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天改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偷天改宋-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百三十五章 想活命就空手() 
这些大沟的对面就是那些,顺子以为是偷工减料做出来的竹围栏。

    当那些被威楚府的士卒,赶过来的当地百姓们,到了那些大沟边上以后,这时他们才会发现,这沟怎么这么深,对面那些竹垛子的后面还有很多的士卒。此时他们手中正拿着长枪,长矛,竹竿,还有刀剑,正在大声的冲着老百姓们喊叫。

    “有奸狗混进人群里面,所有人想保命活命的丢下行礼,武器到这沟里。”

    “所有人丢下行礼。。。。。扔下武器。”

    惜命,胆小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尤其是一些穷光蛋,那又什么行李,沿着两个竹垛子中间的一个五六根竹子,绑成一排的竹桥就跑了过去。

    后面抱孩子的老弱妇孺,还有那些过多了苦日子的老百姓,不愿意丢弃掉自己的财务,但是当更多的人过了那大沟之后,还是咬牙扔到了手中的细软。

    那些奸细呢?他们会愿意把武器扔下吗?没了家伙事他们还能干什么?

    “大哥我们帮你们杀威楚府的那些狗贼,让我们过去吧。。。。。。”

    磨蹭的时间久了就有人,想要带着武器过去,只好跟眼前的人求情,看能不能通融一下让自己过去。只是回应他们的只有闪着寒光的枪尖。

    “放下武器,不然就不能过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扔下行李细软过去的人越来越多,而剩下没有过去的人逐渐变的少了起来,二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已经过去了五六千人的样子。

    剩下的人也开始逐渐变的烦躁了起来,直到一个靠近正中间要塞的沟边,七八个人年轻人,并没有扔下武器,就准备跟在一个老太太身后一起冲过竹桥去。

    其中一个站在老人身后的男人还一直紧紧的扶着老人,颤颤巍巍的老太太,守在他们面前的人一直也没有动手,也没有人大声叱喝他们。

    直到那个老太太走过了竹桥,她身后的那几个年轻人以为自己顺利的通过了这一关,但是没想到的是,那老太太刚一过了那竹桥。就听到守在竹垛子后面的大理复国军一声暴喝,

    “杀!”

    这是整个逃难的大队伍,和大理复国军的守军,第一次爆发冲突,并且直接就死了数人。刚刚那个扶着老太太的年轻人,首当其冲的中了数枪,一杆杆寒光闪闪的枪头戳在他身上,扎出一个个黑洞洞的血窟窿。

    老太太责备他身前的一个大理复国军的战士一把给拉倒了身后,老太太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听到一阵“砰砰砰”的空响。那几个刚刚躲在他身后准备冲过壕沟的男人,身上插满了箭矢。并且还连累了跟在他们身后也一起想过桥的几个人。

    其中也包括一个,背着大包袱的女人。女人被流矢射中了箭头,倒在地上不停,哀嚎,声音喊得十分的凄惨。

    但是回应他们的仍然只有那一句话,

    “放下武器,放下行李,不然就等死,或者让我们杀了你。”

    直到这个时候也没人注意到,那些大理复国军手中奇怪的“大肚”十字弩。刚刚就是一窝蜂的一次齐射,射杀了那几个准备冲过来的人。

    并且冲突不只是爆发了这一处,其他三个要塞附近都发生了同样的骚乱。一些不愿意舍弃金银细软的老百姓,在壕沟对面撒泼,号哭。还有一些男人,成群的聚集在一起,嘴里喊着他们要一起帮复国军战斗,不能扔掉武器。

    只是大理复国军给他们的回应,要不就是沉默,要就还是那一句话,要活命就空手过来。

    而此时仍然没有通过壕沟的人,已经不足四千了。就在他们仍然还在纠结是不是要扔掉金银细软,或者放下武器的时候,天空中突然划过了一片黑影,如果不仔细看得话还以为是几个鸟群飞过,当呼啸声传到他们的耳中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那些可不是什么飞鸟。而是投石机投射出来的石块。

    投石机打出去的石头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声音,但是却能带走更多的生命,尤其是在有热气球指导瞄准下。三个要塞开始不停的发射出了大量的巨石。

    嗖嗖嗖的破风声不绝于耳,直到这个时候,在壕沟边的老百姓才开始注意到他们的身后。代表着云南行省威楚府的旗帜,另外还有一个出蒙古人特有的枪形的盖旗,出现在了他们不远的后方。

    这时仍然堵在壕沟边上的老百姓更加的骚乱了,有人打开包袱把一些金银,钱财开始往怀里塞,有人往自己身上缠绕这帛锦绸缎。

    这些不愿意抛弃细软的人,当然都是有钱人了,这些钱财还不是什么小钱。而那些疑似内奸的人,也有人终于放下了武器,也有人看着身后还在犹豫。

    “给你们最后一刻钟的时间,一刻钟之后我们会撤掉竹桥!”

