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天改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偷天改宋- 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些错误发生的时候,如果及时的抽身而出,损失虽然仍然会有,但不会让全局皆败。但是说的容易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显然段兴智没有做到。而现在骑虎难下的局面也正是他一手造成的。

    进攻开始,韩振汉的投石器确实是吓到了段兴智,一伙叛军流寇乌合之众,竟然还有攻城利器。不过这个贼将是不是脑子不好用,用攻城器械来守城。。。。。。不过,由不得段兴智质疑一二,低落的气士,和放缓前进速度,让段兴智心中有些许恼火。

    所以他干脆下令一股脑的不间断投入兵力,后退,逃跑全部按逃兵论处。这才来开了十万人浪潮一般的向着东川要塞拍打。但是东川要塞却比海岸边的磐石更加顽强,巍然不动不说,更是让那些“浪花”永久的停留在了东川要塞的脚下。

    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士卒死在东川,那个立在前面不远处,怪异的要塞,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当一些无法掌控的事情出现时,失败者总是会找各种理由和问题,去抱怨,总有那么多的为什么要问。就像是现在的段兴智一样。

    “你说的,那些能飞的东西呢,飞行球?”

    段兴智的身边此刻还留下了近万的骑兵,这些骑兵有三两千是云南远征军中原有的,可普渡河一役损失了一般只剩下三两千的样子。不过云南,或者说大理同样产马,沿途各个州府郡县,部族,经过段兴智的一通搜刮。又是让他凑齐了一个万人的骑兵队出来。

    或者叫做骑兵军也可以,只不过他们只是有简单护甲的轻骑兵而已,只有段兴智这样不懂战法的人,才会特别热衷于一种兵种的培养。

    这可能跟段兴智崇拜蒙古帝国,崇拜忽必烈也有很大的关系,段兴智喜欢万马奔腾的气势和感觉。所以沿途中他宁可抛弃所有的重型工程器械,也不想让战马过多的负重。

    战马,骑兵这样的兵种在大理这种多山的地形里,基本上发挥不出自己的长处,除了能作为长途奔袭,只能在一些相对来说平坦一些的地势上起到一些作用。

    这种本末倒置的想法,也就只有段兴智这样任性的土皇帝能做到。而韩振汉砍掉了整个东川要塞到普渡河中间的森林。这让喜欢万马奔腾的段兴智高兴了起来。

    即便是现在出现眼前的僵局,段兴智也仍然对自己的骑兵抱着一线希望,他甚至在想,当面前冲锋的步卒瓦解的时候,敌人如果追杀出来,自己还可以率领骑兵去马踏叛匪。

    但是眼看着冲上去送死的人越来越多,段兴智的心里也逐渐的开始发颤了起来。现在他也不知道自己冲在前面的战士死了多少,

    “最少要损失一、两万的战士了吧,再冲一。。。。。。半柱香吧!告诉兄弟们,拿下眼前这个匪窝,所有的兄弟十倍关饷,斩敌一人赏千钱。”

    在段兴智身边的参将,参谋此刻脑袋上都流出了汗水,一个个表型凝重,狰狞,因为段兴智估算的可是他中军进攻方向上的损失,而且看似绝对不是一万左右到两万的样子,而是两万到三万左右的数量。

    能冲将在前的将士现在也就只有一万多人的样子,很多方阵冲到敌人城下的时候,就已经不满员了。敌人的那些投石器的发射就一直没有间断过。

    几个参谋在段兴智身边欲言又止,尤其是在段兴智又一次下达了继续冲锋的命令以后。

    最后还是韩振汉终止了这场无休止的屠杀,原本韩振汉是想让顺子带领的空军师团,在敌人溃逃的时候杀出用来震慑和作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韩振汉没想到,云南兵能竟然能做到,损失超过了半数以上,甚至超过了六成的战损也仍然没有溃逃的现象。

    依照之前高园对韩振汉的说法是,段兴智并不懂得如何带兵打仗,至于段兴智用了什么办法能让云南军败而不溃。他自己也很好奇。

    不过高园被韩振汉派出去执行特殊任务去了,跟她说法不同的情况韩振汉现在也没法跟高园叫板了。韩振汉直接让传令兵升起飞鹰旗,一块藏青的旗帜上面用白色的丝线绣上的一直展翅的雄鹰。旗帜挂上之后,鼓声就在东川要塞里面响了起来。

    只是这鼓点跟常见的连贯性鼓点不同,而是时断时续,听上去乱七八糟的。

    “看贼兵乱了阵脚,他们肯定支撑不住了。吹号!擂鼓!冲锋!”

