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起-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也有军情。”

    田望了望日头,担心这一排队就得等到傍晚,却听见田楷哼了一声,走到维持秩序的一个中年将官面前:“李山,不认识你田兄了么?”

    “快请。”李山连忙把田楷引入前厅就坐,“我去找都尉通报一声。”

    田豫交了剑,发现前厅也密密麻麻坐着不了人,也有不少人带着子侄,心里咯噔一下,暗想:“是我想差了,投效的人不少,怕是之后不容易晋升。”

    李山从里厅出来,面上略有歉意:“都尉正接待一个学究,怕是得耽误一会。”

    田楷哪里肯:“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事,有什么重要人物。让我进去。”

    见田楷将李山挤开,田豫对阻挡的士卒说:“那是我叔父。”也跟上去。

    进到里间,田豫见书案后面是一个二十几岁满脸疲惫、眼睛却很锐利的年轻人,心想骑都尉刘备还真年轻啊!

    刘备见田楷进来:“田兄来了,先坐会儿,我先把徐岳的事情整清楚。”

    田楷也不见外,拉着田豫就坐在旁边胡凳上,抓起桌上的水果就剥着吃。

    田豫仔细观察徐岳,就是对面那个不修边幅、衣服邋遢的年轻人。

    徐岳不停的嚷嚷:“我不去,我就不去!我在宗中郎将属下待着不自在。”

    刘备拿起一个竹简差点扔到他脸上:“徐岳,宗中郎将看中你,我推荐你做千石的从事,你怎么能把部众、印綬、甲胄丢在蓟县营寨只身逃回来?你不知道犯了军法可以杀头吗?”

    岳:“可。。。可他们老是让我做些杀人、坑人的器具,我干不来!”

    田豫听了半天,终于明白:徐岳因为算学、土木工程方面的特长,在安次守城战等一系列攻城、守城战中立下功劳,刘备推荐他去宗员属下担任从事,制作攻城器械,以助攻打蓟县、军都山。

    无论刘备用了多少口舌,徐岳打定主意不回去。刘备心想数学家真是一群怪物,转过头问:“田兄召集了多少人?”

    田楷:“三百步弓,二百骑兵!”

    刘备:“田兄可愿意做乌桓校尉属下从事,500人你可带一半去,那边还有三百工程兵,都归你统领。”

    田豫眼巴巴地望着田楷,心里大叫,去啊,比千石,快答应啊。

    “可我不会算数、机械制造这东西啊!”田楷扣着头皮,“而且这我也不能把一半部下丢下不管吧。”

    刘备:“蓟县城外工程营中有几个不错的匠人,大部分器械都能制作。况且你也不能只打野战,学学攻守城器械以后有好处。

    至于你的一半部下,吴岳先帮忙管几天,你再叫个几个熟悉的给他作副手就行。”

    田楷很不愿意地说:“那我就管几天,攻下蓟县、军都山了再换回来。可谁来给徐岳做副手呢?”

    田楷的眼睛转到田豫身上:“豫儿,你算一个,上阵父子兵,帮为叔和徐岳管几天。”

    田豫指着自己鼻子:“可我才十四岁,会不会太年轻了?”

第300章 董卓之怒() 
“废材,一群废材!混蛋,卢植、郭勋、杨璇、刘备都是混蛋。”

    听见这一阵阵巨吼,声振数里,来往将吏、士卒没有不低下头,小心翼翼的。

    董卓在渔阳营中来回走动,如同关在笼子里的困兽:“你等是饭桶么?上万铠甲,数万兵器,上千锐卒,数万石粮食,眼睁睁看着被他们拐走。

    要人没有,要器械没有,要钱粮也没有,乃公当个屁的东中郎将!”

    接到诏令,从使匈奴中郎将转任东中郎将、领渔阳营之时,董卓是充满希望的,渔阳营是与京兆虎牙雍营、幽州渔阳营并列的三大营,也是大汉在太行山、虎牢关以东,拒马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唯一成建制的常备兵。其士卒来源于边军精锐、地方勇健之士,能力和忠诚度都是极高。

    黎阳营位于雒阳东北大门的特殊地理位置,联通黄河、清水、济水、卞水、泗水等河流交通优势,使得黎阳营是三大营中唯一同时拥有步弓兵、骑兵、楼船兵的,渔阳营、雍营都无楼船兵。同时由于辐射面积广大,黎阳营的营士经常派出一部分到各地平定叛乱,其战斗力也不弱于其他二营、不弱于幽、并、凉州边军,在多兵种配合方面还有过之。

    然而,董卓的愤怒是有理由的,上一任黎阳都尉郭勋,北中郎将卢植,渤海太守杨璇,骑都尉刘备个个看重黎阳营,每个人都将黎阳营的士卒挖角一块。

    董卓心里极为窝火,嘴里也叫嚣着让几个二千石还营士,还兵甲、粮食,还让属下李儒写好几封信,派人送给卢、郭、杨、刘四人。

    郭勋看到信后,就是嗤笑,转为地方郡守之后,带着大部营兵就是立功、晋升之阶梯,就是军队之骨干,怎么可能归还呢?要还也是打完仗再还!

