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白眼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白眼狼- 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七月二十六日,在展销会结束的第三天,徐彦卓突然收到李虎的电报:奥匈帝国来人找烈焰公司谈了一笔大生意,要求烈焰公司给奥匈帝国制造一个进攻塞尔维亚的理由。

    徐彦卓心中明白,来找烈焰公司之人十有**是奥匈帝国外交大臣贝尔多和参谋总长康拉德派来的,看来他们已经迫不急待了。

    徐彦卓当即给李虎回电,让李虎接下这笔生意。

    ……

    七月二十七日晚上,一群不明身份的人突然袭击了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边境的特梅斯,奥匈帝国皇家部队的一个野战步兵连全军覆没。与此同时,多瑙河上奥匈帝国的两艘船部队运输船舶先后遭到袭击而沉没。

    七月二十八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七月二十八日早晨,很多美国人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今天的《纽约时报》,一半以上的文章都是关于欧洲战争的,头版头条就刊登了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的消息。

    报纸评论认为,欧洲大战的战火迟早会烤热大洋彼岸的美国。英、法、德在美国都有大量的投资,一旦战争爆发,参战国将会不计后果的将投资变现以购买军需物资,这会导致噩梦的出现:美国股市崩盘,欧美利率上涨,美国农业衰退,直到最后美国经济全面崩盘。

    “父亲,他在欧洲还能控制美国的舆论?《纽约时报》一向以忠诚、公正自诩,从不理会人们的暗示,这一次是怎么了?居然这么卖力地为他摇旗呐喊!”小摩根忿忿不平地将报纸丢在桌上。

    “何谓忠诚、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如果我没猜错,《纽约时报》已经成为密斯特徐的囊中之物了!”老摩根一语中的。

    “只是不知道他这招会不会管用!”发牢骚归发牢骚,小摩根当然更关心的挣钱大计。

    “肯定会管用的,我想明天就会看到效果了!”(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424章 谋事在人() 
事实上,老摩根的判断又一次失误了。根本不需要到明天,半个小时,仅仅半个小时之后,华尔街的股价就开始下跌。与股价缩水形成对台戏,黄金的价格却在一路高歌。形势表明,美国人开始相信战争不可避免了,大部分投资者都很恐慌,子弹不长眼睛,他们不确定自己的财富到底能形成多厚的保护层。而且,战争必然造成萧条,谁又能敢打包票说他们不会上演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悲剧。

    与此同时,安盛公司和摩根公司也不失时机地开始抛售股票。这下可不得了了,那些观望者再也坐不住了,被战争阴影笼罩着的人们,就如果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纷纷加入加入了抛售大军,一面疯狂抛售股票,一面不顾一切抢购黄金。当天,股市跌幅高达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其中通用汽车的股价从五十八美元跌到三十九美元,连最大的钢板生产商伯利恒钢铁公司个股票也跌了百分之十四。

    钢板可是制造军舰的最重要材料,难道真的没人能够看到这里面蕴含的巨大商机。当然不是,谁也不知道的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正在暗暗收购着各种股票,在这种情况下,价格自然也低得出奇。

    七月二十九日,奥匈帝国外交大臣贝尔多赶赴柏林面见了威廉二世。同日,奥匈帝**队进入塞尔维亚,炮轰了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

    七月三十日,俄国开始总动员。

    七月三十一日,历史上从来没有关闭的伦敦证交所宣布关闭,在此之前,柏林等证交所已经关闭。纽约交易所的关闭并没有彻底拉上交易停止的闸门。交易商转移到户外,“街边交易”或者“马路交易”再次盛行,人们在那里进行着紧张而兴奋的交易。那只看不见的手依然异常活跃,当然购买股票的价格越来越低。

    在贝尔多赶赴柏林面见威廉二世的当天,徐彦卓也从布鲁塞尔赶到了柏林。

    徐彦卓心中清楚。数十年来一直在抗争拒绝战争的威廉二世。此时已经到了最困难的时候了。尽管自己不可能为了威廉二世避免战争,但在关键时刻陪在他身边安慰安慰他还是可以做到的,毕竟威廉二世对自己还是相当不错的。

    “东方精灵。正如你所说,有些事不是以人的意志转移的,你的话可能要应验了,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威廉二世的声音透着疲惫。

    “陛下,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您已经尽力了!”

    “那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国家被战火毁于一旦。尽管战争已经无法避免,但我会想办法把它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威廉二世毅然决然道。

    八月一日,柏林街头人群扰攘,皇宫前哄聚了成千上万的人。他们焦虑不安,情绪紧张,心境沉重。

    ……

    皇宫内。威廉二世忧心忡忡:“真的无法避免了吗?”

