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一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一品-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错,两位先生说的很是有理。”卢照辞拍了拍手道:“辅机,延族,事情要一步一步的来嘛!才子佳人,才子佳人。大登科后小登科,那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嘛,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有一点要谨记,若是在家中已经定亲或者成亲的,还要被那些达官贵人们招为婿的,这样的人是不能用的,要剥夺他们进士资格。”

    “殿下圣明。”岑文本等人大声喝道。

    “三天之后,就是殿试,诸位爱卿与孤一起参加殿试吧!”卢照辞哈哈笑道:“我大唐第一次科举考试终于要结束了。辅机,那些好魏晋之风的人,就让他们做个翰林庶吉士吧!或者入太学、国子监都行,反正是不能让他们到江南去的,一旦让这些人去当官,莫要把孤臣下的子民被这些人给治理的傻了。”

    “这个倒好办,唯有一人不好。”长孙无忌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

    “何人?”卢照辞惊讶的问道。长孙无忌是什么人,他是知道的,能让长孙无忌感到为难的人肯定不是常人。

    “陈光蕊。是魏征举荐的。”长孙无忌脸上露出一丝畏惧来,又说道:“听说将被殷开山招为女婿。”

    “陈光蕊?”卢照辞脸上露出一丝奇异的笑容来,问道:“魏征可是准备将他推荐到江州的?”

    “殿下如何得知?”长孙无忌惊讶的问道,岑文本等人脸上也露出一丝好奇来。魏征推荐一个进士本就是不凡,此人性格刚直吗,很少能得到他认可的人,没想到,这个时候居然学会了推荐进士了。更为重要的是,卢照辞居然对这个陈光蕊很是熟悉。

    “江州,江州可是一个好地方。就是匪患太多了。”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陈光蕊一个书生能行吗?何宝,何宝,你过来。”

    “殿下。”在外面护卫的何宝听了卢照辞的喊声,赶紧小跑了进来。

    “不久之后,新科进士陈光蕊要到江州上任,江州匪患过多,你领着一个百人队,护卫陈光蕊上任吧!顺便将江州的匪患给剿灭了。莫要让陈进士费心啊!”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

    “臣遵旨。”何宝闻言双眼一亮,跟随卢照辞身边虽然风光,但是立功的机会比较少,卢照辞让他领兵去江州,虽然只是一个百人队,虽然只是去剿灭匪患,但是也是立功的机会,何宝岂会放过,赶紧应了下来。

    只是何宝不知道的是,这种立功的机会在周边的众人眼中,却是大有文章。要知道这次科举考试有三百名进士,虽然还没有过殿试,但是名单却是不可能改变了,能改变的只是排名而已,所授的官职而已。陈光蕊撑死也是一个状头,但是却能得卢照辞钦点百人队护送至江州,这其中就是有很大的问题了。是给魏征的面子,更或者是给殷开山的面子?众人宁愿是相信后者,可是卢照辞为什么要花这么大气力来讨好殷开山呢?这就容易让别人引起无限的遐想了。众人都知道这殷开山是追随李渊的老臣了,对李阀忠心耿耿,对卢照辞这样的人物一向是敬而远之,甚至可以说仇恨的恨不得将卢照辞斩成了两段,这个时候卢照辞去讨好他,难道是要对李渊的那些老臣子进行拉拢了?众人不由的不怀疑起来。

    “好了,今日就到这里吧!三天后,孤要亲自在文渊阁见一见这三百名进士,看看何人能得这状元头衔。”卢照辞哈哈一笑道:“陈光蕊,陈光蕊,嘿嘿,不知道是这个陈光蕊厉害,还是那个孙伏伽厉害。”众人闻言纷纷按住心中的惊讶,这满城的进士数百,学子成千,为什么这日理万机的汉王殿下唯独能记得这二人?众人纷纷按住心中的好奇,纷纷退了出来,待出了汉王府的时候,纷纷派出下人打听这二人的消息。一时间闹的满城风雨,陈光蕊和孙伏伽的名声也越来越高涨,尤其是陈光蕊,不但生的面如冠玉,成为殷开山的女婿,更为重要的是,汉王殿下已经决定派出一支百人队护送这位新科进士去上任了。这是何等的荣耀啊!一时间,陈光蕊所住的酒肆被那些落榜的考生围满了,以期望沾点陈光蕊的灵气。就是殷开山在府中听说了此事,也乐的哈哈大笑,连带着对卢照辞的印象却是好了几分。

    太液池边西风亭内,当今隆武天子李智云陪伴着太上皇李渊端坐在亭中,那李渊望着脚下的太液池,又淡淡的望着垂立在一边的李智云,深深的叹了口气。

    “父皇。”李智云见状,脸上不由的露出一丝担心之色来。自从中秋之后,李渊的身体就大不如以前了。所以李智云才会按下心中的惧怕,亲自前来陪同李渊,加上朝政都是掌控在卢照辞手中,他只是一个傀儡而已,朝中大小之事都是经过宣德殿众位宰辅处置之后,再呈交卢照辞审阅,然后再行至天下,根本就没有他李智云什么事情。

