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出将入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出将入相-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能从朝堂之中传出来的消息猜测其事情的本质,这是让钟飞很意外的。

    这也更加让钟飞断定,赵云在历史上压根就是一个文官,当当护卫还行,统军恐怕就不其然了。

    事实证明赵云确实是个文官,就连十二宫门的城门校尉大部分都能打败赵云,不过这也不能说明赵云武艺差,当个报表管管禁军赵云还是做得相当称职的。

    “那卫尉,接下来该怎么办?如今立储的事情虽然表面上已经被平息,不过大将军和十常侍暗地里依旧在为立储的事情做准备。”

    赵云也是有些担忧的问着钟飞。

    “目前仅能是静观其变,不站队,不出头,不回答,安安心心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就行了,立储这件事情不是我们可以参与进去的,我虽然是皇子的老师,不过也要量力而行,况且陛下目前也不急着立太子,就算拥立陈留王为太子,立嫡立长的祖制摆在那儿也是个麻烦事儿,既然一时间想不到解决的办法,我们就不要搞得自己身上一身骚,何必庸人方自扰?”

    说完钟飞也是端起了一杯茶,品了一口。

    “诺,下管知道了!”

    说完赵云也是离开了卫尉府,而钟忠也是看着钟飞在喝茶叹了口气。

    在钟忠看来立刘协为太子对于钟飞来说是好事儿,不过钟飞却是不站出来,虽然钟飞说的这话很对,不过钟忠心里也是有些不甘心,毕竟钟飞可有着刘协老师这一层身份。

    “钟忠,你跟我有五年了吧?”

    钟飞看着钟忠问道。

    “回卫尉,整整五年。”

    听到之后钟飞也是点了点头,钟飞也是说道。

    “五年了,你也该学会审时度势了,有些东西急不得,也不能急,明白嘛?”

    钟飞听了之后也是似懂非懂的,不过还是对钟飞说道。

    “下官知道了。”

    说完钟忠也是离开了卫尉府。

    自此之后钟飞也是时不时的去给刘协上课,对于刘协的聪慧钟飞也是比较欣慰,教起来不累,而且对于立储的事情刘协居然是没有说一句话,这到让钟飞心中颇为意外,按照道理来说储位乃是很多皇子梦寐以求的位子,这件事传的这么开,刘协绝对知道,但是刘协却不说。

    这道题让钟飞很佩服,看得出来刘协是知道但是不言语,也不想徒生是非,在钟飞看来这刘协还是很有大智的一个人的。

    “殿下,今天我们学一点其他的东西。”

    刘协听到之后也是满脸好奇,看着钟飞。

    “敢问老师学什么?”

    钟飞坐了下来然后看着刘协说道。

    “帝王之道!”

    刘协听了之后也是很吃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老师这可是天子才能学的东西,学生万万不敢!”

    刘协显然也是被钟飞的话给吓到了,毕竟这帝王之道可不是是个皇子就能学的,万一被自己父皇知道,还以为刘协心怀不轨。

    看到刘协这个样子钟飞心中也是好笑。

    “怕什么,未来皇位就是你的,不过就是当得很憋屈罢了。”

    当然这话钟飞也没给刘协说,说了刘协也听不懂。

    帝王之道这个东西钟飞很早就像教刘协了,不过钟飞认为一开始就教这个东西不合适也不好,如今立储的事情出来了,钟飞觉得正是时候,也可以教了。

    况且刘辩哪儿恐怕都有人私底下教刘辩帝王之道,只不过刘宏不知道罢了。

    “殿下放心,帝王之道分很多种,一种是为君道,还有一种是辅道,辅道是教导日后如何辅佐君王,和君王之道是两码事,不冲突。”

    听了钟飞的话后刘协的心中也是打消了一些顾虑,不过依旧一些迟疑。

    看到刘协这样子钟飞也不理他,直接是自顾自的讲了起来。

    对于帝王之道这个东西仅仅是一个概念罢了,每个老师教导每一个皇帝的说法不同,这个东西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个东西,没有准确说法,只有一个概念罢了。

    “殿下,对于一个君王殿下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协想了想之后也是回答道。

    “气度。”

    听到之后钟飞也是点了点头。

    “还有呢?”

    “仁德、威仪、智慧、态度以及远见。”

    听到刘协的回答后钟飞也很满意。

    “那么殿下认为如何才能做一个人人爱戴的好皇帝?或者说什么样的皇帝能让臣子心甘情愿去辅佐他?”

    听了钟飞的话,刘协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学生认为,做一个任人拥戴的好皇帝,要做到勤政爱民,心系天下。”

    “那殿下认为,如何才能做到一个勤政爱民,心系天下的皇帝?”