    竹桥虽然窄小,一次只能通过一人,但这也是最容易通过这个壕沟的方式,大理复国军的战士怎么可能把这种工具留给敌人。

    这些人的身后五里的位置,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威楚府联军的部队。相信整片的林地里面已经站满了人。第一场威楚府联军对阵大理复国军的战斗,还有东川要塞的首战即将展开。

    而顺子所带领的空军大队,此刻也不去关注那些通过壕沟的百姓了,他们现在正忙着给“水炮”们指引方向。有了热气球的帮助,这些原始的投石车就像是长上了眼睛一般。

    几轮的发射以后,敌人的先头部队被硬生生的憋在了树林的边缘,而此处距离整个东川要塞最前线足足还有十里的范围。

    而顺子现在还在摩拳擦掌,等着一展自己热气球部队的伸手,把绑在热气球边上的那二十几枚炸弹一股脑的扔到敌人的人群中去。

    就在顺子想着自己应该怎么打的时候,一个华盖叠嶂,战马百匹的队伍冲进了顺子的望远镜里。这支队伍并不在顺子盯着的敌人部队的方向出现。

    而是在距离东川要塞,十几里远的一个还算是略高的丘陵上面,这支队伍的装束明显能看出他们是蒙古的军队。

第三百三十六章 敌不动() 
高地上足有上百人队伍,举着枪盖旗帜,顺子伸手一指,对着身侧另一架热气球指挥让他们过去盯着目标,又让另外一架热气球马上把附近的消息向指挥所汇报。

    当消息传递到,王参谋那里的时候,要塞外面的难民已经全部都被吸纳进了要塞的防御范围之内。并且这些人已经全部都被缴械。收缴来的武器被防御在战壕沿线附近的战士直接送回到了临近的要塞堡垒之中。

    直至此时被大理复国军杀死携械闯关的人已经有了两三百人之多,但是那些通过后的难民也并没有被直接安置在要塞之内,而是直接被带向了更远的后方。

    所谓更远实际也没有特别的远,而是他们被带到了要塞后方的一座土窑附近。冒着烟的土窑,不知道在烧制什么东西。被人举着马蜂窝押送来的难民,无一不是脸上带着惊慌和恐惧。

    对此王参谋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因为麻烦从这些难民里面找到谁是威楚府放出来的卧底。但是又不能让他们有力气在后方捣乱,就只能派出了一个千人队伍来专门负责看管这近万人的难民队伍。

    看管的同时,还不能让这些人歇着,歇下来吃饱了就会有力气,所以干脆就把这些带到了给大理复国军守军烧制弹丸的地方。

    没错,大理复国军用的投石器,投掷的武器,都是用泥石,烧制出来的。虽然可能破话性不会有直接敲碎的石块巨石大。但是也却会把整个投石器的准确度提高数倍。并且能让成规模的投石队伍,准确的去攻击一个目标区域里面的敌人。

    而这边烧制好的弹丸实际上就是烧出一个坚硬的外壳里面未必能烧制的完全,只是为了发射的过程中不至于散掉。而击中目标之后,散不散就无所了,整个如果砸碎在地面的时候,能让外皮的碎屑对周围的人造成伤害那也不错。

    这后面的几个土窑原本是用牛车来运送这些“弹药”的,现在为了给这些难民找点事做,这回就直接把牛车撤掉了,直接安排让上万名难民,直接站成几条大长龙,让他们排起队来用传递的方式进行运送,这样的话这些难民也不至于闲着,同时有能剩下十几辆牛车来,给更需要的地方。

    经过刚刚一次试探性的发射,足足有近几百枚石球,被发射器打到了敌人的阵脚边上,只是因为距离稍远,不能详细的统计敌人伤亡的数量,不过在王参谋目测来看,敌人至少因为刚刚停势过慢,造成了近千人的伤亡。

    战斗才有第一次接触,或者说干脆还没有接触,就已经获得了不错的收获,王参谋还是很满意的,只是很难有人能在他的脸上看出什么端倪。

    顺子的消息收到以后王参谋也不废话,当机立断的写下了几个字就送给了传令兵,

    “密切关注,机会合适就地格杀。”

    就算是有热气球能进行空中传递消息,但是也因为没有一套合适的空中旗语,只能用互相靠近然后用线绳传递竹筒的办法传递消息,扔的话太危险了,这些热气球就在敌人的上空,如果一个不慎传递的命令就成了敌人的情报了。

