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于大明160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吾生于大明1600-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晚上张澜来到另外一旁的军营,大帐中的赵长栓见到张澜到来招呼道:“张镇长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啊,来这这里坐着和我一起喝一杯。”

    张澜也不推辞坐了下来,自己动手满上一碗,举杯敬了赵长栓,一口下去忍不住呛了起来,“赵都尉,这酒真不是一般的烈。”

    赵长栓哈哈大笑,“那是自然,我们军中的都是烈酒,可不是你们这些文官喜欢的清酒米酒这类白开水。”

    说罢赵长栓豪气的一饮而尽,又给自己满上一碗后,赵长栓道:“张镇长,无事不登三宝殿,有啥事就直说吧。”

    张澜笑道:“赵都尉果然快人快语,我就直说了吧,我这次来时向都尉要几杠枪。”

    赵长栓疑惑道:“要这东西做啥子,大人不是派了两个百人队驻守这里了吗?”

    张澜道:“实不相瞒,我现在被大人任命为高雄镇的镇长,自然是要为高雄镇的发展尽心竭力,我看高雄附近的飞禽走兽到处都是,我想组织一批捕猎队,这样既可以缓解高雄镇草创之初的食物问题,也可以卖些皮货去换点钱,免得让财政署那班人说我们败家。”

    因为勘探队的全军覆没,刘玉波跑马圈地的计划已经破产了。没有勘探队提供的详细资料,刘玉波根本无法确定哪些地方发展是最有利的,但这两个月积压的三千多移民也不可能一直压着,迫不得已下刘玉波只好依着前世的记忆找到前世高雄所在的大致位置,将其作为重点的开发对象,将一半的移民都先拉过来开垦。想来高雄作为后世台湾数一数二的大城市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赵长栓想了一下也是有些道理,不过道理归道理,赵长栓还是拒绝了这个请求,“张镇长,你也知道大人有严令军队的枪支不可外流,这事我也做不了主。在说你也知道我最近刚刚扩军到三千人。北港火器局的产量都跟不上了,我又不是海军那班人要什么给什么,我们陆军真的穷啊。”

    张澜抿了一口酒拿着肉干细细嚼了起来,其实陆军的情况他也知道,早前他找钱大海商量过,只不过钱大海现在谨慎的要死,一口就回绝了他的请求,他这才来找赵长栓。

    张澜嚼完肉干,方道:“赵都尉,大人现在极为重视高雄镇的发展,我的意见想来大人也是比较重视的。我知道赵都尉非常想改革军制,若是赵都尉帮我这个忙,那我可以先写一个折子上去,给都尉你探探口风。”

    张澜一下子就说到了赵长栓的痛处,自从上次刘玉波按照自己的想法吧军制定下来后,陆军开始壮大后赵长栓越来越觉得不爽,首先这个军制基层处理是没有大问题的,但是因为刘玉波早前规定了没满一万人赵长栓只能做都尉,这就出现大问题了。

    现下随着镇北军扩充到三千人,大量新晋军官依着这个制度火速的想老军官靠拢,自然引起了老军官的不满。现在有赵长栓这尊大神压着,哪怕他手下的士兵在不满也是没有胆量和他闹,不过这到底是个大隐患。

    刘玉波定下规矩已经成了一个天花板,许多军官缺乏了上升的空间。而赵长栓本人现在也非常纠结,他要是顺应了士兵的意愿去改组军制,怕被大人看扁以为他想升官,而他就这么熬着的话,他手下的军官积极性怕是要大受打击,这叫他也是左右为难。

    看到张澜这个无关的人有意愿为自己陈诉利弊,赵长栓犹豫了起来,沉吟了好一会,方道:“那就多谢张镇长了,既然张镇长这么义气,我也不能装怂蛋是不是。这样吧,这次围剿后,我向大人打一个报告,说我军中有一批火绳枪没有用处,请大人处置。你也按时打一份报告,把你要枪的事说一说。数量不多,不过几百杠还是有的。”

    张澜笑道:“我就要一百杠就好了,我可不敢要这么多。”

    张澜也没想直接就可以拿到枪,他主要是和赵长栓沟通一下,不然就这么随随便便的找大人要枪,怕是要惹赵长栓这个大人亲信的不快,这对他来说可不是好事。

    张澜得到了满意答复,强忍着胃部的不适,一口将酒闷了,对赵长栓说道:“张澜在这里祝大人,这次围剿土人开凯旋归来。”

    赵长栓笑道:“一千人号人,围剿一个二千人的土寨子还不能凯旋而归,我直接跳海自杀算了。你可不要给我立旗帜。”

    张澜笑道:“我那敢啊。”

    旗帜这词流行北港的上层,来源是刘玉波在泉州时对赵钱孙三人自信满满夸口的反讽,其实就是现在的flag。

113章 顽固派(三)() 
五月下旬的台湾以稍显闷热,赵长栓带着士兵穿梭在原始森林中,将掉落在额头上的不知名虫子扔到地上,烦躁道:“洪局长,今天就可以到了吧,这鬼地方我真不想在待了。”

