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起-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助军!”

    反过来理解,官军若不及时收复颍川,这些粮食就会为黄巾劫掠而走,大族也不会出人出力守城,而是想着逃跑。

    。。。

    “持节、右中郎将皇甫大人,到!

    颍川太守文府君,到!

    豫州刺史王大人,到!”皇甫嵩、王允、文太守联袂而至颍川酒楼,同行的还有荀彧与三十余名骑士。

    “得皇甫将军、文府君、王刺史大驾光临光临,草民荣幸之至!”十余名士人富户领袖急忙迎接,背后跟着数十人,二楼上更是伸出一片黑压压的脑袋,注视矫健的骑士们,只为看一看开党锢和关键人物——皇甫嵩。

    到了楼上就见几名相貌清奇、精神矍铄的老人。

    当中最年长者约80,头发胡须皆白,在旁人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来:“老朽陈寔、荀锟、荀爽,钟迪,陈纪。。。与颍川众人拜谢皇甫将军大恩!”

    带着黑压压一片士人,皆弯腰90度,深深地皇甫嵩一拜。

    每年都有不了官吏上书请开党禁,可要么鱼沉大海,要么免官去职,还有曹鸾等不少丢掉命。只有皇甫嵩上书之后,皇帝大赦党人,因此名重天下。

    皇甫嵩哪里能让80岁的陈寔和一群60岁老者的向自己行礼,连忙上前几步去扶:“陈太丘名望传遍中原,天下皆知,请受晚辈一拜。”

    陈寔被扶起来,又对周边颍川诸人道:“党锢之祸,持续近20余年,今年能解,多亏皇甫将军不惜身命上书皇帝,如今又亲帅大军浴血奋战保卫颍川,诸位何不再三拜之!”

    众人遂再拜、二拜:“愿皇甫将军、王刺史早日破敌!”

    王允极为高兴:“原来是陈氏、荀氏、钟氏、陈氏诸位大儒,王允能得见,幸运之极,快快请起!”

    陈寔父子、荀锟、荀爽、钟迪皆大儒、皆党人或者党人故吏。皇甫嵩脸上微笑,心中却大叫:

    苦也!苦极!若被诸中常侍知道今日之事,必给小鞋穿!日后平定黄巾的功劳定会打折!

第302章 千里进击孙文台() 
孙坚擦拭着大刀,周边的千余淮上精锐正在数百黄巾尸体中翻找和战利品。

    孙坚对获救的一群百姓问道:“前方可是长社?左中郎将朱俊可在其中?”

    当先一个老者颤巍巍的拜了一拜:“谢将军救命之恩!长社被数万黄巾围困,将军千万去不得,去不得!”

    “天下没有我孙坚去不了的地方!儿郎们,出发!”

    孙坚挎上枣红马,满心都是希望和远方。。。

    十余年了,孙坚当上县丞已经十余年了,可惜目前依然是县丞,只不过从一小县换到大县,俸禄400石,与一县长持平。

    恰是猛虎卧荒丘、落平阳,一卧一落十多年,没能爬起来,从不到20岁的青年,变成胡子拉碴的30大叔。

    孙坚因此恨极刘备,认为若无刘备在贩卖私盐问题上狠狠地踩那一脚,如今一定已当上县令以上。浑不知即使随原本历史发展,他也依然是县丞。

    孙坚也是了得,手下虽只有长兄孙羌及其子孙贲,外亲吴景等人辅佐,从吴夫人之计谋,招募人手,组织了一只精锐而人少的队伍,号曰“飞月营”,意为人人敏捷如飞,能上月亮,对贩卖私盐的贩子、海贼、流民、山贼、水贼不断打击,又后养健儿,故而淮河上下轻侠少年多归附之。

    朱俊讨伐黄巾,早发书信,令东方、东南各州郡聚集军队、修理器械,并迅速组织军队前去汇合。孙坚争得郡、县支持,招募健儿千人,前些日子,更得到扬州老乡、丹阳郡朱治帅部800前来汇合。

