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起-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嵩伏在地上,不敢看曹节冰冷的表情:“这是在雒阳的现钱,没算器物在内。两边老家的地和钱财应该不止这个数。”声音越来越小。

    曹节抓起案上玉圭,猛地扔过去。

    曹嵩被捂着被打肿的眼眶,低着头不敢说话。

    曹破石慌忙接住玉圭:“兄长,这玉圭可是大长秋的信物,你怎么乱丢?”

    曹节有气无力的说:“都快杀头抄家了,留这个玉圭还有什么用。”

    曹嵩自顾自的躺着闭上眼睛不看他们。

    曹嵩、曹破石、曹炽等一群人哭着扑到榻前,哭天喊地:“兄长,可不能不管我们啊!”

    要是没有曹嵩,他们贪污的钱、做的恶事,子弟平日作威作福造的孽,估计比王甫和下场好不了多少。

    曹节始终还是放不下两边家族,睁开眼睛呵斥道:“哭什么哭,我还没死呢!以后都给我小心点,严格管好自己、严厉约束族人、严守律法,实实在在做官,别被酷吏抓住短处。”

    曹嵩等人如同小鸡捉米一样慌忙点头,同时在口中反复念叨这“三严一实”,生怕忘了。

    “扶我起来!”曹节在曹破石曹嵩搀扶下,走到门口,挥挥手让两人把手拿开,自己推开门。

    “侯爷!”

    “大长秋!”

    “老祖宗”

    门外,曹操和一群后辈一面高声呼喊,一面跪下来磕头行礼。

    曹节倚靠着门讲了一通严守律法、小心从事的话,又吩咐曹嵩、曹破石将犯有重罪的子弟、家生子尽快送离司隶,找地方藏匿起来。

    看着下面一双双诚惶诚恐的眼睛,其中有人担忧地小声哭泣,曹节暗暗下定决心:“就是拼了我这把老骨头,也不能让那酷吏毁了我曹家!谁想让我曹家子弟哭,我就让谁连哭的机会都没有!”

    。。。

    “除掉一个贪官,可能会让一家人哭。但是不除,就会让一路百姓哭!”阳球的话掷地有声。

    司隶属下一群官吏大多觉得热越沸腾和解气,有的战战兢兢,有的心存侥幸,也有的心怀怨恨。

    “我先干掉王、段、曹等大豪,之后你们收拾一些违法乱纪的中下级官吏就会容易许多。”

    阳球知道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役,赌上的是大汉帝国的国运和自己的身家性命!他认为大族豪强贪腐枉法,小吏恶侠横行不法,上下皆不守法是国家衰颓的根源:“请刘公给大家鼓鼓劲。”

    司徒刘郃说:“惩恶即是扬善,只有严刑峻法,上惩国家蛀虫,下治狡猾之民,严厉打击非法,才能保护良善。

    你们不要怕得罪人,不要怕有人报复。有本公,有司徒府,有皇帝陛下给大家做后盾!”

    。。。

    杨赐躺在塌上问:“你是说司徒刘郃、司隶校尉阳球等正在弹劾、抓捕更多的人?”

    杨彪兴奋的说:“孩儿自从入了仕途,数年来第一次有了热血沸腾的感觉,孩儿也想调回雒阳,与他们共襄胜举。”

    杨赐怒斥道:“胡闹,年近不惑还学人家胡闹,凡事多动动脑子。”

    杨彪:“父亲让我将王甫、段颎的罪证呈上,又从长安过来当证人,难道不是想治理贪腐之吏、根除宦官乱政吗?”

    杨赐:“幼稚!我让你过来只是斗倒王甫、段颎,让皇帝陛下能够大权在握。凭这次立下的大功和获圣眷,以后只要不犯错,至少能使你做到九卿。”

    “父亲,这不像你啊?”杨彪嘴巴成了o型,实在想不通,被朝野通称为刚正不阿的父亲,竟然也有这么多小心思。

    杨赐咳嗽两声:“贪官污吏日常接触三教九流,其朋友的数量、其见识比大多两袖清风的官员更多更高。清官难做,若没有一点城府心思,哪里斗得赢贪官?叫你做清官不是躲入小楼日夜读书,不是自名清流,而是出淤泥而不染,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你懂么?”

    “懂。”杨彪很干脆的点头。

    杨赐却一点欢喜都没有,他太了解儿子了,知道他没有说实话。

    弘农杨氏从其祖父杨震、父亲杨秉到杨赐已经是三世三公,大多数家族成员都能安贫乐道,悠然自处,不为名利所累。到了儿子杨彪这辈,家族经济条件已经极大改善,说杨彪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也不为过,早就没了坚毅的性情。

    杨彪既有学问,又有才干,又有背景,仕途极为顺畅,郡举为孝廉,州举为茂才,公府征辟不就。三十出头接受公车征辟为议郎,不久既担任比二千石的侍中,之后外放二千石的京兆尹成为封疆大吏。说是匀速前进、步步高升绝不为过。

