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个天下给我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送个天下给我吧-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谢了,阿布。”

    郝月与吕布两人行走在晋阳街道之上,时辰尚早,繁荣入晋阳现在也只不过只有三三两两的百姓早起忙碌着。

    算不上亮的天空也是被路边之上零零散散的烛光照亮着晋阳城。

    清晨时分的晋阳城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紧紧裹着大衣的郝月看到此景,脸上也是扬起了一丝微笑。

    在郝月身后仅穿一件单衣的吕布出声问道:“我们现在去哪?”

    郝月回过神来,缓缓说道:“啊,去你想去的地方。”

    “以及,梦开始的地方。”

    555555555555555555,我会努力补回来的。TAT

    (本章完)

第98章() 
士者,国之大器也。

    士,泛指具有一定才能的民间人才。他们往往出身于贫寒之家或没落的贵族。

    于周初,士为奴隶制度下的一种阶级身份,在卿大夫之下,庶民之上。靠自己的一技之长依附于贵族,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

    在春秋战国,这种现象更为普遍,甚至形成了一股风潮,当时称之为:养士。

    在当时,只要是自认为有才华之人,便能够称之为士族。

    他们出自于民间,依附于贵族,向往于朝野。

    为了自身所学的那身抱负,不畏艰阻,舍弃一切。

    或施展才华拜为君所用,或怀才不遇遁入民间。

    至如今,东汉。

    士者已经发展成为一国之中不可或缺,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士族,更是取代了西周战国时期的卿大夫,成为了如今新一代的贵族。

    自古以来,于国于民,都少不了士者的管理。

    参与朝政,治理一方,这些更是少不得士者的身影。

    是为,国之大器。

    士,更多的是一种精神。

    提出“士“的理论标准的是孔子。《论语·子路》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答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这就是说,只要严于律己、忠君爱国的人就能称为“士“。“士“和“君子“的概念有时基本上是重叠的,若细分,则“士“的德行修养要比“君子“略低,也可以说“士“是有志于成为“君子“的人。

    这个说法,从汉代的董仲舒说服当时的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之后,便是成为了主流。

    严于律己、忠君爱国,方为士。

    孔子的学说鼓励知识分子“入世“,即直接做官参与政治,来报效君王和国家。汉代的官员选拔制度还不十分完善,主要是王室贵族推荐一些品德高尚的人才进入政府。比如,以“孝“出名,被选拔为官员就很常见。考试不是必须的。

    这个学说自然是好的,但制度的不完整却也是会带来不少的缺陷。

    最为明显的,便就是这个举荐机制。

    若为明主明君,推荐的自然也必会是一些有真材实料之人。

    但若不是,则难免会造成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

    同流合污。

    以及。

    门阀势力。

    门生、故吏为了利禄,不惜谄附、贿赂以求固结。大官僚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

    这便就造成了门阀势力的形成。

    如今的东汉的士大夫中,便是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

    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

    所谓门阀大族,就是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这些特征的家族。

    东汉时期选士首先看族姓阀阅,所以门阀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门阀大族是大地主中长期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阶层。当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们联结、周旋。

    如今把持朝政的宦官势力,虽敢肆意屠杀清流党人,但对于这些门阀士族,却是要礼让三分。

    而这些门阀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势力更是具有垄断性,实际上是为统治了这些州郡,可说为是圈地为王。

    在并州,自然是没有这样的大士族。

    而并州刺史朱淑,更是贫寒出生,朱淑初被举为孝廉,得地方官征辟举荐,从一文书,一步一步凭借着自身能力上升到了一州刺史的地位。

    是为真正的贫寒士人。

    也是,郝月眼中,真正的士人。

    值得的尊敬。

    晋阳城的此景,让郝月不得不对朱淑颇为尊敬。

    也是对于这样的天下,十分向往。

    晋阳城清晨的这份场景,让他看到了前世的一些模样。

    一大清早外出晨跑,周遭三三两两的行人,或是一样早起锻炼,或是打着哈欠前去上班,路边准备着的大小摊点,更是忙个不停。

    安静,祥和,充足。

    这,是郝月想看到的天下。

    呼,我会加油的~!