    卢植则派人好言好语相劝,说自己是持节都督河北数州之军事,黎阳营亦在管辖之内,完全没有归还之意,也没有借钱要还的自觉,还让董卓大人有大量,不要心存芥蒂,齐心协力一起剿灭黄金。。

    杨璇、刘备带着数百营兵、大量武器船只粮食北上千里,董卓派出信使没半个月到不了。

    李儒小心翼翼低着头:“明公,不是我不尽力,而是四人都是两千及其以上,我们实在是协调不动。”

    董卓:“叫不动就便宜他们?难道郭勋时期借出去的人财物,就如打狗的肉包子,永远不会回来?”

    李儒心中想笑,担心被呵斥,死死憋住,脸几乎成了猪肝色,急忙咳嗽几声,掩饰笑意:“已经收到卢植、郭勋的回信,他们都承认借了人财物,在官场上,就是欠了明公人情。反正已经收不回来,我们可再休书一封,表示明公的善意!”

    董卓一把将李儒推到地上:“你这个混蛋,混蛋就是混蛋。这些狗日的打了乃公一巴掌,乃公还要他娘的陪个笑脸?咬了乃公左脚一口,乃公还要把右脚伸出去让它们再咬?”

    李儒在地上滚了数米,也不爬起,就在地上坐着:“他们不还黎阳营,明公就有理由不还使匈奴中郎将部属。人是故人好,将是旧将忠,用黎阳营的钱粮、俸禄养育故将、故兵精锐,士卒们怎么会不感恩戴德?难道明公认为边军不如三大营精锐?”

    董卓摸着胡须:“有道理,乃公不仅不要他们还,还要把将官、士兵之籍送给他们,免得他们占我黎阳营的钱粮。还可以让他们给钱粮、官职来换乃公的营士,李儒你很不错!”

    李儒抚掌而笑:“如果有营士不满兵籍被开格,那几人又会求到明公头上,说不定还有一些营士会回来。”

    董卓手下,董旻、李儒、李傕、郭汜、张济,皆有能之将,士卒长期与羌、鲜卑、匈奴作战,惯会用骑兵、弓弩,战斗力极强。

    这几年,羌乱平息、鲜卑分裂,凉雍精锐正好无所事事,皆有立功之心。

    董卓大手一挥:“好,让卢植、郭勋不仁,别怪我不义。冀州黄巾数十万,依然很强大,让他们自去面对黄巾主力,我则趁机光复黄巾空虚的清河国等地。。。”

    。。。

    卢养:“父亲,这是最近的朝中和各地传来的消息。”

    “放桌上。”卢植正在不甚明亮的油灯下研究地图,头也不抬。

    邴原替卢植翻阅梳理了一遍,整个人都不好了:“形势喜忧参半!”

    卢植靠在旁边的垫子上,缓一缓昏花的眼睛:“先说坏的吧!”

    邴原:“远的,南阳黄巾攻杀南阳太守褚贡,三公皆以道路不通,于是推荐江夏都尉秦颉,就近上任南阳太守。”

    卢植暗道:南阳本是帝乡,户近50万,口超200万,一郡人口就相当于幽州、并州一州。其中宦官、世家极多,世家大族平日都争着抢着当南阳太守,非家世人脉深厚者不能任。

    如今却被众人弃如敝履,让一个都尉当上,此诚朝堂诸公之耻!”诸位官员,都不敢到南阳赴任,故而三公和大将军无人只能让秦颉一面担任南阳太守,一面兼任江夏都尉,一个萝卜占据两个坑,引江夏蛮兵击黄巾。

    邴原:“近的,太原太守臧旻拒绝放典韦南下,除非我们用臧洪来换。”

    卢植:“臧旻这是对我不满、不服,继续修书,就说我们愿意换!”

    邴原:“董卓修书一封,说不必归还黎阳营士,借走的建制全部划出,空缺的他重新招募!”

    “滚蛋!”卢植猛得睁开眼睛,接过董卓的书信,看了几眼,一下摔在地上,“士卒是国家的士卒还是他董卓的私人?他手下数千精锐,还有上千南匈奴,还不够么?”

    邴原:“据州郡来报,董卓违反让他北上的命令,自行前往侧翼,攻击清河国、安平国。”

    卢植:“这群骄兵悍将不听号令我又不是不知道,董卓就知道自作聪明!就知道小聪明!志大才疏!”

    卢养在一边听不明白,小声询问邴原。

    邴原轻声回答:“刘备、杨璇千余人就敢从清水北上,他们难道不会告诉我们清水南北的清河国、安平国黄巾并不强大?

    黄巾刚起事,安平王刘续、甘陵王刘忠就被黄巾绑了。甘陵王刘忠也就罢了,其人只是陛下远亲,国相冯巡及刘忠的子嗣均被黄巾所杀。

    你可听说安平王刘续子嗣为黄巾所杀?安平王有一郡之封地,随从数百人,哪里是轻易能被抓住的?

