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一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一品- 第5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病情一旦有了准确的答案,孙思邈就会亲自前来禀报,可是到如今还没有前来禀报,足以说明李靖病情的严重,就是孙思邈也感到为难,不知道如何前来禀报。

    “陛下不必担心,也许大将军身体并无其他的病情,所以孙道长不想惊动陛下也说不定。”秦九道见状,赶紧小声的说道。只是说道最后,声音就越小,到了最后,几乎是几不可闻,他如何不知道,就算李靖身体没有病,孙思邈也会亲自前来禀报的,可是到如今都还没有来,显然是李靖病情加重,到现在还没有拿出确切的手段来。

    “走,去大将军府。”卢照辞瞪了秦九道一眼,赶紧换了一身常服,就朝外走去。洛阳城即将是大唐新的都城,不但是各部官衙都在这里,就是长安的那些达官贵人们也纷纷在这里置下了产业,当然,卢照辞也下令内宫为一些大臣盖了不少的宅院府邸,李靖的府邸自然是在其中了。

    战马飞奔,朱雀大道之上,卢照辞面色凝重,历史上李靖是什么去世的,卢照辞并不记得,但是这些年来,李靖东征西讨,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同时,在身体上也远比历史上要重的多,最起码,他不但征讨了北方的突厥,忍受了极大的严寒,卢照辞可是知道足疾的人是不能禁受寒冷的,北方本就严寒,后来李靖更是征讨高句丽,足疾更加严重了。李靖的身体就是被国事所拖累的,卢照辞也要付很大的责任。一想到这里,卢照辞心中更是惭愧了。坐骑的速度也紧跟着快了起来。这些可是急坏了秦九道等护卫,不敢怠慢,赶紧紧随其后,护卫住卢照辞,生怕出现什么刺客之类的。

    “陛下。”

    大将军府前,门房听着大街上的马蹄声,心中一惊,正待出来观看的时候,却见卢照辞面色凝重,大踏步走来,赶紧迎了上去。

    “大将军现在在哪里?”卢照辞迫不及待的问道。

    “将军正在后院花园中。”门房不敢怠慢,赶紧说道:“还有孙道长也在里面。”

    “哦!”卢照辞心中一动,脚步停了停,又说道:“前面带路,朕要看望大将军。”那门房不敢怠慢,赶紧在前面带路,心中却是高兴不已,看看,大将军身体不适,当今天子就来看望,由此可见大将军仍然是圣眷在握啊!

    走过了重重亭台轩榭,就见一个硕大的花园豁然出现在卢照辞面前,其实李靖这个宅子是当年宇文家族的府邸,后来宇文世家没落之后,这个宅子也就空了下来,被卢照辞赏给了李靖,工部的人也是略加整改,就成了如今的大将军府邸了。

    卢照辞远远就看见花园中间有一个凉亭,凉亭内李靖靠在一个软榻之上,在他的一边,一个满头银发的老者正端坐在那里,脸上现出一丝思索之色,两人又好像是说着什么,只是卢照辞隔的比较远,听的不怎么真切而已。卢照辞见状,抬腿就朝凉亭走去。

    “陛下。”虽然卢照辞并没有让人通报,但是李靖是何许人物,就算是病了,但是还是久经沙场的人物,眼光八方的本领还是有的,很快就发现了卢照辞的到来,心中一惊,脸上也露出一丝惊讶之色,就准备站起身来。

    “靖兄,靖兄赶紧坐下。”卢照辞见状,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凉亭,将李靖又按在软榻之上。

    “陛下,老臣虽然老了,可是还没有软弱到这种程度,陛下太过紧张了。”李靖也不推辞,顺手又躺在软榻之上。

    他脸上虽然露出一丝笑容来,但是卢照辞看在心里,却是一阵抽搐。往日卢照辞对李靖虽然多有礼遇,但是李靖却从来把自己当做是满朝文武中一个普通的武将,恪守臣子之道。比如就是刚才一扶,若是以前,不管怎么样,李靖仍然还会坚持行礼,可是刚才李靖却趁势躺了下来。这不是李靖因为功劳大了,而是因为李靖的足疾实在是严重了,所以李靖才会如此。一想到这里,卢照辞心中的内疚更是重了。

    “陛下不必如此,老臣老了,一生荣华富贵都已经享受过了,想臣虽然出自世家之后,但是也只是一个落寞贵族,若是能得一个将军之位就足以,若非遇见陛下,岂会被能坐上今日之位,掌握百万大军,纵横疆场,爵封郡王,更为重要的是能深得陛下信赖,古往今来,哪个臣子能做到臣这样,老臣是死而无憾了。”李靖望着卢照辞的模样,不由的宽慰道。。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665章 卢照辞的帝王之术() 
“孙道长,大将军身体如何?”卢照辞将李靖扶了坐了躺椅上,就迫不及待的问了起来。言语之中充斥着一丝担忧。

