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大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大闲人-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呵呵,还想听吗?我教你们!”

    他又唱了一遍,这次就是大家一起跟着合唱的节奏。

    “咚咚咚!”兴头上门外却传来敲门声:“什么人大半夜的还不睡觉,不知道军中的规矩么?”语气严厉,像是巡夜的士兵。

    梁红玉和何红菱相视吐舌,急忙放低了声音。

    宁泽摇摇晃晃走出去开门,斜睨着眼睛望着外面十来个巡夜的士卒,先打一个酒嗝儿,笑道:“呵呵,兄弟我在吃酒,几位若有兴,进来一起喝两杯如何?”

    那头儿看他一身平民打扮,却大摇大摆在这军营里面喝酒唱歌,心头就有几分疑惑,也不知他是哪路大神敢如此猖狂,只好皱眉道:“你不知军中的规矩么?”

    “知道,不过承你们经略相公和观察使大人瞧得起,特许在下可在军中自由出入,自由活动。不信?拿着这个,问问他们去!”说完伸手一扯腰牌,递在那兵卒头儿眼前。

    那小头目定睛一看,哟呵,还真是观察使的金字腰牌。那可不得了,连经略相公都怕他三分。他娘的,敢情这位小爷是块铁板的说,顿时觉得脚趾疼痛。只好干笑两声道:“原来是这个,那误会了,请自便,请自便!”说完递个眼色,大家装作从没发生过一样,自到别处巡夜去了。

    宁泽装逼成功,哈哈一笑正要进来显摆,韩世忠却醒了许多,皱眉道:“兄弟,这个还真有些不妥当。白天你才发了什么十二条军规要整顿军容,晚上咱们就这么闹腾,说不过去吧?”

    “哎五哥,好歹就是今晚,以后可没有了。呵呵,师姐,你先陪我五哥吃几口,我要出去吹吹风散散酒气。喂,你也别坐着啊,一起去吧!”朝何红菱一招手,一歪嘴。何红菱急忙乖乖站起:“去就去,怕你不成?”不等他二人反应过来,前后脚就出了门。

    “喂,我觉得你今天有些异常啊,那个韩五哥是不是你早就打算拉过来的?”何红菱小脑子转起来的时候,也真不笨。

    “嘿嘿,看出来了?告诉你,五哥和你师姐,那是天生的夫妻。既然是我来了,当然要把这好事儿给撮合成了,要不然我死都不安心!”

    “放屁,人家是不是夫妻,你怎么知道?”

    “我就是知道,因为我——呵呵,知道!”差点漏嘴的宁泽,耍起无赖。

    “那,你会和谁是夫妻呢?”画风一变,冷飕飕的夜晚,四下无光的夜晚,宁泽忽然觉得气氛有些旖旎起来。

    他心头一痛,低声道:“对不住,我有娘子,还来招惹你!”说完轻轻捧起何红菱的头,在她额头轻轻一吻,却是干净、纯洁的。

0064、枢密院行文到大堂() 
两行清泪噗地掉在宁泽手里,何红菱已经低下头去,不住地抽泣。

    “唉!”

    宁泽垂下手,无话可说。

    “无赖,我恨你!”何红菱痛骂一句,拔腿朝黑暗深处走去。宁泽不敢任她一人乱跑,也不敢去拉她,只好紧紧跟在后面。直到她寻到一个偏僻无人的去处,一屁股坐在地上,抱头哭得伤心。

    两人就这么在黑暗的寒风里,一个哭着,一个傻站着。

    一直等何红菱哭够了,拍拍屁股站起来,平静地穿过他身旁,朝小屋走去。

    走到门口,何红菱蓦地回首嫣然一笑:“既然无缘,那就忘了今天的事吧!”神情自若地跨进门去。

    这一晚到最后,反倒是韩世忠喝得最嗨,等他和宁泽二人互相扶着会营房时,嘴里还低声哼哼着“但有豪情壮志在我胸。”而宁泽却呆呆傻笑,眼神发直,不敢看人。

    第二天宁泽醒来,天已大亮,翻身才发现榻上的韩世忠已经不见。他头痛欲裂,心情又糟糕,心里直懊悔,自己特么怎么搞的,平白无故一顿酒喝得如此失败。整个一个蜡烛啊,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一点好处没捞上,还让那丫头伤心欲绝。

    真他娘的嗝屁着凉!

    越想越丧气,干脆窝在被子里懒得动弹。只听到外面齐刷刷的正步声,一二三四五的大声报数,还有王六斤刘大山的口令声,却一点激动的感觉都没有,只是默默想着心事。

    一直睡到快吃午饭,还是韩世忠给他带来一大钵麦饭,两个比铁饼还硬的烙饼和一碗咸菜。这厮才慢慢爬起来。咬一口烙饼在嘴里,硌得他牙疼:“五哥,你们平常就吃这个?”

    “咋?瞧不起弟兄们的伙食?”

