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天改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偷天改宋-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团座使不得啊,您要自己进城?太危险了。。。。。。”

    孙虎表情紧张的看着韩振汉,因为没有其他的几个营长在,孙虎也自知嘴笨,肯定说不过韩振汉,只能把韩振汉的意图搞清楚。

    “你以为你,你们是这场战役的主角,你们太小看你们老大我了,十天后的主角应该是我才对,看我兵不血刃给你们拿下整个东川郡来,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上兵伐谋。。。。。。。”

    派出的三支部队最远的就属东边靠近石城郡摩弥部的白老板,直线距离都有一百五十公里,走路要走近五百里路的距离。韩振汉的队伍训练出来的队伍没有不能跑的,按照陆军操典,平日中训练每天早上都是十里路,五公里越野,跑步是复国军的标准训练。

    不过五百里强行军还是够人喝一壶的,最后算上中间休息的时间,白老板的带的队伍,终于在六天的时间到达了指定的东川郡以东的指定位置。消息在三天后传回到了韩振汉所在的白龙潭。

    也就是在白族节日绕三灵的前一天,韩振汉接到了白老板就位的报告,于此同时孙虎也早在八天前的晚上,就已经帅领一万部队从白龙潭出发。用了一个晚上加上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到达了预订的藏身之处。

    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调动,不可能瞒住所有人的眼睛,但是好在的是韩振汉的先见之明,白族人大头阵,带着浓重大理国色彩的旗帜和韩振汉制作的新式军旗,一同出现在各个部队之中,这一路上不但没人报官,更是有不少百姓乡亲前来劳军。

    不为别的就因为没人钳制了的段兴智在当上了云南行省总督之后,开始横征暴敛,在各地四处征集了大量的男丁充军,又征集了大量的十四岁到十八岁的少女充实自己的总督府。

    加上没有监督体系的用人制度,各地官员为非作歹,苛捐杂税多的让人难以喘息。但是却因为大量的男丁被征走,民间反抗力量又多有私信,一盘散沙,没有一个能扛起大旗的人。以致于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

    所以看到了原本那大理的旗帜,百姓们开始怀念起原来的日子。倒不是因为之前的大理有多好,而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现在的情况和之前的生活两相比较之下,百姓们终于知道了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好,眼前的日子,比等死也差不上什么。不过当再次看到大理的旗帜之后,乡村里面的百姓先是被看到的无比无忌的军队给吓到了。

    随后发现这些兵,不踩田,不进村,就在林间田边的小路上跑,这消息争相传出后,毕竟人腿跑不过马腿,一些消息灵通的大家族,终于在路上堵住了王参谋的队伍。

    来堵人的也来了不少的人,足足有上百人的队伍,整口的活猪,活羊,腊肉,竹笋,成缸的米酒,摆在了路上。不为别的就位这支队伍,不扰民,不乱竟,其中还有百姓们对回到过去大理国生活的希望。

    而因为奉命准备继续建设东川要塞。王参谋也想借助当地的力量,就答应见了对方来劳军的代表。

    “老人家您太客气了,我们队伍上有纪律东西不能收,你们的生活已经够苦的了。。。。。。”

    百般推辞之下,王参谋说出需要大家来帮忙伐木烧砖,并且按照时间给工钱,并且农忙的时候,这大理的复国军也愿意帮助周围的乡亲们插秧,农忙时节可以帮助当地百姓。

第三百一十章 送人和打劫() 
王参谋此话一出前来堵路劳军的老人都眼泪都流了出来,东川郡虽然不是什么打郡城,但是却胜在水田平地众多,灌溉方式也容易简单。但是段兴智自从当上了,云南行省的总督之后,各地的男丁几乎达到了十抽三的标准。

    大量的适龄劳力被征走,导致各地劳动力逐年减少,带来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农忙时无人干活,有田无人中,有地没人收拾,这样虽然没有给百姓逼到绝路上,但是再加上严苛的赋税,各地百姓机会都要到了崩溃的边缘。

    王参谋的一番话,正好切到了百姓们的痛点,马上就要到了白族绕三灵的节日,过了节就要开始早春的播种和农忙了,现在整个大理国的百姓都在种,从升龙城传来的占城稻,这个占城就是在升龙城更南的地方,占城的一种稻米。

    不过占城现在已经被真腊给占领,这次段兴智也正是为了占城之事不远千里的跑到了陈朝边境去威慑陈晃,让陈晃出兵去攻打真腊,好让占城复国。因为这是忽必烈的旨意。陈晃接旨后拖泥带水的也不去做,现在段兴智只好自己驱兵前往。

    但是这到底是忽必烈的意思,还是占城的流亡国主找到了段兴智就不好说了,毕竟远在几万里外的忽必烈知道什么是占城,那个国家是真腊吗?就算知道的话,忽必烈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而发下旨意让陈晃去打仗?

