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于大明160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吾生于大明1600-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现下刘玉波比起当初郑芝龙强的不是一点半点,而且此时刘玉波已经得了英国人的风帆战舰图纸,早就拨下银子在北港船厂里建造全台第一艘1000吨风帆战舰,待到年中这艘船下水了,只怕敌人一瞧便吓破了胆。

    可以说现下刘玉波除了对海上马车夫荷兰人还有些惧怕外,其余的地方势力只要不联合起来,他已经不怕了。

    刘玉波把折子递回孙守福,说道:‘’你去通知一下福建那边的富商,叫他们这段时日把手头的人口买卖放下来,现下全台已有十一万人口,够我们好好消化一阵了,消化好之前这买卖也差不多该停一会了。若是这样朝廷还找我们麻烦,我还怕了他不成,要是他们真心想打的话,咱们就好好的跟他们打上一场,叫那些酸我的人闭上嘴。只要我们不去骚扰内地,朝廷有心无力之下也会睁一眼闭一只的。”

    高雄镇,张澜正在给远道而来王田青接风洗尘,刘玉波在接受了大批的移民后,又派人去探索了一遍台湾,将台湾全岛地图画了出来,按着地图刘玉波将台湾划为三个县,以北港镇为中心的台北县,以中正镇(今年的重点)为中心的台中县,和以高雄镇为中心的台南县,将台湾的行政区域划分好后,需要的人手也是大量的增加,王田青乃是侍从室的人,刘玉波对他的能力和忠心非常的看好,便将他调派到张澜手下做他的副手。

    张澜喝了一杯酒后,望着窗外已初具规模的高雄镇,此时的高雄以却往日的景象大为不同,镇上青石道路比之以前的泥土路不但宽上许多也整洁了许多,除了和北港一样是青石辅路外,高雄的大路两边却又种满了各式花草,两边房屋皆是数层的小楼,皆是青砖碧瓦搭建而成,临街的一面开窗,因是正午时分,道上的行人稀稀落落,以不复早上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但隐约可见那些楼房内有主妇忙碌,一阵阵饭菜香气飘扬而出。

    张澜贪婪的吸了一口气,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王田青看了急忙给张澜满上,张澜看了王田青的举动,笑道:“田青啊,不用如此客气,我自己来就好了。”

    王田青笑道:“张大人,这是属下应该做的。”

    张澜看到恭顺的王田青,内心对他的好感大大的增加,他其实非常怕王田青是个如胡律一般的废物,仗着自己从侍从室出来就眼高于顶,瞧不起其他人。这一年来张澜为了高雄的发展可谓是尽心竭力,面相都老了许多,好不容易自己将高雄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人口的大镇,他不想被别人托后腿。

    张澜对王田青性格非常的满意,便想看看他是不是个有能力的人,于是问道:“田青啊,你来的真不是时候,今年不同往年,财政的拨款都往中正镇去了,现在都督每年只给二十万两银子的拨款,这日子难过啊。”

    王田青笑道:“大人此言差矣,都督之所以减少高雄的财政拨款,那是因为高雄的根基已经打的很牢了,现下高雄已有一万八千五十六人,而且大都是内地买来的青壮年,去年下半年一半的人口都在我们这里,少了这点银子怕什么。”

    张澜笑意更浓了,问道:“不知田青有什么好主意,可否说来听听。”

    王田青摆手道:“我哪有什么好主意啊,要我看只要我们照着北港的模式发展就可以了。”

    张澜对王田青这种和稀泥的方式不满,继续追问道:“田青,可否具体的说说。”

    王田青在张澜的逼问下,说道:“大人,属下认为带港口的炮台造好后,便将这批人员撤下来开垦甘蔗田,现在全台粮价极贱,高雄若一直种田长久以往怕是不行的,我们应该先发展制糖业,现在英国人对糖极为青睐,不怕没有销路。”

    张澜问道:“制糖业发展好后,那接下来呢。”

    王田青故意藏拙道:“接下来的事,属下也没有想好。”

    张澜也没有继续逼问的意思,和王田青愉快的喝起酒来。

129章 火炮() 
刘玉波和赵长栓来到炮厂,此时炮厂在英国人的帮助下以扩建了一倍有余,待船厂中的那一艘1000吨风帆战舰需要的大炮完工后,刘玉波已令人炮厂停铸大炮,改造轻便的野战小炮给陆军装备,这次刘玉波待赵长栓过来就是来看炮的。

    赵长栓看到炮厂生产的都是一些小炮,向刘玉波抱怨道:“都督,你也太偏心了,给海军的都是大炮,给我们的都是一些小炮。”

    刘玉波笑道:“那我就叫炮厂把造好的小炮都给海军了,等以后造大炮的时候,在给你陆军配备。”

    赵长栓赔笑道:“都督别介,我炮营里那群丘八,摆弄那些木头炮,都快摆弄烦了。”

