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纯汉-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走。”曹操一挥手,猛地朝外走去。

    就在这时,曹丕低着头走了过来,正好与曹操装了个满怀。曹操心中激动兴奋,也不责怪,一把扶起年仅十岁的曹丕,道:“丕儿所来何事?”

    这些年曹操征战四方,与曹丕等年岁幼小的儿女并没有多少亲近时间,曹丕对曹操也始终怀着畏惧之情,这时正惶恐不安,突闻曹操和风细雨似的话语,顿时心中一热,眼巴巴看着曹操,道:“父亲,邹夫人怀有身孕,我母亲按照父亲的吩咐,给她安排了一间尚好的房间,可是……”

    曹操脸色微红,邹夫人正是张绣的婶母,征战宛城时被曹操强纳,如今已怀有身孕。正妻丁夫人因曹昂之死而迁怒于她,对她百般苛责,连个像样的住所也不给安置。曹操心知曹昂之死罪过在他自己,邹氏不过是受了无妄之灾,况且此刻她又怀了自己的骨肉,便托付卞夫人妥善安置,只是没想到丁氏竟仍不依不饶。

    曹操眉头微微皱起,很快又松了开来,看着曹丕道:“你只管教你母亲安排便是。”

    曹丕低垂着头颅,稍作沉默后,低低说道:“我母仁善有意照顾好诸位少母,但家中诸多事情毕竟是嫡母主持,嫡母坚决不同意妥善安置邹夫人,我母也不好越俎代庖。”

    曹操猛地心中一颤,站在原处盯着曹丕,见他低垂着脑袋神态甚是恭谨,猛地打心底升起一股凉意,暗自思忖着:“丕儿的心机如此浅显教人一眼望穿,但他如此年幼的一个少年竟对自己的父亲玩弄起心机,这些年我征战四方,连儿子都对我生分了。”

    曹丕在曹操愈发凌厉的目光下变得如同羊羔一般温顺,心中却惴惴不安起来,心知适才自己的言语过火,不知是否引起了曹操的不喜。

    曹操盯着曹丕许久,得知曹昂生还消息的喜悦稍稍冲淡了些,低沉着声音说道:“你且去吧。”

    曹丕如逢大赦,连忙施礼离去。曹操看了一眼他慌乱的身影,转身招呼郭嘉与许褚:“走,先不管这些,昂儿的事情重要。”

    许褚心无所念,紧跟着曹操,郭嘉却面带深意露出神秘莫测的笑。

    张强自受了曹昂的吩咐,立刻变卖家中粮食,到襄阳城中买了一匹马,一路上风餐露宿昼夜兼程,终于在出发两日后抵达许都。张强来不及休憩,忙按照曹昂的吩咐前往司空府求见。原本以他身份,根本不会有人通禀,好在竟然巧遇许褚。许褚听了张强的一番解释后,又瞧见曹昂的书信,心中八成确定那所谓的曹脩便是曹昂,当下急吼吼地给曹操通报去了。

    当曹操三人出来时,张强已经在门外倚着墙壁睡着了。曹操心急如焚,一把拽过张强死死攥着的书信,迫不及待地展开起来。

    一瞬间,曹操脸上涌现按耐不住的喜悦,眉飞色舞地下去,不多时又阴沉了脸。看完了书信,曹操浓眉紧蹙,看了看兀自熟睡的张强,道:“仲康好生安置这位壮士。奉孝着人请军师等人前来,某有军议。”

    郭嘉心中一惊,但见曹操神色不善,也不多问,连忙吩咐左右去请人。

    不多时,军师荀攸、董昭、卞秉以及诸多将校纷纷前来。诸人尚没来得及向曹操询问,便听曹操沉声对着众人道:“某决意发兵荆州,诸位商议一番该如何行军。”

第三十七章 母亲() 
堂下的众人纷纷变色,曹军刚经历宛城之败不久,后勤不足、军心不振,四周虎狼环伺,眼下最要紧的是休养生息,而非贸然动武。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荀攸身上,虽然他加入曹营的时间并非最长,但在座诸位无疑以他的地位最高。

    荀攸轻捋着颚下长须,白净俊朗的脸庞上波澜不惊,点漆似的眸子幽深地好似深邃的苍穹,微微沉吟一番后,起身对曹操作揖说道:“不知明公打算兵发何处?”

