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于大明160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吾生于大明1600-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62章 宗族() 
1615年,同年大事还有,李成梁逝世和八旗组建,关外的努尔哈赤依旧如历史上一样发展,在赫图阿拉把满族原黄、白、红、黑四族中的黑旗改成蓝旗,并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共八旗。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八旗制度,每三百人立一牛录额真,五牛录立一甲喇额真,五甲喇立一固山额真,固山额真左右各立梅勒额真。这标识着东亚游牧民族最后一只强大的军队开始成型。

    而此时的幕府挟大阪之阵(彻底消灭丰臣家)大胜之威,颁发了一国一城令和武家诸法度,即每名大名只可以拥有一座城堡及限制筑城,增筑城堡必须得到幕府的批准,这代表了幕府的权威达到顶峰,全日本彻底的匍匐在了德川家的脚下。

    而刘玉波占据了济州岛,乘着山东、畿辅二地大旱整整移民了9万人,其中一万人移民到济州岛去巩固当地,另八万人一半安置于北港,其余四万人安置台中台南二县,在消化掉这批移民之后,刘玉波的势力将再次暴涨。唯一有些的可惜的事明朝过早的发现了灾民流失海外的事,提前下令二地官员制止了灾民外流,让刘玉波至少失去了三万移民。

    不过因为流失的九万灾民,这次大灾对明朝造成的危害比历史上小了许多,最为明显的是二地赈对灾明朝造成财政负担压力不大。

    不过根据月机关提供过来情报,山东今年还是粮食不够的状态,还需要朝廷在一次赈灾,而南北各地气候灾害依然严重,照现在的状况来看明朝今年的精力还是主要集中在关外女真和各地灾害上,刘玉波只要不惹事是明朝想来也是不会打击他的。

    1616年3月,刘玉波看着孙守福递上来的在台儒生陈表,嗤笑一声就将它仍在了一旁,老夫子终究是老夫子,说什么女子不宜读书,应当遣送回家相夫教子,要拨乱反正将教材改为四书五经,废除杂学提倡八股文,开放关禁允许台湾的学生去参加科举考试,最后提到刘玉波切不可更改祖宗法典不可走邪道,不然以后必将艘后人唾弃,强烈要求刘玉波要重回繁体字。

    刘玉波内心真的想踩死这群脑子僵化腐儒,他可是清楚简体字功效的。仅以军队来说刘玉波军中那帮大老粗的识字率提升的怎么快若说一点都不关简体字的作用,刘玉波是一个不信。要是因为你一句祖宗之言就废了刘玉波在全台施行了四年多的简体字,还真当他脑子装的是屎啊。

    孙守福看着刘玉波一脸牙痒痒的模样,自然知晓是什么事,若不是刘玉波为了拉拢一下士大夫的心,要求在台明朝儒生的陈表一律要交由他亲自过目,孙守福才不会将这份陈表送来。

    孙守福笑道:“都督你设官学,资助贫苦无依人家的孩童上学念书,这有何错。要我说这明朝上下在这方面,不知要差我台湾多少。想来这些人左右不过是一些考不上公务员的酸儒,或是一些看不上小中学教的只是些史书,诗经,唐诗宋词,数学这些杂学,在他们看来这学了却有何用,当今科举考的四书五经才是正道,都督你这么做不亚于否定了他们前半生所学,不找你麻烦就怪了。”

    刘玉波冷笑道:“这当真是笑话!这些小孩全是出身于贫苦人家,若是没有我出钱资助,将来一个只怕大字也不识,我令人教一些史记,汉书,左右不过是让孩子们知道咱们中华的历史,将来不致忘本,教诗词歌赋,不过是让孩子陶冶情操,免得将来不致只知稻梁,不识风月,教数学这些所谓的杂学,不过是让孩子开阔眼界,免得将来只知八股,不晓天下事。还有,纵然我令人教四书五经,他们又有钱去应考么,我又准他们去应考么,难不成我培养人材,是去为大明效力!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也亏这些人想的出来。”

    孙守福建议道:“都督,不如让属下出面与他们交涉,不服者驱赶出台湾,免得他们在来瞎捣乱。”

    刘玉波摆手道:“别理这些死脑筋的家伙,我想他们巴不得我驱赶他们呢。”明朝的这些儒生好虚名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想想朝中的那些言官一个个以被皇帝庭仗为荣,为此常常一言不合就上表骂一顿皇帝,表现出自己忧国忧民,若是能挨一顿庭仗,那就更好了只要活下来当即名满天下,真是好不威风好不快活,刘玉波才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如了他们的愿。

    若是他真的不与儒生对付,他也不会学明朝皇帝那样假惺惺的,干脆就直接掀桌子好了,满清能用杀头的方式,将后世文官训练成听话的狗那他也能,只是他不愿也不想,因为这样一来无异于将中华民族的脊梁骨打断,若想恢复简直就是千难万险,到底也只有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满清做的出来。