    段兴智躁动不安的听到那从面前的山寨里面的传出来的混乱的鼓声还以为是,叛匪中出了什么问题。再次下令让他的战士们进行冲锋。

    但是段兴智一个人兴奋,并不代表,他身边的人,还有他指挥的士卒也同样兴奋。一些战斗欲望强烈的武将此刻都已经被眼前的惨败所吓到了。不过有些人是越冲越怕,而有些人看到袍泽的倒下,确实越冲越眼红。

第三百九十章 权养欲() 
不过他们的冲锋,却在自己头顶上天色暗淡了以后,慢慢的减缓了下来,很多已经被眼前惨剧吓到的战士直接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

    这样的晴空实际上就是韩振汉想要的情况。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韩振汉也不想枉造杀孽。但是自己势弱,能够跟五倍于己的兵力硬碰硬,还能做到零伤亡。已经是极限一般的存在了。

    不过对付这个时空的人,很多时候,还是可以装神弄鬼的,比如什么斩白蛇,埋石碑,讲故事这一类的,当然这些远不如亲眼看到的飞升让人心潮澎湃,尤其是在心里严重受到打击的时候。

    “不义之师,天不助之,放下屠刀,得饶罪孽。。。。。。”

    “不义之师,天不助之,放下屠刀,得饶罪孽。。。。。。”

    “不义之师,天不助之,放下屠刀,得饶罪孽。。。。。。”

    空旷的声音在韩振汉给一个声音浑厚且吐字清晰的战士,安派上了热气球,这架热气球,别的活不用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劝降,实际上这架热气球上也没有什么攻击用的装备,因为整个热气球雕栏里面三分之一的空间都用铁皮做的“扬声器”给占领了,搞得热气球上,只有三个战士和那个半吊子播音员。

    翻来覆去就是那一句话,不过效果还是非常的显著的,这种转身弄鬼王参谋做不来,但是韩振汉却是玩得非常溜。尤其是在一些细节上,这架热气球将落下来之后,看到它的云南军为什么跪下了大半。

    因为这个热气球是白色的,雕栏是白色,绳子也白色的。还有棉絮一般的东西把热气球的雕栏装饰了一番。如果不是这个时代吴承恩还没有把西游记弄出来,下面的人一定会以为是脚踩五彩祥云而来的是孙大圣。

    不过虽然没有西游记,但是神仙,圣人都是程云而来,而那高高在上看不清模样的热气球,再加上一番精心的装饰,完全就是天上飘下来的一朵云彩,上面喊着让云南军扔掉武器,这祥云没有让城寨里面的人扔下武器,而是唯独让云南军扔,但是前面的不义之师,天不助之,这两句话,却是让一些明白事理的人,一下就反应了过来。

    谁是不义之师,当然是段兴智了,当初段兴智,归降蒙古忽必烈,在民间就流传着多年的骂名,多数人都说段兴智为人不义,出卖了自己的国家,还出卖了忠诚高泰祥。

    这个时候,不会有人去揪着高泰祥是否是一个权臣,权相,这样的问题,而更多的人会把矛头指向段兴智。所以一个不义的名声早就被在了段兴智身上。好在的是段兴智虽然做了蒙古人的鹰犬。但是这个人本质还算不坏,对老百姓并没有什么增税之类的政策来供奉蒙古帝国。

    这里有一点也要说明,实际上段兴智在控制整个大理政权之前,所有的国库收入,民间的产值,和商业交易等等这些东西都是有高泰祥一手控制的。而蒙古人并不觉得大理能有多少收入,所以给大理订制的岁供,只是根据吐蕃的收入同样来订制的。

    毕竟吐蕃的国土面积,跟大理的面积相似。但是忽必烈的谋事并没有想到,实际上大理的岁入要远远比吐蕃高的多的多。大理单单每年和宋国的金属马匹交易,就已经足足比吐蕃的岁入高出了两倍不止。

    大理变成云南行省之后,没了高泰祥的盘剥,各个地方的主政官员又经历了一次大洗牌之后,每年的岁入到了段兴智手中之后,段兴智属实的忐忑了一段时间。因为蒙古人要的岁币,跟自己国库的应收相比,都不足二十税一。

    得知了此事之后,段兴智一边咒骂着高泰祥,一边找人做了假账,“胆大包天”的瞒住了蒙古驻派在云南行省的监察兀良合查。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段兴智发现兀良合查也不管事,自己有事情过去跟他请示商量,也爱搭不惜理的。最后段兴智就变成了隔三差五的去问一次好,简单的说一点最近的政事。直到这个时候段兴智才开始逐渐的膨胀起来。

    因为整个云南的权利似乎完全都落到了他一个人的手中,各地的蒙古监军在段兴智的要求下,被宠了起来,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不是纵兵杀戮,没有激起民愤养他们万八千人又何妨。

    当各个地方的政要都换成了段兴智的亲信以后,段兴智开始了他励精图治的“发展”大业。什么兴修水利,什么修路铺桥。那些谋士给的能够让段兴智看起来像是一代明君,被人千古传颂歌功颂德的事情,段兴智一样没落下。

