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起-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广陵太守张超、丹阳太守周昕这两人距离较远,只是派遣军队、提供粮草。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还在长沙,刚刚接到三公移书,正准备集兵北上。

    22镇诸侯声势浩大,令雒阳、关西之人屏息,许多刺史、郡守国相都与讨董军暗通款曲,扬州刺史陈温暗地里支持讨董,只是并未公开宣誓,幽州牧刘虞未发表意见,却对公孙瓒派兵南下不加阻拦。

    整个函谷关以东地区,只有徐州刺史陶谦、荆州刺史王睿、并州刺史站在雒阳一侧。

    作为关东盟主的袁绍,自称车骑将军,自行任命、征辟州郡官员,称之为‘承制诏拜’。袁绍手中有货真价实的车骑将军印绶——杀掉前任车骑将军何苗后,袁绍将何苗印绶收藏,如今起了统一号令的大作用。

第436章 蔡琰哪里跑() 
蔡邕极震惊,从贾诩的表情发现,迁都是真有其事:“如此滔天大事,董公居然没有提前征求我的意见!难道朝廷还敌不过叛逆者?”

    蔡邕拉着旁边一名身材矮小的亲卫,扭身就走。贾诩、刘备都不知其然。

    那小亲卫的清秀面庞一晃而过,过了好一会儿刘备才明白过来:“昭姬怎么来了?奇怪,蔡中郎将上前线劳军居然把女儿带上,莫非把女儿当儿子养,花木兰就是学得昭姬?”

    “刘校尉!”贾诩一把将刘备抓住,他非常惊讶,震惊。不是因为弃守雒阳的结论……经过董卓、董旻、李儒、贾诩等关西将帅谋士多次推演,早已得出了类似结论。

    贾诩震惊的原因是刘备在不知全局的情况下得出了类似结论,这一刻他十分怀疑有人泄密,死死拉住刘备讨论这个事。

    刘备推不过,眼睁睁的看着蔡邕父女出门。

    。。。

    “君侯,蔡中郎将出北门往河边去了!”小半个时辰后,赵云带来的消息让刘备、贾诩面面相觑。

    张飞嚷嚷道:“蔡中郎将莫非改了主意,要投敌?”

    赵云也傻眼了:“不会吧,他带了二三十人,投敌不至于这么招摇。可他们载了好几辆大车。”

    贾诩:“应该不会,蔡中郎将绝非朝秦暮楚之人。”

    “大车?难道!难道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刘备当即决定前去追踪。

    行了十余里,到达黄河南岸,就见一群穿着鲜艳的人在岸边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赵云:“那乐曲就像是在。。。迎亲,对,迎亲!”

    赵云的话,让刘备如被雷劈中,他策马上前,见蔡邕果然在其中,只是不见蔡昭姬:“蔡中郎将欲何往?”

    “昭姬快走!”蔡邕扭过头,见是刘备,急忙张开双臂拦在码头上,“贤侄留步!”

    那船头上,露出一个女子身形来,早脱掉外面的亲卫服,穿回女儿装束,唇红齿白,面容清秀,此时正抱着焦尾琴哭泣,不是蔡昭姬还能是谁。她旁边一个青年,身高近七尺八寸,身形瘦弱,然双目有神,此刻满脸不善地瞪着刘备。

    刘备怒道:“好个蔡邕,三番五次求你把女儿嫁给陈群,你不干,如今竟嫁给敌人!”

    蔡邕急忙解释,趁此时机,船已经松开缆绳,向江中游去。刘备大呼:“拦住他们!别让昭姬跑了!”

    “着!”

    赵云弯弓满弦,箭矢如流星坠地,船上风帆应声而掉,原来是缆绳被射断,船横亘河中。

    刘备急忙找了一条小船,带着几个人划过去,控制住船上之人,将迎亲船划了回来。

    “放开我,你们这些卑鄙小人!我是河东卫家的人,你们别想欺负我!”原来迎亲那个青年,就是传说中的蔡邕弟子卫仲道,其兄名卫凯,他此时被绑住手脚,尤挣扎不已。

    刘备拉着蔡昭姬的胳膊下船,只觉得她的身子仿佛羽毛般轻:“你没吃饭?怎的如此轻?”

    蔡琰:“别碰我,放了卫郎!”

    刘备:“没拜过天地,就叫起卫郎来了,蔡姑娘何时变得如此爽朗?”

    蔡琰明显被‘拜天地’刺了一下,脸色羞红,低头不语。。

    蔡邕:“老夫的家事贤侄也要管?”

    刘备指着卫仲道:“蔡师,看卫仲道印堂发黑,一定短命,昭姬嫁过去没多久就得当寡妇。”

    “刘校尉如何能污蔑卫郎。”蔡琰气呼呼的,打定主意要跟卫仲道北归。

    卫仲道气得一张俊脸发白、发红,扬声大骂:“混蛋,流氓,卑鄙,无耻,下流,坏痞。。。”

    丰富的骂人语言,让蔡琰听了都不好意思,庆幸没嫁过去,否则吵架吵不赢。

    刘备也气得脸色发白。

    可没一刻钟,卫仲道就老实、屈服了,只求能放他渡河。因为刘备的部下,宣称他再骂下去,就把他沉河。

    。。

    返回路上,刘备骑马,蔡邕父女乘车。

    蔡邕掀开车帘解释道:“贤侄,老夫有不得已的苦衷。”

    刘备:“你位居中郎将,又是董丞相面前红人,比小侄官还大,有什么苦衷?”