    杨赐却担心,过于顺畅、缺乏挫折的仕途,会使杨彪缺乏面对逆境的心境和能力:“你记住,相比外臣,皇帝陛下更相信身边的宦官、后妃,你若看不到这一点,京官也不要做了,以后就留在外郡不要回来。”

    看儿子唯唯诺诺的样子,杨赐越发忧心忡忡,弘农杨氏是正儿八经的姬周晋国王室之后,世世代代人才辈出,而且大多寿命悠长,男的帅、女的美,尤其是他们这支,三世三公。或许上天是公平的,杨家这支虽然烈火亨油,子孙却不繁盛,杨赐、杨彪都只有一子。

    杨赐没有其他选择,只能给杨彪铺平道路,讲清楚厉害:“儿啊,告诉你件事,先是王甫灭宋家、打击曹家,刘郃、阳球灭了王甫。下一步轮到曹家收拾刘郃、阳球。再之后,曹家如果老实,再不会有如今权势,如果不老实,王甫、宋家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

    杨彪:“父亲怎生知道?”

    杨赐浑浊的眼睛瞬间明亮如射电:“因为皇帝陛下比你们想象中聪明许多,因为乃翁就是陛下的谋主之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第224章 九九口棺材() 
曹节没有让对手高兴太久,蛰伏近月,终究找到机会。

    这天,朝廷百官参加孝顺皇帝一名妃嫔的葬礼,宦官们送皇帝刘宏之母董太后回宫,城门口拥护,董太后气闷,从凤车出头看情况,见了城墙上发臭的残尸和“贼臣王甫”吓了一大跳,连呼:“造孽啊!这是何人所为?怎不让尸首入土为安?”

    一群中常侍也都心惊胆战,掩面低头做哭泣状。

    太后旁边的几个小太监趁机数落阳球的不是。

    董太后发了发了几句牢骚,令左右通知司隶校尉把入土为安,哪知道宦官们全部跪下来求饶,包括曹节等在内,没有一个人敢去司隶校尉府衙。

    董太后当即怒骂宦官们没有胆识,又骂:“阳球也太过嚣张,竟然把一群中常侍都吓成这样,诸位宦官中难道没一个好人么!”

    众人立即你一言我一语往阳球身上泼脏水。

    曹节趁机流下眼泪对赵忠等人说:“我们诸常侍能够自相残食,但怎么可以让狗来舔王甫的汤汁呢?”之前,阳球为了步步高升,在他们面前就如同狗一样伏低做小,如今却翻身骑到头上去,曹节等宦官都认为阳球如同狗咬主人,翻了天,对其同仇敌忾。

    于是一大群中常侍“保卫”着茫然无知的董太后一起进宫,缺乏政治敏锐的董太后根本不知道自己闯了大货,成了诸宦官手中的兵器,甚至还为死去的王甫向皇帝说情。

    诸中常侍则一起跪在皇帝面前,数落阳球之罪,求皇帝将酷吏阳球调离司隶校尉的职务。

    “大长秋曾经举荐阳球为尚书令,他做司隶校尉也是同意的,如今怎么说起坏话来?”皇帝故作诧异。

    曹节位至特进,一般不需行跪礼,这次却罕见的拜伏在地:“阳球本来就是酷吏,两次因为严厉苛刻超过法理被免职,臣考虑他在九江平叛的功劳,向陛下推荐他为尚书令,是希望他能改过自新,收敛暴虐的一面,发挥严正勤勉的优点。

    没想到阳球依然好起事端、不守法理、胡乱作为,不适合在担任司隶这种秉公持正的职务。臣错了!臣愿意承担举荐失误的罪责!”

    曹嵩是宁愿认错、让步,也要把阳球从司隶校尉位置上赶下来。

    宦官们七嘴八舌的说道:“陛下如果继续任重阳球,恐怕我们这些宦官和父子兄弟都会死绝,而窦武、陈蕃的党羽将会执掌朝政。”

    “臣等死不足惜,只是怕朝政全被外臣、党人抓在手里,陛下诏令不出皇宫。”

    “一个小小阳球,没这么严重吧?”皇帝有心维护阳球,但见宦官们群情激愤,就有些信以为真了。

    曹节说:“陛下难道忘了窦武、陈蕃当日如何架空陛下么?”

    窦武、陈蕃以外戚大将军+士族领袖执政,两人名声极佳,世族知识分子都望风影从,以至于百姓、官吏只知有窦武、陈蕃,不知有皇帝刘宏。在朝堂上,两人把当时只十一、二岁的皇帝当一个小孩子一样教训、摆弄,动辄倚老卖老的严厉批评,窦武甚至私下威胁刘宏若不听话,就把他换掉!

    皇帝刘宏一回想起少年时的囧境,就转而想起曹节、赵忠、张让对自己的照顾,连带罪大恶极的王甫也不那么可恨了。这些宦官几乎天天都在身边,就像是刘宏的伙伴和亲人,而他们的要求并不是杀阳球的头,只是调离,想必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不以为意地将阳球改任为卫尉。

    曹节压抑住心中喜悦,立即招来尚书写好诏令,令谒者传召阳球接受任命,不得耽搁,同时收缴司隶校尉印綬。

    阳球还在城外懵懵懂懂地拜祭陵墓,得到诏书后,如同晴天霹雳,急忙入宫求见皇帝,叩头在地:“陛下任命臣为司隶校尉时,就知道臣是一名酷吏。

    臣诛灭王甫、段颎之时,就知道贪官污吏会污蔑臣,豪门权贵想置臣于死地。

    臣不怕死,但臣有一颗忠心!臣准备了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给贪官污吏,最后一口留给臣自己!

