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于大明160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吾生于大明1600-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北港大学堂附近买不成吗?”黄大高可是一直知晓这北港大学堂是全台最好的地方。

    吴平内心嘀咕道:“这也是你买的起的。”要知道这北港大学堂、3号街和十里金矿(刘玉波周边十里住宅区)可是北港寸土寸金的地方,就说这最便宜的3号街附近,起价也是100两一平。北港大学堂附近就更不用说了有市无价,现在大部分都只租不买,这可是祖传的宝地。

    吴平也不好直说,便开口道:“那里的达官贵人太多,容易带坏孩子风气,最好不要去那里买。”

    黄大高见到吴平好意劝说的口吻,知道那里一定非常贵,但还是忍不住问道:“那里多少一平啊?”

    吴平见他顽固不灵只好实说道:“4里地外,80两一平,这是最便宜的了。”

    黄大高一听就倒吸一口冷气,难以置信道:“这北港的人也太有钱了吧,俺们那里靠近衙门也不过是27两一平。”

    吴平到没有说什么,这日本贸易和南洋贸易那个不是赚大钱的好地方,现在这两地方基本都被刘玉波垄断了,前几年有开放私人买船,还给有台湾户籍的人提供低息贷款和一定的关税优惠,短短时日就涌出一大批的“暴发户”,国人甚喜土地,既然私人田地有限制,这些钱自然而然的就涌到其余的地方,要么建厂,要么去吕宋开辟粮区或种植园,。。。。。。而这房产这自然带有永久地契的土地,也不例外的涌进了一大笔钱。

    黄大高见他没回自己,也就不在多问了。二人安安心心的等待起来。

    约莫半个小时后,吴志平过来问道:“阁下便是济州过来的汉民代表吧。”

    “是是是,俺就是济州过来的汉民代表。”

    “吴大人,你也随我一同来吧。”

    吴平看了看四周,指了指自己说道:“我也同去?”

    “是的,都督知道黄大高孤身前来,怕他有些紧张,便寻你一同前去。”

    “有劳都督费心了,黄掌柜,还不快谢谢。”

    在吴平的可以提醒下,黄大高才道;“有劳都督费心了。”本想在说一些,但左思右想也不知道怎么说,只能作罢。

    由吴志平带领,黄大高跟在吴平后面走着,见一路上都i有士兵把守,也不敢多问,只是盯着吴平的后背一直走着。

    到了书房,吴志平通报道:“都督,济州汉民代表黄大高,吴志平求见。”

    “进来吧。”

    黄大高进了门,瞅了瞅这平淡无奇的书房,看着坐在桌前的俊朗少年,方知道这么大人物口中的都督竟然这么年轻,忽然看到那青年笑着看来自己一眼,他慌乱的底下头。

    “属下参见都督。”

    闻得吴平的声音,黄大高也学着样子跪拜说道:“属下参见都督。”

    吴平都绝望的闭上了眼,他知道那些官员肯定把礼仪什么都交给了黄大高,这家伙肯定很紧张把这些都忘记,现在学着自己来了,害的自己的脸都丢尽了。

    刘玉波瞧着吴平那痛苦的表情到觉得颇为有趣,他对普通百姓的礼仪要求倒也不高,苛求的不过是官员的礼仪罢了,“二位不必如此多礼,起身吧。”

    “黄大高,济州百姓过的如何?可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刘玉波问道。

    黄大高咽了咽口水,慢吞吞的说道:“都督大人,这济州的百姓现在都好着呢,吃得饱穿的暖,还有免费的房子,大家都称颂你圣明呢,一点不如意的地方都没有。”

    “真的吗?”刘玉波想来这些都是应该都是那群官员教他说的继续问道。

    刘玉波这番语气有些许重,害的黄大高又紧张起来,慌慌张张的道:“真的,俺说的都是真的,大家伙现在每天吃三顿饱饭,又有房子住真的非常的高兴。”

    刘玉波知道自己说的重了,在说自己问他肯定也问不出什么,于是便好言安慰了一番。

    又向吴平问道:“库页岛的那边如何了?”

    吴平见问到自己,便将心中早已酝酿已久的说辞说了出来:“都督派去驻守库页岛的人员现在还在济州岛,属下认为现在天寒地冻,库页岛那边无房吴粮,准备叫他们开春在去。后金那边属下也说妥了,他们允许我们在那里建设商站,只要我们定期买与他们粮草就可以了。”

    “如此甚好,那边明年就有劳你多操心了。做好了,我自然会赏你,莫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

    “属下定当牢记与心。”吴平有些兴奋的说道,刘玉波这般说辞,已经告诉他以往的事一笔勾销了,怎么能让他不开心。

    刘玉波继续与他们二人谈论一会,见时间差不多后,便让二人回去了。

    二人出了刘府大门都觉的眼前一亮,这天更蓝了,这云更白了,吴平是因为自己重新获得机会而开心,而黄大高则是为自己见到这般的大人物而开心。

    深夜,袁府,袁进招来袁安进了自己的书房。

    “爹,这么晚找孩儿,不知有何事?”袁安有些疑惑的问道。

    袁进笑道:“没事,我就不能看看自己的孩子了?”