    “陛下,俄国已经动员了,英国、法国和俄国狼狈为奸,图谋消灭我们,德国在他们的包围之中已经成为了事实!”小毛奇面色如常:“最重要的一点是。奥匈帝国已经开战,如果我们不战,那只能眼睁睁看着我们唯一的盟友被英国、法国和俄国消灭掉。如果是这样,要不了多久,德意志帝国将会从欧洲版图上彻底消失!”

    威廉二世默默无语,他拿过桌上的动员令,环视了一圈摩拳擦掌的将军们:“你们会后悔的!”

    五时整,一名警察出现在皇宫门口,向人群宣读了动员令,人们便开始恭敬地唱起了国歌。

    “让我们大家感谢上帝吧!”站满着军官的车辆沿着菩提树下街飞驰而去,他们挥舞着手帕,高呼着“前进!”

    动员的电钮一经按动,征召、装备和运送二百万人员的庞大机器便整个自动地运转起来了。

    后备役军人到指定的兵站集中,领取制服、装备和武器,先编成连,再编成营,然后加上骑兵、摩托兵、炮兵、医疗队、炊事车、修理车以及邮车,按预定的铁路时刻表,被送到邻近国境的集结地点。在那里,他们再编成师,再由师编成兵团,由兵团而集团军,待命出征。单调运一个兵团——德军共有四十个兵团——军官就需要火车车厢一百七十节,步兵九百六十五节,骑兵二千九百六十节,炮兵和给养车一千九百十五节,总共需要六千零十节,分别组成一百四十列列车,同时还需要同等数量的列车运送兵团的军需品。从命令下达那一时刻起,一切都在按预定时间表规定的时间运行,时间表订得非常精细,甚至对于多少对火车轮子将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桥梁,都作了具体规定。

    尽管签署了动员令,可威廉二世还是执著地想要把战争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而这一切都要取决于英国的态度。威廉二世给驻伦敦大使发电报,让他了解英国对此次战争的态度。因此,德国大使紧急约见了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

    “圆桌俱乐部”策划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让德国陷于战争的圈套当中,怎么会轻易露底再把德国给吓回去呢?于是,一句外交辞令通过电报发回了柏林:如果德国不进攻法国,英国将保持中立,并保证法国也保持中立。

    “东方精灵,我觉得我现在有把握将战争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了!”威廉二世将手中的电报递给了徐彦卓。

    徐彦卓一眼就从电报里看出了端倪:如果德国不进攻法国,英国将保持中立,并保证法国也保持中立。那假如法国进攻德国呢?德国是否反击,反击后英国还能保持中立吗?

    “陛下,事情可能没有您想象的那么简单!”

    徐彦卓有些同情威廉二世,用一己之力试图阻挡飞快驶来的战争列车,这不仅需要巨大的勇气,而且还带着一丝面临悲壮的色彩。

    “我知道,你说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以,无论如何我还想再尽一把力!(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425章 枕戈待旦() 
威廉二世紧紧抓住德国大使的这个通向一面作战的通行证,现在对他来说是分秒必争的时候了。卢森堡的中立是由德国在内的五大国保证的,而第一个敌对行动就是夺取它的一个铁路枢纽站,并将按照预定时间表于一小时内开始行动。这必须停止,必须立即停止。

    威廉二世派了一名副官,乘着汽车一路上响着刺耳的报警器,将小毛奇从半途找回来。

    小毛奇狐疑地看着威廉二世和徐彦卓,动员令已经颁布了,还有许多事等着他现在去做,这个时候火急火燎地把他找来,到底有什么急事?

    威廉二世镇定自若地对小毛奇说:“现在我们可以只同俄国作战了,我们干脆全军挥戈东进!”

    小毛奇想到他神奇的动员机器将要倒车逆转,不禁愕然失色。

    这十年来,小毛奇先是施里芬的助手,随后又是施里芬的继承人,他的工作一直就是为等待实施施里芬计划的这一天的到来。为了这一天,小毛奇已把德国的全部力量集中起来了,在这一天,小毛奇要向最终主宰欧洲的目标进军。这是个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几乎难以肩负的重任。

    施里芬计划是前参谋长施里芬对法国与俄罗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产生的一个大胆构想: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行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量对抗俄罗斯。施里芬判断,俄罗斯落后的军事动员体制使得俄国至少需要六到八周才能完成对德国的军事集结。而在这段时间内,拥有毛奇时代主持修建,德国完全有能力迅速完成军事集结并打败法国。这就是“施里芬计划”的基本战略思想,以三个字来概括。就是“时间差”。

