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锋少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尖锋少年-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可没有义务陪你玩,谁像你这么闲,我们可忙坏了。”

    “我也不愿意闲着,你们不去也不带着我呀。”贝雷宝宝一副委屈样。

    “带你?开什么玩笑。”曾凡可不敢让他出来,他不说话还好,要是碰上谁都跟谁聊,那可就热闹了,再说就他这张脸也不行。

    “干正事,我们回你老家看看。”

    “我的老家?回北极呀?那都那样了,还看啥。”地下工事已经毁了,他当然知道。

    “到哪你就知道了。”

    曾凡在地图上标好了航线,横穿欧洲大陆,到了欧洲时,把速度降了下来,从二战时的主战场通过。看到下面到处都是被战火摧毁的颓败的城市和荒芜的田园,很多死去的战士的尸骨裸露在外,没有被掩埋,让人惨不忍睹。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这究竟是人类的战争还是野兽的狩猎场?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为了疯狂的掠夺,不惜以人民的生命为代价,真是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战争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但更是人类文明的大倒退。只有和平发展才是人类进步正确的道路。

    看到这些,曾凡和胡静的心里很不平静,他俩还是第一次看着这样悲惨的场景,心里也有些后怕。亏得曾凡把北极的地下工事毁掉了,如果不死之花和小毛驴落到了约瑟夫的手中,很有可能更悲惨的事情就会发生。

    到了地下工事的上空,曾凡打开了扫描仪,胡静听曾凡讲过地下工事的情况,看到眼里还是格外的震惊,这里就是一法西斯的小王国,里边什么都有,就算没有外部的供应,也能自给自足的生存下去,

    一层一层的扫描拍照,关键的地方和带军衔的人进行放大,找到了莉莉玛莲和鹰钩鼻子,那时莉莉玛莲还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鹰钩鼻子也就二十多岁。直到全部扫描完也没有找到云中和云红这两个人,这时他俩不在这里。

    但收获还是有的,一个是扫描到了军衔最大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约瑟夫本人,有了他的影像资料。另外就是发现飓风一号已经在仓库里了,飓风二号照葫芦画瓢也建的差不多了,和曾凡进去是看到的一样。

    如果这个地下工事是一九三八年建的,那么不会这么快就建好两个这样先进的飞行器,这就说明飓风一号,也就是小毛驴不是在这里建造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还有一个更高级,更先进的地方有这样超级先进的武器,小毛驴是一个样品,飓风二号是一个复制品。

    能把小毛驴带到这里来的不是云中就是云红。而云红就在就在他们身边,跟紧他就能找到那个先进的地方和那些神秘的人。

    曾凡和胡静不能在这久待,也不能进入到地下工事做什么,目前知道这些就可以了,他俩很快就回来了,前后只用了四十多分钟。

    程远的经历同苏荣和方向一模一样。

    抗日战争结束后,程远和他爱人珍珍回到燕京做地下工作,燕京和平解放后他们留在了燕京,程远工作的地方也是那座小楼,最后,他也满怀深情的把那封信缝进了被子的一角,离开了燕京,回山西做地方工作去了。

    三封信都知道了下落,只有李老的那封信没有藏在哪里。是不是像王贵说的那样被枪打没了?只要看下去就知道答案了。几个人都很有兴致。李老可能觉得自己的事自己知道,有些犹豫,又不好扫大家的兴,决定跟着去。

    王贵特意的问他:“真的要去吗?小李的。”李老点点头,上了车。

    开始没有什么悬念,李老的经历和前三个人一样,也符合他给胡静、王贵和曾凡讲的故事,可是看到他救珍珍的时候,不是从四个乡匪的手中救的,也和前三个人一样,是打死了一只狗,吓跑了两只。胡静和王贵对看了一眼,偷偷的看爷爷,爷爷低着头,浑身都不自在。他们俩没有说穿,怕爷爷脸上挂不住。打土匪和打野狗怎么能一样,不在一个档次上吗。

    看到最后李老自己更震惊了,他和苏荣、方向、程远一样,也是打开了那个房间,把信也缝进被子的一角。缝完信,李老抱着被子嚎啕大哭,好像抱着的不是一床棉被,而是刘虎本人。

    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李老再也没有离开小楼,一直在这里工作到离休。离休后他也不愿意离开这里,可能是这里承载着他太多的回忆,也可能这里有他魂牵梦绕放不下东西,或者是深深刻在心底一份牵挂,一份守护,一份等待,一份不舍,使他有了坚定的信念——等待一定会有结果。组织上索性就把这座小楼分给了他,让他住在这里。