    “不是瞧不起,就是难吃而已。”

    “那还不是瞧不起?”韩五爷一瞪眼。他只好愁眉苦脸用力扯着烙饼,下着咸菜。

    “韩营头,韩营头,那个宁二郎在不在这里?”外面有人大声喊道。

    “在啊,进来吧。”韩世忠答应。

    脚步橐橐,进来的是王渊中军帐前的小旗:“经略相公有话,请宁泽过去一叙。”

    “好吧,我这就去。”宁泽乘机躲开那难吃的饭菜,穿上鞋就跟着小旗跑掉。

    来到王渊帐前,王渊正坐在那里吃饭。远远看见他来,笑道:“这么快就来了?吃了没有,要不要一起吃点?”

    宁泽大喜,特么运气真好,能混上首长小灶了。赶紧点头:“谢相公赐饭。”一边摇头晃脑到处找凳子。

    一个小兵搬了把凳子放在王渊对面,宁泽唱个肥喏忙凑上去坐下,然后就傻了眼。

    人家王渊吃的就是刚才他百般抵抗的那个。

    “呃,相公平日就吃这个?”

    “那吃什么?”王渊大口吃着烙饼,很奇怪地看着他。

    “我以为你老是大官,自然。。。。。。呵呵。”

    “呵呵,自然?自然什么?行军打仗,官兵若不能同甘共苦,那还有谁听你号令?吃吧!”王渊摇摇头,大口吃饭。

    宁泽实在吃不下,只好秀气地小口混时间,看看王渊吃得差不多了,生怕人家盯着自己,急忙问道:“敢问经略相公,找小人来,有何吩咐?”

    王渊抹抹嘴,意味深长地看着他笑了一下:“子霑呐,每次同你见面,都有些事要发生。上回你说方腊要打歙州,真就去打了。第二次你说军纪要整顿,当时五队就打架了。老夫真是怕了你,不知道再见你会发生些什么。可今天此事呢,又跟你有关系,你且猜一猜,到底是什么事?”

    “吼吼,相公出这哑谜,小可如何猜得?不会是要给我个官儿做吧?”

    “呃~~~~~”

    王渊打了一个大大的饱嗝儿,合不拢嘴,直愣愣地看着他,半晌才说:“你怎么知道?”

    “我怎么知道?”宁泽莫名其妙,他就是随口一说,纯属开玩笑:“呃,相公,难道还真给我官儿做了?”

    “嗯,枢密院会同吏部武选司行文下来了,授你为从九品陪戎副尉,以散官衔在军中听候差遣。这是文书,你看看吧。”王渊接过张书记递来的一份薄薄的卷宗,转手递给他。

    宁泽急忙双手接过,仔细看上面的内容:“。。。。。。唐州宁泽,已查实通敌之罪实属冤之,即由前锋右军昭其平反。罪者令唐州明白查实拿问。宁泽有功于朝,授从九品陪戎副尉,于前锋右军听候差遣。。。。。。”这是枢密院吏房的移文。

    又有一张委状,上面明白写了:唐州湖阳宁泽,年十七,授从九品陪戎副尉。大宋宣和二年十二月十三日等字样,还盖上了朝廷吏部的大红方印。

    宁泽将卷宗捏在手里,半天默然不语。

    王渊揶揄道:“子霑,如何不说话?遮么是嫌官小了不成?”

    宁泽轻轻放下卷宗,站起来整理衣服,端正发髻,站到王渊面前:“小人不才,言语无状,蒙经略相公不以小人卑鄙,洗脱冤屈,又不吝奖掖授与职官,铭感五内,无以为报,相公在上,请受宁泽一拜!”

    说话间,双手合抱,重重跪在地上,伏地不起,泣不成声!

    王渊见他趴在地上,肩背耸动,知道他心神激荡,也是长叹一声,弯腰轻轻扶着他:“起来、起来说话。这也是你该得之报。说起来,还是老夫要谢谢你!”

    以宁泽的聪明,略略一算,就知道这事完全是王渊一个人独自帮的忙。昨天张太监还在自己面前说道这个呢,那就绝不会是他弄的。

    宁泽腊月初七把字帖修复,王渊初八和他帐中一谈,就已认定了宁泽是个人才。他嘴上找借口不给宁泽伸冤,其实暗地里已经写信报给童贯,信中细细说明宁泽的情况冤屈,又把宁泽的见识判断对童贯说了。最后恳切请求童相公无论如何,留下这个人才以报效大宋。

    童贯虽然号称六贼之一,但毕竟有他的才干气度,对属下多以优宠有加。他知道王渊是个有真本事的将才,见他居然在平叛荡寇这个紧要关口,为了个默默无名的小老百姓专门写信申诉,知道宁泽必有些真本事。索性一纸人情做了下来。

    “说来还要你理会得,老夫深知你回乡心切,不过,以你的才干能力,若能留在军中报效朝廷,图个出身,才不负了你的这身本事。故而老夫未先知会你,便自作主张如此行事。呵呵,你不怪罪老夫吧?”王渊一面扶起宁泽,一面慈和地对他说道。

    “小人岂敢~~~~~”

    “哎,都已授了官职,不要在自称小人了!”王渊笑着打断他。

    “是,宁泽岂敢错会了相公一片良苦用心?当此国家危难之际,正是我辈报效大宋以尽职份之时,哪能因私废公,误了国家大事。小子虽不才,这番道理也是懂的。请相公放心,总须等河清海晏,相公功成名就之时,宁泽再回家也不迟!”