    朱治代表丹阳郡,所将丹阳军,因为地近山越,常与山越互相仇杀、抢掠,所以民风骁勇,好勇斗狠,极其善战,与泰山兵、巴郡板楯、江夏蛮兵等并为一等一的步兵。

    扬州、徐州派出的州郡兵不少,其中却无人敢帅军西进,穿越上千里的黄巾聚集地去跟朱俊汇合。

    下邳相陶谦向州里推荐孙坚为别部司马,统帅混编之军。孙坚也不负众望,登高一呼,帅军千余前进,余下之众皆面面相觑。

    朱治壮之,即刻跟上,其余人见有人牵头,也就从众跟上,浩浩荡荡数千人,一路剿灭黄巾,渡过睢水、涡水,来到豫州州治、沛国谯县。

    豫州新任刺史王允还在颍川,州衙门正处于群龙无首状态,留下的几个从事,互相推诿,不肯帅兵击黄巾,只守住城内,见孙坚帅兵而来,皆大喜过望,给其粮草辎重,配齐铠甲兵器、车辆,增其士卒,令孙坚西进击黄巾。同时加上豫州刺史的旗帜。

    孙坚顺睢水西进,入陈国。

    黄巾起义,陈国南面的汝南、西面的颍川皆被黄巾席卷,郡县长官多皆弃城而逃,陈王刘宠从郡中取得强弩数千张,号召郡县壮丁,领兵屯城外都亭,抵挡陈国黄巾。陈国人素闻陈王善射,于是很多人都不敢反叛,陈国竟然总体不乱,百姓十余万人皆往陈县依靠陈王,陈王不仅出私财,同时也说动陈相,一起开仓放粮,救济流民,拣选其中壮勇为士卒。

    孙坚到达时,陈王刘宠正屯兵颖水之滨,与汝阳、西华隔颖水相互策应。见孙坚、朱治,大喜过望,给其粮草辎重,将周边消息一一告诉孙坚,与孙坚合击陈国黄巾,杀出一条血路。

    汝南汝阳是袁家老家,袁家在此连田郡县、佃户数万,有坚固的连片堡坞,然而面对大量黄巾围困,虽然能守住,却因为兵器铠甲不足不敢出击。

    恰逢波才围皇甫嵩于阳翟、彭脱围朱俊于长社,汝阳周边黄巾大大减少。刘宠、孙坚和汝南汝阳袁家一起,共击滞留于此的黄巾波连部万人,打通了汝阳到陈国的绿色通道,使得陈国武库中的数千兵器铠甲能够源源不断流入汝南汝阳的袁家部曲。

    孙坚因此得袁家和汝南诸士族好感,从此官运亨通,此是后话。

    之后,孙坚即顺着颖水东岸北上,终究到达长社附近。

    。。。

    见识了长社城外数万黄巾分成数队,在黄巾道士们鼓舞之下,士气高昂,轮番蚁附攻城,就算以孙坚之勇烈,亦感到棘手,不敢以数千人乌合之官军,攻击数万乌合之黄巾,只好隔着颖水支流育水以声援育水南岸的长社。

    这日,孙坚正帅少量部众,剿灭越过育水之数百黄巾,就看到北面上百骑兵、车兵,风驰电掣而来,旗帜华丽,兵甲闪亮。

    “虎贲中郎将在此,前方何人?”

    好大的官,孙坚等人立即吓住了,气势矮了一大截:“左中郎将朱俊属下别部司马孙坚在此。”

    一个面如冠玉、身长挺拔的中年排众而出:“孙坚?可认得我袁术!”

    孙坚滚鞍下马拜服于地,用颤抖第声音回答:“中郎将大名,如雷贯耳!”