    那么,夹在书里那封信是怎么回事?难道还有第五封信存在吗?李老自己也糊涂了,他完全不记得曾经把信藏到了被子里。

    (本章完)

第204章 扑朔迷离() 
答案就在眼前,他们没有马上打开书架,姜参谋长先向军委汇报了情况,请示军委是不是派人来,亲自拆开被子,看看信的内容。

    军委的决定和以前对信的重视的态度大相径庭,只有一句话:

    “把信交给刘将军。”

    费了这么大的劲,把信给王贵就完事了?怎么说这信也是首长当年亲自给他们的。大家觉得这么多年这么重视这封信,花这么大的精力,用这么精干的力量寻找刘虎,难道不想知道这几封信的内容?还是已经知道了信的内容?不管怎么说,总让人觉得有点虎头蛇尾。

    究竟一开始找刘虎和现在他们找这几封信到底值不值?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命令没有走样,当年寻找刘虎就是为了送这封信,现在也一样,把信交给王贵。

    果然没有什么悬念,在每个被角都有一封信,就好像事先约好了似的,竟然每封信占一个角,四个人谁都没有发现别人的信。令大家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们四个都不约而同的把信缝在这个被子里,而不是放到保险柜等更隐秘的地方呢?

    拆开最后一个被角的时候,他们隐约看到被角上有很淡的字迹,这可是个重大的发现,拿到灯光下仔细辨认,原来是“刘虎”两个字。他们都把目光投向王贵,王贵平时喜怒不形于色,一副嘻嘻哈哈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的样子,现在也有些动容,轻轻的**着被子的手竟有些颤抖。

    大家都猜到了,也明白了,这是刘虎当年盖过的被子。可能几个人是想没有找到刘虎,也不知道刘虎还在不在,把信放在刘虎唯一留下的被子里,就算是把信交给刘虎了。

    大家不知道缝信时每个人的心情,但能够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种情谊,那是怎样的一种悲壮!

    王贵打开了信,每封信都是一样的,是用毛笔写的一首没有标题的七言诗:

    赵氏十二留箴言

    阿瞒用兵许昌边

    天外若有神仙府

    桃花园里好种田

    从字面上看诗写的很一般,没有什么文采,笔迹也不像是首长的,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要知道为什么让刘虎看这样一首诗,是不是这首诗有所指,或者和刘虎有什么约定,只有刘虎才能知道其中的含义。大家都看着王贵,看他怎么解释。王贵看了一会说:

    “这首诗说的是屯田,根据当时的情况看,红军的粮草补给一直很困难,到达延安后,红军的队伍不断壮大,成立了边区政府,后方机关人也越来越多,首长就有屯田的意思,改善红军经济状况,给我这封信大概是想让我物色一个适合屯田的地方。我没有看到这封信,当然也没有去完成这个任务。后来,你们知道的,著名的南泥湾,红军就在那里屯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李老,姜参谋长和楚月对诗歌没有什么研究,但对历史人物还是知道的,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曾命人在许昌屯田。王贵说的应该是对的,可就为了寻找一个适合屯田的地方,费那么大的劲去找刘虎,而且还当做是最高的机密,恐怕很难说通吧?可是,还能有什么解释呢?

    胡静在他们中是学历最高的,而且学的就是军事历史,仔细的看了看这首诗,点点头说:

    “王贵说的对,这首诗前两句写的就是屯田。汉宣帝时,西北羌人发动武装叛乱,进犯过境,攻城掠地,残害百姓。年届七十的西汉名将赵充国毛遂自荐,亲自挂帅出征,在国库空虚军费不足的情况下,以一万军队实行屯田,保证了军队补养,坚守了边防,羌人的五万军队被陆陆续续的消灭了四万多,赵充国总结了屯田的好处,写了著名的《留四便宜十二事》,即屯田的十二好处,成为反映我国屯田制度的重要文献。

    “曹操屯田许昌的事中学历史课都讲过,大家也都熟知。可是后两句诗说的却不像是屯田,表面看好像是顺下来的,意思是找一个好的地方种地,但是显然不切合实际,‘天外’应该指很远的地方,很远的地方屯田需要长时间的运输,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另外也发挥不了屯田战时能打仗闲时能种田作用。”

    “还有,桃花园应该是有所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对应的就是神仙府,神仙府应该是一个逍遥自在的地方,应该有那么一群生活似神仙的人,那么,这个地方在哪呢?为什么要去那里屯田?这里应该是一个不为外人知道的一个很隐秘的地方,隐秘的地方最适合的不是屯田,那是什么呢?而是屯军,说种田只是一个噱头,让人不那么容易猜想到。我设想是不是有一支精锐的军队,隐藏在什么地方,而这个地方只有一个人知道,他又能调动这支部队,这个人会是谁呢?是不是得到这封信的人?让他去找这支军队。”

    胡静说完了,显然这个结论出乎大家的意外,有些难以接受,可胡静说的似乎有理有据,合情合理,真的是这样吗?大家又把疑问的目光投向王贵,得到这封信的人当然是王贵,难道王贵有一支精锐的军队?想让他把这支军队带出来?

