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天改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偷天改宋-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信,你们已经,知道了,你们现在,又是汉家的兵将了!你们所做的一切,作为,一个军人,你们要守护的,不是什么宋国!也不是什么将军!你们要守护的是你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还有在你们背后,同样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爷娘!还有那些你们的子孙后代!”

    “李璮!我杀了!我身后的这些人原本是你们的将军,万户,千总,千户,百长,长史。他们里面罪大恶极的人已经让我杀了!我韩振汉从来不会因为多杀一个人而害怕!为什么!我有我要守护的人,你做过对不起我的人,的事情。我就杀了你!”

    “李璮想要杀我!我把他杀了!有毛病吗?”

    “没毛病!~”

    “没毛病!~”

    韩振汉也不知道是喊得累了还是故意等着人来回答他,在他停下了数秒之后,他面前的数万人异口同声的喊了起来,直到韩振汉伸出手示意声音一瞬间就停了下来。

    “我杀的那些军官,可能有人跟你们是沾亲,带故的!但是他们吃空饷!喝兵血!鱼肉百姓!那就不行!你们现在是我的兵!他们喝你们的兵血,那就是欺负我的人!所以我杀了他们!他们鱼肉百姓,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是什么人!?那是我的兵的爹娘!他们祸害了我们的姐妹,妻女,他们欺负我们的老父老母!该不该杀!”

    “该杀!~”

    “该杀!~”

    “该杀!~”

    “该杀!~”

    韩振汉很顺利的就激起了大家的愤怒,所有人的声音声音中已经不在是为了配合韩振汉而说话,而是带着情绪一般的怒吼,在这么混乱的一个世道下,出来当兵的人要么是被人抓了壮丁,要么就是实在活不下去了。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穷苦人家的孩子,谁没被当地的地主豪绅欺负过,南宋的土地兼并已经非常的严重了,而在李璮他们这些军阀的治下,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土地兼并。因为老百姓根本就别想有自己的土地的可能性。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佃户出身。

    “你们在这里当兵,马上就要拿到的这些军饷,不是你们的将军给的,也不是你们的千户给的,而是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你们的爹娘,你们的妻女,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针一线,在石碾子前面一步步走出来的。”

    “山东从今以后没有皇帝!只有百姓!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没有老百姓皇帝是个狗屁!”

    韩振汉一番激烈的言语,听的边上的文天祥面红耳赤,虽然都是大白话,但是却都是大道理,就拿这些道理给当兵的听,他们就会跟你产生更多的共鸣。

    “山东路,日后在这里自成一州!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有我青州军所在之地,有我青州军亲人所在之地,皆为我青州军要守护的地方。”

    就连站在韩振汉身后的那些个被关了一个多月的军官都有些激动了起来,不为别的,韩振汉的话确实是很让人鼓劲,虽然韩振汉杀了他们很多人,收编了,或者在他们心里看着像是拐骗了他们的军队。但是如果眼前这个人真的能像他说的那样做,也不失为一条英雄好汉。

    青州军实际上就是继承了益都,金国之前的名字,李璮的父亲李全在金国时期就是山东东路益都总管,隋唐时期益都这里都被叫做青州,青州是一个出英雄好汉的地方。李璮也是因为他敢打敢干所以才使得能被很多底层的官兵拥戴。

    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他曾经做过的坏事,尤其是这些封建时期的军阀,诸侯,在没有约束的统治下,他们什么事都能做的出来。

    韩振汉带着一千出来看着这次阅兵,并不是为了羞辱身后的这些官员,而是他需要一些能改过自新的管理者,当然不是让他们去管理兵将,那样的话无异于在自己的身边埋下炸弹一样。

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国天下() 
    韩振汉想要这些原来的将军,军官们干的其实是管理俘虏,山东这一带被韩振汉收复,但是却又非常多的事情,要去处理。文天祥带着陆秀夫,张三丰带着他的管理队伍,在各处救火忙的脚不沾地。

    好在的是,有很多东西都是可以破除然后借鉴大理的一些管理办法直接套用的。毕竟原本的政权已经完全的不复存在了。照顾不到的地方还是沿用之前的管理人员,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实在是人手有限鞭长莫及。

    文天祥,张三丰,陆秀夫他们三人现在都在等韩振汉那边能把整编出来的十万士卒们放回到,各个州县当中。来缓解各个地方上的管理不足。

    文天祥,张三丰,二人在这里忙做收复山东路的善后整顿工作,陆秀夫怎么也参与进来了,其实当天晚上韩振汉派出伏兵袭击了李璮府邸的时候,陆秀夫就已经服了,而后又看到,韩振汉的那八万大军,还有带回来的七八万的俘虏。

