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白眼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白眼狼- 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锐听了徐彦卓的话,感动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他似乎有些明白也,大总统当初为什么要让他发誓要一辈子效忠徐彦卓。

    “袁锐,还记得去年我安排你的任务吗?”徐彦卓突然问道。

    “当然记得,少爷你让我密切关注总统府、国务院和国会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和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一点也不能遗漏!”袁锐回答得很利索。

    “没忘就好,把北京这将近一年的情况细细给我说说!”

    “是!少爷!”

    ……

    夜已经很深了,蒋志清却难以入睡,袁锐今天所说的事情让他觉得太震憾了。让蒋志清震憾的不是袁锐所揭露的政客们那些鲜为人知的秘闻,而是袁锐的情报机构的能力。他实在想不明白,袁锐是通过什么方法能事无巨细地把每个政要人物的一举一动摸得如此通透。

    蒋志清有写日记的习惯,今天,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要想成大事必须要建立一个高效能的情报部门,只有这样,才能掌控局势,做到心中有数……

    徐彦卓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义兄蒋志清从他身上得到的第一条启示,竟然是要建立自己的情报机构。

    ……

    第二天,徐彦卓正与蒋志清和袁锐吃早饭,却见一名卫兵给袁锐送来一份请柬。

    袁锐看罢,将请柬递给徐彦卓。

    徐彦卓头也不抬:“说吧,什么事?”

    “黎大总统请您过府一叙!”

    徐彦卓点点头:“知道了!”

    蒋志清在一旁惊异道:“老五,你怎么一点也不吃惊,难道你早就知道他要请你了?”

    徐彦卓抹了抹嘴笑道:“二哥,昨天袁锐说得那些事你也听了,黎大总统现在已经焦头烂额了。他知道我到了北京,不请我去,那他就不是大总统了!”

    蒋志清点点头。

    “二哥,袁锐,你们都准备一下,等会我们一起去拜会大总统!”

    “我也去?”蒋志清又吃了一惊,拜会大总统可不是一件小事,他怎么有资格去呢?

    “二哥,你忘了我们此次北京之行的目的了?若不是因为你,我才不会来蹚这趟浑水呢!你不去,怎么知道他们都想些什么?不仅是黎元洪,以后还有段祺瑞、徐树铮、冯国璋、张勋等人,你都要一个一个见识见识,这对你将来做大事有好处!”

    蒋志清不由在心中感慨:今生能遇到像徐彦卓这样的兄弟,真可是他最大的福气。

    “二哥,你的身份不便暴露,等会委屈你做我的卫士,你只须旁观便可!”

    “老五,你说这话就见外了,我们兄弟俩还说什么委屈不委屈的话!”蒋志清笑道。

    “袁锐,给我二哥准备一套军服!”

    “是,少爷!”

    ……

    北京东厂胡同,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私邸。

    “徐都督!我们又见面了!”黎元洪满脸堆笑,主动向徐彦卓打着招呼。

    徐彦卓和黎元洪很少见面,上一次见面还是在袁世凯的葬礼上,但也仅仅只是打了一个招呼。

    黎元洪的一生,是幸运也是不幸的。他在辛亥起义时糊涂地做了民国元勋,在袁世凯做民国总统时他是副总统,如今又莫名其妙地坐上了总统宝座。

    黎元洪在总统任内没有过一天舒服的日子,因为他和段祺瑞之间势成水火,导致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的关系无法调和。

    黎元洪和段祺瑞有旧恨,也有新仇。当年黎以副总统身份兼领湖北都督,袁世凯觉得副总统不在北京不合适,便让段祺瑞去武汉请黎元洪赴京。谁知段祺瑞竟然很粗鲁地以绑票方式,将黎元洪押上了火车,结束了黎元洪在湖北经营的大好局面,从此在北京做了袁世凯无权无势的副总统。袁世凯死后,段祺瑞虽然被迫拥立黎元洪继任总统,可是段祺瑞作为总理去见黎元洪时,总是一言不发,面孔冷酷有如对待敌人一般,这让黎元洪很是不爽。

    “还是叫我徐公子吧!”徐彦卓淡淡地对黎元洪回应道。

    徐彦卓的回答让黎元洪愣住了。

    徐彦卓笑着解释道:“你称呼我徐都督,我就得称呼你大总统,这属于部属拜见上司!若您今日邀我来是为了公事,自当如此。若不是为公事,那就大可不必了!您说呢?”

    黎元洪自知徐彦卓的话别有深意,当即改口道:“徐公子,是黎某孟浪了,里面请!”