    刘玉波笑了笑也没在多说什么,他可是明白未来拿破仑就是利用火炮将欧洲踩在脚下的,在没有机关枪出现之前,他除了给海军铸造大炮外,其余的大力都以发展各式野战火炮为主要目的,刘玉波清楚的明白自己未来的敌人是八旗骑兵,现下只能以火炮遏制满人的八旗骑兵,若是想靠前装火枪部队打败东亚最后的精锐骑兵,唯有在火枪外配备不同制式的火炮,否则的话,在没有绝对火力的压制下,只要八旗骑兵一近身,等待刘玉波火枪部队的结局只能是惨败。

    二人来炮厂门外,却见那炮厂内正在试炮上,对着不远处的小土包,并排放置了五门十磅炮,赵长栓见了火炮心里痒痒,看到那架的老高炮口,真恨不得自己上去来一炮。可惜他对炮弹曲线的计算一窍不通,只好羡慕的在一旁看着。

    刘玉波来到炮厂后,直奔正一旁记录的孙元化走去,这孙元化可是刘玉波手下唯一在内地捞到名人,说来这也是奇事了,这孙元化乃是明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因为和徐光启学习火器和数学,过于热心西学,从未能考中进士,遂放弃科举功名,潜心在老家嘉定研究西学。刘玉波前期缺少人才,便大范围在内地撒网,结果孙元化听说台湾有炮厂欣喜若狂主动跑过来了。

    但是刘玉波在名单中看到他的名字时,眼睛都是发光的,直接就跑到炮厂找他了,想来一睹史书上记载名人,结果一看大失所望,孙元化乃是高大的胖子,圆脸盘小眼睛,下巴还有茬小胡子,完全就是一个普通人。大失所望的刘玉波差点还以为是一个同名同姓的人,好在孙元化展露了他不凡的西学功底和深厚的火器知识,才让刘玉波改观,确定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孙元化。

    刘玉波热情的过来招呼孙元化,孙元化却一点都只是向刘玉波行了一礼就不鸟他了,这也不是很奇怪,这年代读书人最讲究气节,真所谓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在这些读书人眼里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武装走私集团的头子而已,还自命不凡给自己戴上东南大都督的称号,孙元化自然是鄙视的,奈何他实在是太喜欢火器了,迫于现实只能屈服于刘玉波。

    刘玉波倒也是不恼火,人有气节又不是坏事,若是可以收复孙元化为己用,刘玉波可不在乎这些虚的,实用主义才是王道。

    孙元化见炮手调整好炮位,对刘玉波说道:“请后退,火炮要试射了。”

    刘玉波闻言退后,与赵长栓并列,看那些炮身依次将引信点燃,不久眼前那五门十磅炮的炮口冒出火花,轰然几声巨响过后,炮管喷出的炮弹便向那土山飞去,那炮弹到了土山上空,炮弹用的是开花弹,下降未落地之前便又爆炸,隐约可见炸开的炮弹迸开铁片,那山上被这几颗小炮弹炸的尘土飞扬,声势比那千斤红衣大炮还要惊人。

    赵长栓两眼发光,上来说道:“都督,这些炮你可得都给我们陆军啊。”

    刘玉波看着尘土飞扬的小山包笑道:“放心,这些本来就是给你们的。”

    赵长栓指着继续下一轮试炮的孙元化问道:“都督,此人是谁,为何敢对你如此无礼。”

    赵长栓那曾见其他人在刘玉波面前如此倨傲的模样,台湾上下军民人等,谁见了刘玉波不是毕恭毕敬,礼数唯恐不周的?除了赵长栓、钱大海、孙守福等寥寥几人,便是袁进这样的统兵大将,若不是一直跟在身边,乍见张伟还需一跪行礼。哪有象孙元化一般揖让行礼的。在赵长栓看来实在是太过无礼,要不是都督看中他,他早就派人把他抓起来,送到金矿做苦力去了。

    刘玉波知道赵长栓看不惯孙元化,但是孙元化此人不但精通火器,而且他还是一个举人,刘玉波知道自己以后肯定要用到这些读书人的,因而严肃的说道:“此人姓孙名元化,乃是我从内地找过来的大才。你以后对他恭敬一点,此人对我有大用。”

    赵长栓知道听到刘玉波说出此人对我有大用时,心中虽还是气愤,但是还是下定决心以后对孙元化恭敬一些。

    刘玉波看着在不断记录的孙元化,想到这孙元化只不过是一个举人便以是如此倨傲,若是以后碰到那些有用的大儒,那些个大儒秉承了明朝仕子的恶习,以傲上不尊为已任。几个成名大儒哪一个不是崖岸高俊,傲对公卿?便是朝中大臣,也休想他们稍假辞色,象张伟这样的走私商人,怕不是看都不看他一眼,邀买这般书呆子人心果然是难啊!