    当初收了陈朝也是因为忽必烈达到了大理,陈朝又刚好和大理接壤,并且通商密切。而占城还有真腊已经更远的地方,忽必烈就算听过名字,也不会理会这种小地方的国家的,朝代更替。

    劳军队伍里面带头跟王参谋说话的老人,为了表示感激,献上了自己的大礼,还有自己的孙女,不得不说的是,白族的姑娘正的是漂亮啊。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理国的水草丰美,人杰地灵,常年的四季如春。使得这里的姑娘一个个都水灵灵的。

    王参谋是正常男人,但是却很保守,这要是换成了范某人,肯定是要就范了的,并且韩振汉也不反对这种事情,兄弟会的女营里面现虽然还够分,够分的原因是因为限制。虽然那时一种鼓励激励大家为兄弟会奉献的一种手段。但也同样是因为女人的数量稀少。

    但是到了大理之后,这情况就发生了一些变化,适龄的男人被大量的征走,留下的大多是女人,年轻貌美的被征走一批,更多的还是留在了自己的村落里面。

    王参谋拒绝了老人家送孙女的事情,但是却按照靠近新建的东川要塞方圆五十里之内的各个村寨的代表,表示到时会安排自己的士兵去负责帮助各家各户干农活,完成早春的插秧工作。

    韩振汉的队伍里面,在工厂干过的现在除了当官的大多数都在泸州的大本营里面带着机灵得学徒日夜赶工的干活呢,而跟着出来打仗的也大多数农民出身,尤其是从运城来的三千战士,还有自泸州整编来的新三军。

    人的气运是不同的境遇也是不一样的,王参谋遇到的是劳军的当地百姓,而老范遇见的却是不开眼的蠢贼,别说送姑娘的没看见,送刀子的却是来了不少。

    不知道是迫不得已才为贼,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总之还没到地方老范就先跟人打了一架,收编了八百多个战俘,不过这八百战俘老范也准备平白无故的就给放掉。

    而是一起带到了他负责建设和防御的地方。八百个劳力,比王参谋去的东川要塞劳动力要多的多,当然如果被老范知道,王参谋还没到地方就被人,又送女人,又送酒食的,肯定会眼红的不得了。

    只是王参谋那边,统计一番下来,可以用的男丁却少的可怜,整个队伍里面只有三近百人却只有年轻劳力不到过二十几个人,这样的情况下,跟老范这边比较的话,王参谋这边的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

    好在的是这样的情况已经有几年了,勤劳的百姓无论怎样都还是要生存和繁衍下去的。女人当男人使,也没有什么粗细活计之分了。壮劳力没有,女人就跟着一起上了。

    区别是王参谋这边是唱山歌含着号子把活干,而老范那边却是挥着鞭子,端着刀枪看着俘虏干活。虽然都有波折但是却进行得都很顺利。

    白老板那边的情况也很接近,虽然没有热情的堵路劳军,也没碰到打劫的山贼匪徒,却是遇到了真的反抗组织,因为白老板去驻守的地方,相距离閟畔部的距离较远,而且还是白族大量聚集活动的地方,另外还有几个山寨的苗族和傣族。所以当地百姓和闻讯而来的反抗组织都自愿的加入到了白老板这边营地的建设活动当中。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白族人前来投军的人,韩振汉他们早就在出发之前就已经设定了好了这种情况,因为各地都有反叛军的存在。自己的队伍进入东川势必会竖起大旗引人过来。

    但是问题也是存在的,比如说投奔过来的人有没有官府的探子。比如说进来的人素质参差不齐,原本就为非作歹过怎么办。

    而韩振汉力排众议给的出了一个特赦营,不管原来有多么十恶不赦,只要投靠复国军,全部既往不咎。如果真的有苦主找上门,有大理复国军来负责赔偿。

    这一条政策不为别的,就为了要聚集所有的力量来战斗,到最后是不是会有秋后算账那也得等胜利复国后才能去说。

    各地的消息传递回到韩振汉这里以后,包括最晚到达的白老板的消息也被韩振汉收到后,韩振汉依次给四方回复了指令和信息。并且将自己后续准备要开始的动作也告知了四路人马。

    随后韩振汉就乔装打扮,带这白龙潭剩下的一千人马,打散了队伍让所有的兄弟跟他一起直奔,东川郡首,閟畔部而去。

    赶在绕三灵节日的第二天就到达了閟畔部的城内。

第三百一十一章 等人() 
时值农历四月二十四绕三灵的节日已经举办了两天的时间,韩振汉在城中看着热闹,虽然生活清苦,各种苛捐杂税不胜繁多。但是百姓们还是有着美好的愿望,和生活下去的坚持。

