟说完,林青素却哼了一声:“不通,不通,狐鬼与人的情感并无多少差别,她那么爱笑一定是有问题的。”

    唐舟有点无语,心想林青素怎么会在这上面纠缠不清?

    漫步来到桌前,看了一眼婴宁的稿子,发现还没有写完,于是笑道:“夫人说的极是,是夫君疏忽了,故事还未写完,后面婴宁会恋念鬼母,反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