    “爹,我又不是这个意思。”袁安不满道。

    “先坐下,我给你看样好东西。”

    袁安只得坐下来,看自己父亲拿出了一个精美封装的盒子,那盒子模样看上去是从北港火器局出来的,也不知道自己父亲到底打什么鬼名堂。

    袁进慢慢的打开了盒子,从里面拿出了一把手统模样的火器,只不过比起普通的手统来这物件非常怪异,枪管的后端有一个小水桶般的物件,而且这手统装饰的非常精美,各金属部分都被鎏金了一遍。

    袁安好奇的问道:“爹,这是什么东西啊?看起来像手统似的,那小木桶是做什么的?”

    “这是火器局今年雇来的普鲁士人生产的玩意,你来仔细看看,这木桶是什么?”袁进微笑道。

    ????“哎?这竟然是个轮子?”袁安把玩一会后诧异道。

    ????“没错!这叫燧转轮手枪,都督给它取名叫左轮枪,是最新研制出来的武器!”袁进笑mimi的说道。

    ????刘玉波虽然不具备足够的基础学识去改造现在的科技,但他也并不满足于从英国人等西方国家进口先进武器并进行同等的仿制,例如不断在改进的手榴弹这些武器,做为穿越之人,他是明白未来武器的发展方向的,科学界里最厉害的往往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可以按照他的所掌握的领先优势,不断给火器局的那群人指导为了方向,这不但在早期人才不足的情况下大大的提升了效率,还在后期少走了许多的弯路,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有限的资源。当然这也是有一些坏处的,那就是火器局的那群人思考的就少了,不过这也不是大碍,反正以后他领先的太多了,一时半会也用不完,以后等他地盘和人口扩大了,有了确切的保障,就让下面自己来好了,反正那时的资源和人力足够他挥霍了。

    ????这把左轮枪也是刘玉波指导下的产物,不过一直被搁置,直到前年来的一个普鲁士人发现了这个想法,他以前给富人做过这种转轮燧发枪,便打了申请做了出来,不过他做出来的是一把燧发左轮枪,而其实刘玉波想造的是现代的左轮手枪,不过也聊胜于无,也就小批量生产了一些作为上校以上军官的配枪,不过到现在为止只有军队中最高级的一部分将领有。

    与现代的左轮枪相比,早期试制出来的燧发式手枪仍然不能连续击,还得用手转一下。而且由于制作不够精良,还容易出故障,当然成品已经摆脱了这些小缺点。此枪也深受军官们的喜爱,这种燧转轮手枪的射比起弓箭和普通燧发手枪来可快多了。射一支箭需要抽箭、搭箭、扣弦、开弓、脱弦等一系列动作,再娴熟的射手,射出一箭也需要大概五到十秒钟的时间。而普通燧手枪打一枪就得装填一次,也就第一下快,更慢了一些。对比起它来实在是差了许多。

    袁安也没少玩枪,自然很快就明白了它的原理,兴奋的说道:“这玩意真是一个好东西,为什么不装备全军呢?”

    袁进笑着说道:“这一把去掉那些装饰的金银都要140两银子,那里装备的起,咱们台湾虽然富裕,但也不能这么败家是不是。”

    “这倒也是。”袁安依旧专注的把玩着左轮枪。

    “等下都后院的靶场随你玩,这两个盒子你拿着。”袁进又拿出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盒子放到桌面上。

    “爹,这是做什么?我要一把就够了。”袁安有些不解的问道。

    “你明天不是要去见你那两个好兄弟了吗?这是我给他们准备的,这么久没见,一点礼数重要尽到的。”袁进淡淡的说道。

    袁安也懂得这些人情世故,想来自己父亲希望自己可以和那二人交好,毕竟他们的前途也是一片光明,袁安想了一会觉得这到也没问题,这二人和自己怎么熟肯定不会多拒绝的,而且他们也一定会非常喜欢左轮枪,当下就应了下来。

216章 火锅(一)() 
袁安一早就穿着军中配发的皮大衣出门去了,台北不比台南,冬天的时候还是偏冷的。

    到了门口乘上仆役们备好的马车,向着春风楼去了。

    临近年关街上自然热闹了起来,人挤人车马多有不便,袁安感受到这车放缓了马力,也知道要进入这些繁华地带了。

    果然不多时,大街上就传来了热闹的叫卖声,行驶了十来分钟,马车还是慢吞吞,没了疾驰时透过缝隙漏进来的冷分,车中香炉带来的暖气,让袁安感到有些闷热,不多时便脱掉了军大衣。

