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世代二千石,从叔甄举曾高居执金吾,其父也当了县令,本不存在争淑房之宠的想法。后为冀州老乡中常侍赵忠反复劝说,这才有了甄氏族女入雒阳皇宫。当时,甄家也从未想到争夺皇嗣上去,只不过希望皇帝能多关照下甄家。
直到甄氏误打误撞,生下一子刘协,皇帝大喜过望,封为贵人。甄贵人母子为何皇后所妒,秘密下药,为董太后所救,甄贵人留下半条命,却成了哑巴,皇子倒是无虞,成了董太后亲自保护下的“董侯”。
甄俨原本就是袁门故吏,因此与大将军、袁绍都有一些交集,下毒事件发生后,他甚至卑躬屈膝,表示“董侯”绝不争夺下一任皇帝,求何家、袁家放过。
甄俨更没想到皇帝喜爱“董候”刘协无以复加,不喜欢刘辩,竟下定决心换嗣!
父亲、大哥很早去世,甄俨就是甄家顶梁柱之一,让他不能不有所顾忌。巨大的利益,又能把人逼成疯子。甄俨取出一块金币,翻来覆去甩了n次,始终定不了到底甄家介入争夺,亦或是不介入争夺,支持有着甄家血脉的“董侯”还是继续低声下气支持赢面更大的“史侯”。
直到,皇帝拿出决心来,派遣何进西征,何进也答应了条件。甄俨心里蹦蹦直跳:“莫非上天注定,要兴旺甄家?!”
甄俨丢掉了谨慎,与从父甄举一同接任皇帝给的军职,打算等何进离开雒阳之后,一起掌握军队,为“董候”铺平道路。
甄俨焦急地看着东方:“三弟和五妹说的那两个人,真的能来么?要是能来,凭他们能征善战,旧部众多,一定能控制住雒阳局势,保证让留在雒阳的袁绍、袁术等人无法翻天!”
可甄俨又免不了有些疑惑:“传闻其中一人与何进旧曾相识,与袁术相交莫逆;另一人乃袁门故吏。两人即使来了雒阳,未必肯支持我们,真真是进退两难。可除了他们,董候又能依靠谁?那个空有皮囊,毫无本事的车骑将军董重?”
第409章 董卓的无间道()
皇帝刘宏自知病重,下诏征董卓为少府,令其将士卒交给留守长安的皇甫嵩统帅。
当时宣诏的乃是董太后侄儿董承,董承屏开他人,私下说:“陛下病重,因卿威名素著,故而令卿帅百余精锐入雒阳。待何进西行,即可协助国舅董重控制雒阳兵权,共立新君。三公之位,只在反掌之间耳!”
董卓大喜:“好得很,本官明日就出发。”
待董承出了门,李儒从屏风后转出来说:“不可!岳父大人威震西凉,名重关中,然而在关东非如皇甫嵩、袁绍、朱俊、卢植等人有名,登高一呼,无兵无人相随。
少府并无军队,若只有这精锐百余人,万一有变,如何控制雒阳局势?如何能敌过大将军、中军校尉?
而那时候兵已属皇甫嵩,回凉州亦退无可退,一小亭长可捕,几无葬身之地!”
董卓大惊失策:“董承竖子,董重无谋,几为两人所误!可陛下有诏,如之奈何?且也不能恶了董太后与董重。”
李儒:“陛下的密诏,众人无从知道,岳父大人不如派遣二叔前往。
二叔名声不如岳父响亮,担任军职也不会引起何进、袁绍的过分警觉,还可以当做人质令朝堂诸公安心!”
董卓如果直接带大兵入雒,就是摆明了与何进、袁绍、袁隗对敌,将自己放在明处给董重、董太后做马前卒。袁隗是董卓的故主,不到万不得已,董卓绝不能走出这一步。
董重、董太后建议皇帝刘宏征召董卓为少府,而不是卫尉、城门校尉、虎贲中郎将等军职,也说明皇帝之病虽重,却并未到达不可救药、立即病死的程度。换句话说,征召董卓入雒,是着眼于未来,以防不测!当然也有可能皇帝、董太后对董卓的信任不够。
李儒认为,要是前者,没有必要立即表态。
要是后者,董太后兄妹不会给出太大利益,没有要为之压上身家性命。作为边帅,只要有将有兵,谁当皇帝都要重用。
“关东人就是鸡贼,恁多心计!”
董卓于是在晚宴上告知董承,由二弟董旻帅前往。董卓早让李儒写了一份奏章:臣既无沉稳老练之谋略,又无可以称颂的壮烈之事,承蒙陛下天恩,掌戎马十年。士卒和大小官吏相处时间长了,都眷恋臣畜养之恩,不愿意离开,希望为陛下和臣奋不顾身。
如今鲜卑肆虐,占据河套数郡,匈奴反叛,不遵大汉号令,黑山贼、白波贼,此起彼伏,进逼司隶。此诚北疆危机之时,希望陛下能允许臣任并州牧,率领他们效力边垂,为陛下守土。”
董承大失所望:“此千载难逢之良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将军勿要失机!勿要让陛下和董侯失望!”
