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一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一品- 第5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母亲。”卢承祖一下子跪在地上,抱着崔莹莹痛哭不已。看的身后的卢照辞叹息不已,双目中也露出一丝黯然之色。

    “殿下,殿下,陛下也来了。”秦九道见状,赶紧上前对卢承祖说道。

    “啊!父,父亲。”卢承祖惊讶的抬起头来,果然看见卢照辞正站在那里,静静的望着自己,双目威严,不是当今天子又是何人。

    “起来吧!”卢照辞点了点头,说道:“为父,顺带是来给你接你母亲的,顺带给你订下成亲的日子。哎!”说着就朝外走去,身影居然露出一丝萧瑟的模样来。

    “我儿,你父皇这次是御驾亲征江南,特地来武夷山的。”崔莹莹摸着卢承祖俊秀的面容说道:“母后却是知道,他实际上就是为了看你来的。”

    “儿,儿臣知道。”卢承祖呜咽的点了点头。他是太子,好歹也知道朝廷的局势,江南虽然烽烟四起,但是实际上,只要兵马到来,随便派上一个将领就能平复叛乱,哪里还需要卢照辞亲自来此的。

    “你明白就好。回去吧!”崔莹莹笑呵呵的说道:“你父皇已经让人定下日子了,在十日内成亲,从此你也长大了,可以独立门户了。”话音一落,顿时想到卢承祖早就是属于独立门户了,心中一苦,凤目中又是一红。

    “母后,儿臣喜欢这里。”卢承祖赶紧说道。

    “好了,张家嫂子,还有小雨,过些时日,我自会让人前来派人前来求亲。”崔莹莹望着一边的张氏一家,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仍然是那样的雍容华贵。

    “好,好。”张氏连连点头,那张小雨脸上却露出担忧的神情来,她冰雪聪明,虽然出身农户,但是也看的出来,自己未来的公公婆婆,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自己一个猎户之女,他们能看上自己吗?进入卢家,自己会有幸福吗?

    “父皇。”卢承祖的小书房内,卢照辞正在翻看着面前的书籍,虽然不是孤本,但是却有一股清香味,书籍之中,还有许多读书笔记,都是卢承祖读书的心得,足见他的学问不俗。

    “不错。”卢照辞合上书籍,望着卢承祖说道:“你倒是继承了卢氏和崔氏的才学。日后必定也是一个儒家大家了。”

    “儿臣在这里才明白了自己的志向所在,并不是治理天下。”卢承祖脸上脸上露出一丝光辉来,说道:“每次儿臣教导那些孩童们,听着他们喊着儿臣为先生,儿臣心中就有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可不是儿臣在东宫时期,那么多大臣跪在儿臣面,山呼千岁可以比拟的。”

    “统治天下,教书育人,其实都是一样。”卢照辞摇了摇头,说道:“你有如此心思,朕很高兴。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就能活的自在,高兴。”

    “父皇能来此,可是江南平定了?”卢承祖小心翼翼的问道。

    “哪里有那么简单。”卢照辞苦笑道:“江南虽然即将平定,但是战后的问题才是一个大问题。江南之所以叛乱,与江南的这些世家大有关系,若是没有他们支持,那个所谓的杨天子岂会有如此大的声势,岂能攻克州府,骚乱江南。你母后这次为了到这里来看你,在长江之上,就被拦截,若非果断进去芜湖,恐怕早就出了问题了,后来殷不破和程铁牛二人护卫,被围困在金陵城,金陵城内的士绅明知道你母后的身份,不但不予以支援,派出家丁帮助守城,反而准备着献城若非三位将军防御得力,恐怕也支撑不到朕领军前来了。”

    “这些人都该杀。该诛九族。”卢承祖皱着眉头,满面杀机,冷哼哼的说道。此刻的卢承祖倒是有几分太子的威严来,让卢照辞看的直摇头,直叹息。若是当年他也是有如此风范,自己岂会将他废掉。不过一啄一饮,自有天意。若非如此,他此刻如何活的如此开心呢。

    “武夷山好,明日就陪我爬山吧!”卢照辞将这些念头驱逐出脑海,笑呵呵的说道:“这次你母后是打着游山玩水的旗号来,朕也可以忙里偷闲,也来玩耍一番。你就陪着朕吧!至于迎亲的事情,让秦九道去办就是了。”

    “父皇既然有命,儿臣就遵旨就是了,只是儿臣还要去通知那些孩子们,别让那些孩子们明日在学堂内等着儿臣。”卢承祖想了想说道。

    “行,你去通知吧!”卢照辞笑呵呵挥了挥手,说道:“让秦九道带几个人和你一起,以后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他吧!迟早也要让他熟悉一阵。”卢承祖闻言心中一动,脚步动了动,但还是朝卢照辞拜了一拜,这才退了出去。