    施里芬出任德军参谋总长的第一年,便提出了一份“备忘录”,被称为第一号备忘录。到一九零五年十二月,施里芬完成了最后一份备忘录,并于一九零六年亲手交给了继任者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至此。完整的“施里芬计划”终于成形。“施里芬计划”的主要目标自然是法国,其基本内容是将德国全部作战兵力分为对俄国的东线和对法国的西线。其中,西线部队七十九个师。东线部队则仅有十个师,东西线兵力分配比例大致一比八。西线又分为左右两翼,右翼部队为六十八个师,左翼部队十一个师一部分配在凡尔登中央地段,这里是巴黎的西北入口。距巴黎仅仅一百三十五英里,也是法国对德防御体系的重心所在。其余则部署在长达二百四十公里的的法德边境线上。西线中的右翼,是德国主力中的主力,也是德国赢得战争胜利的灵魂。按照“施里芬计划”,一旦战争打响,右翼部队主力自动员下达后第十二天前打开列日通道,第十九日拿下布鲁塞尔。第二十二日进入法国,第三十一日达到提翁维尔………圣康坦一线,第三十九日攻克巴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由于判断俄**事力量的充分动员需要六到八周,因此。施利芬计划中要求德国在这一时间内彻底击败法国。

    ……

    威廉二世的突然提出的要求,让小毛奇的脑海中浮起一个幻影:整个部署垮了,一片混乱。这里是军需给养,那里是士兵,中间是丢失的弹药,连队没有军官,师部没有参谋,那些都作了精确安排的每隔十分钟将卡嗒而过某条指定的轨道的一万一千列火车,则是紊乱不堪;有史以来计划得最完善的军事行动就此荒谬地毁于一旦。

    小毛奇脸色苍白,他不顾君臣礼仪大声喊道:“这不可能办到,成百万大军的调动部署是不可能临时调整的。如果陛下坚持要把全军带往东线,那这支军队将不再是一支枕戈待旦的军队,而将是一群带枪而没有给养供应的乌合之众。单单安排他们的那些给养,就花了整整一年艰巨复杂的劳动才完成的。”

    小毛奇最后一句关门的话则更为僵硬。他说:“凡事一经决定,就不能变动。”

    小毛奇“这不可能办到”这句话只是搪塞。威廉二世对他的请求无动于衷,寸步不让。

    出了皇宫后,小毛奇回过头来看了一眼皇宫的大门,不禁自我哀叹:“完啦!”

    今天,本该是小毛奇在事业上登峰造极的一天,可谁想到竟然会是这种结果。

    “总参谋长阁下,其实,你并没有说真话,对吗?”和小毛奇一起走出皇宫的徐彦卓微笑道。

    “什么真话?”

    “施利芬计划是可以变动的,总参谋部有一份备用计划,就是调动所有列车东进攻打俄国的,这份计划年年都在修订,包括今年还在修订,我说得对吗?”

    “简直是胡说,现有的铁路运载能力,根本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运抵东线!”小毛奇怒气冲冲道。

    “德国的铁路系统是军方控制的,每条线路都派有一名参谋,不经总参谋部许可,不得铺设或改变任何线路。每年的战事动员演习,铁路官员必须接受训练,以考验他们根据线路被切断、桥梁被毁坏的随机应变、更动运输线路的能力。据说军事学院培养出来的脑子最灵的人,被送到铁路部门工作,最后好些人都在疯人院归天了。如果从今天开始实施,七个集团军中留下三个集团军守卫西线,余下的四个集团军于八月十五日前完全可以调运到东线。”

    “你,你怎么会知道这些……”小毛奇结结巴巴地问道。

    小毛奇清楚,这些绝不可能是威廉二世告诉徐彦卓的,因为就连威廉二世本人也不知道这一计划。

    “我怎么知道的无关紧要,关键是你对陛下说了假话?”

    “你难道想要告发我吗?”小毛奇瞪着眼睛。

    “我要告发还用等到现在吗?”

    “唉!你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处?陛下已经决定只对俄国开战了!” 小毛奇没好气道。

    “总参谋长阁下,你先别急,说不定要不了多久陛下就会改变主意的!我劝你你最好哪里也别去,安心呆在总参谋部,免得到时候陛下有事找不着你。”说完,徐彦卓神秘兮兮地转身离去。(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426章 扞卫尊严() 
小毛奇愣了一会,跺跺脚回到总参谋部后,当他的副官将取消卢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