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唐侯-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人被打的浑身肿痛,又加上饥饿难忍,离开之后心中颇是愤懑。

    “这李管家也忒不厚道了,我们不过就吃他一口饭,他怎么对我们下手这么狠。”

    “可不是嘛,太不讲情面了,我们可是他的亲信啊。”

    两人这样抱怨着,越抱怨越觉得委屈,最后那孙三一咬牙,道:“李管家不仁,那就别怪我们不义,走,去见王爷去。”

    张大突然愣了,问道:“这个时候去见王爷做什么?”

    “你不是想吃饭吗,如果我们知道是谁把老王爷的死因传出去的,并且告诉了小王爷,你说我们是不是就能吃饭了?”

    “可我们不知道啊。”

    “不知道也能说出个天花乱坠来。”

    孙三这样在张大耳边低语一番,张大听完顿时睁大了眼睛:“这这不是陷害吗?”

    “哼,陷害又如何,你就说去不去吧?”

    张大犹豫片刻,最后一狠心:“去!”

    两人商量完,立马去了后院,他们去到后院的时候,李崇义等人还在吃饭,他们见此,突然就跪了下来:“小王爷啊,我们错了,我们不应该知情不报,其实那消息是李勤李管家传出去的,可他威胁我们不让我们说”

    李崇义等人之前还在讨论是谁把消息散播出去的,而且对散播之人恨之入骨,此时听到孙三和张大的举报之后,顿时愤怒不已,因此也不认真核查,立马下令道:“来人,去把李勤给我带来,乱棍打死。”

    李崇义的几个弟弟本来也恨李勤给他们父皇找个女人害死了他们的父王,以至于他们在朝中根基未稳就失去了依靠,因此当李崇义吩咐下去之后,他们几人也皆跟着附和。

    就这样,李勤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带了来,而且还没容得及他来辩解,便被一棍子闷的昏死了过去,张大和孙三见奸计得逞,但又害怕李勤花言巧语去哄骗李崇义,因此自报奋勇要前去执行乱棍打死李勤的事情。

    对这事李崇义倒也不甚在意,微一挥手就同意了,就这样,李勤在不明不白中丧了性命。

第262章 风雨欲来() 
盛夏,天气越发炎热。

    翠明楼因为新茶和凉皮的缘故,在食客没有食欲的季节竟然大卖起来。

    而在这段时间里,唐舟也没有闲着。

    如今新茶风靡长安城,每天来他府上请求合作的人不在少数,茶可是一种暴利行业,再加上古人好茶,所以唐舟也不可能放着这种赚钱的机会不做。

    但如何做,怎么做就必须考究考究了。

    如今新茶只翠明楼有供应,想喝新茶的只能去翠明楼,这样一来,翠明楼的生意自然是不错的,只是只卖茶水多少有些落入下乘,若能连茶叶也一起卖就好了,只是连茶叶也卖的话,势必使得翠明楼的生意有所下降。

    不过唐舟在几分思量之后,还是决定把茶叶卖出去,迅速占领市场的好。

    其实炒茶并非特别复杂的工艺,大唐不乏聪明人,以前的茶商如果琢磨的话,兴许自己也能炒出新茶来,不仅如此,他们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花样。

    所以,在唐舟看来,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很多茶商都将摸清炒茶的秘诀,到那个时候再去卖茶只怕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既然如此,不如他先占领市场,而且如果市场上有了炒茶的话,兴许能推迟其他茶商研制新茶的时间。

    这样决定之后,唐舟就命人买下了翠明楼周围的一处宅子,在宋小羽的安排下建了一个炒茶的作坊,这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

    作坊建好后,唐舟找来一些自己特别信任的人,教会他们如何炒茶,而就在作坊这边紧密的炒茶的时候,唐舟这边已是跟长安城的茶商商谈好了合作事宜。

    其实也简单,长安城的这些茶商想卖新茶,必须从他唐舟这里进货,价钱自然不便宜,比之前的的茶要贵上一两杯,不过新茶风靡,这些茶商就算高价买回去,卖的时候也能赚上不少钱。

    更为重要的是,新茶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这些人如果把新茶拿到其他地方去卖,又可以提价,所以就算唐舟的价格比以前的高很多,还是吸引了不少商人来此合作。

    商人趋利,他们想的那些道道唐舟也知道,把货运出长安城,不管是在大唐境内,还是西域诸国,这些新茶绝对是宠儿,唐舟如果去做的话,获利也定是颇丰的。

    只不过唐舟并不想麻烦,把茶叶运到其他地方去,还想再想办法拓宽市场,而且还要找人在不同的地方开店铺,他唐舟可没这么多人手,卖到西域诸国就更不可能了,沿途风沙那么多,太危险,唐舟可不想为了那点利润去冒险。

    所以,在长安城当最为原始的供货商是最好的。

    盛夏时节,蝉鸣不止。

    就在唐舟趁着新茶和凉皮大肆赚钱的时候,朝堂之中,一场密谋的风雨如期而至。

    这天早朝,因为天气的缘故,群臣多半都是汗流浃背的,就连皇上李世民,也是额头上的汗流个不停,不仅如此,连说话都觉得嗓子眼是干的。

    所以早朝开始没多久之后,群臣提意见什么的就不怎么积极了,李世民见此,也不想多呆,准备再问一句就退朝。

    “众位爱卿,可还有本要奏?”