    “陶渊明集?”卢照辞将手中的一本书丢在一边,轻轻的叹息道:“看来你是真的想留在这里了。这样也好。”

    “秦公公,父皇和母后这些年在宫中还好吗?”村中的小路上,卢承祖的问着身边的秦九道说道。

    “好是好,就是有些想念太子殿下。”秦九道迟疑了片刻,说道:“太子殿下,其实陛下还最喜欢你的。仆臣经常看到陛下去御花园看看那荡秋千。”卢承祖面色一愣,双目微红,他当然记得那个秋千,自己小时候经常在那上面玩耍。

    “走吧!”卢承祖感觉自己的心被堵了一样,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637章 武夷书院 (中秋快乐!)() 
十天里,卢照辞倒是抛开了国事,在卢承祖的陪同下,逛遍了武夷山的大大小小的角落,就是崔莹莹也经常一起前往,一家三口难得的有此清闲的时间,那卢承祖脸上也堆满着笑容,曲意奉承,而卢照辞和崔莹莹也感觉对这个儿子亏欠过多,在一起的时间,也抛开其他的事情,尽心的陪同卢承祖,这倒是难得的时光。至于卢承祖的成亲之事,自有秦九道和那些乡亲乡里的在那里帮衬。

    十天的时间很快就到了,今日就等到卢承祖成亲的大日子,整个山村都喜气洋洋,一方面山村之中好久都没有如此高兴过了,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卢承祖在这里的名声问题。卢善人这个称呼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随着乡老大声的唱着。卢承祖成亲了,成为大唐皇室第一个成亲的皇子。

    “父皇,母后。”静室之中,卢承祖拜在卢照辞面前,红烛之下,卢承祖一声吉服。他知道明日一过,自己的父亲和母后就将再次回到长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自己的父皇和母后。

    “不要如此。”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不久之后,待朕平定了吐蕃后,自然会来这里。你也能整日都能见到你的母后了。”

    “父皇会来这里?”卢承祖脸上闪烁着一丝惊讶之色。就是崔莹莹脸上也露出惊讶之色,虽然她也隐隐约约的猜到卢照辞的心思,可是这句话,从卢照辞的嘴巴里说出来,还是让她吃了一惊。古往今来,何曾有帝王如此年轻的时候,就退位让贤的,前朝倒是出现了不少的笑话,可是那都是皇帝昏庸造成的,就算是退位,仍然居住在皇宫之中,仍然掌握着朝廷的大权。如今卢照辞不过是壮年,就算吐蕃不容易被消灭,也不过数年时间而已,到那个时候,卢照辞也许连四十岁都没有,按照卢照辞的体制,虽然不能长命百岁,但是过个七十来岁还是轻松的很,没想到卢照辞这么早就想退位。真是没有想到。

    “朕这些年为了国事耽误了许多的事情啊!”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当皇帝原本就不是我所想的,当年若是不是李氏猜忌朕,逼迫朕,朕也不会起兵造反的。如今大好河山,就应该出去走走。更何况,一个皇帝当的太久了,对帝国也不是一件好事情,汉武帝很英明吧!可还是皇帝当的太久了,最后也变的昏庸了,居然相信海外有仙山,耗费了无穷的财物去寻找仙山。明知道征讨西域会有很多的困难,居然为了几匹汗血宝马去征讨西域,最后损兵折将。这就是在皇位上呆久后的情况了。骄傲自大,被皇位迷失了心智。朕可不想成为这样的人物,有舍才有得,皇位会使人迷失了心得。在朕临去之前,朕会立下规矩,皇帝在位不超过二十年。这样一来,我大唐江山皇帝永远都是年轻的,都能保证其活力,保证皇帝们不会因为在皇位上呆的太久了,而变的昏庸无能。”

    “陛下真乃是圣主也!”崔莹莹由衷的赞叹道。这种帝王可是很少见的,亿万人之上,能急流勇退者是少之又少,而且还是帝王,天下生杀掠夺于一人之身,这样的帝王更是古今难寻了。

    “好了,好了。二郎,你去入洞房吧!”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没想到朕的儿子也成亲了,不久之后,朕也是有孙子了。”

    “儿臣遵旨。”卢承祖脸色微红,赶紧退了出去。

    “二郎长大了。”崔莹莹深深的叹了口气,道:“臣妾也老了。”

    “好了,时候也不早了,我们也休息吧!”卢照辞摇了摇头,说道:“明日就回长安吧!岑文本派人传来文书,说吐蕃有国使前来大唐,太子不好决断,等候着朕回去呢?还有西南五部也已经朝长安而来,朕还要会一会他们。这些家伙,一听到杨胄被朕消灭了,朝廷又逐渐走入了稳定,各个都跑来了。哼哼,当我大唐是什么?”