    绕三灵的节日刚好是种植水稻的农忙节令之前,又恰值天气和煦,山川秀丽,生活在閟畔部附近一带数百个村庄的白族民众,不分男女老少,都插花戴朵,浓妆淡抹,身着节日盛装。

    他们以村庄为单位,几十人至上百人不等,成群结队,携带祭祀用具和简单的行李以及食品、炊具等,从四面八方赴会。于农历四月二十二日早晨,聚集到閟畔城的城隍庙,点燃香烛,准备行装。人们满怀热情,希望通过自己虔诚的祭拜,使今年风调雨顺,秋后五谷丰登;也祈祷阖家平安。

    绕三灵队伍以村为单位,队伍分为三部分:每队前有为一男一女,有时也为两男或两女的老人。这被叫做花柳树老人,头缠大白包头,身穿雪白对襟衣,着彩色绸裤,脚穿缀有红绒球的彩线凉鞋,打扮得十分风趣。

    二人共扶一枝杨柳,柳枝上挂一个葫芦,一块彩绸,一人执拂尘,一人执红扇或甩白毛巾,二人边舞边对唱白族“花柳曲“,唱词幽默诙谐。

    后面中部队伍年轻人就多了起来,除了吹笛子的一人外,有男女舞者数十人,有的唱调子、打霸王鞭、敲八角鼓、双飞燕。

    队尾则由吹树叶的一人和数十位亦歌亦舞、手执扇子或草帽的妇女组成。大家排成“一字长蛇阵“,在花柳树老人的带领下,形成数万人参加的春游活动。

    大清早的閟畔城内已经有了三四支的队伍,韩振汉早早的就到了一间茶馆的楼上,四月的早茶已经下来了,刚炒出来的新茶,喝起来清润顺畅。

    大理这边煮茶仍然研习这早先唐代的方法,煮的是五味杂成汤,茶汤里面还掺杂着,各种香料盐巴胡椒。看着像抹布水,喝起来更像是抹布水。

    所以韩振汉只是跟店家要了一个茶壶,还有一些新炒出来的茶叶,自己泡起了茶在茶楼的二楼和带着帽纱的高园对坐。高园的相貌实在是太好辨认了。

    一说大理倾城倾国的美女,那就自然就落到了高家大小姐的身上。真的堪称是侠义与美貌的化身,所以若是不带帽纱出门,那一路上可就是非多了。

    吹吹打打的街道上热闹非凡。而今天也是进城的年轻漂亮姑娘最多的时候,大理的姑娘跟大宋的姑娘不同,少了一分含蓄多了一分热情,她们更加的敢爱敢恨,更喜欢表达自己的情绪。

    而韩振汉他们在等的人,也会在不久之后出现在,韩振汉此时所在的茶楼。因为出来的绕三灵的队伍都是以村庄为单位,这样就能看出哪个村子有多少男丁,有多少出落水灵的美女。

    无论是完成征丁的工作,还是给自己的上司,或者直接给段兴智物色美女,这绕三灵都是一个不得不来的好日子。

    所以说东川郡的郡守曹力,昨天已经带着人在茶楼上看了一天,复国军在城内的探报在韩振汉到达的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曹力的所有行踪都汇报给了他。

    就连一夜跑了几次茅房。晚上睡了几个女人,都没有漏下。韩振汉坐在茶楼的二楼,正好也体验了一下曹力昨天的感受。还真别说,这盛大的节日,当真是非常的养眼。节奏欢快的队伍,唱着拉着长音的曲子,载歌载舞的队伍。让人心情愉悦。

    真的很难想象,在这样的节日之后,曹力怎么忍心带人破坏这些充满希冀的村庄和家庭。人总是不禁念叨的,韩振汉心中想着曹力的名字。结果自己的思路就被打断了。

    来叫韩振汉的人并不是曹力,而是一个满脸带着笑意,眼神中还有愧疚的中年人,这人正是茶楼的掌柜,应该就是这件茶楼的老板。

    “这位公子,打扰了。。。。。。这个位子已经有人订了,刚刚小二看您喝茶和的别致,也不敢扫了您的兴,您看,您这一壶茶也喝完了,能不能请公子换个位置。。。。。。”

    这老板并不是什么不讲理的人,并且也过来好言相劝。对这样以礼待人的谁也挑不出毛病来,所幸韩振汉就自己端着茶壶,换了个位置。

    这间茶楼虽然不大,也只有两层高,刚刚那个位置窗户正好对着街角,能看到从城东进来的队伍的全貌,还会在他们的这个窗下经过,看游行队伍看的最是真切。

    但是这二楼上不是只有一个窗户,其他的窗户也能看到街面上的样子和情况。所以韩振汉干脆就换了一个地方。

    可是那茶楼的老板却又是跟了上来,

    “公子,不是这样的,这整个二楼都被人给包了,您看。。。。。哎,您今天喝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