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起- 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荀攸:“固守城池的齐国相蔡伯起,开临淄城门,放纵焦和军入城,才是齐国落入敌手的主因。”

    刘备:“蔡伯起为何不喜欢我军而接受焦和军?”

    荀攸:“现在想来,估计有几个原因:

    蔡伯起是南阳人,袁绍部下许攸、文丑等都是南阳人,且南阳为袁绍之弟袁术所占据。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蔡伯起与南郡襄阳人蔡讽是远亲,蔡讽之子蔡瑁又与袁绍、曹操等同为公卿子弟,早就有交情。”

    心知这就是人脉,刘备有些郁闷!世家大族往往有潜藏背后的各种令人想不到的关系,不为外人道,又在关键时刻冒出来出来,足够致人死命!

    刘备:“济南太守刘琬又是什么情况?”

    邴原:“刘琬是东海王刘强之后、现任东海王刘祗之子,幽州牧刘虞亦东海王之后。

    如今,袁绍多次表态将推刘虞为皇帝,刘虞派出骑兵南下资助袁绍、袁术、刘岱,袁绍与刘虞近似于结盟!”

    刘备:“号称忠诚的刘虞也禁不起大位的诱惑,权力使人昏头,可惜!可叹!”

    孙邵安慰道:“幸亏有辽南之麦为补充,要不然就亏大了!”

    击败公孙度后,即使有公孙瓒调和,青州军也不可能不索取补偿,相比于公孙度慢腾腾地还债,青州将士更喜欢直接的方式:大批军队还部属在辽东南部的平郭、汶县一线,在这青黄交替,麦穗渐渐熟之时,等着收辽东之麦!

    美其名曰: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

    任旐提出了新问题:“刘琬、蔡伯起、刘虞,皆叛我归袁,北海相孔融会不会也?”

    好几个幕僚脸色都变了变,不敢想象恶果。要是北海再倒戈,青州刺史就真退化成东莱太守,暂时接替关羽屯兵剧县附近的昌霸部数千也将陷入四面受敌!

    刘备:“不会,孔北海尊崇皇室,守信重义,必不背我!”

    话音未落,门亭长柳青道:“北海相孔融求见。”

    众人都长吁一口。

    孔融指着一个被绑得死死的文士:“这刘义逊,亏他还是汉室子孙,竟然劝我投靠托庇于‘大国’”

    郗虑:“刘义逊,如何是大国?”

    刘义逊:“车骑将军袁绍、后将军袁术、兖州刺史刘岱,皆海内俊杰,结盟讨贼,得众州郡之助,党人是大国!”

    郗虑:“我呸!卖主求荣的家伙,身为青州人,竟然勾结外人图谋孔北海、刘青州。”

    刘义逊:“良臣择明主而侍,袁车骑宽宏有度。。。”

    孔融:“来人,把他拉下去砍了。”

    周边虎贲见刘备点头,将之拖下去,刘义逊吓得尿湿了裤子:“你不能杀我,我是北海王后裔,不能杀我,我是汉室子孙。。。啊。。。”

    孔融谈笑自若,面不改色,众人见了无不佩服。

    刘备道:“高祖子孙遍地,不肖后人污了孔兄眼睛。”

    孔融:“这些人不知忠义,只知道家族利益,竟然还满口仁义道德,讲什么纵横家,可耻、可憎!”

    刘备那还早孔融手臂上座:“众人都说孔君在都昌兴修学校,推荐贤士,奖励后进。

    听说人家有善行,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样高兴;听说年轻士人言语有可采取的,一定帮忙扩展完成。又当面告诉士子不足之处,并称赞他的长处。

    孔君不愧士人长者、文坛泰斗!”

    孔融嘿嘿而笑:“我倒是有些人推荐。”

    刘备:“尽数说来,无不允许。”

    孔融:“平原郡祢衡,字正平,年不足二十,而有经天纬地之才。。。”

    刘备正喝酒,一口噎住。

    。。。

    齐国、济南国等的倒戈,让刘备在心理上体验了一把自由落体运动,充分认识到目前青州的状况:并非占据刺史之名,就能指挥地方,郡守国相才是县乡心目中的“君”。

    与郡守国相不同,大批县乡中立,支持刘备的也不少。

    仔细推敲其中原因,还是光武帝惹的祸。县有令长为主官,丞、尉为副官,而郡国就没有郡尉,郡丞六百石,与郡守国相差大,权力太过集中。

    于是做出以下布置

    青州刺史设左右长史,左长史任旐,右长史孙邵。

    东莱太守刘备、郡丞郦炎,在青岛和黄县均有常驻机构。将辽南之旅顺、沓氏、平郭划入东莱,设东莱北部都尉,以司马关羽暂代。将北海东部数县划入东莱,设东莱西部都尉,张飞为都尉。