    “西南五部?”崔莹莹皱了皱眉头,说道:“那可是蛮荒之地啊!这些人到我大唐来干什么?难道是与李元嘉、杨胄的叛乱有关系?”

    “哼哼,这些家伙趁着李元嘉叛乱的时候,联合出兵西南,将西南行营的兵马拖住了。若非徐世绩行军速度较快,而且在短时间内将李元嘉剿灭,这西南半壁江山不知道变成什么模样了。如今李元吉死了,中原即将恢复平静,这些家伙就害怕了,生怕朕要找他们算账,所以才会派人到长安来,以求友好。天下哪里有这样好的事情。简直是妄想。”卢照辞满面杀机,作为开国君主,大多刚烈无比,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西南五部几乎是欺到自己头上来了,卢照辞岂会就这么简简单单就饶了他们?

    “陛下,国内叛乱还没有结束,大将军的兵马还在高句丽,虽然叛乱没有对朝廷产生多大的影响,可是到底有不少的百姓受到了影响,若是这个时候再出兵攻打西南五部,恐怕有些不妥啊!”崔莹莹小心翼翼的劝说道。

    “这个朕自然知道。朕若是这么快就出征吐蕃和西南五部,这就是自不量力,视国内百姓如猪狗,不但那些百姓们会反对的,就是那些文武百官们也会反对的。”卢照辞摇了摇头,说道:“等等吧!再等上一些时候。先回去见见这些家伙再说。呵呵,听岑文本传来的书信说,吐蕃居然想和朕和亲,要娶朕的公主,简直是妄想,自从大唐建国到如今,朕何时曾经与别人和亲的,何时曾将自己的女儿嫁出去的,蛮夷之族就是蛮夷之族,难道真的以为朕没有还手之力了?”

    “对方不就是看准了这点吗?”崔莹莹脸上也闪烁着一丝忧色,这个时候朝廷若是出兵,却是不好。

    “大唐帝国不是前朝汉时期,朕也不是刘邦,也不是刘彻。一个小小的吐蕃更不是当年的匈奴。”卢照辞冷哼道:“连突厥朕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吐蕃。他要战,我便战。我们固然是不能攻入草原,但是同样,他们也是不可能攻入大唐疆土的,朕相信朕的将士们,会挡住吐蕃的进攻的。”崔莹莹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异样之色,却是不再说话了。

    “以前朕记得以前曾经听说过一个笑话,国人之中官员第一害怕上司,第二个害怕是外国人诸如吐蕃、西域等国家,而最不害怕的就是自己的老百姓。朕看也是这样。朝中有些人就是害怕吐蕃这些小国家。以为他们的实力强大,就如同当年汉朝人惧怕匈奴人一样。”卢照辞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不由的想到自己以前所呆的那个世界,国人中官员第一个害怕的是外国人,第二个害怕的是少数民族人,至于其他的就是汉人或者老百姓,都是他们所歧视的对象。对于卢照辞来说,什么都可以断,惟独民族的脊梁不能断,在那个时代,国人的脊梁已经断了。卢照辞以前只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人,他不能改变这一切,但是在这个时代,他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可以改变这一切,对于他来说,无论对方怎么威胁,但是大汉族主义才是帝国的核心。不服那就打,为了大汉民族的脊梁,他不介意作一个穷兵黩武的皇帝,不怕以后史书上,会如何记载自己。

    “好了,陛下,时间也不早了,早些安歇吧!”崔莹莹脸上闪烁着一丝忧虑之色。对于皇后来说,她深处后宫,不能干涉政事,但是她关心的是自己的夫君,如今局势虽然看上去大唐占据了优势,但是同样的,大唐在短时间内,很难抵挡的住吐蕃人的进攻。也难怪卢照辞不想当皇帝,皇帝却是很累,尤其是开国的君主。要面对无数的阴谋诡计,还要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但是她只是一个女人,女人所能做的就是稳定后宫,使的天子没有后顾之忧。当下站起身来,服侍卢照辞上榻休息。

    次日清晨,天色刚亮,卢承祖夫妇就起身,向卢照辞夫妇敬了茶,那张小雨也等于进入了卢氏家门了。崔莹莹虽然心中微微不满,但是见到这种情况,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来。

    “二郎,我们家虽然出身不错,但是你父亲我也不过是一个偏房出身,所以那些世家的联姻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在乎的,就按照以前,按照我和你母亲的想法,也只不过让你娶一个普通的女子而已。”卢照辞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至于你弟弟,那也是没有办法,局势如此,朝廷也是需要平衡的,更何况,也不得不承认,在平衡把握上,在论及帝王之术,你的弟弟可比你厉害的多。”

    “二郎明白。”卢承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说道:“二郎很高兴,父亲的事业算是后继有人了,二郎当年是让父亲和母亲失望了。”

    “二郎,只要你平平安安,我和你父亲就很高兴。”崔莹莹双目含泪说道:“你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