    和孙守福说了一两件明朝的官员的糗事寻乐后,孙守福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都督,那些个乡下的家族和城里的家族族长这几日不断托人宴请我,我耐不住人烦,也就去了。到了却发现,左右不过是把我请去倒苦水来着。说什么你律法太严,手伸的太长,明朝那边如何让如何,你这边有如何如何,总而言之就是都督您应该学学明朝,放点权给他们。那些新来的移民族长有抱怨您的卫生包干制,说什么强令众人扫街清家,大家伙本来干活就累了一天了,你也不体谅。又把前话重提,好生埋怨了一气。这也罢了,还有几个族长拉着我,说你比我年轻,办事毛燥,问我能不能让你少管民政的事,把这一摊交给我得了。言下之意,就是劝我夺你的权。”

    刘玉波早就通过月机关了解到这些事,他这几日本就心情不佳,竟然这群蠢材自己送上门来,也就怪不得他无情了。想造反,那也得有本钱是不是,若是没有本钱,还提这两字那不等于自寻死路。

    刘玉波冷笑道:“先让他们蹦跶着,看看这群跳梁小丑跳的了几天。”

163章 开端() 
潘雨辰将手中的密报呈给了刘玉波,“都督,咱们治下福建的大姓,不外是林、黄、蔡、郑几姓,这几日宴请各位头面人物的,也正是这几姓中大家族的族长,他们无一不是在乡间一呼百应的人物,时常更是抗拒官府。属下认为都督不可操之过急,若是都督悍然捕杀了他,只怕在这台湾将会人心尽失!”

    刘玉波笑道:“这来台百姓无一不是由我提供田土,房屋,农具,若不是我他们只怕还在内地过着苦日子,难不成他们敢为了这点小事造我的反?”

    潘雨辰答道:“都督,你掌权日久也没什么亲族,不知道底下的百姓大抵是不会为什么朝廷、大义与人拼命,到是身边的田地财产,才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便是血亲。别看都督你给了大家伙这些活命的东西,让他们吃饱了饭,若是大开杀戒残杀他们的血亲,这些人造反是不至于的,但背地里骂您也是免不了的,依属下来看,反正他们翻不起浪来,都督又何苦一定要杀人。”

    潘雨辰可是深知宗族的影响力,自秦大一统前,中国是天子与贵族共治天下,那时候的百姓连姓也没有,什么宗谱,族长之类,更是无从说起。自秦灭汉起,汉代举贤良方正为官,所荐者,大多是官员亲属子弟,乃形成世家门阀,西汉时世家势力尚不明显,汉法严酷,贵族世家动辄犯罪族诛。自汉光武厚待豪强,允许世家豪强拥有大量的土地部曲,门阀世家乃成为左右东汉政治的最大力量。汉末三国之乱,诸路豪强大多是拥有大量私兵部曲的地方豪门,无论曹、孙本人,还是其属下,皆以宗族为最得力臂助。至东晋南北朝,家族亲疏关系愈加重要,血缘近者高官厚碌,疏者虽贤才不得进用。门阀势力自此崛起,后来经过不断的战乱和后世帝王的改革打压,能在朝堂影响皇权的大家族固然是消失无踪,但家族为大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中国之人无论是婚丧嫁娶,田土财产,皆与家族共有。寡妇再嫁,官不问而族长问,祠堂私刑皇权亦不得干涉,财产分割,也是请族中长老公议,一族族长往往比当地县官更能控制地方。到明朝皇权虽前所未有的加强,士大夫代表的儒家文化早已成皇权附庸,宗族势力便成为民间唯一能与皇权相抗者。

    也只有刘玉波这样自后世来宗族观念淡薄,父母又是脱离宗族影响结成的“野鸳鸯”以及高家庄高老对他溺爱才没有让刘玉波清醒的认知这时代宗族的势力。

    但底下的人自然知道厉害,故虽早知各族族长对刘玉波都有些不满,但也没有过分的激化矛盾,却怎么也料不到事情会发展到有人暗中试图推翻刘玉波统治地位。刘玉波更是料不到自已出钱出力,让这些在内地连饭都吃不饱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后,却仍然有人对他这般不满。

    父亲之死已经让刘玉波内心憋着一把火,现下这群人又想推翻他的统治地位,无异于往他心中怒火上浇了一把油。品尝过权力滋味的人就像吃过肉的老虎是断然不可能放弃的,所以刘玉波是绝对不会将自己权力平白无故的交出去的,这群人既然将主意打到了他身上若不施展铁血手段,以铁和血堵上这群人的嘴,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几斤几两,怕不是自己就要步上史书上那些可悲人物的后尘了。这些怎么能让刘玉波忍得了,