    曹操面露兴奋潮红,鹰眸似的眼睛里闪亮亮的,希冀地看着荀攸,道:“某要发兵襄阳。”

    众人神色又是一变。襄阳深处荆州腹地,从许都南下,要攻克宛城、新野等重镇才可抵达。兵发襄阳也就意味着与荆州全面开战了——这是目前绝不可能办到的事。

    “主公,别的我不知道,但是眼下军中武备不足,不论攻防器具都不足以支撑与荆州全面地开战。”说话的是管理曹军军械的卞秉,也是曹操夫人卞氏的弟弟。

    “主公,前番宛城之战损耗颇多,眼下虽有新麦收割,但要与荆州全面开战,现有的粮草却远远不够。”卞秉说完后,任峻又站了出来。他是曹操的妹夫,协助荀彧管理曹军的后勤补给。

    这两个管理后勤装备的要员表示反对后,其他人也纷纷开口反对仓皇用兵。

    曹操的眉头紧皱一起,他本就是知兵之人,自然知晓众人所说很有道理,但是爱子曹昂身处荆襄虎穴,怎能置之不理?

    当下目光看向荀攸,诚恳地问道:“军师也反对曹某用兵吗?”

    荀攸淡淡一笑,轻抚着胡须问道:“主公有明略于心,虽有吞吐荆襄之志,但绝不会急于求成。此刻主公既有攻伐荆襄之念,定然事出有因。敢问主公究竟因何事要与刘表大起干戈?”

    曹操目露赞赏,面庞攀上压抑不住的喜悦,哈哈笑着说道:“曹某得到消息,我儿曹昂并未身亡,如今被困襄阳受蔡家迫害,我身为人父岂能置之不理?”

    曹操此言一出堂上众人纷纷大吃一惊。曹昂平素与众人关系融洽,为人又谦逊有礼,颇得众人好感。此刻闻知曹昂活着,惊讶过后无人不感到喜悦。但是喜悦之后,众人又感到一阵阵为难。

    曹昂必须要救,但他身处荆襄腹地,怎么派人营救又成了挡在众人面前的大难题。

    智谋之士纷纷苦思对策,军中骁将却嚷嚷起来。

    “某愿提兵一万南下襄阳,定救回子脩贤侄。”说话的是曹洪,昂首抱拳大声请命。

    曹操暗中翻翻白眼,对他置之不理。矮壮的乐进又挑出来,瓮声瓮气地说道:“末将只需将兵五千,便可一路南下救出大公子。”

    乐进一出声,站在他身旁的于禁可不乐意了,连忙也跨前一步,请命道:“末将也愿提带兵马直下荆襄,为主公排忧解难。”

    战将们纷纷出言,说着说着竟攀比起来,堂内一片嘈杂。

    站在最前方的夏侯惇见状不由面色一冷,一拍桌案瞪着众人,训斥道:“一个个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将,说出的话自己不嫌害臊吗?曹子廉你最后说什么?两千人就能干翻刘表?来,你立一个军令状,某立刻为你调兵。还有乐文谦,你能扛着大刀独自一人从许都到襄阳杀个来回?某也不用你杀到襄阳,你杀到宛城就行了,现在就去,某率领三军为你呐喊助威。”

    夏侯惇是曹营中除了曹操外的军方第一人,向来不苟言笑,但威严甚重,此刻冷着脸拍着桌子一通斥责下来,起哄的诸位战将竟然安静下来。

    曹操憋着笑意,对诸位将领噤若寒蝉的模样视而不见,捋着胡子看向夏侯惇问道:“元让有何高见?”