    刘协想了想之后也是摇了摇头了,示意自己不知道。

    看到刘协不知道钟飞也是缓缓开口。

    “为帝王者,一人为天,大权在握,审时度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心宽以容天下,胸广以纳百川。”

    “更重要的是,亲贤臣,远小人,不为钱财酒色所迷惑。尽其才,用其人,展其所长,布施仁政,授恩与民,授功与臣。此乃仁德之君。”

    刘协听了之后也是想了想这些话的意思然后点了点头。

    “学生受教了。”

    “对于如何成为一个受人爱戴的仁君,必要时,杀伐果断,但却不可独立专行。我汉朝以孝道为本,以谦雅为范,希望殿下细细思量,日后切不可成为无道之王。”

    钟飞也是怕说错只能是说为王,毕竟现在太子未决,钟飞知道有些话不能拿在明面上说。

    “学生知道了。”

    “其实自古以来帝王之道就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说法,这个东西在每个帝王身上都有不同的结果,秦始皇以暴、严出名,汉武帝以武出名,光武帝以礼贤下士出名,高祖皇帝则是以创业之后安定宇内出名,所以帝王之道没有一个准确的衡量标准,就跟一把剑一样,用得好可以斩杀敌人,用不好可能反噬其自身,而君王就是剑,臣子和百姓就是剑柄,没有了剑柄的剑刃,锋利无比,随时会割破自己的手掌,有了剑柄的剑则就不再伤及手掌,一个受人爱戴的君王就是一柄有剑柄的剑,暴君和昏君就是一把没了剑柄的剑,只有锋利的剑刃,伤及别人,也伤及自身。”

    刘协想了想也是似懂非懂。

    “用剑刃来比喻君王,老师所言很新奇,学生受教了。”

第134章 你若为帝该当如何() 
钟飞看着刘协一直在点头,也知道这些话可能要让刘协消化一段时间恐怕才能全明白,不过作为老师钟飞的责任就是一一把自己能教授的东西都教授给他。

    对于这个历史上出了名的汉末亡国之君,说真的钟飞挺同情他的遭遇。

    刚刚出生母亲就死了,而且还拿仇家没办法,对于何皇后这个皇后刘协只能是叫着这个名义上的母后。

    说真的,钟飞不知道自己的到来对于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钟飞也不知道自己的到来会不会影响到这个时代的走向,甚至钟飞都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大汉朝跟历史上是不是同一个。

    “老师,您在想什么?”

    刘协看到钟飞一直在沉思着什么,也是很好奇的问了一声打断了钟飞的沉思。

    钟飞听到刘协的话之后也是反映了过来不在多想,看着刘协的面孔,钟飞心中不仅叹了口气。

    “没什么,想到一些事情罢了,无碍。”

    刘协也是半信半疑的看着钟飞,那个叹气声刘协也是听到了,不过也不好多问什么。

    “刚才给殿下讲了君王之道,殿下可还听得懂否?”

    刘协点了点头回答。

    “学生大致明白,不过有些细节的东西却不太清楚,可能需要多想想才能知道其中的深意。”

    钟飞也没打算今天就让刘协全部明白,这对于刘协这个年纪来说也有点困难。

    “殿下慢慢想,时间有的是,实在想不通再来问臣便是。”

    钟飞看着刘协稚气未退的脸色说道。

    “殿下,臣想问问殿下如何看到当今天下的形式。”

    刘协不知道钟飞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不过也是如实回答道。

    “如今的天下黄巾之乱虽然大部分平息,不过依然有少部分黄巾贼落草为寇,也是一个隐患,再说大汉,百姓因为几年以前的灾荒再加上黄巾之乱也是民不聊生,而且朝堂之中各自党派争斗不休,实在让人有些担忧。”

    钟飞听了后点了点头,也是很意外刘协小小年纪就知道这么多,钟飞如今也是看得出来历史上刘宏为什么不顾立嫡立长的祖制也想要立刘协为太子,刘协不仅仅是聪慧而已,很有远见也很懂得勤政爱民。

    毕竟刘协被曹丕逼迫退位之后去到山阳,却是给百姓治病分文不取,这个行为也足以说明刘协是一个好皇帝,不过唯一无奈的就是生在了一个让他无奈的时代。

    “殿下所言言之有理,纵观大局渗透。”

    “学生仅仅是自己看法罢了。”

    说完刘协也是很谦虚的点下了头对着钟飞拱了拱手。

    “殿下,臣想问,如果殿下为天子,应当如何治理天下,治理朝堂?”