    一旁的洪雅看看了地形,“快了,翻过这座山就到了。赵都尉你还是把斗笠带上吧,这里有很多毒虫,还是小心为好。”

    考虑到台湾的天气,刘玉波给北港的士兵除了配备了军帽外,还特意配备了一顶斗笠,这项政策在炎热的台湾自然非常得到军人的支持的,不过由于大部分时间镇北军都背着斗笠,现在北港百姓出于习惯给镇北军取了外号叫“斗笠军”。

    这让充满了军人荣誉感的赵长栓非常的不爽,但是他也不敢违背刘玉波的命令,为了表示自己抗争的决心,在刘玉波不在的场合,赵长栓都会将斗笠除下带上军帽。

    赵长栓面对这么恶劣的环境也不得不暂时放下自己的自尊心乖乖的的戴上里斗笠,这时前面拉着火炮的士兵突然晕倒在地,离得近士兵急忙上前查看,赵长栓来到这边问道:“这么回事还是绑腿没被绑好吗?”

    绑腿自古代兵战就有,甚至沿袭到近代还被应用原因在于它的好处实在太多,特别是在山岳丛林地区作战效果尤显。打绑腿的优势其实是费多的,列如;打了绑腿后开始有不习惯的腿肚子胀,几天后感到很舒服,特别是在登山时感到小腿不酸累,有防止血脉下积而引起的涨疼;山地行军,防止山虫蚂蝗随时顺着裤管爬进去咬吸,且有效防止荆棘树枝刺扎与牵挂;如果负伤骨折三角巾急救包不管用时解下绑腿布起到固定骨头的作用。。。。。。。。后世看大决战系列电影时,刘玉波就对此印象深刻。所以绑腿在镇北军立军之初的就存在了,刘玉波的拿来主义可是非常强大的。

    不过事实也证明绑腿的作用十分大,起码这三天赵长栓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若不是有了这绑腿,恐怕军队中被毒虫咬伤而导致的非战斗减员就不是简单的二十八人了。所以出现这种状况赵长栓都会先问问士兵的绑腿绑好没,若是没有绑好自然是给不了好脸色的。

    一旁搀扶的士兵仔细检查后,向赵长栓报告,“都尉,他的绑腿是好的,看样子是中暑了。”

    赵长栓脸色好了一些,找了两名士兵将昏倒的士兵带回后方的营寨的去休息,经过大半天的艰苦历程放过了这座山后,洪雅所说的寨子终于出现在赵长栓眼前。

    赵长栓看着这座建立在半上腰的寨子,四周都用泥土围了起来,从泥土的眼色看,大概也就是不久才围好的,看到寨子所处的位置并不是易守难攻那种类型,赵长栓心中大定,将有些混乱的队形整理好,然后指挥着军队有序的向前走去。

    在寨子外围劳作的高山族人看到赵长栓的军队,一个个惊慌失措的跑到寨子里去报告长老了。寨子里的长老们集合讨论了一番,觉得黑色恶魔手上会喷火的棍子实在是厉害,以前就吃过它不少亏,便命令手下召集人手上城墙防御,毕竟己方居高临下,不利用自己优势实在是太可惜了。

    赵长栓看到高山族人想要依靠城墙来抵御自己,而不是趁自己立足未稳冲击自己给自己造成更多的伤亡,心想大人真是对这些顽固的土著太善良了,没有让他们尝尝大炮的滋味,不然就不会这么傻傻的站在城墙上等死了。不过无论他们这么选择,反正最后这些顽固派的结局都是一样的,自己这边少死点人,何乐而不为呢。

    赵长栓让手下排成防御阵型,在离寨子800米处停下脚步,命令炮兵摆好炮阵,炮兵们吃力的将带来的五门十磅炮推到点好的炮位,赵长栓看到他们这么幸苦就让他们休息了一会,反正敌人已在瓮中也跑不掉。

    在这段休息时间,赵长栓叫来洪雅让他对寨子里面的人喊话,虽然赵长栓这几天已经非常火大了,非常非常的想直接将这些顽固派轰死,但是这毕竟是大人的命令,还是要好好遵守的。

    洪雅拿着铁喇叭上前,还没开始喊话墙上就射来一只箭稳稳的落在他脚下,墙上的长老出来怒斥道:“你这个背叛的神明的败类,滚出去。”

    洪雅还是不死心,拿起喇叭喊道:“麻长老。”还未说完五六只箭就射向洪雅,洪雅躲闪不及胸口中了一箭滚了下来看到这一幕,赵长栓嘴上的香烟都掉了下来,急忙叫来医务王给洪雅包扎伤口,同时赵长栓的暴脾气也彻底爆发了,对着休息的炮兵大喊道:“把所有的炮弹都给我打完!”