    如果是简单的早就约定好的命令可以根据烟火,或者是旗帜直接下达,但是像顺子发现的重要情报,还有王参谋下达的命令,一个是口口相传会出现错误,另外就是如果靠嘴说也容易让敌人发现。就算是在高空也没有高到敌人一点也听不到有人喊话的情况。

    当顺子接到消息以后,那只山岗上瞭望的队伍已经撤回到了他们的军营当中,因为敌人大部分还隐藏在茂密的丛林里,所以疑似敌人首领的目标就此消失在了茫茫的绿色海洋之中。

    敌人的首领消失了,这对老猎人顺子来说,并不算什么事情,因为猎物并不会按照你的心愿去行事,或者去按照你的想法出现在什么地方。不然的话那还要猎人干什么。

    对方的首领可能是被,突如其来的一阵投石机造成的伤亡,紧急的回到的部队里面,因为要稳住自己的军队,别去攻击别人更加重要。

    像这样远距离就能被准确的攻击到己方部队,任何一个士卒都会觉得胆寒,因为冲锋陷阵的人,就算知道他们的死亡的概率比较高,但是也不想这个概率变的更高,而劝他们去送死的各个将军和领队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说他们是安全的。

    顺子接到命令的时候是正午刚过,但是直到黄昏时,丛林里炊烟升起,敌人也没有再次展开进攻。面对敌人迟迟不肯进攻王参谋并没有感到疑惑,因为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这么耗着也不是事,当看到远处的丛林有炊烟升起以后,王参谋也下令,让部队开始就地休息轮流值哨。

    而在各个要塞最下方,已经用青砖和石头砌好的掩体里面,比外面城楼上镇守的将士更加的忙碌。三座要塞的下方,实际上由一个个不同的区域构成。每个区域之间预留出了充足的空间用来交通。

    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工作,比如饮食区域,是专门制作食物的,还有给战士们加工组装,维护武器的地方,二制作武器的区域直接被分成了三个部分,原料部分只负责制作那些基础的木头部分。

    铁器部分只负责制作枪头和箭簇的铁质部分。而最后的组装部分则是在整个要塞的第二层。没错因为要塞是在整个围墙里面搭建了金子塔一样的存在,所以要塞里面总计有八层的建筑。

    整个外围的围墙里面也被设置了不同的功能,像正面围墙被特意的制作出了一个个小格子,这些格子里面都能坐下一个战士,而他们的身后都有两条绳子,这些战士手里的武器就是王参谋制作出来的马蜂窝,因为攻击距离不如长弓远,所以他们只能在敌人冲击要塞的时候发挥作用,城墙的城垛上才能站几个人。

    所以他们所在的位置才能真正发挥“马蜂窝”的作用。

第三百三十七章 炮战() 
出了这些正面的防御位置,另外的就是藏兵洞一样的大格子,这些格子里面被架上了竹床和竹席,轮岗需要休息的士卒可以直接在上面休息。【。m】因为竹木之间的空隙更大,可以很好的通风。同时也因为有了遮挡而不至于直接的风吹日啥。

    所有的竹木都是用拼接,钻孔打洞,很少有绑缚来制作的,所以根据竹子的韧性,眼前这三座竹木建造的堡垒,还真是可以抵挡的住敌人的进攻的。而且因为竹子的砍伐和搬运都要比实心的木材要方便很多,整个要塞的建造也非常的快。

    另外围墙的最里侧,还有的几个大舱室,那些就是昨天晚上顺子他们休息的地方,也就是热气球部队藏匿的地方了。而这三座要塞跟当初在山西运城建立的要塞一样,城门都是在城市的下方。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就不容易找到。

    不过跟运城东部要塞不同的是,王参谋在东川要塞的四个面都做了城门。每座城门都是像u形管一样,通过一个大角度的缓坡,然后再进入到城内。而这个缓坡正中间,用铸铁,和竹子同时制作出了闸门。

    闸门对外的方向还有像是吊桥一般的东西可以把缓坡盖住。面向缓坡里面同样也有一个像是吊桥一样的盖板可以盖住里侧的缓坡。

    这个设计就直接保证了整个城门的安全,就算外侧的闸门被人攻破了,里面的吊桥一放下,就相当于给这个缓坡盖上了一个盖子。上面的人对着盖子里面打,盖子下面的人根本就没有还手的余地。

    所有的设计都是非常理想的,但是王参谋却有一个致命的错误他自己没有发现。如果是韩振汉在这里这个问题可能在发现对方出现了蒙古将领以后就会及时的寻找一个补救的措施。但是王参谋却没有。

    威楚府联军,停在对面的树林里整整一夜的时间都没有动过,出了几缕炊烟,大理复**的守军什么也看不到,热气球部队在漆黑的夜里也不敢靠近敌人过近,只能放下黑布在敌人几里以上的距离漂浮,或者干脆就降下热气球在地面上轮流休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