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起-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备见卢植神色郁闷,“不太好”三字怕是相当客气的描述:“具体是哪个方面出了问题?”

    卢植:“说来话长。”

    原来何皇后、何进出生低微,提升又极为快速,对帝国各个层级权力运行缺乏足够的直观认识,又无家学渊源或者成理论的教育,内心矛盾同时交织着自骄与抹不去自卑,在袁绍的有意误导下,过分迷恋道德方正、学识出众的大儒,轻视帝王必要的素质。

    大儒们学识自然没的说,怀着教出圣君的崇高理想,授以儒家大道。效果也很明显,新君宽仁儒雅、经学基础扎实,但除了见识过宫廷斗争,在国家治理、权术谋略、兵法韬略方面根本比不过同龄二千石子弟。

    卢植:“简而言之,那些大儒有些迂腐。”言下之意,教出的学生刘辩也有些迂腐。

    刘备安慰道:“诸位帝师之中,也就只有师尊深研兵法,还请师尊勉为其难。”

    “为师晓得,有个博士公然在新皇面前质疑古文经学,皇帝还表示认可,为师也是被气昏了头。”

    卢植也十分珍惜帝师的机会,不仅因为这是通向三公的捷径,何家、袁家给定心丸,更是马融之学、卢植大半生学问的传播和继承,对卢植本身学术地位的认可:“有个伴读跟当今一比,真是天上地下,当今要有那人一半悟性就好了。”

    “哪个伴读?”

    “新来那个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物品),名叫荀彧。”

    “师尊请小心,荀彧的妻子是故中常侍唐衡的女儿,和咱们当今陛下的唐妃是堂姐妹!”

    “怪不得,怪不得何隅说荀彧是王佐之才。”

    想当王佐之才可没那么容易,除了才干过硬,还必须有十二分业绩或过硬关系,君不见姜子牙70岁还在垂钓、冯唐易老难用、后世朱总理50岁还在计委做处长。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安邦定国之才被埋没者不凡几。就连出将入相的卢植本人,做了十多年尚书,几任郡守,持节统兵大帅,却一直当不上尚书令,有才而无王佐之机,心里牢骚也不少。

    在卢植和大多数人看来,荀彧只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实践经验匮乏,能有多大才干?荀彧之前几乎都在颍川,本人不可能与何家有多大情分。被何隅称之为“王佐之才”,那就只能因为家中关系特别硬,何颙显然有些过了。

    不久

    有人把几年曹宋两家掌权时,何颙给曹操的评论“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翻了出来,与给荀彧的“王佐之才”评语对比。

    在舆论看来,何颙两次大赞特赞与皇帝有裙带关系的年轻外戚,目的分别是攀附宋曹两家、何家,成为雒阳百官的笑柄。

    尤其是自命清高的诸多党人,贬斥何颙攀龙附凤,为了向上爬不知廉耻。特别是袁术,之前何颙一直对他嗤之以鼻、不假颜色,如今总算找到机会,动用各种关系打压报复不遗余力。

    一时间何颙名望大跌。

    连带着荀彧、曹操两个当事人亦被嘲笑。

    袁绍正在试图说服何进诛灭或免去所有宦官,何颙称赞中常侍女婿的行为为许攸、逢纪等诸多党人解读为立场不坚定、向宦官外戚集团靠拢。

    袁绍因此也认为何颙堕落了,失去了党人的清高和理想,对何颙逐渐疏远,转而重用许攸、逢纪等年轻党人,此是后话。

    可是,原本不相识的曹操、荀彧两人,因为同病相怜,竟然因此相识相知,也是大出人意料之外,让某人自感得计同时,感到美中不足。

    。。。

    董太皇太后并不甘心失败,利用汉代重“孝”,强行插手重要人事任命,并对尚书台三公九卿指手画脚。一旦何进、何太后兄妹反对,就撒泼打滚,为董家、董侯挽回了不少利益。

    不作死就不会死,何进怨恨董太皇太后与蹇硕、董重联手政变(虽然蹇硕没招供),何太后怨恨婆婆对儿子纵容、对媳妇严苛、怨恨婆婆养育了董侯。两人一合计,何太后对婆婆供上毒酒,何大将军兵围骠骑将军府,动作迅速,以至于董重根本来不及动用所属军队。

    夺嫡之争,非成即死,不死也伤,鲜有不流血而新皇登基者。

    无他,利益之大,成则为天子,统帅四海之内,败后连诸侯都做不成,差距如同天与地比,不,与地下矿坑比――秦公子扶苏与蒙恬被赐死、吕氏和汉孝惠帝几子全部被杀,废太子刘荣与魏其侯窦婴先后冤死,孝桓帝弟弟渤海王夫妇、宋家被先帝刘宏寻机铲除。