    就一个字,“干!”只是,十个工程,有三个能干成的就已经是不错了,这里面的工程负责人确实赚的盆满金箔。就在段兴智觉得自己为大理呕心沥血的时候,陈朝的陈晃跳了出来。

    原本已经归顺蒙古帝国的陈晃,开始拖欠和变相的减少给蒙古帝国的供奉了,这时候,感觉自己作为蒙古帝国西南角的最大诸侯的段兴智不高兴了。

    派人前去教训了一下陈晃,只是派去教训陈朝国军的人,却被陈晃打了一顿,具体说了只能听那个侍者的一面之词。挨了打受了气,这使者回来会说什么。

    正所谓打狗还得看主人,何况是自己的使者,使者挨了打,那就相当于打了段兴智的脸啊。打了段兴智的脸,那你陈晃是不是不尊重蒙古帝国这样的天朝上国了。

    “好,你给我等着!”

    从打这时候开始,段兴智就开始在大理范围内,大量的募兵,在各个地方征集粮草。因为刚刚从大理和蒙古的战争中走出来,大理实际上并没有损失太多的人,同时也因为段兴智的投降避免了大理百姓被蒙古帝国直接管理导致被大量屠杀的惨剧。

    其实说白来了,忽必烈打下大理只是为了想南宋时有一个踏板。对大理能给蒙古帝国做出的贡献,或者其他什么忽必烈并看不上。

第三百九十一章 落地成盒() 
但是段兴智做了十几年的傀儡,突然翻身做起了当家人,当然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想兀良合查汇报了此事之后,兀良合查一开始还算兴奋,因为终于有仗打了,但是段兴智毕竟已经是四十几岁的中年人,兀良合查的表现看在他眼中,他当然知道兀良合查的意图。

    他想去?当然不行,你兀良合查去了,我段兴智还玩什么打仗。。。。。。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当初要不是蒙古帝国的铁蹄来的突然,如果把兵权交到我段兴智的手里,才不会像是高泰祥那样输到,没脸活下去的境地。

    权利的掌控,身边人的阿谀奉承,让段兴智快速的膨胀了起来,不过也没错,因为像陈国这样的小国,小国寡民。出了占着靠近占城的优势在大理和占城中间作为掮客赚了不少钱意外并没有什么值得让段兴智重视的。

    而且段氏一族收汉人影响,同习儒道,在儒家上讲,本质里面段兴智是看不起一个国家都像是商人一样的陈国。更何况陈国现在还敢打了他段兴智的脸面,这个当真是叔叔可以忍,婶婶忍不了了。

    “发兵。。。。。。”

    小孩子不听话,多半是欠揍,一顿打不好,就打两顿,或者两顿连着打。虽然大理民风彪悍,国民多有山林生存经验,加上多年没有过饥荒出现,一个个小伙子也算是身体健硕。

    强征来的各地青壮占了大理近四百万人口的百分五。但是要知道,这些可都是青壮。大理一共能有多少青壮。从一家人来算的话,最多要四个人才能出一个青壮年。四百万人也就是说最多也就只有一百万左右的青年。而这些青年里面也不可能都是男人。所以大理估算的话,也就只能有个四五十万的青壮男人。

    段兴智一下就征集走了二十万人。老百姓能没有怨言吗?就算段兴智下令给那些出丁的人家现银补偿。但是段兴智的想法很好,但是执行的人他却没有考虑到。

    现银补偿怎么可能发到老百姓的手里,都被他身边的官给中饱私囊了。所以很多时候段兴智想的很好的事情,却并不能到得到落实和解决,这不是沟通问题,也不是段兴智心眼多坏,而是毁在了执行和监管上。

    这样的问题让兀良合查来做,同样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毕竟你不能把那些读书的文官,训练成军人,让他们对你言听计从。

    大理自从被蒙古帝国占领以后他的实际管理者变成了段兴智再加上兀良合查,这两个人一个除了打仗并没有什么东西能提起他的兴趣。另一个就像是刚刚得到了新玩具的孩子一样。

    在大理还没有被段兴智玩坏之前,韩振汉带兵打了进来。而现在段兴智已经害怕了,不是有点害怕,而是非常的怕。上次战争失败还是面对蒙古帝国的铁蹄。

    而这次出现的东西,竟然是能飞的,而且好像是高高在上的神明样。普通老百姓肯定会怕的要死,就像前面战场上,跪了一地的云南兵一样。

    而韩振汉当然不会就弄出一个装神弄鬼的气球仍在那里就算了。对于敌人十几万大军压境,韩振汉可以说是做了多重准备。

    这些准备绝对是现在这个时空里面的人想象不到的。战争是推进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