    群臣相互张望,恨不能马上退朝,因此皆摇头,可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叫张吉的御史台官员突然站了出来,道:“圣上,年中将至,户部检核也该开始了,臣认为这是大事,不可马虎。”

    李世民一愣,不过仔细一想,好像也的确该户部检核了,只不过对于他来说,年中的检核并不怎么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年底的那一次。

    不过规矩不能废,既然张吉提出来了,那就开始检核吧。

    “张爱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那就让户部把今年上半年的进项和支出统计一下吧。”

    张吉见此,又道:“往年皆是如此,但臣觉得户部掌管天下的钱粮,还是应该更为严苛一些才是,臣提议由太子、魏王以及吴王三人合同检核。”

    张吉只是御史台的一名官员,此时突然提出由三位皇子检核户部,不由得有些吃惊,大唐开国这么多年,户部一向都没出现什么问题,朝廷每年的库存也是连年上涨,这般严苛的检核倒是首次有人提出,因此不由得令人怀疑户部有什么问题。

    亦或者是哪位皇子想搞什么鬼。

    可张吉把朝中几个有能耐的皇子都提了出来,到底是那个皇子又实在令人捉摸不透。

    朝臣相互张望,一时间都不敢开口,李世民却是微微凝眉,暗想难不成户部真出了问题?

    虽然李世民也觉得这有可能又是哪位皇子的阴谋,可不管这阴谋如何,如果户部真出了问题,他也不能视而不见。

    细思片刻之后,李世民将目光投向太子、魏王和吴王三位皇子,问道:“你们三人意下如何?”

    太子李承乾道:“户部对我大唐来说至关重要,检核严一些也是正常,儿臣是同意的。”

    魏王李泰心里却泛起了嘀咕,那户部郑墙是他的人,调查户部岂不就是调查郑墙,可他若是不同意,反而更容易令人起疑,所以在太子李承乾说完之后,他连忙站出来表示附议。

    如今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都赞成了,吴王李恪就更没有反对的道理了。

    三位皇子这样说完,李世民点点头:“好,那就由你们三人负责检核,御史台再派出几人来进行监督,若有人从中捣鬼,朕绝不轻饶。”

    这样说完之后,李世民望了一眼群臣,见再无人上奏,于是微一挥手,宣布退朝。

    退朝之后,天气依旧炎热,朝中群臣离开皇宫之后,倒没有急着各奔东西,而是三三两两的聊着,今天张吉提出的问题实在令他们太奇怪了,而对于一些对于朝堂风雨比较敏感的老狐狸如长孙无忌之流等,更是隐隐察觉到了危险的味道。

    只怕在这朝堂之上,要变天了。

    猜出了这些,他们就不能像往常那样再没心没肺的喝酒逛窑子了,他们必须谨慎一些,甚至需要弄清楚这是谁的阴谋。

第263章 各自应对() 
东宫。

    太子李承乾回到东宫之后,立马派人把杜荷给叫了来。

    “杜先生,本殿下知道你很聪明,而且运筹帷幄,只是检核户部之事,你让本太子一个人去负责不就行了,干嘛让张吉把魏王李泰和吴王李恪也都牵扯进来。”

    杜荷见太子李承乾不理解,心中多少是有些失望的,但还是连忙说道:“殿下,这事要由你一人负责也并非不可,可调查出来之后,就你一人的证词难免难以令朝臣信服,可如果有魏王李泰和吴王李恪的话,那就任谁也不会质疑了,再者,就算出了什么问题,殿下你也不用一个人担着不是?”

    太子李承乾听完这话,顿时一愣,觉得杜荷言之有理,可他又有一个疑问:“那郑墙是魏王李泰的人,他势必处处袒护郑墙,万一他们有了准备怎么办?”

    “无妨,在退朝之后,属下已经借殿下名义派人将整个户部的账本给看封上了,除非三位皇子在场,任何人不准靠近,违令者斩。”

    听闻此言,太子李承乾微微颔首:“杜先生做的不错,既然这事由我们三个皇子负责,我做这样的安排也不会引人异议,只是你就那么肯定能从账簿中找出问题来?难不成你?”