    “卢照辞倒确实是个人物。他在拉拢殷开山那些老臣了。”李渊抚摸着李智云的脑袋,心中满是懊悔之色,当初就应该不顾天下口舌,随便找个借口,将卢照辞斩首,否则也不会有今日之事了,只是如今已经迟了。

    “陈郡公跟随父皇久矣!忠心耿耿,又岂是卢照辞小恩小惠可以收买的,父皇就不必担心了。”李智云不屑的说道。

    “哎,你还是太嫩了一点。”李渊扫了一眼李智云,眼中尽是担忧之色,道:“润物无声,这种小恩小惠虽然不上台面,但是却是最让人心慰的。殷开山已经是郡公了,年纪也大了,升无可升了,也该是养老的时候,老人最担心的是什么,那就是身后之事,子女之事。殷娇乃是他的掌上明珠,更是关心了。一见卢照辞如此关心他的女婿,如何不高兴。”李渊到底是精于权谋,自然能分辨的出这种小恩小惠在关键的时候的作用。

    “儿臣无能,看不出其中的奥妙来。”李智云嫩脸通红,却是羞愧不已。

    李渊见状苦笑道:“这些是书上学不到的,这是父皇数十年的经验,你现在才多大的年纪,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哎,怪就怪卢照辞掩藏的太深了。当初他让房玄龄做你的老师,朕本以为他是为你好,今日看来,他早就在那个时候就开始谋划,准备推你上位,想来房玄龄教你的都是圣人之道,对权谋之道,帝王之道都没有涉猎吧!”

    “孩儿当初也没有想到那么多,房师也曾传授儿臣权谋之道,帝王之道,但是孩儿当时没有注意,房师看儿臣不敢兴趣,后来就没有教了。”李智云倒也老实,将房玄龄当初如何教导自己的事情说了一遍。

    “房玄龄倒是一个有用之人,只是你自己当初并没有把他放在心上。”李渊苦笑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卢照辞当年也曾说过此事,房玄龄乃是宰辅之才,他一见你没有进取心,自然是不想辅佐你,加上你沉迷于道学,更是不愿意为你所用。所以待卢照辞掌握朝纲的时候,他就成了他的肱骨之臣,如今朝政多是为房玄龄、岑文本等人处置,至于裴监、陈叔达等人都已经是靠边站了,如今连长孙无忌也投靠到他的麾下,日后也是接替裴监的人物。五郎,卢照辞这是在逐步的篡夺我大唐江山啊!”

    “都是儿臣无能,才让房师成了卢照辞的人了。”李智云脸上露出一丝尴尬来。

    “这也不怪你,也不怪你。”李渊笑道:“说实在的,这一切都是朕的错,要是当初朕要多关注你一下,就不会有今日的事情了。这个时候,朕最佩服的是卢照辞,当初朕以为他要立一个年幼的,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顺势掌权了。他若是这样做了,朕拼死也会反对的,没想到他后来居然提出了让你做太子。朕原以为他想的不过是做曹操,不想篡位,朕就答应了他,没想到他早就知道你生性暗弱,并不是他的对手。如今看看他,他可以肆无忌惮的掌控朝政,时机一到,他就可以废帝自立。”

    “父皇,那儿臣该怎么办?”李智云脸上露出惊慌之色。

    “不要担心,不要担心。”李渊老脸上露出一丝哭笑之色,道:“父皇当年连杨广都骗的过,更何况如今的卢照辞。卢照辞虽然百年难得一出的人物,但是到底是年轻人,有些事情做得不地道了,朝中反对他的人还是有的,他虽然出身世家,但是却根本不了解世家的生存之道。你回去之后,下旨调回王珪,那王珪是仇视卢照辞的,太原王氏也是不会允许一个出动关东世家的人来当皇帝的。王珪机敏练达,他可以帮助你出谋划策。还有一个人,他更是厉害,那就是裴矩,此人在西域经营多年,居然将西域弄成了大隋的天下,虽然老了,但是却忠于大唐,忠于朕。有此人在你身边出谋划策,朕也放心了不少。”

    “裴矩?”李智云脸上现出狐疑之色,道:“儿臣听说在前隋的时候是有名的奸佞之臣。当初杨广临幸江都的时候,就曾强征江南女子配与军中将士的,弄的江南民怨沸腾,这种人物岂能用之。还听说他擅长于溜须拍马,这种人放在儿臣身边,岂不是为天下人耻笑儿臣与昏君杨广无异吗?”