    孙坚能够听出自己言语中的谄媚,但他有谄媚的理由,之前只是通过臧旻等人间接与袁家接上头,这次可是活生生的袁家主脉、不到30岁的二千石大员袁术,袁公路!

    一条通向青云之康庄大道就在眼前!孙坚愿意献出一切!

    袁术对孙坚印象并不太好,因为孙坚只任县丞小官,就敢牛皮哄哄地控制私盐,还拦路刺杀运输粮食的袁家船队上的典韦,是个不讲规矩的蛮子。

    这并非袁术个人感受,而是上位者对不讲规矩的下级有着类似不满,因为上位者的权力来自于规矩本身。

    如今,孙坚不守规矩却成了有点,因为能打,并且可以拉拢,袁术想到此处,就是大笑:“孙司马勇烈,快快请起!”

    上前扶起孙坚,亲切地问候孙坚的家里情况,部队情况,长社周边情况。

    听到朱俊为数万人所围时,袁术就是一滞,寻思自己这几百援军、加上后续千余人,即使投入进去,怕也难以改变不利形势,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孙坚难得察言观色:“袁家在汝阳有数万佃户,不一定要通过育水西南面的长社,可以通过颖水东面陈国南下,而后以将军之尊,可开谯县、陈国武库,武装佃户。

    之后朱中郎将击颍川黄巾之北,皇甫中郎将击其西,将军击其南,三路并进,黄巾必然首尾不能相顾,大功唾手可得!”

第303章 文丑斩将() 
阳翟既禹州,城颇大,颖水自西北来,分为两支,主支在北,宽数百步,紧紧围绕阳翟城北城墙,向东流10余里,而后继续向东南;分支窄,仅约百步,围绕阳翟城西、南,而后向东20里汇入主流。

    颍水实乃阳翟护城河。

    主支流构成一个直角梯形,而阳翟城就在西面直角处,三面紧挨颖水及其支流,只有城东与颖水之间有有大片平原,建有大量房屋,平日主要聚集着工坊、码头以及贫民民居,如今房屋虽在,人却都逃入城中。

    波才有10万众,在颍水东岸设东大营,屯兵2万,利用阳翟东门与颖水之间的民居设中军大营,屯兵4万,东中两营以浮桥连接。在阳翟城南设南大营,屯兵2万,在阳翟城西设西大营,屯兵2万。

    颖水主流宽达数百步,其上并无石桥,只有阳翟西、南的颖水支流上有3座石桥,一座在西门外,一座在南门外,一座在南门以东数里外的平原间。

    因此,三座石桥就成了官军、黄巾争夺焦点。对阳翟而言,失去西、南两桥就会被切断与雒阳之间的联系,对于波才而言,若不能占据两桥就无法完全围困阳翟。

    五日以来,围绕两座桥的归属,双方大战五场,小战无数。

    文太守守南面、南桥。

    手下从子文丑力大无穷,能开五石强弓,箭无虚发,在城楼上射爆无数黄巾之铠。下楼亲率骑兵,骑马冲突,手持长矛,几无一合之将。步战着双层重甲,弃矛用刀,亦是无敌。

    波才躲在两百部外,竟然中了一箭,含恨而退。

    王允守西城墙、西桥属下亦有善于射之士、英勇之将。

    。。。

    波才见用强不成,新生一计:用间。

    颍川郡17城,有二十六万户,一百四十余万人,人口密度极大。尤其是郡治阳翟,户籍超过15万口。黄巾爆发,更使得各县世家豪族富商逃亡而来,一时间阳翟城内人满为患,聚集超过20万口。

    人多了,治安就成问题,而且是否有黄巾间谍在其中也难以辨别,某日夜里,城东千余太平道信徒起事,一部直指太守府,杀人放火、制造混乱,主力则杀向东门。

    城外,波才属下小帅截天夜叉何曼,听到城内的喊杀声,立即带着五千人急攻东门,波才自带2万人为后队。

    不久,何曼期盼已久的好事出现,东城门打开。何曼令属下百人将何风等数百人杀入,进城之后,却发现东城门内侧用车辆、砖头石块围成一个简易瓮城,而身后的城楼上扔下无数砖石、檑木,堵塞城门。

    城头扔下大量火把,紧接着无数箭矢射下,城楼上一将大笑:“护军司马、北地傅燮等候你等多时!”