    蔡邕:“初时,老夫以为董公强而关东诸侯弱小,哪里想到关东诸侯们步步为营。所以我打算把两个女儿嫁到不同地方,这样他们中一定有人活下来,也算血脉有个延续。”

    刘备:“听说董丞相打算任命五官中郎将陈纪到青州做郡守。小侄也正要归青州,蔡师一家人不如跟陈中郎将、小侄一同东归?”

    蔡邕连连摇头:“老夫不看好陈群。贤侄要是没娶妻,倒是个好人选,我家昭姬可是个美人胚子。”

    刘备:“昭姬美不美,小侄不清楚,小侄脸盲,看哪个女子都差不多。”

    蔡文姬露出头来:“胡说八道,刘备,我恨你!”

    。。。

    拿到关东诸侯酸枣会盟、漳河会盟的檄文、名单后,董卓大怒,招周毖、伍琼来见,当众斥责两人吃里扒外。两人无言以对,董卓当即将之下狱,不久即在城门口当众砍头。

    不仅是周毖、伍琼两个内奸和大批心向关东的士人,袁绍的‘承制诏拜’也让董卓赶到巨大的压力。

    例如,有九江太守边让,字文礼,陈留郡浚仪县人,博学善辩,善于文章,口若悬河,蔡邕对边让也极为赞许,曾亲自给何进写信推荐,何进也深以为许,并将边让引为心腹,连连提拔,从大将军府令吏,提升为掾吏,并在中平六年升为九江太守。

    边让与袁绍有旧,曾一同效力与大将军何进麾下。但边让空有才学,却无领兵之才,得乔瑁伪造三公书信、酸枣、漳河盟辞后,左右为难,弃官回家。

    经与扬州刺史陈温协商,袁绍“承制诏拜”丹阳太守周昕之弟周昂接任九江太守。按道理讲,没有皇帝的诏书,周昂肯定是非法的。

    可是,边让辞职,不可能把印绶带走,周昂接替时就接过了原版印绶。类似的,袁绍及其故吏通过极宽阔的人脉,往往能率先拿到大部分原版的前任刺史、郡守印绶,再任用部分上任刺史郡守的故吏、掾属,就能平稳过渡、顺利安抚百姓。

    看起来,周昂代替边让十分平稳,却也揭开了关东联军、关东世家豪族内部矛盾的序幕。袁术对于袁绍的任命,可不那么感冒。

    同时,董卓也不甘示弱,迅速新制印绶官服,选择合适的官员到州郡任职,如任命公孙度为辽东太守、陈纪为乐安太守,刘备为青州刺史、护东夷校尉。。。

    从此,雒阳长安的中央选官,与袁绍、袁术的自选官,就成了明确的竞争对手,几多斗争,几多悲歌围绕权位而起,围绕权位而落。

第437章 致百姓官吏将士书() 
在加强远方联系的同时,董卓计划开展几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击垮面前的盟军。

    然而,朝堂上不同意、扯后腿的居多。

    尚书郑泰表示,董丞相出自于关西,打了数十年仗,善于军事。而袁绍、袁术是公卿子弟,张邈乃好好先生,孔伷清谈之士,都没有军事经验、军事才干。而且关东诸将仓促聚集,乌合之众,相互距离较远,谁也不服谁,指挥混乱。关东百姓承平日久,民不习战,远不是关西的对手。

    董卓又欲迁都长安:“谚语云‘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高祖都关中,十有一世,光武宫雒阳,亦十一世。根据谶纬i,应该迁回长安,以符合天人感应之规律。”

    杨彪认为帝国中枢在雒阳时间已经很长了,雒阳百姓安乐,设施齐备,且又诸位皇帝之陵园,如果迁都,百姓必然不愿意跟随。而且迁都容易,安定下来却很难,中枢必将失去威望和对州郡的控制。

    太尉黄琼亦带头坚决反对,只有司空荀爽、王允等少数几人赞成。

    董卓还欲河南尹朱俊做太仆,以副将身份随同讨伐关东,朱俊不仅推辞不去,反而说不可迁都城。

    讨伐、迁都、人事三样皆是董卓集团了不得的大事,尚书台、三公、河南尹等先后反对,不仅让董卓暴怒,也使得李儒、贾诩明显感到雒阳的政治氛围有问题,原本不太集中的反董势力,明显一股股的聚集起来。

    或巧言令色、或犯言直谏的三公、九卿、尚书台或地方官员并不清楚,他们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董卓虽然暴虐,政治上能力也不强,军事上却不傻,所谓发大兵击关东盟军,以朱俊为副将,都只不过是李儒、贾诩的建议,让董卓抛出来的幌子!