    可惜这并不能带来多少凉爽的感觉,细细热汗从发梢一点一点了渗出来,袁安耐不住,掀开了厚重的车帘,出来透了透气。

    马夫见到自家的少爷,一身薄装探出了身子,唯恐少爷生病被罚银钱,急忙劝阻道:“三少爷,您怎么能就这么出来呢?要是着凉了,小人岂不得被夫人责罚。”

    袁安笑道:“莫怕,我身子骨好着呢?今年在澎湖不知道吹了多少的大风,这都没把我吹垮,这些小风算的了什么?”话还没来得及说完,一阵冷分袭来,袁安一个激灵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害的他好生尴尬。

    马夫见状,心中更是焦急了,看着自家少爷的模样肯定是耐不住热了,便对一旁新来的学徒说道:“你在这给我好好开,我去给少爷把窗户打开透透风。”

    说罢请示了袁安,让他允许自己进去,袁安却疑惑的问道:“这玻璃窗也能开?”自从刘玉波开始用玻璃装饰马车后,全台风气也都逐渐跟上了,只是这玻璃到底不是往常的那些窗户纸,可以拿木杆子撑住,便是出了意外也没什么事。这玻璃窗要是没撑好,或是太颠簸一个不慎砸了下来,便是粉身碎骨,一换就要白花花的银子,没几个敢这样糟蹋啊,于是一般的马车都将玻璃固定在窗口,他十月的时候也回来坐过,那时窗口都还是固定的,怎么短短时日就变了。

    袁安也疑惑着就让马夫进来摆弄了一下,才发现这窗口变成了倭国大门一般,可以来回移动,还在几个位置制作了固定的楔子,可以选择打开的幅度固定,到也是不错的设计。

    袁安颇为好奇的问道:“这是都督府中传来的设计吗?”这北港大部分新奇的玩意都是刘玉波指导倒弄出来的。

    马夫回道:“这个倒不是都督府上流出来的,只是前几月一个赶客车的马夫突然开了窍,想到了这法子,正巧的他‘N女婿又是北港造船厂的匠人,便叫他试了试,结果就做出来这玩意,好好的赚了一大笔银子。不过现下也不行了,这玩意毕竟简单,招几个木匠学徒看一眼就会了,咱北港只要不是内地新来的移民都知道土里刨食没出息,所以最不缺的就是学徒了,一个月不到所有车行都会了。”

    袁安点了点道:“这也是。”

    没过了一会,车子忽然停住颠簸起来一阵摇晃,紧接着门外就传来小孩的哭喊声,袁安探出头发现原来是学徒没控制好惊吓到了一边的路人,这车夫见到这情况脸色当场就变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不多时周边维护的治安署人员也都赶了过来,瞧见这马车豪华和顶上小小的袁字旗,也知晓了这是袁家的马车,也不敢想以往那般造次。

    最后治安署的人与袁安协商了一会,好在那妇人和孩子没有大碍,不用登记在册,也就赔了十两银子了事了。了事后见到车夫要用马鞭抽那学徒,袁安皱眉阻止道:“这点小事,不必如此大动干戈。”

    车夫忙不迭的应了,又道:“你小子还不谢谢少爷。”

    袁安摆手道:“免了,还是快些离开,堵塞了交通可不好。”原来这一耽搁,整条路上的马车已经排了二里多长,行人多有不便。

    “小人这就出发。”

    马车终于来到了春风楼,暂代回家探亲的掌柜管理酒楼的张大牛急忙就迎了上来,这酒馆当班人的眼力价自然是不能差到那里去的,不然也不可能代替原来的掌柜值班。

    张大牛笑道:“袁公子,您那二位兄弟已经在楼上雅间恭候你多时了,小人这边带你上去。”

    袁安到也时常见到这以往跟在掌柜后面的张大牛,也不觉的奇怪,只是笑道:“那就有劳掌柜了。”

    “袁公子跟我客气啥,来,楼上请。”

    到了雅间门口,张大牛笑道:“袁公子这间便是了,您有何事吩咐门口的小厮一声便是。”

    袁安皱皱眉道:“还有没有便的雅间。”

    近年来,北港不断的冒出大批的酒馆,尤其是这春风楼附近的的,一个赛一个的豪华,一个赛一个高大,毕竟春风楼资格老,人脉广,不装饰的富丽堂皇一些,怎么拉这些来来往往的达官贵人入门。虽然这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春风楼的生意,毕竟赵钱孙这三个人到现在为止也还在春风楼举办宴会,有这三尊金字招牌在,谁也动不了春风楼的老大地位。、

    不过到底还是有一些坏处的,其中最恶心的便是,这些酒楼挡住了春风楼的海景,以往这春风楼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