    其中不少失败者个人甚至完全无辜,只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就被埋入黄泉。

    历史血迹斑斑,上军校尉蹇硕、骠骑将军董重、董太皇太后等人不是唯三的流血之人。他们的亲近家人和属官,站错队在战斗中死去的将领、士卒,化作一缕缕冤魂。

    那是他们的家属亲朋在哭泣、在唾骂、在诅咒,他们不仅难以获得抚恤,还会给家属亲朋打上不光彩的政治分类,运气不好,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不得翻身。

    。。。

    何太后、新皇特意接见了刘备、甄俨、潘隐,因为在关键时刻反正,三人获得了何家的谅解。

    可是,何太后看刘备的眼神十分冰冷,年轻时两人的肌肤相亲恩意绵绵,各取所需,如今仿佛一根刺在她心头。作为皇后,现在是皇太后,当年的温柔不过是污点和不稳定因素,担心刘备就事重提,威胁她。

    甄太妃与她有不解之仇,刘备娶甄脱为侧室,在何太后看来也等于挑战她的感情和权威。

    刘备毕恭毕敬,没有提出担当渤海王相,只是恳求让刘协顺利归国,倒是让何太后稍微放松紧绷的神经。

    对心狠手辣的何太后,刘备避之唯恐不急:给甄太妃下毒还可以归结于女人的嫉妒和男人的花心,对把她从一个平民女子变为皇后的丈夫下毒,得有多么缺乏感恩之心。缺乏制约的权力如同毒药,何太后在其中浸渍太久,已经腐化堕落成权力的奴仆。

    何太后不明白,刘备看她的眼神很奇怪,甚至有怜悯。

    刘备毕竟对何进、何太后还有一点故人之情:“太后、陛下,臣有事希望单独禀报。”

    何太后心里一紧,双腿一闭,用尖利的声音吼道:“你。你要做什么!”

第416章 袁绍的‘馊主意’() 
新皇刘辩对于祖母的死心有愧疚,同时对唯一的弟弟刘协很有感情,担心他被舅舅母后弄死,并不想让他回渤海国。

    何进、何太后顺水推舟提议渤海寒冷偏远,而刘协年幼,不适宜作渤海王,要求新皇徙渤海王刘协为陈留王。渤海有民百万,而陈留八十余万,面积也只是略小,减少得不多,距离却非常近,而且陈留商业、手工业经济发达,工商业税远甚渤海,刘辩看上去是优待,很快批准了这个建议。

    刘辩并未察觉渤海王的政治意义,实际上渤海王与河间王一样,历来属于汉孝庄帝皇帝一脉后裔所领,而陈留郡封王根本不符合历代封王的规律,此郡压根不应封王――陈留囊括荥阳以东的水陆交通要冲,有鸿沟、阴沟、济水、汴水、睢水、浪荡渠交汇,乃是扬州、豫州、兖州、青州、徐州之粮食、税赋、货物、人员入洛阳的最主要通道,也是京师东侧重要屏障和重要商品供应基地。昔日汉景帝封弟弟刘武为梁王,一方面抵挡住吴楚之乱,另一方面也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刘武不断入雒阳试图兄终弟及。

    这个反常的任命后面紧接着一个令众人恍然大悟的后续,任命张邈为陈留相,张邈名列党人八厨,很明显其职责为监督刘协。士林民间讥讽何家心胸狭窄的声音吃起彼伏,却没人敢站出来反对,只能打打嘴炮:

    要是陈留王不明不白死掉,一定是何家干得或指使的!

    何进此时才发现董重、董太皇太后的死,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妙,不光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还给自己惹了一身骚。的确,何家控制了整个雒阳的北军、西园军,名义上也扫清了何太后、何进把持朝政的政治障碍。代价亦大,孝道是大道,与忠君等同,违背违孝道的结果是失去人心。

    “陛下仁德!”

    不愿意看到刘辩、刘协兄弟相残的卢植松了一口气,私下评论,何进兄妹没有抓住刘协这个主要矛盾,只要刘协活着一天,何家的反对者就有机会翻盘。刘备自然狂点头,他也不是腹诽一两次了,何进兄妹男的帅、女的靓,可惜,他们的政治智商并未与外貌、身高成正比。

    卢植还怀疑是刘备引导舆论传递出不利于何家、保护刘协的言论。

    何进也追问刘备,刘备自然不承认,将这事推给董卓或其他人。何进满腹狐疑地走了,何进何太后兄妹对刘备的信任又少了一分,隔阂又多了一层,唯一的好处是陈留王刘协总算保住了性命,有得有失。

    。。。

    一次大朝会,在先帝的谥号上,何进、袁家的的发声令人困惑,意图定为恶谥“灵”。

    卢植当然不同意,由于与袁隗的密切关系,只是提出不同意见。

    刘备则更进一步,指出灵帝时期,虽有大错,亦有三大成果:其一,段颎大破先零羌于射虎塞外谷,东羌全部被平定。其二,孝桓帝不能平定的檀石槐,为臧旻大破击毙,刻铭塞外,鲜卑分裂。其三刘备本人击破百济、马韩,皇帝设带方郡。