    陆秀夫就不再说话了,找到文天祥表示自己愿意为山东路这边做一些事情,随即把他带来的两万多人遣送回去了一万多人,带着自己的亲随就跟着文天祥四处忙活了起来。

    有宋末三杰中的两个人给自己干活,韩振汉当然不会说什么了,这事高兴还来不及呢,当然不会反对了。整个山东路白费代兴,除了张三丰在调配粮草物资意外,文天祥,陆秀夫听了在校场的一席话之后,两个人都是久久不能释怀。

    “君国天下。。。。。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圣人错了吗?这个问题在两个乱事忠臣的面前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说他们原本也是懂得,但是君权天授,现在韩振汉却在跟老百姓们说他们才是最大的天。那这天下的黎民百姓还不都反了吗。。。。。。

    到底应该重君主,还是应该应该重百姓,这个话题,实际上两个人兄弟都只是知道的,百姓是多数的,国不可一日无君,但是百姓是一个群体,他们少了一个两个或者说对于大宋这样的体量来看,少个几万,几十万人都不痛不痒。

    但是合法的君主却能保证那些大家族,还有有心思变的有野心的人,安耐住他们的野心,让他们得不到天下读书人的支持。而这满天下的读书人都是学习儒学的书生。他们知礼义,晓世事,穷可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书生们总是说是世家大族破坏了召召的清明天下。但是他们却忘了人用永远是自私的,世家也是这天下黎民中的一部分。儒家是是一门哲学,教化万民尊礼守义,尽忠结孝。但是儒家却没有告诉人们应该用什么作为尺度来衡量这些东西,并且法律尚且有空子可钻,更不用说一个只能说是催人向善的一门哲学了。

    韩振汉是不能说是经历了整个封建皇朝的巅峰和衰落,但是大清朝却是经历了这些。清朝到后来,那些功成名就的书生成了新的氏族,只不过完善的封建注意社会,想尽一切办法平和了在这个制度下的所有人。但是却被不在这个制度下的外敌所欺辱。最后沦落到国破家亡。。。。。。

    一个新的政权诞生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破坏掉却只需打打杀杀,烧烧强强就可以,让人养成一种习惯并不容易,让人放纵自己却只在一念之间。

    今天的校场阅兵之后这近十万将士将,会被安排进入到整个山东路境内,所有被韩振汉已经实际占领和管控的地方。并且他们还要负责执行一项特别的任务,就是抄家。

    所有的亲蒙分子,或者是跟蒙古帝国有任何的瓜葛的人,也不用收到什么重罪,也不会给你处以极刑。青州军负责统计其家族人口数量,罚没家产之后,将其举家迁往大理。这种被迫的前途,就像是流放一样实际上在这个时代里面已经是很重的刑法。

    可以说韩振汉手软的地方是,他并没有那么没人性的,让人去拆散开这些家庭,把什么女儿充进教司坊,把孩子送到什么秘密的地方训练成死士。

    韩振汉这么做当然也是考虑到了青州军就是本地的儿郎,也不乏有一些人可能会和这些亲蒙分子们沾亲带故,甚至有些军管就是在这些家庭里面走出来的孩子。所以法理,又是也是需要去考虑一下人情的。毕竟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这场肃清运动将会给韩振汉带来大量的合法土地,还有空白出来的大量的资源还有商机。韩振汉需要用一个月的时间鲸吞这些商业上的空白。因为对于山东已经被占领的消息,瞒是瞒不了那么久的,相比朝中一些消息灵通的人都已经得到了韩振汉得到了整个山东路的消息。

    但是谁也不会处着个眉头把一件举国欢庆的事情,拿出来说成是大理的这个王爷想要占领这里。就算有人说出来大家也未必会信,因为一个远在大理的王爷要这个四战之地能有什么用处。

    不过韩振汉今天就差人书写了数封信件发往了各个地方,其中运城的乔志勇是第一个,因为任何资本的运作都不离不开成本二字。无论是用人,养兵,还是在山东建立一个新的商业体系,都需要大量的物资金银。

    原本李璮是自己发行过纸币的,就是类似于交子的一种。因为去年的年末,蒙古的中都就已经开始试用那种简单便携的纸质钱银了。只是因为造价低廉,没有什么工序可言,所以造假者也是比比皆是。

    搞的中都发行的纸币遇到了重重的困难,最后只能简单粗暴的勒令那些南来北往的商户强制的认购这些宝钞,如果不买的话,就当他们的生意是走私一样定性。一个国家发行的纸币尚且如此不受待见,更不用说李璮自己弄出来的那些纸钞。