    “呵呵,这就好,这就好。嗯,我听说你才用一天时间,就把前锋营五队弄了个人仰马翻,说是整出了个十二条军规。你自己说说,效果如何啊?”

    宁泽嘿嘿笑道:“效果如何,宁泽还真不好自己评价。不过以前弟兄们到了晚上,不是喝酒就是斗殴,这两天清净多了,只晓得呼呼大睡,没怎么折腾。”

    “累得紧了,自然也没什么精力折腾。这个不足为奇。不过你居然能使他们哭成一团,这个老夫倒觉得有意思得很!”

    “回相公话,小子以为,行军打仗,不同的职分就有不同的职责。部曲有错该罚,然统领者未尽教导管理之职,也不能置身事外。这些道理平日军中已是常见,不足为奇。小子只是设定了一个场景,让他们同时看到自己的长官因为每个人的错误受罚,激发他们的忠义之心。呵呵,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和‘生死契阔与子成说’吧!”

    王渊拈须微笑频频点头:“嗯,这个法子不错。都说官兵一致,可要让官兵真的一致,还须如此办法。官要以身作则,兵才会竭力死忠。所以老夫没看错,这样的主意,恐怕也只有你能想得出来,呵呵!”

    宁泽心头得意之极,正要假装谦虚两句,谁知道人家王渊继续说道:“还有一样,这偷奸耍滑的本事,你也算是一把好手!”

    “呃,相公何出此言?”宁泽愕然问道。

    “若非如此,怎么眼前的饭菜,一口都未见你吃完?嘿嘿,老夫眼睛可不昏花。”

    宁泽顿时老脸通红,强笑道:“相公冤枉宁泽了,小子实在是听相公教诲出了神,忘记吃饭,哪能如此?这就吃,呵呵,这就吃。”急忙端过饭菜,呲牙咧嘴做夸张状。

    “算了,实在吃不下,也不勉强你。你只是个散职,又不是真的军中人物,可以不守这个规矩。不过提醒你,以后还须自己注意言行才好!”

    宁泽松一口气,对王渊真是满肚子的谢意。

    “不过老夫还有一桩心事纠结,今天找你来,帮老夫参详参详!”

    “请相公示下!”

0065、王相公的心事() 
(多谢“我只是一个看的”盛情打赏!)

    ~~~~~~~~~~~~~~~~~~~~~~~~~~~~~~~~~~~~~~~~~~~~~~~~~~~~~~~~~~~~~~~~~~~~~~~~~~~~~~~~~~~~~~~~~~~~~~~~~~~~~~~~~~~~~~~~~~~~~~~~~~~~~~~~~~~~~~~~~~~~~~~~~~~~~~

    王渊还是稍微停顿了一下,斟酌措辞,才慢慢开口说话:“前日接到战报,童相已率宣抚副使刘延庆刘帅出朝,取道应天府,过徐州南下——”才开个头,又立马顿了一顿。

    宁泽静静听着,并不插嘴,这种大佬说话,必须仔细揣摩,一个字也不能放过。估计老头想说话的重点,就在这个副帅刘延庆身上。可是他对什么刘延庆其实知道得并不多,依稀见过这名字,做了什么却忘光光,不敢乱下断语。

    “童相稳健呐!如今不单两路大军,连同府州军折可存部,左前锋军杨惟忠部,陕西河东汉番兵共十五万,现又调来蓟州刘光世部,合共近三十万大军了——”他又顿了一顿。

    不过这回宁泽依稀记起来一点点,这刘光世似乎和刘延庆有些亲戚关系?

    “相公,敢问这蓟州的刘将军是——?”

    “嗯,是刘副帅的公子。”

    “哦,所得斯勒!”宁泽恍然大悟。

    他明白了,王渊迟迟没得到部队调动的军令,是童贯,也不一定是他,或许是别人要从容安排的结果。刘延庆是副帅,半途刘光世忽然参战,明白这老子要给儿子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嘛!开玩笑,蓟州在哪儿,河北东路的最北边,北辽南京道的前沿阵地啊。特么从边防军专门抽出来剿匪,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

    这么长的路,人家大军不到,哪有先让别人去立功的道理?

    乖乖,王渊坐了这么长时间冷板凳,感情是为了这个!

    聪明人听话不用完全听完,要让王渊再说下去就没意思了,横竖才给你弄了个副尉,这点眼力见都没有吗?

    不过宁泽也不能做出一副诸葛亮的样子来,什么微微一笑,扇子一挥就把王渊五脏六腑摸个酸爽。那种行为,除了遭人忌讳,一点毛用都没有。

    还得装,但要装得是为公才行!

    “听相公这么说来,那方腊最近声势浩大啊?”

    “不错,已经攻陷富阳、新城,逼近杭州了。”王渊严肃地点点头。

    “哦,那就是说,单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