    只求陛下给臣一月之期,臣必严明法令于天下,收治权臣豺狼于监狱。之后臣即便如商鞅一般五马分尸,也不后悔!”

    阳球知道,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故而叩响头不停,血流满头,诅咒发誓。

    。。。

    作为侍中的杨彪,虎贲殿长的刘备全程目睹整个过程。刘备想起后世有个执纪严厉的纪高官退休当天,就有人给其门口送了花圈,相必那纪高官也是阳球此刻一般心情吧。

    杨彪见满头是血的阳球,心如死灰,如同老了十岁,步履蹒跚的离开,内心起了一个炸雷,愤怒塞胸,当即就像仗义执言!

    可想起父亲的教导,终究明白,杨氏哪里是那只渔翁得利的黄雀,年纪轻轻的皇帝陛下,才是真正的黄雀。渤海王、宋家、王甫、段颎、刘郃、阳球,甚至曹节、赵忠、张让,或者是皇帝陛下眼中钉肉中刺,或者是可以利用并随时可以舍弃的棋子。

    如果他杨彪敢正面对屏风之后的曹节等宦官提出反对,皇帝陛下或许会有一些犹豫,但为了稳住中常侍们,一样也会放任曹节打击、蹂躏自己,下场不会比阳球更好!

    杨彪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走到宫殿门口,见在此站岗、同样面有不平之色的刘备,两人心有戚戚地点点头,同时叹了几口气,擦肩而过。

    回到家中,杨彪斜倒在榻上,久久不语,发现自己读了三十年圣贤书,自诩腹中有良谋、自诩关西大儒,权谋之术却根本比不上这位二十出头的皇帝:“或许我的唯一价值,就是揭发王甫、段颎。

    阳球就是陛下手中锋利的剑,我只是给这把剑提供了一个口实。如今这把剑因过于刚强而折断,皇帝根本不吝惜,只需要从新寻一把就是。而在刘郃、阳球之前,王甫才是陛下手中之剑。

    哈哈,真可笑,这世间多的是人想做陛下之剑,却不知道陛下对剑只当做一个用完就丢的器物,根本不当人看。

    袁家为何一直不出手,不就是打好主意渔翁得利么。袁家门生故吏遍天下,又无大错,陛下无论如何都绕不过袁家。可惜我杨家人丁稀少,无法如袁家一般稳坐钓鱼台,所以父亲才让我出来捅了王甫、段颎第一刀。”

    杨彪自此有了离开皇帝身边之心。不久其父杨赐就为他谋到五官中郎将一职,此是后话。

第225章 清君侧!() 
司徒刘郃、卫尉阳球在行动,不满意功亏一篑,希望将曹节等宦官一扫而空。

    曹节也在行动,他侍奉三任皇帝,能够常处漩涡中心而不倒,并非没有弄死刘郃、阳球的能力,只是为其之前的蛰伏所迷惑。

    外人或许还蒙在鼓里,局中双方都知道已扯破脸皮,已是不死不休之局面。

    几日之内,弹劾曹节或曹家的奏章达到十多件,而且一件件都有实证,上表人从郎中、御史,到议郎,到地方官员。

    曹节一看形势不利,以稳定朝政、避免外臣侵夺帝权为由,釜底抽薪求皇帝任命他为尚书令。几乎同时,卸任卫尉的刘宽,接替了去世的段熲进位太尉,因此三公之中太尉刘宽,司空张济都是皇帝的老师,司隶校尉则由中常侍张奉之兄,担任过太尉的张颢暂时接替。

    虽然曹节本身曾经多次担任尚书令,这次任命依然让朝臣们目瞪口呆,一些原本中立的官员,也一群一群地上奏,认为宦官长期担任尚书令于祖制不合。

    甚至宦官吕强也上表表示反对。

    然而臣子们越是反对,皇帝就越是维护曹节,一堆奏章石沉大海。

    作为千万人之上的皇帝,刘宏多疑而敏感,他知道曹节的身体已经出现严重的问题,经常卧病在床,每天最多翻阅奏章一个时辰,尚书令名义上由他担任,实际上相当于赵忠、张让分享了尚书令的权力,换句话说皇帝直接掌控了尚书台。

    尚书台是直接掌控外朝的关键,中高级官员的任命、调动、罢黜、处分都要经过尚书台,皇帝此时二十出头,正是对权力有新鲜感的时候,岂能容尚书台之权力旁落。

    曹节有特进、育阳候和三朝老臣的地位,都被外臣们黑成翔,若是资历浅薄的赵忠或张让担任尚书令,岂不是会闹翻天?

    皇帝刘宏决不愿意看到外臣们势力太强,重用宦官的原因恰恰是外臣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