    夏侯惇面色清冷,目光在曹操身上稍作停留,随后又投向荀攸身上,毫无感情地说道:“还是听军师的吧。”

    荀攸眼皮轻跳,心中苦笑不已。在荀攸加入曹营之前,曹操的军政集团内文官以荀彧为首,武职以夏侯惇为尊。但随着荀攸的加入并任军师一职后,这个局面便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荀攸属于文官序列,但参赞军议,曹操对其百依百顺,地位又在诸位武将之上。夏侯惇心高气傲,面上虽不曾与荀攸闹出矛盾,但心底还是十分不服气的。

    “主公兵发襄阳的打算不过是为了营救身陷其中的大公子,”荀攸暗自苦笑后站起身来对曹操作揖,侃侃而谈,“既然如此,则完全没有大动干戈的必要。刘荆州虽是裹足不前之辈,但荆州富强,攻打荆州并非一蹴而就的事。”

    夏侯惇心中暗自赞同,但仍冷眼旁观,想瞧一瞧荀攸到底有何能耐。

    “要救大公子,只需派遣三百虎豹骑轻装简行直奔襄阳即可。此外,主公可着人招降张绣——大公子既然并未身亡,咱们与张绣也就没有解不开的仇恨。若能招降张绣,使他暗中相助,营救大公子之事则希望大增。”

    曹操听后怦然心动,锐利的眼神扫过众人,略微沉吟后高声叫道:“好,便以军师之言,先派曹洪统率三百虎豹骑直奔襄阳。另外何人愿意招降张绣?”

    众人一阵沉默,招降之事与武将无关,一众武将只是看着热闹。文官里任峻、卞秉官职低微分量不够,荀攸身为谋主岂可轻易涉险,剩下有分量的便是董昭和郭嘉,偏偏两人又并非甘冒其险的人。

    “还是我去吧。”过了许久无人应承,气氛不由尴尬起来。这时缩在角落里的丁冲打着酒嗝,一步三摇地走出来对曹操说道。

    曹操浓眉轻皱,稍一思忖道:“幼阳你贵为三独坐之一的司隶校尉,岂可屈尊降贵以身犯险去招纳一西凉匹夫?”

    丁冲憨态可掬地笑着,嘴里喷薄着阵阵酒臭,道:“我是昂儿舅父,前去化解这段仇怨最合适不过。”

    曹操沉默。倏地堂外传来极其悲凉尖锐的嘶吼:“此仇不共戴天,除非取来张绣贼子首级,否则决不罢休!”

    堂上诸位心中一震,纷纷看向门口。便见一个骨瘦如柴的女子大步走了进来——正是曹操嫡妻丁夫人。

    丁氏径直走到丁冲身后,一把扯住他的衣衫往旁边一拽,恨恨说道:“你喝酒喝傻了?竟要与杀害你甥儿的仇人化解仇恨?”

    丁冲原本就半醉半醒,被丁氏全力一拉之下扑通摔倒在地上。

    曹操吓了一跳,连忙跑过去搀扶。没料想丁氏突然一把又抓住曹操,目露凶光张口便骂:“老杀才,昂儿被你害死了,你不思为昂儿报仇,竟还要与仇人言和,你的良心教野狗给吃了?我可怜的孩儿怎么就那么傻,竟会舍命救你这样狼心狗肺的老杀才?”

    曹操被丁氏这般当着众人揭短辱骂,顿时羞怒不已,胸中升起一道道火焰,一把甩开丁氏,压着愤怒沉声说道:“这里是朝廷议事场所,岂容你如泼妇一般吵闹,快与我速速离去。”

    丁氏浑然不惧,迎着曹操吃人的目光,凄厉地大笑一声,环顾周围众人,道:“老杀才现在你想起朝廷了?你睡人家叔母的时候怎么没想起朝廷?我儿子都没了,我什么都没了,我还管什么朝廷?”

    曹操羞怒交加,冲动之下一下没忍住,一巴掌扇在丁氏的脸颊上,怒吼道:“昂儿是你儿子,难道就不是我儿子了吗?只有你难过,我就不难过了?”