    待二人坐定,黎元洪惊异地发现,立在徐彦卓身后的两人其中之一竟然是袁锐。袁锐以前不离袁世凯左右,黎元洪怎么会不认得。

    “袁锐,你这是……”

    “黎大总统,大总统归天前有令,让我今后追随少爷!”袁锐回答的很得体。

    “不知这位是……”黎元洪又指向蒋志清。

    “这是我的副卫队长蒋志清,他是袁锐的副手!”徐彦卓主动介绍道。

    黎元洪点点头:“徐公子,你真是好福气,袁大总统连自己的心腹都能放心留给你!”

    “那是袁大总统有先见之明,他知道自己走后,自己的一帮接班人都会忙着内斗,交给这些人他不放心 ,所以才留给我了!”

    黎元洪怎么会听不出徐彦卓话中有话,他苦笑道:“徐公子,我是有苦衷,被逼无奈的呀!”

    徐彦卓也不言语,只是静静地看着黎元洪。

    黎元洪叹了口气:“这事说来话就长了!”(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641章 苦恼之极() 
说起来,段祺瑞打心里压根就瞧不起黎元洪,在清朝时,段祺瑞曾做过提督,并且署理过湖广总督,可是黎元洪那时才不过是一个协统。袁世凯做大总统的时候,黎元洪虽然是副总统,但段祺瑞是北洋系首屈一指的大将,在他眼中,黎元洪不过运气好罢了。袁世凯死后,如果段祺瑞不支持黎元洪,他根本登不上总统的宝座。

    因为有这些观念,所以段祺瑞完全不把黎元洪放在眼中,黎元洪见到段祺瑞有如芒刺在背,二人间因此无法谐合。

    黎元洪接任总统后,他认为小事可以不问,大事必须过问,这对段祺瑞是无法忍受的。段祺瑞本已苦于国会给他的困扰,使他不能独断独行,再加上黎元洪遇事总是掣他的肘,使他感到非常受不了。段祺瑞有时向他的亲信抱怨:我是要他来盖章签字的,不是请他来压在我的头上!

    段祺瑞拥黎元洪为总统只是叫他盖章,这一点可以从段祺瑞的秘书长徐树铮的一句话中证实。

    有一天,徐树铮拿了三个人事命令到总统府请黎元洪盖大印,黎元洪偶然问到这三人的出身和历史,徐树铮就很不耐烦地说:“总统不必多问,总理早已研究清楚,请快点盖印吧,我的事情还忙得很哩。”

    说到这里,黎元洪似乎气得头上要冒出火来,他脸上发青地对徐彦卓说:“徐公子,你说,他们竟然如此公然目无总统,要这总统还有何用!”

    徐彦卓点点头,却不发话。

    徐树铮有才气但任性。段祺瑞能倚信徐树铮,实在很难得,可是徐树铮的缺点是跋扈,很难与人共事。这一点徐彦卓是早就知道的,当初在与白朗军交战的时候。徐彦卓就恼他这一点。专门将徐树铮要到了手底下,直到把他收拾的服服帖帖才罢手。

    黎元洪就职总统后,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这是段祺瑞的第三次组阁。段祺瑞组阁时有一个老问题,就是要任命徐树铮为国务院秘书长,黎元洪也是坚决不同意的。

    徐世昌怕黎元洪、段祺瑞两人因此闹僵,乃亲自去见黎元洪:“我以为你一万件事都可以不依从他,这一件非依从他不可。不要怕又铮跋扈,芝泉已经够跋扈的了,多一个跋扈也差不了多少。”

    徐世昌的话一点也没有错,段祺瑞有没有徐树铮都是一样,他的眼中根本就没有黎元洪。

    当黎元洪同意徐树铮为国务院秘书长时,有一个保留条件,就是规定国务院秘书长来见总统时。须先知会总统府秘书长一同入见。

    这个规定也是令人不解的,原来,黎元洪做总统后,段祺瑞从不以总理身份去见总统,而是由国务院秘书长前往。徐树铮见黎元洪时也并不尊敬。黎元洪有时问起某一件公务时,他总是这么说:“现在是责任内阁制,有总理负责,总统不必多问。”

    ……

    听到这里,徐彦卓突然问道:“这么说,大总统与段总理之间的矛盾只是因为徐树铮的存在?”

    “那倒不是,还有兵制问题的分歧……”

    黎元洪倒也不隐瞒,将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说与了徐彦卓。

    黎元洪的一席话不仅徐彦卓听明白了,就连一旁的蒋志清也听明白了。如果不是徐彦卓带蒋志清来见黎元洪,恐怕他一辈子也不不会明白,原来他们之间竟然还有这么多的矛盾。

    黎元洪认为大总统必须掌握兵权,在他看来,责任内阁制是指政治而言。军事方面总统既然是全国陆海军大元帅,就不能不管军事,大元帅没有军权,总统有什么做的价值?但是,黎元洪这个意图和段祺瑞完全对立。段祺瑞之所以能控制住北洋系,就因为他有军权。段祺瑞的想法是以内阁总理的身份掌握全国政权,再以陆军总长身份掌握全**权。如果让总统管军权,他岂不是手无寸铁,总统一纸命令就可以撤换了他吗。所以,这一点段祺瑞是誓死必争的。

    徐彦卓不置可否,他笑道:“大总统,你说的这些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我想知道你们现在最大的分歧是什么?”