    “陛下放心,虽然大将军足疾严重,但是此刻气温已经上升,对于足疾来说,正好是恢复的最好时机。只要大将军以后不再领军出征,有劳累之苦,加上贫道配的一些草药,短时间内无忧的。陛下不必担心。”孙思邈赶紧说道。

    “哦,如此甚好。”卢照辞闻言心中一动,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欢喜之色来。却是将孙思邈口中所说的“短时间内”这几个字忘记了。

    “陛下,如今高句丽已经被平定,吐蕃的事情也要开始进行了,不知道陛下准备如何对付吐蕃?”李靖赶紧岔开话题问道。

    “此事朕也很担心。”卢照辞见状,也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道:“禄东赞倒是一个人物,硬是留在长安不走,他倒是打的好算盘,明知道大唐这个时候不能出兵,而他吐蕃虽然不能出兵,但是却可以经常派出兵马来袭扰我朝,所以这次是和朕耗上了,这让朕很是难办啊!”

    这吐蕃虽然还没有那个实力可以进攻大唐,但是却能发动小规模的战争,不断的袭扰大唐边境,就像当年汉朝时期一样,虽然汉朝年年和亲,可是却不能阻挡的住匈奴人不断的袭扰了汉朝边境,掠夺汉朝的一切,击杀汉朝的子民。如今眼前的情况也是这样,大唐的边境实在是太大了,太长了。大唐的国力虽然很强悍,可是兵马有限,刚刚又攻下高句丽,不但还没有消化掉高句丽的一切,自家的兵马也是需要休整的,精兵也是需要训练的,短时间内,根本对吐蕃人形成不了强大的威慑力。加上吐蕃远在高原之上,禄东赞就是看准了这一点,就是赖在长安不走了。反正这里的一切都是大唐在供应着。他就不相信大唐皇帝能仍由他留在长安城内。总有一日,大唐皇帝会召见他的,到那个时候,他就可以提出条件来,就算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但是也会让大唐付出一定的代价。

    卢照辞明明知道这其中的猫腻,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只能是将禄东赞安置在长安,而自己躲在洛阳,这也是一件窝囊的事情。也只有卢照辞这样的人,才毫不犹豫的说了出来。

    李靖点了点头,他深刻的明白卢照辞此刻的心情,但是更加深刻的明白,这个时候的大唐最重要的是需要是休养生息,而不是兴兵西征,那就不是开疆扩土了,而真的是穷兵黩武了。

    “陛下,若是可以的话,能不能派遣一支小部队,也学着突厥人的模样,不断的袭扰吐蕃境内。”孙思邈在一边小声的说道。

    “呵呵,孙道长有所不知。吐蕃地处高原,与我朝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中原人很难适应高原上的环境。”李靖见状,不由的笑着解释道:“我朝军队不经过适应的话,进入高原之后,战斗力能发挥出三成就已经不错了,甚至有的人连三成都发挥不了,就死在高原之上。所以陛下才会让徐世绩在大非川训练士兵。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若是我朝当初没有进攻高句丽的话,朝中就不会出现叛乱,松赞干布也不会冒险进攻我大唐,出兵威胁我朝西域。朕就是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冒犯朕。可是如今却是不一样,松赞干布也是一代雄主,事情既然已经做了,那就做的彻底点。他与朕是不死不休的。”卢照辞咬牙切齿的说道。

    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的故事千古流传,卢照辞自然是知晓,到了后来,唐朝也有许多的公主远嫁吐蕃。大唐和吐蕃的关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和谐的。但是那也只是建立在两国之间很少有冲突的缘故。而吐蕃自从松赞干布这个雄主死后,历代国主都不是励精图治之人,而大唐自从李世民之后,更是没有出现什么厉害之人了,唯一的一个李隆基倒是一个开疆扩土的人物,可惜的是也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别人一旦对其进行歌功颂德,立马将仇恨忘去了九霄云外之中。看见吐蕃国主向其称臣,就立马放掉吐蕃。哪里会像如今这样,松赞干布还在,对大唐发起了一次错误的战争。虽然是在错误的时间内,吐蕃没有做好任何的准备。但是皇帝就是皇帝,皇帝是没有错误的时候,既然已经发动了战争,那就是不死不休。更何况,吐蕃在某些方面也是占有很大优势的,因为地利,一个地利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只能是吐蕃进攻,而不能是大唐进攻,大唐若是进攻的话,就会耗费大量的气力,死伤更是惨重了。松赞干布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不怕大唐的报复。同样,卢照辞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才会感觉到为难。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是采取拖字诀。

