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出将入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出将入相- 第4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相认为,先帝生平功勋卓著,兴汉室,伐不臣,复天下,施仁政,灭匈奴,这些可都是明君之举,尤其是匈奴问题,先帝这功绩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臣认为,先帝的谥号应当武。”

    武字对于一个帝王是非常高的评价了,“武”字,除了克定祸乱这层意思外,还包括刚彊直理、威彊敌德、刑民克服等等。

    而刘协这些功绩武字正好相匹配,百官和刘季听了后也是纷纷说武字很好很符合先帝,不过随后百官也是踢出了疑问因为汉朝出现了两个武皇帝了,一个汉武帝刘彻,另一个光武帝刘秀,这两个人都是在后世非常受到尊崇的两个皇帝,而刘协也不能但是跟刘彻一样叫汉武帝,虽然刘协也是兴复汉室但是也不能叫光武帝,这不然谥号和前面的祖先重了。

    武字是定了,但是还要一个字才能区别刘协和前面两位武帝。

    看到百官这么问钟飞也是点了点头,然后也是看着刘季说道。

    “先帝在位期间实行屯田制,大力增强了我大汉的粮食储备,而精兵制则是让我大汉兵马的钱粮支持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先帝在位期间从未懈怠政务,臣认为,先帝不仅有武,还有仁,仁义治国,以武复国,谥号,仁武皇帝。”

    钟飞这番话也是让很多人都纷纷点头,说这确实不错,其实他们可有把刘协吹捧的更高一点儿的,毕竟武之外就是文是很好的谥号,但是刘协对于文化方面确实没有什么作为他们也不敢太吹毛求疵了,而仁字虽然在以前的皇帝里面没有出现过这个谥号,但是大汉在刘协手中不就是玉皇重生的凤凰是新的开始嘛,用别人没有用过的谥号也是可以的。

    “好!就依丞相所言,父皇谥号仁武皇帝,设立宗庙供后世祭拜,父皇的庙宇一定要大,要比历代先帝的都大!”

    刘季听了后也是心中澎湃不已,众人听了后也是纷纷答应,毕竟刘季这个要求也没什么问题,虽然建造这个东西很花钱,但是刘协的功绩配得上。

    “陛下,这是新任官员的任职名单。”

    刘季看到很长的名字之后刘季也是懒得听了,直接是交给了旁边的太监让他直接照着念就是了。

    随后太监也是一个个念了起来,这一次新入朝的官员足足上百名,而钟飞也是把自己的儿子给送到了朝堂里面,不过直接是越过了举孝廉直接是担任了一个小官。

    念完了之后太监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这些人的名字可真的是太多了。

    “陛下,百官任职封赏已经是完毕,还有两件事儿需要禀告陛下。”

    “丞相说,朕听着呢。”

    刘季现在也是心情大好,他也是觉得这个龙椅做的感觉真的很舒服,坐在椅子上面俯视万物的感觉让他有点儿飘飘然。

    “启禀陛下,那些逆臣也该处刑了,老臣之前是顾忌先帝国丧期间所以不敢见血光,如今先帝进了皇陵可以动刑了。”

    刘季听了后也是面色有点儿平定了一下,然后也是问钟飞这些人真的要杀吗说这些可都是士家的栋梁之才啊,钟飞一听也是笑了笑说人是他要杀的,还说如果陛下怕骂名他钟飞可以承担,刘季听了后也是点了点头反正人也已经是补充上来了既然杀就杀吧,到时候真出了什么问题反正就说是钟飞的问题跟他没关系。

    “既然这样,那就依丞相所言。”

    “多谢陛下,还有就是科举制度,臣请陛下能够设立一个专门负责科举制度的一个机构保证科举制度能够在明年顺利推行。”

    钟飞这话一说出来,百官的面色也是纷纷凝重了起来,刘季心中也是一下子抖了起来。

第773章 高等教育考试,简称高考() 
钟飞在今天的登基大典之上把科举制度拿出来说也是表明了自己的决心,那些反对科举制度枉害忠良的士家官员他是要杀的,而对于这个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他也是要执行的,他杀那些人可不是为了一己私利。

    百官听到钟飞这话后也是不敢说什么,毕竟很多人也是刚刚升了职,而钟飞又是先帝托孤的辅臣,而且还是丞相,虽然开始说是掌握军政大权,但是钟飞也是把政权还给了刘季让他做主,而自己则是掌控兵马方面,而刘季听了后也是心想自己如果答应了钟飞那些士家肯定回来找自己的当初自己能当太子可是这群人逼着先帝立的,这一下也是让刘季非常尴尬,他答应了钟飞那么他在士家眼中就是一个出尔反尔的君王了。