    炮兵们看到盛怒的赵长栓那里敢怠慢,急忙给炮管装上弹药向着寨子开火。这次赵长栓带过来的炮弹都是实心弹,虽然只是十磅炮,但是对这简陋的城墙的打击也是毁灭性的,很快在三轮射击后城墙就出现了一个大口,但是赵长栓依旧没有发布进攻命令,依旧命令炮兵不断的射击,寨子里的不断传来了土人的惨叫声。

    长老眼睁睁的看到自己的儿子被炮弹削去双腿惨死在自己眼前后,陷入了彻底的疯狂,他召集起寨子里的青壮年,对他们说道:“他们是恶魔,我们必须摧毁他们发射铁球的喷火怪兽,勇士们拿起你们的刀剑为家园而战,打到恶魔。”

    青年们高呼:“打倒恶魔!打到恶魔!打到恶魔!”

    赵长栓看到不下六百多的土人向自己冲来,摇摇头心道果然是土人,竟敢以木枪钝刀冲击我火枪打阵真是勇气可嘉。

    赵长栓看到对面离自己不足两百米时,下令道:“三段击准备!一队射击!”

    “二队射击!”

    “三队射击!”

    “一队射击!”

    “停止射击,收拾战场!”

    赵长栓看着战场上躲在地上尸体堆里瑟瑟发抖的残余土人,停下了射击命令,在科技的碾压下土人的还未冲到镇北军面前便被消灭的差不多了,即使有一两个幸运儿冲了过来,也挡不住士兵们的尖刀突刺。

    赵长栓看着眼前的战场满意的说道:“他娘的,这群顽固的土著终于被消灭了。希望大人不要怪我炮弹用的太多了。”

114章 东印度公司的特使() 
北港港口,一艘悬挂着葡萄牙旗帜的商船缓缓的驶入港口,看到一大队外国人下来船,作为刘玉波顾问的史密斯先生急忙迎了上去,对带头的头领行了一个标准的贵族礼,“尊敬的特使阁下,欢迎你来到台湾。”

    劳伦斯的身份是大英帝国东印度公司的全权特使,在雷昂上尉不断的建议下,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基本被荷兰垄断的远东贸易圈内,出现的新兴地区势力……刘玉波,表现了相当浓厚的兴趣。东印度公司本质是就是一群商人,远东贸易这块肥肉他们怎么可能会视而不见呢。

    劳伦斯微微一笑,“这座城市就是北港吧,看模样真的和雷昂上尉信上所说的一样,北港的确是一个富饶的远东城市。如果不是雷昂上尉的信上详细的介绍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我绝对不会相信它建立的时间连三年都不到。”

    史密斯也感叹道:“的确,在我待在北港的这段时日里,北港这座城市的发展实在是给了我太多的惊喜,可以说我是看着它一步步发展起来,从一个小小的村镇到远东首屈一指的贸易中心,真是让人惊叹。”

    劳伦斯继续饶有兴趣问道:“史密斯你认为是什么原因才让北港这个小村镇变成了如此繁华的城镇呢?是台湾富饶的土地是,还是台湾所处的优异的地理位置,或者是台湾的主人刘玉波阁下。”

    史密斯知道劳伦斯是在问他刘玉波值不值得合作,想了一会史密斯说道:“台湾土地的富饶和其地理位置的优越当然是有一部分原因的,毕竟就如沙漠中的绿洲才能住人一样。但是坚持认为在北港发展中最大的作用的还是刘大人。”

    劳伦斯好奇的问道:“你为什么如此认为呢?”劳伦斯在来台湾时仔细的研究了台湾,发现台湾所处的位置是十分优越的,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劳伦斯对于这次合作人刘玉波的评价不免要下降几分。

    史密斯细想了一下,方道:“特使阁下,首先刘玉波阁下有优秀且长远的眼光,台湾这片土地距离明国是如此的近,地理位置是如此的优越,明国也没开发它,而且后来居上的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同样也如明国一般对台湾不屑一顾,只到刘玉波阁下才开发了台湾。这就足以证明刘玉波阁下的眼光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恩,很有道理。”劳伦斯对于这个答案非常的满,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

    史密斯见到劳伦斯满意的表情,激动的继续说了下去,“特使阁下,刘玉波阁下所具有的优点还有很多,例如他知道海权的重要性,在北港还是一个小村镇时就迫不及待的扩充海军势力,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购买先进的战舰,在拥有了强大的海军力量后,刘玉波阁下开始剿灭海盗,您知道这群肮脏的吸血鬼是多么的可恶,在消灭了这群贸易的天敌后,福建海域的贸易更加繁荣,同时他和中国最大的走私商人划定了势力范围,在成为福建海域的绝对霸主后他颁布了一项法令。”

    劳伦斯被勾起了好奇心,问道:“是什么法令,具体内容有哪些。”

    史密斯道:“《台海条例》,条例中主要有四条规定,一,台海境内所有通行的船只必须按照要求到北港停泊登记(停泊收费但只有水引钱的一半);二,忠实执行条例一年的船只可在获得百分之十五的停泊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