    以徐岳为河渠都尉、国渊为屯田都尉

    给北海相孔融,配上郡丞郗虑,两人都是善于辩论之士,让两人吵架,以限制孔融,任命昌霸暂代北海西部都尉。

    给乐安太守陈纪,配上郡丞郦炎,以司马于禁暂代都尉

    给乐浪太守卢植,配上郡丞管宁,以司马太史慈暂代都尉。

    给带方太守刘洪、配上郡丞孙乾,以夏侯博为都尉。

    至此,每个郡守都有明确的郡丞和郡都尉,一郡皆倒戈的几率,从此大大减小。

    刘备并不满足,除了青州刺史,他还是护东夷将军,一个类似军事参谋部的幕僚团队自然必不可少。

第453章 齐鲁多方士() 
焦和、鲍信、颜良、文丑、鲍忠给乐安太守陈纪极大的压力,战略上从西面的济南国、南面齐国,北面平原三个方向对乐安郡形成了包围,陈纪的求救信一封接着一封。同时,鲍信等人又与泰山太守应劭一起,将黄巾推向了北海郡西部。

    刘备:“乐安郡?北海郡?哪一个是敌军主攻方向?”

    这不仅关系援军的派遣,也关系到战争的成败。

    邴原:“如果不能控制泰山北段山岭、历城、黄河等天险,青州中部、西部就沦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菜市场,谁都能够分一杯羹。”

    荀攸:“昔日划分州郡之人,绝对是高人中的高人。青州没有泰山、琅琊二郡国,就如同益州失去汉中和三峡之险,荆州失去南阳和三江汇合的夏口一样。”

    既然能够体会到这个的关键,后续的策略就容易得多。

    遣孙嵩、刘朗等帅数千人,打着刘备旗号前往乐安郡助守。

    刘备自帅万人,向北海国西部剧县靠拢,与昌霸、孔融一起,将青州黄巾赶回齐国、济南国,进驻剧县!

    鲍信、颜良、鲍忠都是泰山人,很快察觉到刘备的意图,双方在临淄与剧县(昌乐)之间斗智斗勇,战争不断,像两只斗狠的公鸡,如争夺配偶的雄性,谁也不肯让步。

    焦和、鲍信、应劭有兖州兵、尤其是勇猛的泰山兵不断加入,刘备军有敖仓迁移过来的壮丁做补充,双方不断投入,淄河、弥河成了谁都没法越过的天险,战争的规模和持续时间超过任意一方的估计。

    。。。

    金黄的麦穗,将大地化为金色的海洋,夏日烈日下,百姓、军队几乎全员出动割麦。

    麦子从南面先黄起,刘备能够把修建胶莱河的徐岳部全部拉过来突击收麦。鲍信则出动大批士卒抢麦,刘备这边官吏、百姓如临大敌。几天后,情况倒转,轮到鲍信护犊子,刘备遣人抢麦。

    战争间隙,刘备大规模整顿军队,

    护东夷将军幕府设随军长史,由荀攸担任,负责情报、邮驿等,随军作战;相对的留府长史,在刘备外出期间留守东莱,负责各郡县军机,以邴原担任。

    将各郡刑名诉讼事宜交给郡丞负责,和都尉一起削弱“一把手”太守国相之权力。将耽罗、带方南部、日本、夷洲之事和各郡军、丁、粮食全部归口直属于青州刺史、东夷将军幕府的各长史联系、监察、督促。刺史府和将军幕府的权力因此膨胀。

    州刺史、将军幕府四位长史就有孙邵、邴原两位北海东莱人,徐岳、国渊皆都尉、太史慈假都尉,孙嵩、管宁皆郡丞。。。北海东莱之士大获重用,无不弹冠相庆,精神振奋。

    邴原同时兼任东莱郡治黄县令,黄县目前也是青州刺史、护东夷将军驻地。颇有内为谋主、外统都畿、监视官将之姿,权势大盛,毫无疑问是东莱北海人的龙头。

    拜访巴结、送礼套近的人多如牛毛。

    邴原宁静淡然、清静自守,书对联一副贴大门两侧:“室陋家贫且谢客,耳聋目浑羞见人”,一刀切不在家中接待拜访之士。

    很多人批评他故作姿态,不近人情,拿架子,假清高。欲走门路的任更怨声载道,批评他不讲乡谊。

    邴原坚持不改本色,面对偶尔返回的刘备,也只说:“原之初心,最初不过颜回之志,居陋巷,缺衣少食亦甘之如饴。

    后获君侯提拔,每日思考的是如何做好工作不负君侯之恩。

    及董卓执政、关东乱起,汉室倾覆,原只希望能助君侯安定百姓,清扫叛乱。”

    刘备大喜,对邴原更加信重:“希望卿不忘对本候、对百姓、对学问之初心,牢记为国为民之使命,再接再厉更立新功。”