    刘备建议:“‘年中早夭曰悼’‘年不称志曰悼’,对应先帝中年早夭,志向远大而寿元短浅,按照谥法,应该定为‘悼’。”悼是一个中性的谥号。

    袁绍坚决不同意:“‘任本性,不见贤思齐,不勤成名曰灵’,对应先帝宫女太多,好色无度,买官卖官,大规模党锢不亲近士人,任用宦官、不勤政。

    ‘乱而不损,不能治损乱曰灵’,对应发生黄巾之乱等民乱,却不能完全平定,不能妥善治理国家。”

    先帝一朝的功劳,大多与刘备有关,定下恶谥等于否定刘备的功绩。

    袁绍是党人代表,心知肯定先帝刘宏就是肯定党锢之乱,这是他们绝不可能接受的。

    双方各有支持者,针锋相对争吵从五月一直延续到六月。

    最终,何进、何太后、太傅袁隗同意谥‘灵’,代表着党人和世族的巨大胜利。

    六月,葬孝灵皇帝刘宏于文陵。

    何进因为蹇硕谋害事件与董太皇太后之死,而且对孝灵皇帝有愧,不敢长期呆在宫中守孝,送葬时也不敢去,只是成天呆在大将军府和军营,牢牢把持、消化北军、西园军。

    。。。

    紧接着,袁绍劝告何进招募四方军队入雒阳,召董卓、丁原、王匡、鲍信等人,使将兵诣京师,以威逼宦官与何太后。刘备也被何进命令回东莱招兵买马。

    离别时,刘备单独求见何进:“皇帝有近臣,宦官、侍卫是也,有骨肉之亲,外戚是也,皇帝用三者而治众事、固京师,三者秉皇帝之威而控制军队、制衡外臣世家。”

    何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宦官秉权日久,师徒相继、党徒盘根。你怎知谁忠诚厚道,谁外谦卑而内怀奸?谁能保证蹇硕之事不重演?”

    刘备:“若用郎官替代宦官,必然世家大族侵袭皇权,况且又岂知郎官必然忠诚?”

    何进:“郎官皆统属于外官,为我等之子弟、故吏,当然比宦官忠诚!”

    刘备叹息而退,出来对荀攸说:“大将军以为外臣必忠于他,内宦不可信,可惜可叹。”

    荀攸:“外戚大将军梁冀、窦武等皆被皇帝和宦官杀掉,何大将军怕是担心事情重演。”

    刘备:“大将军以为与外臣站在一起,外臣就一定忠于他?”

    刘备的手指在以陈留郡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比划着。陈留郡的浚仪县,乃是战国七雄魏国的都城大梁,王贲攻魏,引水灌大梁,3个月之后,大梁城墙坍塌,魏王请降,秦国改大梁为浚仪县。位于在之后历史上有大名鼎鼎的名称……汴梁或开封。大名鼎鼎的酸枣也属于陈留,位于浚仪西北,两城之间有阴沟相联。

    如果刘备没有来自后世的知识,知道诸侯讨董于陈留酸枣会盟,绝对没有人能想到张邈这种清流名士竟是起兵响应的关东诸侯之一!

    这背后策划莫非是袁绍?打着限制刘协的名号,实际为日后起兵做准备?刘备不由深深地感到袁绍在政治斗争中的可怕。

第419章 血火雒阳() 
新皇刘辩对于祖母的死心有愧疚,同时对唯一的弟弟刘协很有感情,担心他被舅舅母后弄死,并不想让他回渤海国。

    何进、何太后顺水推舟提议渤海寒冷偏远,而刘协年幼,不适宜作渤海王,要求新皇徙渤海王刘协为陈留王。渤海有民百万,而陈留八十余万,面积也只是略小,减少得不多,距离却非常近,而且陈留商业、手工业经济发达,工商业税远甚渤海,刘辩看上去是优待,很快批准了这个建议。

    刘辩并未察觉渤海王的政治意义,实际上渤海王与河间王一样,历来属于汉孝庄帝皇帝一脉后裔所领,而陈留郡封王根本不符合历代封王的规律,此郡压根不应封王――陈留囊括荥阳以东的水陆交通要冲,有鸿沟、阴沟、济水、汴水、睢水、浪荡渠交汇,乃是扬州、豫州、兖州、青州、徐州之粮食、税赋、货物、人员入洛阳的最主要通道,也是京师东侧重要屏障和重要商品供应基地。昔日汉景帝封弟弟刘武为梁王,一方面抵挡住吴楚之乱,另一方面也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刘武不断入雒阳试图兄终弟及。

    这个反常的任命后面紧接着一个令众人恍然大悟的后续,任命张邈为陈留相,张邈名列党人八厨,很明显其职责为监督刘协。士林民间讥讽何家心胸狭窄的声音吃起彼伏,却没人敢站出来反对,只能打打嘴炮:

    要是陈留王不明不白死掉,一定是何家干得或指使的!

    何进此时才发现董重、董太皇太后的死,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妙,不光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还给自己惹了一身骚。的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