董卓安慰董承说:“我弟帅兵入雒阳,我则留于并州南垂,一旦陛下有诏书,太后或骠骑将军有事相召,上千轻骑十日内就能到雒阳,比待在雒阳更能发挥作用!”
董承郁郁而归,别无选择,只好与董旻将百余精锐一同返回雒阳,将相关事情向皇帝、董太后、董重汇报。
皇帝压下失望的情绪,立即改任董重为并州牧,又命董旻为奉车都尉,侍奉皇帝左右,如此将虎贲中郎将袁术挡在外侧。
在皇帝默许下,董旻将西凉精锐化整为零,偷偷从关中、并州纳入奉车都尉属下。
袁术前去质问董旻:“你们兄弟,都是袁门故吏,如今是想支持‘董侯’,与天下人作对,与大将军、袁家反目么?”
董旻低声下气解释:“我西凉董氏,与河间董重、董太后并非一族,怎可能与他们走到一起!只是陛下有诏,不得不从。我亦极其愤恨宦官专权,若贤弟要清扫宦官,我必相随!”
董旻又派遣文士贾诩,偷偷上门献上厚礼,找何进、袁绍谢罪。
贾诩表示:“董并州不愿意为骠骑将军董重所用,但有皇帝的明诏,这才不情不愿地派遣其弟来雒阳虚与委蛇。大将军、中军校尉手下数千人,奉车都尉(董旻)只有百余西凉军,怎么敢螳臂当车?”
袁绍认为,董卓既不愿意入朝做少府,不为董重所用的态度是明确的,虽说不上绝无二心,也显示出无意、无胆参合夺嫡之争,大将军尽可用之。
何进对贾诩好言宽慰,回赠礼物,以示对董旻兄弟的信任。
将贾诩带回好消息,董旻长长的输了口气,但也不是很自信:“就文和看来,大将军、中军校尉是真的相信我兄长,还是做做姿态?”
贾诩说:“皇帝陛下派大将军西征,大将军和中军校尉应付面前的困难已经焦头烂额,又怎会在意远处的风险?只要不是数千外兵入雒,雒阳平衡不会轻易打乱!”
董旻:“若要取得何、袁两人信任,当如何做?”
自从皇帝立西园八校,可能传位于“董侯”的流言越来越广,朝中风波诡异。现在何家不顺,然而何皇后位居正室,何进兄弟皆典兵,有功绩,朝野支持者众多,大部分人依然相信“史侯”会继承王位,包括董旻在内。因此,何进的态度,意味着日后升官发财,还是秋后算账。
贾诩:“雪中送炭!
可写一书,将西凉军中善战之将,精锐之部,军制,关中形势、凉州叛军情况等描述其中,赠给大将军。表明即使大将军西征,将军和董并州、西凉军大小将校亦愿为马前卒!”
。。。
东汉的常备军,数量只是战时兵力的数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个个都是精锐,什长、伍长以上级别。战前再招募服役的普通壮丁充实补足。董卓部有近两万,服役的1万多壮丁几乎全部留给皇甫嵩,只将五千精锐将校、骑兵、义从,从蒲坂过黄河,借道河东,带往并州。
此时,白波军正在河东闹事,规模上万,堵塞道路(白波谷在后世襄汾)
董卓大喜,顺理成章留下大部分兵力在河东襄汾、侯马,就地胁迫河东郡供应给养。
自襄汾,过轵关陉到雒阳只有5、6百里,轻骑数日可到。董卓时刻观望朝中局势,焦灼地等待着,操练士卒,时不时打一打白波军以练兵。距离雒阳越近,越是繁华,董卓部上下贪恋繁华,越发不想去荒凉的并州,他们团结一致在河东郡趴着,野心也渐渐膨胀。
第410章 甄家的筹码()
皇甫嵩从子皇甫郦说:“当今陛下失政,天下倒悬。整个关西,能转危为安,转倾为定者,唯大人与董卓。如今与董卓的怨恨已深,双方不能同时立于大地之上,我们应该从长远考虑。”
皇甫嵩:“如何可长远?”
皇甫郦:“董卓收到诏书,不将兵马交给大人,反而请求为并州牧,这是违逆之大罪!又因为京师昏乱,在河东踌躇,迟迟不离开司隶河东郡,必怀奸雄之心!且董卓凶戾残忍,将士不依附。有此三可杀,大人为西北元帅,可统兵讨杀之!
之后,引兵向东,扶立新君,既显示对汉家的忠义,又能避免以后被董卓残害,可建立齐桓公、晋文公一样工改盖当世,福泽子孙的功业啊!”
“福泽子孙?”皇甫嵩嗤之以鼻:“董卓不奉诏入朝为少府,是有大罪,皇帝却改任他为并州牧,与其说是惩罚,不如说是奖励,你看不出其中门道?”
皇甫嵩当过车骑将军,官封县侯,做过三公,到这种程度,升无可升,进无可进,可谓人臣之极。如果有机会更进一步,任何正常人都难以拒绝!