    刘、杨二人还打过广宗旁边的界桥,会不知道安平王刘续被囚禁在广宗?”

    卢养:“安平王刘续可是孝章皇帝玄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孝桓皇帝堂侄,陛下堂兄,莫非,你是说陛下的堂兄从。。。贼?”

第301章 皇甫嵩的苦恼() 
颍川阳翟城楼

    王允望着城下黄巾声色俱厉:“混账,朱俊贪功冒进,擅自行事,惘为名将。”

    朱俊帅2万余人从雒阳东面汜水关出,经荥阳南下,不待皇甫嵩军到,既单独进攻颍川黄巾。

    结果大败,逃回长社。

    等到皇甫嵩军2万人从轘辕入颍川郡城阳翟时,不得不独自面对欲攻雒阳的近十万黄巾。

    皇甫嵩的心情亦糟透了,但他自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气度,只是淡淡的说:“战事有利有钝,哪有永远不输的将军。他输了,我们赢回来就是。”

    王允:“还有南阳太守竟让一个都尉当上,士大夫之耻!”

    皇甫嵩:“我不熟悉南方之事,或许江夏蛮兵战力强盛吧。况且即使众人皆不愿往,不还有你王子师么,豫州刺史一职,可不比南阳轻松啊。”

    王允没想到被一下点出想当南阳太守的心思,心不红脸不跳,出口掩饰:“我只是想说太守之位,有德行有能力者担之,如果秦都尉真能平定南阳黄巾也是一段佳话。”

    话锋一转

    “可惜当今天下,奸佞当道,使有德行者不得彰显,使贪赃无能之辈窃居高位。

    重常侍吕强公忠体国,为解除党锢立下大功,可惜为中常侍赵忠、夏恽等共同诬陷,至使吕强自杀,家族下狱,真是奸邪当道。侍中河内向栩,影射揭发十常侍,并为吕强伸冤,郎中中山张钧,上书言斩诸中常侍而天下太平,皆苦口良言。

    张让等中常侍诬告向栩、张钧勾连黄巾,皆下狱死!朗朗乾坤从未见想过有如此颠倒黑白之事!自古小人居于内,而将帅能立功于外者。。。”

    “慎言!”皇甫嵩敲着桌子打断王允,“新任和即将上任的渤海太守杨璇、甘陵相刘虞、涿郡太守羊陟,冀州刺史刘焉,青州刺史黄琬等人,还有你豫州刺史王允,皆清正名士,平定黄巾必然指日可待!”

    王允:“朝廷诏以太仆弘农郡邓盛代替杨公为太尉,可是邓盛之能耐、威望,比帝师杨公差远了,不公啊!”

    皇甫嵩对于国家的前途有着深刻地忧虑。之前由于久在西北,并不太清楚关东形势,入雒、入豫好几件事情给他整个人极大的震动。位居首位就是杨赐上书事件。

    太尉杨赐高洁持重之士,去年年底上书言应当将信黄巾的流民护归本郡,徐徐分化瓦解,化整为零。

    之后,一个亭长就可捕杀其渠帅。

    但杨赐的意见却被人故意忽视掉,很显然,张角还没有力量影响朝政,此事多半是党人所为!

    “皇帝陛下年轻,虽然偶尔被蒙蔽,谁有功,谁有过,还是很清楚的,而后不久加封杨公为临晋侯,刘陶为中陵乡侯,刘备加封1000户,都是明证。”皇甫嵩一想到党人为了自身利益,竟然故意损害整个大汉的根基,就没法不对王允试探的话语保持戒备,没法不对党人产生深深地戒备!

    。。。

    试探半天,王允也有些着急:“颍川士族有些德高望重的人派了个人来相见。”

    皇甫嵩心知道‘德高望重’是指党人中人,就有些犹豫:“黄巾围困于外,军务繁忙,倒也没必要专门相见。”

    王允:“此人无妨。”当即将一人叫入,“乃是是唐中常侍之婿,我新辟从事荀彧。”

    荀彧有宦官党和党人亲属双重身份。

    “荀彧拜见皇甫大人,王刺史令在下为大军筹备军需,城中城外富户,积极响应,现在城中设宴等候,请中郎将大人、刺史大人晚上赴宴。”

    皇甫嵩一挥手:“不必了,黄巾围城,晚上还得巡视城墙。”

    荀彧:“这。。。”

    王允帮腔道:“莫非有何不妥?”

    荀彧:“确实有不妥,这些大族,积极献出钱粮,是为感激中郎将保护大伙桑梓,若是中郎大人和刺史大人不见他们一见,想他们必然继续北逃到雒阳,钱粮、壮丁便不好筹集了。”

    王允笑道:“荀彧逼迫士族和富户,该当何罪!”

    荀彧:“刺史大人息怒,富户们确实愿意为中郎将效力,只是从各县逃到郡城,大多只带了金银细软。

    而粮食铜钱,往往埋藏在乡里间的地窖之内、密室之中,若不献给将士们做军需,不多久也会被黄巾挖掘发现,与其资敌,不如助军!”

    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