    (本章完)

第99章 参军!() 
刺史府,朱淑如往常一般早起,草草食了点吃食便坐到了议事大厅的主位之上。

    继续着昨天还未处理完的事情。

    哪怕,只是一些小事。

    为时尚早,偌大的议事厅,此时也就只有朱淑一人,距离其他人的办公时间,尚还有一个时辰。

    被黑暗笼罩的大厅只有一盏小小的油灯在空中摇曳,以及那细小烛光照耀下的细长身影。

    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了十数年。

    忽的,议事大厅的门被人从外面推了开来,为大厅之中带来了一丝月光。

    来人身着甲胄,行走之时带着一阵盔甲相撞之声,走至朱淑面前说道:“大人,您果然在这。”

    昏暗的光线让朱淑看不清来人,但这独特的走路之声朱淑却是知道来人,头也没抬的说道:“是安坚啊,是有何事?”

    陆将陆安坚,是朱淑的家将,也是刺史府的护卫统领,为人十分严谨冷静,哪怕只是值夜班,也是全副武装,也就是因为这份严谨,四年前奉了朱淑的命令,杀出重围将朱淑的情况给传递给了晋中楼的梦梦,成为晋中之计的开端。

    陆将沉凝片刻,说道:“应当是喜事。”

    朱淑闻言微微吃惊,抬头说道:“哦?这大清早的何来喜事之有?”

    “丁将军的两位义子,在府外求见。”

    朱淑扶了下胡须,皱眉说道:“。。。唔,我怎么觉得这是件麻烦事。”

    “他们是来向大人讨个职事的。”

    陆将可没朱淑那么多虑,说明两人的来意之后便是说出了他的看法。

    “两人乃我并州之荣,昨日刚冠礼今日清晨便有此心。”

    “岂不是我并州之喜?我并州,将要大兴啊!”

    就算待在朱淑身边数十载,陆将那身为武人的性子却还是依旧,丝毫没有被朱淑所影响。

    朱淑对此摇了摇头,苦笑说道:“果然是个麻烦事。。。”

    “也罢,既是我并州之荣的求见,老朽我,可无法拒绝。”

    整理了一下案桌,朱淑缓缓说道。

    “看来建阳这父亲也不好当啊。”

    声音之中,带着一丝感同身受的意味。

    要知道,他的女儿,现在的晋中大家,在年仅五岁之时便就开始表现出非同寻常的一面。

    朱淑这十数年的政绩,还真有不少是他这女儿的功劳。

    对于他这唯一的爱女,他也是溺爱的不行,无不有求必应,哪怕是当初自己遇险,第一时间也是让陆将去保卫梦梦的安全。

    不过,有一点却是成为了朱淑一直以来的心病。

    那便是梦梦的人生大事。

    何人能配的上?这个问题朱淑想过很多次,都没有得到过答案,而且他也更想让梦梦自己做决定。

    梦梦年芳十八也未有嫁娶,除了她自己不想之外,朱淑的宽容,也是占了一部分的。

    但如今,已经是二十有二了,每想及此,朱淑都是忍不住一阵叹息。

    梦梦与郝月的关系,朱淑这些年来常有耳闻,也有旁敲侧击的多次询问过梦梦的意见,但都是被梦梦面带微笑的给否定了。

    对于郝月,朱淑给的评价可是相当之高,旷世奇才,都不足以描绘郝月在朱淑心目中的定位。

    不过两人年龄之间的差距以及梦梦的态度却是让朱淑颇为头疼。

    每次与丁原议事,朱淑都会有一种向丁原商议此事的冲动,不过却每次都是忍了下来。

    而对于郝月和吕布两人找自己某一之职事之事,朱淑却是不打算答应,两人这么说明显就是来走后门的。

    对于走后门,他们居然不去找丁原反而来找自己,那么便就很明显了,丁原拒绝了,那么自己,自然是更不好答应下来,那样难免会被丁原念叨。

    没过多久,陆将就将郝月和吕布两人带入了大厅之中。

    行至案前,郝月行礼道:“小民郝月,见过刺史大人。”

    吕布也是说道:“小民吕布,见过刺史大人。”

    朱淑笑道:“月儿布儿何必见外,称朱伯父即可。”

    郝月回道:“是。”

    与吕布对视一眼后直入主题的说道“我等前来,是想为伯父,为并州,献上我们的一份微薄之力。”

    “。。。唔,月儿布儿两人的意思是?”

    “参军!”