    说到这里,太子李承乾顿时露出惊讶神色,杜荷何等聪明,看到太子李承乾这个样子,已是明白了他的意思,道:“殿下是觉得我在户部做了手脚?”

    “难道不是?”

    杜荷摇摇头:“户部是魏王李泰的地盘,我怎么可能做的了手脚,而且户部不比其他地方,账簿看的严着呢。”

    “那你的自信从何而来,就因为知道郑墙的钱财多了些?”

    “这只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就是我为殿下找了十几个老账房,这些老账房都是做假账的高手。”

    太子李承乾又不明白了,问道:“你要这些人在查账的时候动手脚?”

    听到太子李承乾这话,杜荷有点无语,心想你怎么老是从阴谋诡计中想呢,就不能想的正常一点?

    “非也,其实属下想说的是,他们这些人都是做假账的高手,所以如果户部的账目有什么问题的话,绝对逃不出他们的眼睛。”

    太子李承乾点点头,沉思片刻后问道:“你有几成把握差出问题来?”

    “七成。”

    太子李承乾笑了笑,对他来说,七成已经足够了。

    魏王府。

    退朝之后,魏王的心就没有平静过,这让他肥胖的身子呼吸都有些不顺,时不时就要喘一下。

    魏王李泰刚到府上没多久,户部尚书郑墙就急匆匆的赶了来,三个皇子要调查户部,他可不能不来啊。

    郑墙来到魏王李泰跟前,扑通一下就给他跪了下来。

    魏王李泰凝着双眉,问道:“怎么一来就跪啊?”

    郑墙脸色很难看:“王爷,您可要救救小的啊。”

    魏王李泰心头猛然一沉,他早觉得这事怪异,不是其他皇子的阴谋就是户部真的有问题,如此郑墙突然说出这么一句话,那可正是印证了他的想法的。

    “户部真有问题?”

    郑墙是魏王李泰的人,而且是很亲近的那种,如今事情已经到了紧要关头,他也不敢隐瞒,连忙说道:“属下从户部贪墨了一点银子,做了一点假账。”

    听到这话,魏王李泰突然起身,一脚踢在了郑墙的身上,户部很重要,是他谋大事的根基,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郑墙竟然是贪财之辈,这样的人最容易坏事了。

    不过魏王李泰在踹了他一脚之后,反而慢慢冷静了下来,郑墙不能在户部了,但却不能是现在,此时的他必须把户部握在手中,就算要撤了郑墙,也必须等自己找到替代之人之后,所以现在的他还必须保住郑墙。

    “这事知道的人多吗?”

    郑墙本以为自己万无幸理,听闻此言,顿时一喜,道:“只有几个人知道,不过属下都给了他们好处,他们不敢出卖属下的。”

    “假账做的如何?”

    “属下也算是个做假账的高手了,绝对没有什么问题。”

    魏王李泰沉思许久,而后摇摇头:“不行,还是太危险了,没有多少人知道,可那张吉为何会突然提出严审的?这样,你去户部把假账毁了,把贪慕的银子全部补上,不够先从我王府中支取。”

    为了保住郑墙,魏王李泰觉得只能这样做了。

    可郑墙却傻眼了。

    “王爷,属下来时,太子已经派人把户部看严了。”

    “什么?”本来以为万无一失的魏王李泰突然像发疯一般的向郑墙扑了去。

    吴王府。

    吴王李恪回到府上的时候心情似乎很不错,虽然他知道自己被人当枪使了。

    廉红线见他如此,笑道:“王爷这般高兴,可是有什么好事发生?”

    吴王李恪笑了笑:“倒不算什么好事,就是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两人开斗了,他们两人斗来斗去,本王倒可以坐下看热闹了。”

    这样说完,吴王李恪将今天早朝上的事情跟廉红线说了一遍,廉红线在烟花巷有江南阁,对于郑墙出手大方的事情自然知道,也早怀疑,只是因为吴王李恪势力较弱,并不想过早动他罢了。

    如今太子李承乾要动,他们看个热闹倒是无所谓的。

    只不过李恪说完之后,廉红线笑道:“户部可是个肥缺啊,六部的尚书虽然品阶相同,可户部和吏部的尚书给人的感觉就比其他尚书要高一级,王爷难道就不心动?”

    李恪并没有吃惊,太子李承乾跟魏王李泰斗,不管谁赢,那郑墙户部尚书的位置怕是保不住了,如果趁此机会将自己的人安插在户部,那可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户部很重要,本王自然有心,但你觉得本王的这些人当中,何人能够当此重任呢,而且还能避免被太子和魏王两人合伙夹击?”

    廉红线双眉微蹙,红红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