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出将入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出将入相- 第3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此时的陆逊也是站了出来说道。

    “华司徒所言甚是,可是华司徒下官刚才也说了虽然品格是第二,但是要参加考试的第一个标准就是要有贤明,至少别人都知道他是个忠孝之人,然后才是考试,如果按照华司徒这么说的话下官也有不敢苟同的地方,还请陛下恕罪,我就想问问华司徒,当年董卓也是举孝廉后来做的官,为什么后来董卓就祸乱朝政,祸国殃民呢?”

    华歆听了后也是哼了一声说董卓这种人,天下没有人恨不得啖其肉,拔其皮,董卓死后不也是头被挂在洛阳城楼上面嘛。

    陆逊听了后也是说是啊,董卓确实是天下人都恨之,可是董卓以前也是举孝廉做官的,按道理来说董卓也算是一个忠孝之人啊,为什么董卓从忠孝之人变成了天下人都恨的人呢。

    “这,你”

    华歆听到这话之后也是愣了,随后也是看着陆逊不知道该说什么,而刘协则是在大殿之上听着,他觉得陆逊这话说的确实没错,董卓以前也是举孝廉做郎官出身的,但是后来呢。

    陆逊此时也是看着刘协。

    “陛下,董卓已经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了,举孝廉可能有时候并不见得这个人就是忠孝之人,所以说我们太过注重所谓的忠孝名声,忽略了其中的本质,为了举孝廉做官的人大有人在,沽名钓誉之徒也很多,臣就知道一家人,三个兄弟,三个兄弟都想做官,三个人分了家,但是分配不合理,兄长就把自己的那一份全部分给了自己的二弟和三弟,随后兄长收人尊敬做了官,而两个兄弟因为兄长分了家产导致兄长没有钱没有住处,所以就把兄长接到了自己家中,最后二弟和三地都做了官,可是最后却有人举报说这一切都是兄弟三人只是为了做官才做给别人看的,最后三个人做了官,兄长就把之前的家产拿了大半回来,敢问陛下敢问华司徒这种忠孝,真嘛?”

    “这”

    刘协和华歆听了后都是哑口无言,就连百官听了后也是你一言我一句的,显然陆逊这话也是说道根本上了,就从董卓和这三兄弟的例子陆逊想要说的就是有忠孝之名,却无忠孝之实,怎么看都是沽名钓誉,为了做官有些人什么丑事做不出来,这样的忠孝之人制度不要也罢。

    刘协听了后怎么会不知道,他对于政务的处理还是比较细心的,而陆逊说的这个事儿刘协也是知道一二,但是没听到有人拿着台面上来说。

    “那么你说的所谓考试制度就能比举孝廉好不成?哼!”

    华歆气的也是大甩衣袖,陆逊听了后也是看着刘协说自己上面也是写了的,所谓的考试制度就是为了让所有人在同一起跑线上,测试这个人的才学以及是其他的见地,品格问题不再是那么所谓的第一,但是不代表不忠不孝之人就能参加考试,然后也是由朝廷出题,考试三年一次,考试不仅仅有文试还有武试,武试就简单多了就是比谁身体素质好谁有头脑谁会派兵打仗,文则是考试要考到好的成绩,陆逊也是把成绩分为了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这九个等级,择优的标准就是看谁考得好,这样一来天下的文人武人不论出生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面博得功名,前提是有能力。

    百官听了后也是一片哗然,陆逊这话说出来也是让他们觉得士家很危险,如果这样,士家岂不是就没有了地位,你既然平民都能够参加这个考试,士家也行,都是公平竞争,那么士家的优势就没有了啊,一旦这样,最有可能崛起的就是寒门子弟,这是士家最不想看到的情况,很快很多士家出身的官员纷纷反对,理由和借口也是各种各样的。

    不过刘协听了后也是十分的震撼,没想到陆逊一个校书郎居然是可以提出这种国策,说真的刘协心中也是很心动,但是心中也是很担忧,反对的人太多了,这些人都是士家出身的,不过刘协现在对于士家也是想要采取压制的手段,陆逊给出的这个手段也是很好的,虽然不知道陆逊一个士家出身的人为什么会说这种话,但是刘协可以肯定陆逊肯定是一个为国为君之人。

    “好啊,说得好啊!让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面公平竞争,君子风范啊,校书郎,你既然提议了,你可有把握把他给做好?”

    看着陆逊刘协也是意味深长的问道,陆逊听了后也是心中心中猛然颤动,然后也是跪下说自己能够做好。

    刘协听了后也是点了点头,眼神之中充满了对陆逊的赞许,然后也是说道。

    “好,陆逊提出优良国策,朕心甚慰,封陆逊为太傅!从今天开始着重办理这件事儿。”

    陆逊听了后也是连忙跪下谢恩,而看着刘协这样很多百官也是看着陆逊巴不得要把陆逊给杀了,随后也是连忙求刘协不要这样,一定要收回成命啊。

    可是刘协就当没听见反而是对着众人挥了挥手,然后也是说道。

    “众位卿家不必再劝,陆逊啊,这个考试总得有个名字,你觉得该叫什么?”