    城外黄巾何曼大惊色,但想到城内的喊杀声和陷入其中的部下,依然猛攻不已。

    傅燮属下有不少北地精锐,长期与鲜卑作战,战力极强悍,不一会就将何风射杀,将何曼射退。

    面对城内暴动的黄巾,郭图、荀衍、荀彧、张仲、杜佑等英勇世家子弟,带着新组织的壮丁,守住各条街道,将城内起事黄巾分割数块,一一解决。

    原来皇甫嵩、王允早就想到黄巾可能挑动城内流民起事,得到文太守,荀、郭、钟、韩、赵、辛、淳于、陈、唐等颍川世家大力支持后,召集世家嫡系旁支子弟、普通壮丁、工坊工人、马队、流民等万余人,得各家捐赠粮食五万石,钱百万。

    皇甫嵩、王允还征辟长社钟繇,阳翟辛毗、辛评,太尉郭禧后人、阳翟郭图,颖阴荀衍、荀谌、荀彧,许县陈纪、陈群父子,张仲、张礼、杜佑。。。。为吏,一时间人才济济。又将阳翟城内分为井字形的9个区域,分别以世家豪族俊彦为尉,日夜巡逻,纠察不法,城内黄巾的行动早就又世家豪族子弟报到皇甫嵩耳中,于是镇压暴动也就手到擒来。

    。。。

    波才见攻西、南两门不成,煽动城内暴动也不成,于是拣选勇士,催促士卒,派出20队,每队2000余人,蚁附轮流强攻不停,主攻当然是没有护城河的东门。同时每日填土为攻城道。

    为了减少损失和积蓄力量,皇甫嵩将在颍川招募来的钟繇、郭图、荀衍、荀彧、张仲、杜佑和万余人派上城头,以弥补兵力不足。

    这时代即使是文士,也多熟悉武艺,由于世家子弟营养更好,往往相对于平民更加健壮,因此杀敌之时,争相踊跃,箭矢如雨、刀剑相加而不退。

    经过数日大战,波才付出上万伤亡,依然无法攻破阳翟。

    面对无穷无尽装备破烂、蜂拥而至的黄巾,官军伤亡虽少,士卒却都渐渐疲惫厌战,尤其是不能理解黄巾轻视生死的疯狂。

    傅燮担忧地说:“士卒动摇,怕是不利。”

    皇甫嵩看在眼里、急在心心里,连续几日给士卒加餐,走访每一营鼓舞士气:“本帅已有破敌良方,五日之内必破黄巾!你等都将立下大功得富贵!”

    。。。

    一夜,天空无月,东南风呼啸。

    皇甫嵩对王允说:“若用火攻,必能克敌!”

    王允:“可是风从东南而来,不会把自己人烧到?”

    皇甫嵩神秘一笑。当即派属下护军司马傅燮帅杨定、胡轸、皇甫郦等帅骑兵潜出城外,人手皆持刍稿。

    半夜,黄巾中军大营、南军大营同时火起,由于中军大营扎营借助了民居,因而营寨不整,尤其是多木质建筑,南军大营靠近河流多草木,一烧之下,风助火势,从营寨南面烧起,不断向北面、西面扩展。

    同时南方、西方同时亮起无数火把,官军进攻的鼓声不断响起,黄巾南营中喊杀声四起。

    皇甫嵩立城楼之上,亲自擂鼓,面不改色心不跳说着谎话:“雒阳来的援军到了,正在南面、西面袭营,儿郎们再不出击,功劳别被人抢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