    李璮虽然没有用什么强硬的手段。但是他却把这些纸钞当作了军饷发放给了那些战士们。这下发完以后李璮自己是不用担心,那些纸钞发不出去了,没人用了,但是李璮手下的兵是一个什么样子大家都是知道的,数万人在发完月响之后开始各处的搜罗在那里恩那个花掉手里的这些纸片片。

第五百二十五章 换的你小心肝() 
    当兵的和平民百姓小商贩不同,大商家多数都是有背景的,那个不开眼的大头兵也不会往大买卖上面去撞,找人家花那些李璮搞出来的交子。所以一时间小商贩,小经营者就成了为这些交子买单的直接受害人。

    那些大头兵,简直就跟明抢一样,但是人家确实是给你合法的银钱了,找谁告也说不出道理。而李璮说是发布了法令不允许商家拒收交子。但是这有能有什么用的。人家就是不收,或者给你开一个天价。

    最后每到发响的时候就成了益都闹兵乱的日子。结果时间久了,整个益都原本还不错的经济状态却硬生生的被这个益州交子给搅和成了一潭死水。大量的商贩小经营者外逃,剩下很多生意都变成了大商家垄断。而李璮的兵到后期拿到交子也花不出去。渐渐的怨言不断的升高。这也是李璮发动向外扩张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很多战争的诱发都是因为发动战争的一方遇到了危机,或者是几近统治崩溃的状态。但是在统治崩溃之前,利用战争就能将各个阶层积累的矛盾和愤怒转向其他地方。而且战争同时也会带来大量的财富。当然这也存在着巨大的风箱。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发动的战争就是必胜的,就像李璮以往,不论是韩振汉熟知的那段历史,还是在有他的这个时空里面,李璮无一不是那个发动了战争结果又失败的了那个,鲁瑟。作为一个失败者。他只能暗淡的退出历史舞台。

    而蒙古帝国可不是腐败的大宋,虽然蒙古帝国的管理现状很混乱,但是对于军事管理情报传递,忽必烈还是非常的重视的,但是为什么山东还有河间等地沦陷之后,他为什么没有发动反击。

    因为忽必烈想到了一个韩振汉非常熟悉的词汇。“攘外必先安内。”忽必烈所指的安内,指的到底是哪个方向,很多人心中都是疑神疑鬼的。

    因为阿里不哥也算是内患,而蒙古帝国忽必烈治下的汉臣实际上也算是这些不稳定因素其中的一项,也算是内患之一。出了一个李璮,丢了整个山东路,还有小半个河间。实际上为了加强防御能力,忽必烈已经命令让出了大半个河间府,把山东的起义军和蒙古帝国的军队留出了一个真空地带。减少了防御的面积和战线长度,但是防御的人数却有增不减,这当然是几何倍数的提高了防御能力。

    而提高防御能力的同时,这次忽必烈的动作也跟韩振汉熟知的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师和尚的话,忽必烈也不听了,整个蒙古帝国朝野上下一片肃杀。年纪轻轻的安童成了这次内部整顿的主角。凡是跟李璮案有牵扯的官员,不用审问全部都会被投入监牢。

    忽必烈的这一击实际上走了一招臭棋,原本没有思变的人,反倒被他给必反了,也可能是他快刀斩乱麻,重新将治下的管理层进行洗牌的一个过程。

    但这也同样极大的影响了他在漠北的战局。这使得忽必烈原本就只有不算太大的优势变得开始势均力敌。好在的是阿里不哥方面因为忽必烈对汉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而一些支持阿里不哥的汗王,也开始对忽必烈发生了一些转变。

    整个北方局势现在乱成一锅粥,而大宋的北方,却反而还算是安宁,唯独在打仗的地方就只有远在潼川路的吕氏集团,和刘整所代表的大宋。

    而在兄弟会的先进作战指挥,热气球,机械动力驱动战船的强大运力带动下,吕文德相当于在和整个大理在战斗,就在前些天韩振汉接到消息,称刘整利用热气球大规模运输部队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吕文德的合围。

    吕文德从最开始还想伺机和刘整这个生死仇家决一死战,现在却变成了完全的被动挨打。大理国的交通部长,也就是孙虎亲自参与了这次对潼川路战斗的所有后勤支援。

    用他的话说这叫,锻炼一下大规模紧急运输的协调性,和真实运力,以及耗损的统计,也是考验部队。但是韩振汉都不用看具体的情报,孙虎这小子一定是带队冲到前线上去了。而那个消息里面的大规模热气球运输,除了兄弟会的人,是不允许别人调用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