    “丞相,科举制度要不先放下,我大汉的举孝廉制度不也是挺不错的吗。”

    钟飞一听也是笑了笑说当初陆逊还在世的时候也是说了举孝廉制度的很大弊端了,然后也是说科举制度则不是存在这个弊端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不以出身入朝堂,全凭才华封官位,这样的制度可是利国利民的啊。

    最后钟飞也是看着刘季说科举制度实行可是先帝在位时确定执行的,难不成陛下想要推翻了先帝立下来的制度不成。

    刘季一听也是连忙摆手说自己怎么可能说先帝不对呢,可是想了一会儿刘季真的想不出反驳钟飞的话了,随后也只能是咬了咬牙心想到时候如果真的出事儿就全部推给钟飞,自己也只能是静观其变了,自己母后在世的时候也是告诉自己说如有些事儿不能太急,开始的胜利并不代表最终的胜利,刘季现在也只能是先观察一下了。

    “既然丞相都这么说了,那就依丞相所言吧,负责科举制度的部门丞相成立好了之后把人员名单以及是职位交给朕就好。”

    钟飞看到刘季答应了之后也是跪下感谢刘季,随后也是说自己会尽快处理好的,然后也是让刘季发布圣旨,昭告天下明年推行科举制度第一次考试,让有意向的天下学子不论出身都能够来洛阳参加考试。

    “朕知道了,待会儿尚书台替朕拟制就行了。”

    随后其他官员也是给刘季说了一下今年的收成丰硕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之后朝堂也是到了天黑才全部散去,而刘季回到了自己寝宫之中已经是精疲力尽了,直接是命人沐浴之后就是睡觉了。

    而钟飞回到府上也是依旧忙着事务,这种忙碌的感觉他已经是二十多年没有感受到了,如今又出现了这种感觉钟飞也是觉得还挺不错的。

    “爹,你如今当了丞相为何不给儿子一些朝中的要职啊?”

    钟束看着钟飞也是问道,对于官位的问题钟束还是有点儿碎碎念的,毕竟自己爹是丞相,自己就是朝堂里面最低级的哪一类官员,还有钟望也是一样的。

    钟飞听了后也是没好气的看着他说他还没当过官能入朝堂算是自己徇私了,还想要官位,然后也是让两个人先磨砺一下看看能力之后自己再做决定。

    看到自己爹这么说钟束也只能是闭嘴,然后也是看着钟飞那堆积如山的宗卷说道。

    “爹,你真的打算推行那个科举制度啊?”

    钟飞看着钟束也是瞥了一眼问他说难不成以为自己在开玩笑吗?

    两兄弟一听也是说科举制度可是会威胁到世家的利益的,而且现在最大的士家就是他们钟家,这不是把他们钟家的肉割下来给百姓充饥吗。

    说真的钟束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把权利给寒门子弟和普通百姓的士家族长,钟飞一听也是看着钟束和钟望说他们两个人没有主见。

    “看看陆伯言写的内容,这些可都是利国利民的良策,陆逊为了大义不顾自己性命还被自己家族除名,这样的人应该钦佩,为父今天就告诉你们兄弟两个人,朝政有时候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是为了天下的未来,目光放长远一点儿,鼠目寸光!”

    看着两兄弟钟飞也是说两个人白读了这么些年的书,居然是目光如此短浅,还说知不知道为什么孔家几百年都是被人尊敬的家族。

    孔家两人肯定知道就是孔子后人的家族嘛,两个人纷纷摇头说不知道。

    钟飞看着两个人也是说孔子当年提出的儒家思想的时候相应的人并不多,而且现在看来孔子所谓的大同社会能够实现吗。

    两个人想了一会儿之后也是纷纷摇头说恐怕不能。

    “儒学之所以现在能够成为主流学术,是因为人们经过了战争之后对于这种学术理念产生了向往,大同社会别说现在不能是想恐怕再过两千年都不一定会实现,因为当所有人都没有私欲的时候社会和国家就不能进步,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说孔子是圣人?圣人不过就是他们来形式自己私权的遮羞布而已,这个天下不会有这种社会,以后恐怕也不会,之所以前人提倡阴阳调和就是因为阴与阳互相约束和限制才能平衡万物,为父现在推举科举制度一来是想让我钟家名垂青史,二来也是想要为陆逊洗刷冤屈,他这样的人不应该死后默默无闻,第三为父推举科举制度也是为了平衡,士家掌握了太多的利益,土地,知识,地位,名声,百姓和寒门呢?要知道大汉之所以会出现董卓之祸其原因就是如同毒瘤一般越积越多也越大,如果士家一如既往继续打压寒门和百姓,以后真的积怨太久太重士家恐怕会万劫不复,舍利忘命存目之举也!”