    虽然久经战斗,将士精锐,董卓在河南尹人数并不多,尤其是牛辅部万人被白波军、张杨、西河太守等牵制在河东后,董卓在雒阳麾下总共只有二万余人,却要防守黄河、荥阳虎牢、大谷关轘辕关。可谓捉襟见肘。

    加上内部不稳,害怕被釜底抽薪,董卓根本就不敢、不愿在这个时候,以劣势兵力去主动出击!

    所谓宣称将发大兵攻袁绍袁术、刘岱、孔伷,只不过是测试雒阳三公九卿等诸人的“考题”!

    董卓此时唯一真正的打算,只是迁都!

    不久董卓就以灾异罢免了太尉黄琬、司徒杨彪等人,改任光禄大夫。任命河南尹朱俊为太仆,把河南尹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以光禄勋赵谦为太尉,太仆王允为司徒,这几个人都是支持或者不反对迁都之人。

    虚虚实实,虚实虚虚。打草惊蛇,楼草打兔子。有李儒、贾诩的建议,终于控制了雒阳局势。

    。。。

    要想打败盟军,大规模动员河南尹、弘农之兵当然是必须的,可他们的战斗力不怎么样,如今,又是春季,农活特别多,临时招募起来的士卒们更没有心思。

    董卓也考虑调更多的关西兵入关东,可是关西兵并非都都听的,左将军皇甫嵩屯兵三万于扶风,京兆尹盖勋近万于长安。

    李儒建议:“君子可以欺之以方,明公只需挟天子以令不臣,征两人到雒阳,两人都是君子,必定会同意。”

    盖勋劝皇甫嵩拥立天子,废弃董卓,皇甫嵩的长史亦此想。可是皇甫嵩拒绝了,入雒阳做了城门校尉,盖勋也只能回洛,做了北军校尉。之后又对马腾、韩遂等奖励,减少凉州混乱对关中的影响,以便于从扶风调人。

    有了关中支援的近两万精锐,性情急躁的董卓再也不愿意等待,亲自帅兵前往颍川郡。

    此时,颍川太守李旻、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阳城,被突然出现的董卓军完全击溃。李旻被活捉,孔伷负伤逃走,为了补充军需不足,董卓部下士卒大肆抢掠,将集会(赶场)的部分百姓一并诛杀抢劫,将女子、甲兵等赏赐士卒。并将俘虏的颍川盟军的被俘士卒活活烧死,以儆效尤,以立威信。

    之后,再迁移关东百姓入长安,反对的声音说没就没。

    。。。

    农历二月,春水方生

    一支舰队在黄河上顺流而下,最高大的旗舰上,一名女子弹奏着动人的乐曲,仿佛诉说离别之愁。

    旁边一男子小心翼翼地吹着萧,琴萧合鸣,远远算不上配合的出神入化,也算略有一些默契。。

    将荥阳交给徐荣,留下赵云、管承守敖仓,刘备、张飞载着大批百姓,乘船东下,同行的有蔡琰和她的妹妹,陈纪陈群父子,以及大批返乡或做官的官吏。

    蔡琰并未与陈群谈好婚姻,也不是投靠刘备。说起来,也算蔡琰沾了妹妹的光,她的继母出自于泰山羊家,蔡琰姐妹跟着过去投靠泰山的亲戚。

    回到青州东莱郡,刘备即召集青州各郡,宣读构思已久的明志文……青州刺史、护东夷将军致郡国县乡里亭百姓、官吏、将士书:

    关东十余郡国讨伐外戚董卓,其余数十郡国或云当助董氏,或(有人)云当助袁氏。天下扰攘,莫之所从,天下讻讻,未知孰是,而百姓有倒悬之苦,野有袒露之骨,路有逃难之民。。。

    世人诟病本侯无常立场,左右摇摆。盖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只权宜之策罢了。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无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本侯昔日始(最早)建言孝灵皇帝:迁中原水旱之百姓于扬州、幽州,运淮扬之谷入司隶,设海关路卡以通商路、富国用。。。件件皆国策也!

    本侯与诸位不惜身命:北入草原,分鲜卑为五;南下夷洲,安百姓十万;东讨高句丽百济马韩,开带方新郡;西守陈仓,而且羌胡不能进。。。本侯之行,莫不是一切为了百姓!一切为了大汉!一切为了华夏!

    尧舜禅让,贤人是主。大禹治水禹,启家天下。汤武革命,天命玄鸟。武王伐纣,诸侯景从。合纵连横,朝秦暮楚。秦灭六国,楚汉争雄。时移则事变,君子莫不与时俱进。。。

    三千年华夏史,尽鸿篇巨制;十数次蛟龙相争,而百姓亡(逃)死。神仙打架,祸及凡人,城门着火,殃及池鱼。

    故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全州郡,必安内而攘外。家富闻名乡里,而强盗必思夺之;国富必修兵甲、练士卒、明法律,而敌不敢犯。

    请诸位信我、任我、谏我、从我,同心协力,保境安民,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共扫逆臣,共谋太平,共建盛世!

    如律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