    “不出手则已,一旦出手就是不死不休。”李靖面色凝重,双目中闪烁着冰冷的神色,又说道:“陛下,如今眼下的形势就是让边关将士死守关隘,老臣听说西南五部也出现了问题,臣以为不如从西南五部出手。等解决了西南五部,然后出兵吐蕃,两面夹击,西南一部就算不能攻入吐蕃,但是也能拖住吐蕃的一部分兵力,让松赞干布小心翼翼。不敢讲全部兵力都放在大非川一线,为我大唐争取一些机会。或者可以让西南五部先乱起来,想来松赞干布一定会看出这其中的问题来,吐蕃要不想被两面夹击,一定会出兵干涉,短时间内,他倒是没有那个心思来找徐世绩的麻烦了。”

    “就算来找徐世绩的麻烦,朕也是不怕的。朕的士兵岂会害怕那些野蛮人。”卢照辞嘴角露出一丝冰冷之色。冷笑道:“就算让朕的子民全民皆兵,每个人一口吐沫也能将他们尽数淹死。”

    “臣的意思,让秦勇重回西域。”李靖闻言忽然双眼一亮,又扫了孙思邈一眼,说道:“孙道长,今日就有劳道长了。至于配药的事情,还是需要道长亲自走动一下了。”

    “好,既然如此,老道就告辞了。大将军万不可劳心劳力。”孙思邈如何不知道以下的话,并不是他这个世外之人能够听的,而且他也是不愿意听,赶紧站起身来,又对李靖千叮咛万嘱咐,最后才朝卢照辞拜了一拜,出了凉亭。

    “靖兄何事如此紧张,孙道长乃是世外之人,至诚君子,有什么不可说的。”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却是摇了摇头。

    “陛下,如下之话是出自臣之口,入陛下之耳,前往不能让其他人知道了。”李靖闻言面色凝重,轻轻的说道。

    “大将军请讲。”卢照辞面色一愣,连身体都坐的很直,盯着李靖的双目问道。

    “秦勇此人在西域威望甚高,尽管都是凶名。但是到底是能征善战的将军,他若是去了西域。足以领导十万西域联军。”李靖笑呵呵的说道:“陛下休要看西域如今在我大唐手中,丝绸之路上,每天都有无数的商队出没在大漠之中,可是西域各国联合起来,还是有不少军队的。这些家伙对于我大唐在西域的统治都是不利的。陛下何不让秦勇回西域召集十数万兵马呢?所谓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西域的这些兵马还是要除掉了,同样,吐蕃的实力也是要消耗掉的。我大唐却是不管,只要能削弱吐蕃的实力就可以了。而至于粮草之类的,想必秦勇会想办法解决的,而且是很容易解决的。陛下,您认为呢?”

    卢照辞倒吸了一口气,他终于知道为什么李靖要让孙思邈离开凉亭了,实在是这个主意太骇人了,一旦传扬出去,史书上会如何记载今日所发生的事情,如何评价他卢照辞和李靖二人。李靖这就是赤裸裸的借刀杀人。只是要借的刀乃是已经归顺了大唐的西域各国,而要杀的人就是吐蕃。而至于李靖所说的获取粮草之事,却是从吐蕃人手中夺取而已。这样对于吐蕃人来说,杀神秦勇的光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人口本就少于大唐的吐蕃,面对秦勇的杀戮,也不知道会死了多少人。李靖这个主意实在是太过于恶毒了。就是卢照辞面色也变了起来。这是典型的损人利己行为。

    “臣还听说苏定方在草原上也是很有威严的。”李靖又轻轻的说道:“无论是草原人也好,或者是西域人也好,都比我大唐人,更容易适应吐蕃的环境。两人可以相互配合,组成联军,一定能帮助陛下在短时间内拖住松赞干布,甚至还能给予对方狠狠的一击。”李靖说到这里,顿时不说话了,认真的望着卢照辞。主意是自己出的,可是真正能做主的却是卢照辞。

    卢照辞思索了好久,才轻轻的说道:“此事朕会认真考虑的。”他双目中露出复杂的神色来。但是很快就被坚定所取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观点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更何况,现在是大唐,而不是自己原本所属的那个时候,在那个时候,任何一个民族分裂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飞机、大炮甚至导弹就足以解决问题,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不一样,中央政府稍微软弱一点,或者说皇权稍微差一点,都足以让一个帝国被人颠覆。千百年来,大汉族为了自己的生存也不知道和多少个民族发生了战争。四方的少数民族为了中原的如画江山,也不知道入侵了多少次了。

    李靖却是将卢照辞的眼神看在心里,点了点头,道:“过段时间,太子就要大婚,无论是秦勇或者是苏定方都会回长安,到时候,让老臣见上一面。陛下以为如何?”这件事情卢照辞是不好出面的,可是李靖却是可以的。

    “哎,那就有劳靖兄了。”卢照辞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只是苦了他们两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