然而,皇甫嵩就是与大部分正常人不同,他熟读经史,知道狭天子以令诸侯的巨大风险,知道争夺千万人之上而失败的后果。
更关键的是,他已近60岁了,儿子皇甫坚寿生意一直不好,就算打下花花江山,谁来坐?眼前的皇甫郦吗?为侄儿做嫁妆,赌注是自己一世英名,后代安危。想想都觉得不划算。
皇甫郦却没想到叔父心理上的变化:“莫非有人指使董卓如此?”
皇甫嵩:“那是肯定的,否则董卓又岂敢如此横行?我若不奉诏而起兵诛杀,多半是死罪!”
皇甫郦:“那如何是好?董卓背后又是何人?”
“打草惊蛇,试一试就知道。”皇甫嵩即令皇甫郦代写了一封奏章揭发董卓。
皇甫郦乃是关西有名的才子,辩才出众,下笔有神奇,不负厚望,将董卓不奉诏和其他种种不堪描述地活灵活现,令人一看而愤恨。
万万没想到,皇帝竟然让人把其中大部分摘抄出来,连皇甫嵩的署名也不抹去,转给董卓,让董卓上表自陈。董卓当即遣人来骂皇甫嵩,一时间,两人势如水火,犹如昔日段颎、张奂之争。
吃了个哑巴亏,皇甫嵩才明白,原来董卓的后台,竟然是骠骑将军董重,以及皇帝本人。想到自己忠心为国,功劳远胜于善于专营的董卓,皇帝竟然信任董卓超过自己,不禁愤怒塞胸,一刀将桌案砍成两半:“有如此昏庸主上,大汉焉能不衰!”
皇甫郦说:“大人何故忧愁,不如将董卓持两端以观望之心,报给大将军何进,想必他一定会对董卓有所处置!”
皇甫嵩心灰意冷,哪里还关心国事,越看侄儿越不顺脸:“滚出去,还嫌给老夫添的乱不够多!”
。。。
东汉关西最有能力、最有威望的名将,因为爱惜羽毛和家庭原因,放弃了重整朝堂的机会。
权力可如剧毒鸩酒,也可能和蜂蜜一般甘甜,也可能如淡茶一般无味,对一千个人,有一千般滋味。
关西人并未因此就放弃皇位传承的大蛋糕,他们中的杰出之士,无可避免地分裂了,盖勋、皇甫郦、阎忠等人,继续找机会劝说皇甫嵩;也有如李儒、贾诩,周毖之类,投入或将投入到董卓的怀抱;还有不少人,选择远离和逃避。
。。。
甄俨:“听闻袁本初遣人到泰山、东莱、徐州募兵,还请君侯帅军入朝。”
刘备:“入朝做什么?”
甄俨:“若君侯能支持董侯为嗣,事成之后,可封君侯为三公!”
不到三十岁的三公?刘备噗嗤一声笑了,看向颇显得紧张的甄俨:“就没有其他条件?”
“听说君侯有寡人之疾,俨有一妹,姿容姝丽,天真浪漫。”
甄俨咬牙切齿地指了指身后美貌异常的甄家小五……甄脱,她正百无聊赖地吃水果,偶尔伸一伸懒腰,显露出纤细的腰肢和动人心魄的突出。
甄脱本有些瘦弱,扮成男子时脸上贴了花黄,显得皮肤暗黄。这日恢复女子妆容,粉玫瑰般的颜色,鹅蛋脸,柳叶眉,朱唇一点,如同樱桃,小舌微吐,粉红迷醉。明眸转盼,一颦一笑,皆动人心,如同仙女下凡尘。
刘备微微翘起嘴唇:“君之妹,可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
甄脱本有些挑食,来到东莱之后,海鲜、瓜果蔬菜,各种菜式,轮流着上,倒是将其的婴儿肥显露出来,越发天真无邪,娇憨可爱。英雄难过美人关,如此二八佳人,谁人不想纳为私宠,恣意爱怜。
“本侯几名妻妾厉害得很,甄君就没有想过,让妹妹做侧室,如同推入火坑么?”刘备看甄脱如同一件艺术品,“女儿家或许早有其他心思,当哥哥的,不问问她,替她谋划?”
甄俨:“世家大族子女,生而享受家族富贵,早就有为家族出力的自觉!甄贵人如此,我妹亦如此。”
“还真是直白。确实,本侯有疾,疾在脐下三寸,欲得天下绝色为之医治。”刘备起了嘲弄之心,“听说君不止一个妹妹,不如都给本侯做侧室吧。”
“欺人太甚!”甄俨一张俊美地白脸,气得通红,猛敲击书案,站起来就欲走。
砰!一声巨响,将甄脱的目光吸引过来,她手中拿着一串鲜红的荔枝,一蹦一跳过来,坐到刘备身旁,脸上带着害羞的粉红:“哥哥和君侯谈好了么?吃个水果吧。”
“这是什么?”甄俨拨开鲜红的果皮,其中是雪玉般的果肉,吃一口,“满口香甜,口中生津,如此美味!”
甄脱:“荔枝,本名离枝,若离本枝,一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