    陆逊听了后也是看着刘协说自己想了一个名字叫做科举制度,不知道刘协觉得怎么样,刘协闻言之后抚掌大笑随后也是说科举二字甚是妥当,然后也是挥了挥手说退朝。

第730章 科举不可举啊() 
“父亲,朝廷推出了新的政策,您快看看。”

    钟束拿着一张告示随后也是递到了钟飞的手中,随后自己也是笑的很高兴,钟飞听了后也是很奇怪心想自己儿子怎么这么高兴,然后也是问他怎么了。

    而钟束也是看着钟飞说他成天就知道钓鱼自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然后也是看着钟飞说外面现在都是穿的沸沸扬扬的,钟飞听到儿子这么说心中也是很奇怪,然后也是拿这告示看了起来,随后也是大惊失色道。

    “科举?”

    说真的钟飞是怎么都没想到,在汉代还能听到这个词儿,不过上面的告示也是大概讲了一下朝廷要出一个考试的制度,而自己也是问儿子详情的时候,钟束也是一一告诉了他,钟飞想的科举跟自己后世学习了解的科举基本上相差不多,不过这个科举有点儿类似于是科举的出行,但是钟飞也不知道科举的雏形是个什么样子,但是这个制度毫无疑问跟后世的高考差不多,想到这儿后钟飞也是放下的告示。

    “厉害啊,居然是能够提出如此良策,不过可惜了啊,生不逢时,大限将至啊。”

    说到这儿钟飞也是仰天长叹,心想这个人虽然很有能力这个科举制度也很不错,不过钟飞也是知道,提出这个提议的人恐怕是死定了。

    钟束听了后也是点了点头,钟束虽然不是特别聪明但也不是傻子,自然之道钟飞这话是什么意思,提出这个策略的人无异于是把天下士族都给得罪完了,一旦士族的利益被威胁到了他们就会跟蚂蚁一样凑成一团啃食自己的仇敌,一旦科举制度真的出现了无异于就是要挑战士家的垄断地位,这种事情士家肯定不会答应,而且这不是唐、宋、明时期,士族在这个时代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说来也奇怪啊,提出这个方案的人也是士族的,不过孩儿就是没搞懂,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说到这儿钟束也是疑惑了起来,而钟飞也是把鱼竿放在了一旁此时已经是没有心思钓鱼了,随后也是说不为什么,因为这个人是真的为国为民的忠臣,他提出来的策略虽然是触碰到了士家的利益但是为的都是让国家更好。

    说到这儿钟飞叹了口气又有些无奈的说是个为国为民的忠臣啊,可惜了,没多久能活了,随后钟飞也是问自己儿子那个人叫什么名字。

    钟束听了后也是看着钟飞说好像是叫什么陆逊,刚刚被封为了太傅,不过钟束的观点也是一样很悲观说这个人也是可怜,没多久能活了。

    “陆逊?”

    钟飞一听也是很意外,居然是三国里面火烧刘备八百里连营的那个陆逊,想到这儿钟飞更加哀愁了起来,这样的人才就这样没了,确实太可惜了。

    “父亲你认识这个人?”

    钟飞听了后也是不说话只是摇了摇头然后也是把鱼竿收好回了家中。

    而跟钟飞说的确实没错,陆逊这件事儿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士家都把陆逊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了,陆逊的家族族长都把他给移除族谱里面了,显然陆逊这个举动触怒了大部分的人。

    不过刘协对于这种事儿就是装作视而不见,刘协也知道陆逊提出这个方案自己采纳了会出现什么后果,不过刘协也想削弱士家了,不能再让士家把持和垄断朝中大部分的要职了,所以刘协也是答应了陆逊的提议,他也知道陆逊估计活不了多久,所以让士家把注意力转到陆逊身上,自己也能坐收渔利。

    刘协的意图陆逊也是知道的,不过有道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种事儿没有办法,陆逊确实也是为了改变郭嘉状况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如果自己自己科举制度能够得到推广和改进,那么他必定就是在青史留名之人,如果没有,那他也只能是认了,陆逊也是在赌。

    陆逊被家族人逐出了家族之后,陆逊直接是自己在洛阳卖了一套府宅,在陆逊府外监视陆逊一举一动的人很多,大部分都是士家的,不过也有列外,那就是刘协的,而刘协不仅仅是派人监视陆逊更是派遣兵马在府上保护陆逊,新政在即,刘协也只能是采取非常手段,毕竟在他看来陆逊要死也不是现在。

    而百官这一次是真的急眼了,直接是来到了后宫之中要求见刘协,可是刘协直接是称病不见,在自己的寝宫里面都能听到那些百官哭嚎的声音。

    “陛下,科举制度不能执行,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啊。”

    所有人都是哭的惊天动地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家里死了人呢。

    “这些人一个个的就知道哭,说起来也是饱读诗书之人,怎么读诗书读多了就爱哭?”