    现下刘玉波虽说是愤怒,但伤感到是更重一些。他本想仅凭自己脑中现代理念,西方民主的思维逐渐改造旧思维旧传统。只是现在中国人尚未形成民族主义,以至于未来对异族入侵都麻木不仁,对国家大事大都持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看戏态度,对革新祖宗法典的革新更是抗拒,对部分愚昧传统的固守,皆让刘玉波感觉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他现下深深的明白凭一人之力改造民族,无异于难于上青天。

    既然如此他已经下决心走独裁打压异已之路,反正连后世人人畏之如虎的军国主义他都拿来用了,而且还得到了极好效果,那不如走的更加极端一点,虽然独裁改变的东西,只有靠强权强人才能维持,若是哪一天刘玉波无缘无故的挂了,很有可能人亡政息,但他也顾不得什么了。

    自实力不断增强,刘玉波也逐渐的树立了自己目标,也不想以前那样只图安身立命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使命感,在这璀璨的世界舞台上,若不是不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岂不是徒留耻笑与天下,后世历经百年苦难崛起的伟大民族,张开眼睛看世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最美好的时代,只能靠着老祖宗留下的土地,忍受屈辱艰难的复兴,现在既然他来到这个世界,那必然要搏一搏试一试为后世之人争取更为广阔的海洋与陆地。

    “雨辰,你可有何良策。”刘玉波看向这个最近春风得意月机关指挥者,在他身处阴谋诡计中潘雨辰,必然会比他更懂人心。

    潘雨辰内心不停的在打鼓,在他看来刚才的刘玉波脸色忽而愤怒,忽而伤感,忽而坚定。。。。。最后整个彻底的明悟了一般,满脸杀气腾腾的,这一开口只叫潘雨辰吓失了神。倒不是潘雨辰如此不堪,若是潘雨辰真如此不堪是坐不牢这个位置的,实乃因为在台湾高层中,潘雨辰的权力几乎是完全依附刘玉波的,自主权比起赵钱孙三人来说,差的实在是太多了。

    缓过来后,潘雨辰发挥了他的特长心中马上便有了定计,开口道:“都督,属下认为可以在新来的北方移民上做做文章,挑拨双方的关系,待到双方闹大了,到时在由大人出马一举定乾坤。”

    刘玉波思量了一下觉得可行,便道:“这件事就交由你来办,记得不要闹出大篓子。”

    “是,都督。”

164 乱局伊始() 
自定计后,刘玉波便下令传召各县,宣布取消各镇镇首,事权皆归当地总署受理,同时取缔各村自治组织,将各地的治安权限划归到治安署。

    其后刘玉波更改移民路线去广东沿海招募了数千粤人来台,又特地将各县附近的肥沃熟田尽数分给了北人与闽人,凡这些后来人与闽人之间有争执,又下令各地总署偏袒北人与粤人,打压闽人。因刘玉波本人素来不管各地案件,这些人到也没把锅扣到他身上,只不过在背后说他用人不当,又骂这些各地官员明明是闽人却要偏袒外人,这等忘祖行为实在是可恶。这数月来寻孙守福诉苦的人络绎不绝,弄的他头疼不已,无奈之下,只请刘玉波派他去琉球视察,刘玉波知道孙守福已经察觉了矛头,想逃离这个大漩涡,虽有遗憾刘玉波还是允了。

    孙守福一走,刘玉波加大了打压力度使闽人失去了一切可以与上层的沟通渠道,待闽人与上层沟通的中间势力宣告消失,闽人便学起老祖宗法子开始串联起来,各族间纷纷开始暗中运作阴谋。只是他们都不知这一切都在潘雨辰暗中操控之下,随着潘雨辰的发力,各族间关系被越加疏远,小规模的械斗逐渐的开始出现。

    另一边,刘玉波在成功挑动各族的关系后,又马不停蹄的开始推进其另一项机会,即去年暂时别搁置的南进计划,此时济州岛和皮岛以及成为了刘玉波囊中之物,尤其是济州岛在一万人的山东畿辅二地移民过去后,彻底的稳住了局势,当地李忠济州团也得到了扩充,成为一只2000人满编团,辅以3000朝鲜仆从军,在配合已经扩建完毕的济州城防,几乎可以确保无忧,若是朝鲜方面犯了混,也可以坚守到援军到来,鉴于此刘玉波将济州的海军进行收缩,留下一些老式盖伦船作为驻守舰队,其余的风帆战舰尽数回防。

    比起济州岛来皮岛局势则差了许多,虽然通过贿赂取得了在皮岛的建立商馆的权力,但到底还是在明朝眼皮底下,所以不敢大张旗鼓的进行,进度方面比刘玉波的计划中差了许多。不过其创立的北中国贸易公司到是在经营老手吴家三人的帮助下在各地开花,扩张进度远超出刘玉波预计,倒也不失为一个意外之喜。

    诸事顺利,刘玉波心情自然愉悦。只是孙守福开溜后,大量的民政事务也交由他处理,实在令他有些痛苦。可惜赵天有还差些火候,刘玉波思来想去也无可以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