    王贵一脸惊愕的看着胡静,胡静也不回避,眼对眼的看着王贵,看着看着两人都有了笑意,笑的很尴尬。

    “小李的,胡静是你的亲外孙女吗?”

    李老不知道王贵为什么这么问。“当然是我的亲孙女,我是看着她长大的。”

    “她可没有继承你的优点,你比较实诚,她就爱瞎猜,就这么一首诗,就组建出一支精锐部队来,胡静,这可不能瞎说的,领导都在这,你给我这个离休的老头扣上这样一顶帽子,这可非同小可,不查实了还不治我个谋反罪呀。我可承受不起。”

    边说还边冲胡静挤咕眼睛,胡静扭过头,假装看不见。

    (本章完)

第205章 第五封信() 
姜参谋长他们没想到胡静会把这首诗解释成这样,这样说太牵强了,也没有什么证据,说王贵有一支精锐部队,他们根本就不会相信,他们更倾向王贵的解释,因为这已经是被历史证明了的事实,南泥湾开荒,还有解放后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有北大荒的军垦农场,各大军区也都有自己的后勤基地,这些都是军队屯田的例子。

    姜参谋长认为寻找刘虎和他们后来找信这件事应该到此为止了,王贵如果想留在北京,就给他安排房子,想回老家就给他送行。

    这几天大家都没有休息好,都早点回去休息,他也想尽快的把结果向军委汇报,跨越几十年一段公案总算水落石出了。他们几个也跟着王贵经历一段梦幻之旅,王贵不说,军委没有指示,他们也没有权利深究他是怎么做到的,只能都保守这个秘密,最好的解释就是王贵擅长催眠术,这样的经历他们是在梦中完成的,这样才对得起王贵对他们的信任。

    姜参谋长站了起来,看看大家说:“已经过去几十年了,我们今天能把他完成了已经很不容易了,其实刘虎将军没有义务帮我们找这封信,说到底他不过是为了完成李老和其他三位前辈的一个心愿。他们曾经是出生入死的战友,他们的深厚的感情也让我们感动。

    现在信找到了,也知道了信的内容,屯田也好,屯军也好,都不重要了,如果一定要有一个定论,我更相信刘将军对信的解释,当时在日伪层层的封锁下,也确实需要一个稳固的后方给养支撑,屯田是最好的办法了。好了,在这里我感谢刘将军,也祝贺大家,按军委的指示宣布这次任务圆满结束。”

    姜参谋长带头鼓起掌来。李老更是激动,热泪盈眶的,紧紧的握着王贵的手。“老哥哥,咱们都离休了,你也别回东北了,咱俩就住在一起,说说话,出去钓钓鱼,偶尔的胡静和曾凡还能带咱们俩出去逛逛。那多好。”

    “我才不带你们出去逛那,我可没那个闲工夫,有时间我还去找王贵藏起来的部队呢。我想那个部队肯定陆海空全有,那时,我就当他们的总司令。比在学校可强多了,想想啊,三军总司令,那得多威风!不像有的人当个将军就觉得了不起了,其实,手下一个兵都没有。”

    胡静边说还边用眼睛斜视着王贵。还别说,这爷俩还真像,都那么执着,姥爷爷那边心落地了,孙女又不依不饶的了。

    大家都笑了,这个胡静还挺能气人的。

    姜参谋长说:“这几天都辛苦了,今天晚上我代表军委请大家吃饭,就算是庆功了。”

    “报告,姜参谋长,吃饭可以,庆功还太早了吧,任务还没有完成呢?”

    “胡静同志,任务怎么没有完成,信都交给刘将军了。”

    “都交给了吗?你们好好想想啊?当天王贵挨了一枪那时候,是不是还有一封信,后来信找不到了,爷爷急的够呛,王贵说是有人开枪把信打走了,这才开始重新找信,找到了四封信对不对?那第五封呢?第五封信还没有找到,任务怎么算完成了?你们说是不是?”

    胡静说的真是那么回事儿,要是没有那封信丢了的事,他们也不会从头去找那四封信,既然王贵说有第五封信,那封信究竟被谁用枪打走了,那个人为什么要偷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