    刘协也是听得觉得很烦,看着旁边自己的贴身太监也是抱怨的说道。

    贴身太监听了后也只能是说文人都是这样,还让刘协带着东西把耳朵堵住就能听不到了。

    而这十天来每天都要见刘协,刘协每次都不见,他们就在寝宫外面哭,可是他们最后才发现哭的再多也没用,刘协根本就不理他们,由此可以看出刘协是铁了心要推行这个什么狗屁科举制度了。

    看到这儿后陈群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也是对着其他人说恐怕他们把天哭塌了刘协都不一定会见他们,还让他们别哭了,哭了也没有。

    华歆听了后也是点了点头说陛下这一下真的是任性了,随后也是看着其他人也是说道。

    “诸位,起来吧。”

    说完华歆这群三公还有陈群这些尚书都是离开了。

    看到华歆这群人都走了,其他人也是无奈了,随后不知道是谁说了一个注意,所有人纷纷点头赞同,然后这群人直接是离开了的刘协的寝宫,但是他们并没有出宫,反而是朝着伏皇后的寝宫而去,他们也知道刘协是说不听了,只能是去找皇后了。

    不过也不是一群人都去,只是进去了几个反对的代表。

第731章 君与臣的交易() 
“各位卿家,你们能别哭了嘛,本宫的午休都被你们打扰了。”

    其他人一边哭一边看着伏皇后也是说他们也不想来打扰皇后娘娘午休的,可是他们确实没办法了所以才来找她。

    “皇后娘娘啊,您就劝劝陛下吧,那个科举制度不可取啊,还有魏王殿下,您也劝劝陛下吧,可不能让陛下做糊涂事儿啊。”

    旁边的刘季也是很无奈,自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过说真的看到这几个官员哭的那女儿态的模样,刘季就觉得他们真的挺丢脸的,不知道还以为这群人都是太监呢。

    “各位卿家快快起来,有事儿慢慢说嘛。”

    说完伏皇后也是让人把这些文官给扶了起来,随后也是上茶上糕点的伺候着,就怕他们再哭。

    伏皇后看着他们也是说他们说的自己也听说了,陛下要实行一个叫做科举的新政,这新政会有阻挠也很正常吗,再说了陛下是天子自然是天子说了算。

    “回皇后娘娘,臣等自然知道陛下说了算,可是有些事儿要有分寸啊,这个科举制度,他不可取啊,不然臣等也不会来皇后娘娘的寝宫打扰皇后娘娘清静了,所以啊皇后娘娘还是劝劝陛下吧。”

    伏皇后听了后也是看着这些文官说她也就是一个妇道人家,后宫他还能管管可是这个是朝政了她可不敢管,后宫不得干政,这件事儿他们也是知道的,还说了一下刘季说他以后也是要去封地的,虽然现在上朝也仅仅是为了去封地以后处理政务打基础而已,他们母子两个人确实也帮不了什么。

    “皇后娘娘严重了,魏王殿下是皇长子,虽然陛下还没有册立太子,但是魏王平易近人善待贤士以后肯定是太子,也必定是我大汉的储君。”

    伏皇后听了后也是连忙生气的说这种话可不能乱说,这些事儿都要陛下册封了才作数,他们这么说她可不敢留他们多带一刻,这要是传到了刘协的耳朵里面刘协恐怕会大发雷霆的,他们这群人更有可能被砍头。

    此时的这几个文官说话也是变得十分大义凛然直接是说他们死就死了吧,如今这个新政简直就是有违圣人之道,有违忠孝之本,把他们杀了他们也认了。

    “各位爱卿,何必呢?陛下既然要实行新政你们应该多多支持陛下才是啊。”

    “皇后娘娘,不是臣等非要跟陛下对着干,这是这个科举制度臣也说了不可取,皇后啊,您就劝劝陛下吧。”

    伏皇后听了后也是很尴尬看着这些文臣说他们母子两个人都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这要是惹怒了陛下他们恐怕都要遭殃,再说了现在太子还没有册立魏王也没有去封地,他们也不赶擅自管这些啊。

    带头的文官也是看着伏皇后和刘季说道。

    “启禀皇后娘娘,魏王有圣君之相,臣等愿意向陛下死谏请求陛下立魏王为太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