    特赐邴原地五百小亩以养廉,其余诸官将也各有赏赐,以聚人心。

    。。。

    区别于各地太守、都尉之地方兵,在护东夷将军府下设常备‘中军’一支,设骑、步、水三军

    齐鲁多鸿儒侠士,燕赵多名将壮士,文官青州顶大半天,武将幽冀稍占多数

    骑兵有:骑都尉乌长英、祁济、赵云,骑兵司马李浩、傅士仁等

    步兵有:都尉典韦、滕和、刘朗,司马管承等。

    孙坚投靠袁术后,扬言要杀典韦。典韦给袁术留下告别信,只帅部亲信曲游侠数百人,顺淮水乘船逃亡,刚刚返回青州。刘备正是用人之际,大喜过望,厚加赏赐重用。

    水军有:都尉简雍、王翁,司马王豹等。

    刘元起、王斌为辎重司马负责后勤。

    部众既多,就必须加强训练、管理,刘备身兼太守、刺史、将军、校长数职,横跨行政、监察、军事、海洋、商贸、科技、教育等数个领域,不可能天天呆在军队中,一名或几名可靠的副手就是必须。

    可刘备并不打算设置护军、中护军,因为权利太大,改成留营司马,负责监护中军诸将,实际上是中军副将,位卑权重。

    刘备最满意的留营司马是牵招,智勇双全,自幼相识,肝胆相照超过十年,但他在渤海,渤海太守甄俨极其依赖,离不开。

    剩下几个人选,资格比较老的关羽,才吃了败仗,且不善于与人相处,首先排除。自幼相识的张飞虽有小智,但脾气暴躁,还需多加磨炼,不适合协调诸将。

    赵云严正明法,谨慎细致,能文能武,可惜正守敖仓。想来想去,选择了另一个女婿田豫。涿郡、静海刘家人丁不多,人才匮乏,赵云、田豫也算女儿多的福利和锦鲤。

    。。。

    架设主体后,又以卢养、左伯为功曹,协助四位长史、留营司马考核政绩、战绩,赏功罚过。

    征辟陈群为主薄兼记室,郑浑、华歆、刘熙、祢衡等皆为参军或从事。

    虽然不断有新鲜血液流入,刘备依然感到人才不足,属下只有卢植、刘洪、邴原、郦炎、任旐等少数人有足够的资历和经验担任方面大任。

    荀攸、典韦、关羽、张飞、赵云、昌霸、于禁、陈群等虽然在未来都是青史留名、威震一方的响当当人物,但目前或者经验尚浅,或者性格有缺陷、棱角过于突出,或者不足以服众,距离独当一面或优秀统帅也都还有距离。

    邴原建议:“大哉青州,济济多士,中原流民,贤隐其中。君侯可利用印刷术,广贴告示,招募贤才。再出题考核,分配任务,加以期限,考核成效,以观其贤德不孝,所长所短。”

    没想到这一招贤士,就出了问题和笑话

    “方伯安好,在下平原刘惇,天文星相无所不知,最善于卜卦。”

    “在下琅琊葛玄,善于道学和练制丹药,特别善于炼壮阳金丹,只要食一颗,可一个时辰,那个,不倒。”

第454章 泰山掏空二乔流离() 
“正如你所说,刘备不敢全军来攻!”鲍信兴奋地拍了拍身旁一人后背。

    “他一向自诩思虑周详,用兵虽常好出奇谋,实际极少干没把握的事。你还是想想如何解决现有的困难,别被识破虚实。”

    这人却殊无欢喜之色,脸上神色复杂,正是臧洪。

    鲍信脸上抽了抽,颜色颇不好看:“本将军自有妙计!”

    臧洪知道,焦和、鲍信等人屯兵齐国、济南看起来兵多将广,实际上是虚胖,不是真强壮。最精锐的泰山兵已不剩什么了。

    。。。

    泰山郡

    功曹道:“府君,河内太守王匡和鲍信三弟鲍忠又来募兵。”

    应劭:“这俩人还有脸来?!不见,让他们在前面等着。”

    王匡等了二日,好不容易见到应劭:“好个应府君,对老朋友也摔脸子,给吃闭门羹。”

    应劭:“你们的来意本府已知,回去吧,到别郡想想办法。”

    王匡:“我本泰山人,当然优先选本地人。”

    应劭:“那你自个儿去招啊!看看他们愿意跟你走不?”

    王匡泄了气:“盟主之托,你可不能甩手不管。”

    应劭:“盟主和你在河内河阳津、孟津被董卓击败,酸枣盟军两次汴水之败,泰山兵总共损失超过万人。你不知道一万人意味着什么?

    每十户就有一两户发丧,泰山郡百姓往往分户不分家,分家不分宗,几户十几户才是一大家子,家家皆缟素,恨不得戳脊你我梁骨,恨不得你我早点去死。”

    王匡辩解道:“都是为了国家,为了盟主。”

    应劭的话:“泰山郡户不过十万,口不过四十万,还要阻挡黄巾与青州军,先前出兵2万已经是极限,哪里还能再征兵?”

    王匡惭愧之极,掩面而退。

    。。。

    王匡虽退,却不死心。

    鲍忠与刘备、董卓、徐荣不肯干休:“如今仇恨已立,已是死不死不休之局面,不是董卓死,就是我等亡,且牵连家人,宗族不能翻身!”

    王匡:“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