    钟飞这番话让两兄弟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细细想了想钟飞刚才的话两个人觉得确实也挺对的,不过再想想似乎总觉得又有哪些不对,看着两个儿子这样钟飞也是叹了口气说自己没有让他们立刻就明白可以慢慢行,钟飞也知道两个儿子生下来就是古人思想和教育自己尽可能用后世的现代思想教导他们,但是生活在这种大环境下面确实会受到渲染和影响,钟飞自己也是一样。

    “可是父亲,你就不怕其他士族联合起来对付我们钟家吗?”

    钟飞听了后也是冷笑了一声说那样最好,他还巴不得他们这样。

    两个人一听心想父亲是不是疯了,居然是敢说这种话,然后也是无奈,钟飞现在是族长又是朝堂丞相也没有办法也没人敢反驳他,至少这一次钟飞回到朝堂很钟家子弟都是重返朝堂得到了官位。

    “这一次,为父希望你们两个人能够进科举制度里面学习做事儿。”

    两人一听也是好奇了起来说要自己做什么,钟飞听了后也是说没有什么,让他们两个人担任监管部门的正副部长,两人一听也是问这个部长干什么。

    钟飞笑了笑说手底下会有很多的下官官员,他们的这个部门自己取名兼做监考部,目的很简单就是科举制度的时候负责考卷的内容保密已经是监督现场考试的人有没有作弊。

    两个人一听也是点了点头这个就跟私塾里面的先生一样,会发给你一个题目让你自己写,然后在哪儿周围晃悠一样,两个人一听自己也能当先生的感觉也不错。

    不过钟飞看着两个人面色十分严肃的说道。

    “但是你们要记住,科举制度的考题绝对不能泄露出去,现场有人作弊发现了不管他是谁直接抓起来。”

    两人一听也是点了点头,既然钟飞这么说那么这个部门按照钟飞的话来说恐怕都不能徇私舞弊了。

    “好了,你们两个先退下吧,我把科举部门剩下的一些规则还有细节完善了之后发给陛下过目,你们去告诉尚书台让他们找一些人手来科举部门。”

    两个人一听也是点了点头问钟飞科举部门以后叫做什么名字,钟飞一听也是想了想也是说道。

    “高等教育考试,简称高考。”

第774章 高考制度颁布() 
“高考?”

    刘季看着钟飞送上来的奏表之后也是对于这个词汇十分的陌生,而钟飞也是看着刘季说高等教育考试,简称高考,意思就是对于大汉人才的高等人才的选拔,其中高考分为文武两种考试,武试很简单,就是比武艺到了最后的考核之后会让考试的人带领一些兵马在一个场地进行模拟的军事实战演习,不过枪和刀都是不伤人的那种。

    而文试就复杂一些,文试选定一些固定的地点参加集体考试,考试有县长出,然后县试只能由三个人进入下一阶段,第二阶段就是州试,大汉有十三个州郡,根据每个州最后留下十个人进入洛阳参加最后的考试,京城的考试分为三天举行,第一天举行笔试,题目由朝廷出,与考试的时候公布,其他人可以用任何形式作答,然后试卷交由高考部统一审批,审批过后留下一般的人,第二个是殿试,殿试也是由高考部出题,然后统一审批最后通过的留下二十个人参加最后的考试,最后一个就是天试,天子出题,考试的学子们要直面天子在殿下作答,最后选出三个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个人是甲字号的学子,最后得到这三个名号的人直接入朝为官,而且是不低的官员,然后在从之前没有通过的人综合评价之后选出乙字号的学子,酌情斟酌入朝,不行的就当郡守,最后是丁字号,丁字号就简单了,直接当县令。

    而且参加科举制度的人可以看以后情况把剩下没有选上的作为备用官员,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的选拔出人才,比起举孝廉制度来说高考制度确实好了很多。

    而且武也是一样,钟飞也是告诉刘季说现在大汉实行的是精兵制度,将领不仅要会武功,还要回排兵布阵,而现在是和平时期武官只有第一名,剩下的就酌情斟酌考虑该分配还是让他们落榜了。

    刘季听了之后也是拍手称好,说这个法子确实可行,然后也是看着钟飞说这样似乎还真的可以把之前的问题给解决了,似乎选拔出来的官员质量会高很多。

    钟飞也是点了点头说举孝廉制度可以废除了,但是参加考试的人还是要通过人品的筛选,由乡亲们推举,至少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知道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平行,然后也是退吩咐到时候监考的人如果有人出现品行不端正也可以突然取消资格。

    刘季听了后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也是看钟飞有点儿疑惑的问道。

    “丞相所言甚是好,可是朕有些想不明白,如果是武官还好,毕竟武艺超群还会带兵打仗自然是良才,朕也不会吝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