    (本章完)

第100章 天下何人敢称君!() 
郝月的回答让朱淑欣慰之余,但也是有些顾虑,遂问道:“唔。。。你们可曾有与建阳商及此事。”

    “自有提起,义父也是答应了下来。”郝月如实回道,但也有些许改动,丁原让他们去城防队一事他可不想说,万一朱淑也认同,可就没后门可走了。

    遂十分认真的说道:“但,我们两人均已成年,岂可再依赖于义父。”

    朱淑很是认可的点了点头“唔,月儿说的在理。”

    后又调笑道:“所以你们就来走我这个后门了吗。”

    “。。。。。。”郝月一愣,随后一脸正直的说道:“我们这,怎能说是走裙带关系。”

    “我们这般,当为毛遂自荐,是相信伯父能够慧眼识珠。”

    “莫非,伯父您不认同我们两个的才能,不配来找您要一个职事吗?”

    郝月的演技配合着这番话语让所有人都是一愣。

    吕布最先中招,郝月说完之后便也是跟着说:“郝月说的对。”

    “我自认没什么才能,愿凭这一身蛮力,做一马前卒。”

    “但是如果伯父您看不起郝月,我会很不开心!”

    吕布虽说的前言不对后语,但这其中意思,众人却都是能懂。

    言下之意便就是说郝月在他之上,让朱淑给郝月安排一个好差事,也是表达了对朱淑刚刚这番话的不满。

    吕布说完,在朱淑一旁的陆将也是受到影响,低声说道:“大人,可切莫与两位小英雄不欢而散啊。”

    听着陆将的话,朱淑一阵苦笑。

    吕布被郝月鼓动也就罢了,竟连追随自己十数年的亲近也是受到了影响,虽然是有陆将对郝月两人存有好感在先,才会受到影响。

    但郝月这三言两语的威力让朱淑也是暗自点头。

    苦笑过后,朱淑摆出了一副歉意的样子:“倒是老朽我的不是,这可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

    “伯父言重!”郝月一惊,连忙出声打断朱淑接下来的话“小子一时乘口舌之快,伯父可莫要当真。”

    “小人之名,当是小子来背。”

    “哈哈哈哈。。。”郝月的认真模样让朱淑大笑出声,朱淑看的出来,那不是装的,是真心的,欣慰之余对郝月的看法也是又一度升高。

    大笑过后,朱淑也是醒悟了过来,感叹说道:“并州之荣,当真是并州之荣啊。”

    “且不说那瞬时之间的诡辩能力,但说这份敢于承担,普天之下,无人能出其右!”

    “不过啊,伯父可不认同你这个说法。”

    “错,是在我。”

    “我不该去顾忌建阳的想法。”

    “你们两人想为并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并州,当无人能够阻拦!”

    “我朱伯孟不行,他丁建阳,当也不行!”

    说完之后,朱淑伸出满是老茧的双手,一手拉着郝月一手拉着吕布,极为认真的说道:“我朱伯孟竟有过阻我并州之荣的想法?!”

    “此等行为,岂不为小人乎?”

    看着那充满老态却又极为认真的神情,郝月也是十分动容,对于朱淑也是更为的敬佩。

    郝月打断朱淑的道歉自然是真心的,如果让朱淑自称小人,那这天下,当再无君子。

    对于朱淑,郝月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还有自己的不及。

    这是郝月第一次对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敬佩,哪怕是上一世,他都从未有过。

    朱淑对并州的管理,对百姓的关爱,对民心的掌控,这些郝月都是看在眼里的,如果让他来做,他自认为,他做不到朱淑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毕竟,他也只是一个平凡人,让他照护自己的小圈子还尚可,但是让他去管理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他连想都不敢想。

    但是朱淑却能办到,怎能不让郝月敬佩。

    数年前那日的演讲,郝月也自是发自内心,才能够引起全城百姓的共鸣。

    遂郝月也用朱淑的说法,回应了朱淑的这句自问,大声的说道:“并州朱伯孟,无人能其右!伯父若小人,天下何人敢称君?!””

    “伯父一心为并州,小子当如是!”

    “还请伯父莫要顾虑!”

    郝月的话让朱淑一愣,随后笑道:“不过弱冠之龄,竟有如此观察能力。”

    朱淑刚刚的确是又产生了一个顾虑。

    吕布参军,他是认可的,但郝月,朱淑却是有那么一丝迟疑,因为郝月的才能,太过优秀,他想让郝月随他治理一方,而不是去和吕布冲锋陷阵。

    那样即危险,也发挥不了郝月的全部能力。

    但是既然郝月这么说了,朱淑的这个顾虑也就随之消逝了。

    他尊重郝月的选择。

    握着两人的手加大了些力道,朱淑温和的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