    黎元洪叹了口气:“自然是对德国断交的问题!”

    原来,美国在对德国宣战前,照会中立各国政府,欢迎各中立国和美国采取一致的行动。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竭力劝告中国政府响应美国的号召,以加强中美合作关系。

    外交总长伍廷芳主张走美国路线,以争取美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援助中国,抵制日本侵略,并在战后国际和平会议上有发言权。这些利害关系很能打动黎元洪。

    可是段祺瑞一向是亲德的,他平素吃西药,非德国药不吃,同时深信德国陆军无敌于天下,最后胜利必属于德国。不过段祺瑞正和日本亲近,日本已和德国宣战,因此段祺瑞很想听听日本方面的意向。于是电令驻日公使章宗祥就近探询。章回答,日本外相本野表示不反对中国对德绝交。

    日本这个态杨度和过去大相径庭,袁世凯在世时,对日本非常报有敌意。英、法、俄三国曾劝诱中国参战,被日本所反对,日本认为中国既已宣布中立,就无须对德国宣战。那时候,日本反对中国对德绝交是怕中国加入协约国后,就使日本无法“乘火打劫”侵略中国,何况当时袁世凯是拉着英国对付日本的。现在段祺瑞内阁与日本非常亲近,中国参加协约国,对日本也是有利的。

    有了日本的支持,段祺瑞遂由极端亲德派而变成了极端的反德派。段祺瑞听说黎元洪和国会也主张对德绝交,他便力争先发,不愿在黎元洪之后。

    中国人最坏的一种观念,常把对外问题牵连到对内恩怨上。被人称作是老好先生的黎元洪,也不好惹的,他恨段祺瑞达于极点。段祺瑞的政策在黎元洪看来,一无是处,段祺瑞东自己则必西,段祺瑞是自己肯定要非。黎元洪听说段祺瑞主张对德绝交,于是马上反转过来反对对德断交。(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642章 断交之争() 
“徐公子,你说我们到底是与德国断交好呢,还是不断交好呢?”黎元洪小心翼翼地询问道。

    听了黎元洪此刻的话,徐彦卓却是百感交集。他能够利用自己在日本的势力影响到日本政局,能够利用与威廉二世的关系影响到战争走势,能够利用手中的战争物资让英法等国妥协,能够利用三大财团让美国参战。可以说,徐彦卓在各个列强国家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可在中国,不论是总统还是总理,却偏偏都对列强有着无比的畏惧。总统黎元洪是亲美英的,副总统冯国璋也是亲美英的,总理段祺瑞是亲日的。正副总统和总理都依附于被自己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列强,这对徐彦卓来说,真可谓是个极大的讽刺。

    徐彦卓叹了口气道:“大总统,恕我直言,无论是断交也好,参战也罢,你和段总理所争的这些事情都是旁枝末节,并不是事情的关键!”

    “哦?徐公子,我愿闻其详!”

    黎元洪还是第一次听到过如此言论,在他看来,与德国断交一事是现在最大的事情了,总统府和国务院所有人都参与进来,之所以争执不下,就因为此事太重大了。可到了徐彦卓嘴里,如此重要之事居然成了旁枝末节,怎能不让他觉得惊讶。

    “欧洲战争爆发的根源不仅是列强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也是世界各国政治家迷信武力的结果。不论穷国还是富国、强国还是弱国,都想通过战争获得自己的利益。中国希望成为参战国,以期收回某些列强在中国的利益,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是,对中国这个弱国。列强是不放在眼里的,他们对中国是否成为参战国,是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而非顾及中国的利益。中国就算是参战国,归根结底仍是一只被豺虎欺凌伤害的羔羊。若是没有实力。是不可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说到这里。徐彦卓停了下来,盯着黎元洪卸好半晌,这才一字一句道:“所以说。你们想象得太简单了,中国只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才能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否则是可悲的,在世界舞台上根本没有自己的地位。与其无谓肝争论断交参战与否。不如另辟蹊径,放弃争论,扑下身子努力增强国家的实力,这才是正统!”

    徐彦卓的这一席话,极大地震憾了黎元洪。

    在回去的路上,徐彦卓和蒋志清谁也没有说话。

    当天晚上,蒋志清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人也好,没有实力终究是要被人欺负的,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要改变这一现状,只有造就一支强大的有信仰的军队……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