    如果不是他知道现在明朝已经积重难返,日后定然会失去天下读书人的心,他才不会急于树立自己优待读书人的形象,有那闲功夫,还不如去提拔一些台湾的青年才俊。

    刘玉波回到府上,看着已经挂在墙上的台湾地图,现在刘玉波新开辟的台中已经有八千移民,加上刘玉波资源的大量倾斜,台中的发展已经走上了正轨,而且各地的炮台也铸造完毕,使得刘玉波不必大量的驻军与各处。

    自此刘玉波彻底的将台湾掌握在手中,刘玉波将台湾地图换下,换上东亚海域全图,在刘玉波看来是时候将自己的势力伸出台湾了。

130章 村山秋安() 
长崎,村山秋安听完手下的汇报内心越加惶恐不安,幕府对他是越来越不信任了。现在的村山秋安心中越发愤恨起有马睛信来了,要不是这个混蛋的出卖,就不会搞出冈本大八事件,幕府也不会对天主教越加厌恶,自己也不会被幕府如此猜疑。

    冈本大八事件乃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岛原之乱”的导火索,庆长十五年(1610年),肥前日野江大名有马晴信和葡萄牙商船耶稣号发生冲突,最终将耶稣号击沉,晴信以此向幕府表功,并且进献给老中本多正纯的家臣冈本大八大笔财物,希望大八能够帮忙进言,恢复有马氏的旧日领地。然而冈本大八接受贿赂却不肯办事,有马晴信越等越急,愚蠢地直接越过大八去催促本多正纯——贿赂事件就这样暴露了。

    幕府将冈本大八打入大牢,严刑拷问,大八反咬一口,供出有马晴信勾结传教士和西、葡商人的诸多不法事。于是幕府将冈本大八以火刑处死,将有马晴信先是流放到甲州都留郡,进而勒令其切腹自杀——身为天主教徒的晴信不肯自尽,命令家臣将自己刺死了。

    以“冈本大八事件”为导火索,德川家康对天主教的反感变得更加强烈,不久后就下达了第一次“禁教令”,在幕府直辖领地和有马氏的旧领中严禁传播和信奉天主教。加上后来幕府和诸藩横征暴敛,日本爆发的幕末之前最后一次内战“岛原、天草之乱”,“岛原、天草之乱”失败后幕府的锁国体制的最终完成。

    冈本大八事件之后身为天主教徒的村山秋安,现在的处境越发的糟糕起来,思想了许久之后,他想起李家那小子以前对他说过的台湾,李家小子曾经想让他去求幕府那帮人,和他联手去围剿一个叫刘玉波的大海盗,作为出兵的条件他不但提供军费,而且夺的台湾岛后他允诺台湾一半交于幕府,只不过那时自己还处在最危险的漩涡中,不想惹事上身,没有同意他的要求。

    但是他现在改变主意了,冈本大八事件之后幕府对天主教的猜疑不但减弱的趋势,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他可不像有马睛信一样被幕府赐死,所以他准备自荐去侵占台湾以立功赎罪。他已经从来长崎贸易的中国商人那里得知台湾富庶异常,想来自己若是打下台湾,幕府必然会放他一马。

    下定决心后,村山秋安写了一份书信交于手下给幕府送去,而后派人去李府将李国助请来。

    李国助的亲信李华看着得意洋洋的李国助从后门出去前往村上秋安的的府邸后,悄悄回到自己屋内换了一身便装来到街上,七拐八弯的来到范式商铺,这家商铺除了经营的各种商品外还经营着一种特产……台湾来的香烟。

    得益于刘玉波在全台的大肆推广,来台的商人们也学会了抽烟,对于香烟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看到自家船主美滋滋的吸烟,手底下的那些船员也以抽烟为荣,刘玉波也顺势推出各种价位的香烟,这给刘玉波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至于吸烟给人带来的危害,刘玉波现下也顾不得了,对他而言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现下赚取银子获取扩大势力比什么都重要。

    李华悄悄的从后门进去,在学徒的带领下来到地下室静坐,片刻后,店主范宇过来,范宇的非常年轻,只有二十三岁,他年纪轻轻却少年得志,二十岁时从南洋那边的叔叔那里得了一批遗产,便义无反顾投入到对日贸易中,早期虽然被海盗打劫过一次,导致倾尽全身家当的货物被抢走,人也被抓去做苦力,但是后来他看准时机逃了出来,凭借着南洋亲戚的接济和自身实力东山再起,做到了眼下局面,也是让人佩服不已。

    当然这只是对外宣传的,范宇的前半段人生经历的确是真的,但是自从他被海盗打劫后,他已经没有实力东山再起了机会了,因为他根本逃不出来,好在后来刘玉波开始打击在他势力范围内的海盗,将他救了出来,恰巧当时月机关初立不久,需要一些内地身世的人,于是范宇就被拉到了月机关,由月机关资助他,让他在长崎落脚,作为月机关的暗站。当然这些资助不是没有代价的,他的一家老小现在都在北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