    丁氏原本已经十分瘦弱,曹昂死后更是心神受创,吃不下睡不好,身子更见消瘦,已经单薄至极,被曹操一巴掌打倒在地上,嘴角渗出殷红的血丝。她漠然地爬起来,眼神麻木地看着曹操,低低说道:“你难过吗?昂儿死了,你还有其他许多儿子。而我——什么都没了。”

    曹操蓦地心中一酸,看着丁氏满头的白霜不由感到一阵后悔与怜惜。

    她才四十多岁竟落得如此苍老!丁氏从不亏欠曹家的,反而是曹家亏欠丁氏良多。

    “夫人,咱们的昂儿没死。”曹操怒火瞬间消退,也不计较丁氏的失礼和给自己造成的难堪,眼中一阵酸涩,轻声对丁氏说道。

    丁氏哂笑一声,绝望地说道:“老杀才,你不愿为我的昂儿报仇,又何必编织这样的谎话来诓我。索性你一掌劈死我算了,我也好赶紧去寻找我的昂儿。”

    曹操微露苦笑,继续说道:“我没骗你,咱们的儿子真的还活着。”

    丁氏这次一点反应也没有了,眼神空洞地盯着曹操。

    “阿姊,孟德说的是真的,昂儿没死。”醒过来的丁冲也上前说道。

    “嫂夫人,孟德没有诓你,子脩贤侄还活着。”这是夏侯惇,也是丁氏的亲家。

    丁氏眼中终于有了色彩,浑身开始轻微地颤抖,眼泪止不住地夺眶而出,汇成一股股溪流,蓦地一把抓住曹操,又摇又晃急促问道:“你说真的,你说真的,昂儿没死?咱们的昂儿没死?”

    曹操一把将丁氏揽在怀里,轻抚着她干硬颤抖的背脊,伏在她耳边轻声呢喃着:“咱们儿子活着,真真地活着。为夫这就带人去接咱们的儿子回家,你去好好洗漱打扮一下,再吃点东西。昂儿看到你现在这副模样会心疼的。”

第三十八章 绝境() 
曹昂离开了向阳村不久后便与诸葛亮分道扬镳,韦氏与小勤儿尚在山中,也不知境况如何。辞别了诸葛亮,曹昂迫不及待地钻进山中寻找。只是适才向阳村民们不甚友善甚至称得上敌视的态度却叫曹昂心中有些不安,不知韦氏知晓了他的身份,会作何反应。

    山中林木茂密,韦氏与小勤儿隐蔽之下万难寻找,曹昂只得顺着之前的路仔细搜寻。眼下蔡家的人退去,暂时无虑安危,但山中蛇虫蚁兽数不胜数,一个大意可能就要丧命于此。曹昂寻觅一截,蛛丝马迹也未曾发现,最后只好放开嗓子呼唤起来。

    过了许久,天色近晚,曹昂的喉咙火烧一般,又干又涩,放眼望去四周皆是一片葱郁,杳无人迹,心中不由愈发焦躁。

    猛然间,西南方传来隐隐约约的哭声。曹昂精神一振,连忙劈荆斩棘奔了过去。

    参天大树之下,一个七尺高的男人左手提着小勤儿,高高举在空中,右手里攥着一把寒光凛冽的长刀,脸上衔着让人打心底厌恶的猥琐笑容,目光火热地盯着韦氏,轻佻地说道:“快些脱了衣物,否则我一把摔死这个小杂种。”这是一开始前来捉拿曹昂的二十多号人之一,他们有一部分追入了阿头山之中。

    韦氏死死地咬着嘴唇,右手揪住胸口的衣衫,看着哇哇乱叫、挥手踢腿的小勤儿,眼中蓄满了泪水。

    “你先放了我的孩儿,我……我绝不反抗。”韦氏哀求地说着。

    男子不为所动,脸上更是露出一抹狠厉,大手稍稍用力,将小勤儿举过头顶,仰面朝上,道:“按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