    李渊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失望之色来,眼前的这个儿子到底不是明君,若是李世民在这里,恐怕自己随便一句话都能点醒对方。一想到这里,李渊的心脏仿佛是被一把利刃慢慢的割开的一样,鲜血淋淋,当初若是立李世民为太子的话,那卢照辞哪里有这个机会,篡夺了大唐的江山来。

    “帝王之道在于平衡,忠臣有忠臣的用处,奸臣也有奸臣的用处,各种臣子各安其职,各守本分,帝王居中调配,如此才能实现天下大治。在百姓眼中,在士大夫眼中,这臣子有忠奸之分,但是在帝王眼中,臣子并没有忠奸之分,而是分为有用和无用之分。帝王对于臣子只有利用,而没有亲近。更是没有信任。就算有信任,但是也是短时间内的信任,若是长时间的信任这个臣子,那这个帝王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那裴矩是干了坏事,这朕也知道,但是朕更加知道的是,这个时候你最大的敌人就是卢照辞,要以除掉卢照辞为首要的任务,至于裴矩这样的臣子,用完了之后,就不用就是了,因为他是对你的皇位是没有威胁的。可以随便找个借口将他杀了。这样朝野上下又会称赞你的圣明。”李渊缓缓的道出自己的经验来,道:“想想刘文静,他为什么会死,他是忠臣吧!但是却对我李氏江山产生威胁,所以朕将杀了,想象裴寂,这个老东西收受贿赂,家中的房子建的是那样的金碧辉煌,不下于朕的皇宫,但是朕从来没有责怪他,那是因为此人对朕有用,关键的时候,可以为朕抵挡来自别人的进攻。这种人物,一旦天下大定,不需要的时候,一道圣旨就能杀之,百官就会赞赏你这个皇帝的。所以,你想真正的成为一个皇帝,这个裴矩,你就得用之。你可以封他做太傅,想来他是不会拒绝的。”

    “儿臣遵旨。”李智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48章 野心家裴矩 (求首章订阅)() 
文渊阁正殿上,当今隆武天子端坐在御案之上,面无表情,看着大殿之上数百位进士在默默的写着答卷。

    文渊阁的侧殿之中,卢照辞领着自己的一般文臣谋士,却是没有观看这些进士们的答卷,而是在商量什么。

    “皇上决定调王珪回来,担任礼部左侍郎,册封裴矩为太傅,你们怎么看?”卢照辞看着手中的朱批奏章,淡淡的扫了面前的众人。

    “倒是大手笔啊!”崔仁师双眼一亮,道:“陛下此举就是在拉拢太原王氏和河东裴氏了。只是裴矩那老东西极其狡猾,更为甚者,这名声这么差,皇上居然封他做太傅,难道不怕他的名声又损吗?”

    “玄龄,你怎么看?”卢照辞看了看人群之中,脸色并不好看的房玄龄来。本来他在李智云为楚王,为太子的时候,一直以他做老师的,如今做了皇帝,他也是帝师,等到机会一道,这个太傅的位置就是他的了。如今倒好,皇上不声不响的就让裴矩这个炀帝前最有名的奸臣,阿谀之臣做了太傅,这是他没有想到的。虽然他如今为卢照辞效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几年的时间与李智云在一起,师徒之间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虽然李智云的个人让房玄龄很是失望,但是还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维护李智云的利益,但是这下李智云的行为一下子让他伤心不已。

    “陛下天性仁慈,崇尚正义,号仁君之道,对于那些谄谀之臣想来是厌恶不已,按照道理,他是不会让裴矩这种人来到他身边的,更不用提做他的老师了。”房玄龄叹了口气道:“至于王珪,虽然是个书生,但是也是号纵横之术,也非王道,与陛下的为人不相符,臣以为陛下既然让这二人回到他身边,恐怕这都不是他自己的主意。在他的背后,恐怕还有一人教他。这是臣的一点愚见,请殿下乾纲独断。”

    “他的背后有人?”卢照辞脸上露出一丝沉思来,轻轻的敲了一下桌子,道:“卢青云,看看陛下最近见的异常举动拿过开看看。”

    不到片刻,就见卢青云身着浅红袍,手上捧着一叠纸张,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那魏征看的分明,暗自皱了皱眉头,正待上前说话,却见旁边的岑文本拉住自己,对他摇了摇头,指了指卢照辞。魏征眉头紧皱,面色顿时黑了不少,冷冷的哼了一声。又退了回去,却是不再说话。崔仁师在一边看的分明,脸上露出一丝异样来。

    “呵呵,恐怕是太上皇的主意了。这个李淳风恐怕是想不出来这种主意来的。”卢照辞翻了翻情报,以手指敲了敲桌子,嘴角露出一丝奇异的笑容来。

    “看来太上皇还有点不甘心啊!”许敬宗冷笑道。

    “他不甘心也正常的很。”魏征冷哼道:“至高无上的权力被别人夺走了,换做许大人恐怕也不甘心吧!”许敬宗闻言脸色涨的通红,扫了卢照辞,却见卢照辞脸上平淡不惊,顿时知道这个魏征在卢照辞心中的地位也是非比寻常的。只得按住心中的愤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