    钟飞这话有点语出惊人,刘协听到之后也是有些害怕,毕竟这种话不能乱说,被人有心人传到了刘宏那儿恐怕不会高兴。

    “这个问题学生不敢回答”

    刘协也是低下头不再言语,看到刘协这样子钟飞也是连忙开导他。

    “殿下切莫多想,这仅仅是一个假设罢了,并不是真的,对于刚才所讲的东西,臣希望殿下以君王的角度来看待事情。”

    虽然听到钟飞这话,不过刘协依旧是畏首畏尾的,毕竟这事儿虽然不敢说,不代表刘协不想。

    刘协虽然才四岁左右,不过自从刘协懂事起来董太后就是给他灌输的自己身份尊贵的皇家思想,再来就是刘协的母亲是怎么死的刘协也是知道,不过刘协却不知道钟飞就是当年把他救下来的人。

    要说当皇子刘协也想,毕竟董太后也是给刘协说日后刘协要当太子,不能当王爷,久而久之刘协也是有些这方面的想法了,不过还并不浓烈。

    “从君王的角度看待天下?”

    刘协也是对这个想法好奇了起来,随后也是开始思考,如果他是君王应该如何治理天下。

    钟飞看到刘协在想事情,也是不说话,就让刘协静静的想着。

    看了看周围确定媒人之后刘协也是缓缓开口说道。

    “如果学生是君王,第一个应该是整顿超纲,如今朝中党羽众多,必须要一一剔除,然后补充新的官员进来,二来则是治理民生,减轻赋税,让百姓先过上有粮食吃的日子,三则是广招天下人才入朝为官,为国效力,四来,招募士兵,平定余下的黄巾贼,让我大汉不再为反贼贼寇所扰,五,则是整顿地方官员对于朝廷的响应,加大朝廷对于地方政权的控制。”

    刘协想了半天也是说出了这五点,钟飞听到之后也是十分欣慰,刘协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远见和想法,在钟飞看来这点确实难能可贵,刘协所说都是当今汉朝最大的问题,刘协每一点都是说到了点子上。

    “殿下所言大善,臣欣慰不已,殿下有如此远见,有心系百姓心系汉家江山,令臣佩服不已。”

    听到钟飞再夸自己刘协也是谦虚的回了礼,不过对于太子之位刘协其实也不抱太大希望,虽然太子他也相当,不过刘协也知道有种东西叫做立嫡立长的祖制,太子之位跟他恐怕是无缘的。

    就算父皇如何喜爱他,也会想想这么做所招来的反对声音,百官之言,祖宗之法,不可轻易违之。

    此时刘协心中也是冒出来了一个很疯狂的想法,随后看了看周围没有人在也是看着钟飞问道。

    “老师,你说,学生有可能成为太子吗?”

    刘协这话也是让钟飞很惊讶,也是看着刘协的,毕竟钟飞可没想到刘协居然会说出这种话。

    不过随后也是看着刘协的目光和表情变得平静了下来。

    “殿下,太子之位前段时间臣也在朝堂之中听到百官议论,不过近日陛下也已经下诏说这事情改日再议,如今封了你和大皇子王位和封地,也是说明陛下目前暂时不打算立太子,对于殿下能不能成为太子臣不敢断言,也不敢妄猜圣心,不过殿下请记住一句话,命里有时终会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命里有时终会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刘协听到这话也是自己在口中轻轻地念了出来,然后想了想这事儿的意思。

    “老师之言学生明白了。”

    刘协似乎听懂了这话的意思一般,随后也是对着钟飞拱了拱手。

    “嗯,好了殿下,今天的课就讲到这儿,殿下回去自己温习吧,到时候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来府上找臣。”

    “学生送老师。”

    而今天的授课也是到此结束,钟飞也觉得自己今天这课讲的东西有点多了,甚至讲了很多不应该讲的东西,毕竟对一个皇子讲帝王之道以及当上帝网该如何,被人知道恐怕不会好过,不过钟飞也是刘宏本来就想立刘协为太子,不过就是碍于祖制有点难以行事罢了。

    况且刘辩的人也是在教导,自己为何不能教刘协帝王之道?

    再说了,按照历史上的正常发展来说,最后稳坐皇位的本来就是刘协,不过就是这个皇位做得就跟囚笼一般罢了。

    再者,自古以来最是无情帝王家,手足相残争夺那个位置的人比比皆是,不过刘宏膝下就这么两个儿子罢了,要是多一点恐怕更吓人,况且刘宏和刘辩这两个被人推上争夺这个位置的情况,仅仅是皇室黑暗面的冰山一角而已。

    也就是刘宏儿子少,多一点恐怕历史上的三国更乱。

第135章 曹操回京() 
立储的风波也是伴随刘宏封了两个皇子为王的诏书后,渐渐平息,不过朝中的两股势力没有一个是闲着的,就连刘宏都在想如何制衡瓜分掉大将军的实权了。

    并且皇甫嵩这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