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9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瑀道:“某知道房相之顾虑,可即便是吾萧家将一族女嫁入房家,难不成那些该嫉恨之人就不会嫉恨了?吾萧家世代簪缨,盘踞江南,你房家后来居上,显耀新贵,吾两家之结合定然引人嫉妒顾忌。既然如此,更当展现彼此最大的诚意,紧密的团结在一起,无惧那些风言风语挑拨手段。”

    他算是铁了心拉拢房家。

    既有被房俊拿捏把柄之顾忌,又实在看好房家之前程,不如干脆下一个重注,表示萧家的决心和态度。

    房玄龄沉默。

    他真正忌惮的不是那些个世家门阀的嫉妒,而是皇帝的态度……

    众所周知,房俊乃是皇帝挥向世家门阀的一把刀,以之对抗世家、削减世家,不断的加强皇权的统治。

    现在若是房俊与萧家之嫡女联姻,岂非等同于背离了皇帝之期许?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又是在帮助皇帝巩固皇权在江南的统治力,将萧家拉拢至皇帝一边,江南再也无虞……

    顷刻之间,房玄龄便下了决断。

    “既然宋国公这般真情实意,某若是再行推辞,那可就不识抬举了。此事便这般议定吧,只是惠宗之后乃是萧氏嫡支,身份尊贵无比,纵然是嫁予吾家二郎为妾,却也绝不敢怠慢半分。某打算返京请求陛下赐婚,以示隆重,并筹备婚礼,待到二郎自东海返回之时,便立即成亲,宋国公意下如何?”

    萧瑀颔首笑道:“正当如此,房相仁厚严谨,婚礼之事就请多多费心,吾萧家无有不从。”

    跟陛下请示自是题中应有之意,房玄龄哪里就敢自己做主?

    不过萧瑀并不在乎,他看得出皇帝削弱世家门阀之决心魄力,但也相信皇帝更想要一个稳定的江南。削弱打压世家门阀可以缓缓图之,但一个稳固的江南,却是横行天下创立千古伟业之根基,孰轻孰重,皇帝英明神武,定然分得清……

    *****

    东海之上,一支浩荡的船队劈波斩浪,向北疾驰。

    旗舰的船舱里,房俊换上一身棉袍,捧着温热的茶水,正站在海图之前细细观察。

    一个商贾模样的青年站在他身旁,稍稍错后一步。此人留有两撇黑须,肌肤白皙,单眼皮,高颧骨,不大看得清确切年纪,身材圆滚滚的像颗皮球,说不出的滑稽,此时正皱着眉头,疑惑的打量着墙壁上这副巨大的海图,语音有些生硬,强调怪异。

    “那个……侯爷,请恕在下多嘴,这副海图是何人所作?”

    房俊一身织锦棉袍,腰间系着玉带,神情怡然有若游山玩水的世家子弟,全然没有远征高句丽誓要覆灭其水军的腾腾杀气,闻言笑着反问道:“怎么,可是有何处不妥?”

    那中年人指着高句丽与倭国之间狭长的海峡,手指一路向上,越过一串稀稀落落的岛屿,最后到了一处探入大海的半岛之处,问道:“高句丽与倭国之地形,大致差不多,可是此处乃是少海之北,常年海面冰封,鲜有人至,这等如此精确之舆图是何人所制,又是如何所制?”

    少海,即为北海,亦即是后世的日本海。

    房俊并未给出答案,只是轻描淡写道:“此乃军国之秘,无可奉告。”

    并非故弄玄虚,实在是没法回答。

    这个年代限于船舶交通的落后,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尚处于懵懂阶段,一些气候、地形、环境恶劣之处,根本没有太多的涉及。

    北海道仅仅有虾夷人的踪迹,且绝大多数都居住于南部,越是往北就越是人迹罕至,别说更北边的库页岛、千岛群岛甚至于堪察加半岛了,这些地方中年寒冷冰雪覆盖,以此时的生存条件,很难有人类生活。

    那青年愣了一愣,赶紧闭上嘴,不敢多问。

    这人乃是新罗朝中伊铮ㄐ侣拗醒胧叩裙僦暗诙龋┙鸫呵锏亩咏鸱簦涓赣诖禾熘北徽娴屡跖汕仓脸ぐ玻肭蟠筇品⒈瞎ヂ园偌糜敫呔淅隽焦

    唐人从未涉足日本海,故而房俊这次特意派人至新罗联络,行以大唐国书,真德女王便拍了金法敏前来给房俊充当向导。

    金法敏乃是地地道道的新罗王族,其母天明夫人乃是善德女王与真德女王的妹妹……

    他虽然是新罗人,但无论新罗亦或是高句丽、百济,贵族皆以学习汉语汉字为荣,是以很小的时候便能够说汉话、写汉字,平素更多于唐朝商贾亲近,早已听闻房俊之威名,心中敬畏。

    “现在航行至何处?”

    房俊并未太多理会这个金法敏,在他眼里,正在半岛演绎“袖珍版三国演义”的三个国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起初的时候新罗最弱,时常被百济和高句丽摁着摩擦,后来见到大唐磨刀霍霍准备东征高句丽,立即觉察到时机已至,马上派人联络,联合出兵,终于将高句丽和百济打败。

    然而等到高句丽覆灭之后,大唐设立安东都督府与熊津都督府,管理原高句丽和百济的土地百姓,新罗觉得大唐压迫太甚,毫无自由可言,偷偷摸摸联合高句丽和百济的流亡贵族还是反唐……

    不过是一些出尔反尔的小人而已,自是不必客气。

    金法敏被房俊的气势压制,微微躬身,抬头看了看外面的情形,心里默默计算一番,道:“应当是伊伎岛与对马国之间的海道。”

    对马国?

    房俊先是一愣,继而释然,对马岛嘛!

    那此处便是对马海峡了……

    说起来,对马海峡这个战略要冲,当真算是倭人的福地。

    忽必烈带领的舰队横越此海域准备入侵倭国,在劫掠了对马列岛之后却遇到两次台风而兵败,这些台风后来被倭人称作解救倭国的神风,运气是真特娘的好,老天是真特娘的不长眼……

    日俄战争中还爆发了一次载入世界海战史的著名战役,鬼子大获全胜,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这是海战史上损失最为悬殊的一场海战。

    似乎只要跟这个地方沾边儿,倭人总是运气极佳……

    房俊想了想,问道:“这对马国是倭国的属国?”

    金法敏道:“算是,也不算是。对马国亦称津岛,因地处倭国与新罗之间海路之上,历来便是交通、军事之要地,商业贸易极为繁盛,实际上政权紊乱,本地贵族不愿担当国司,倭国天皇派遣来的大臣又没有能力管辖。近些年已然渐渐被海盗所盘踞,劫掠过往商船,新罗商贾深受其害。”

    房俊点点头,随意道:“既然大唐现在已与新罗攻守同盟,新罗的事情,自然就是大唐的事情。回头你让你们那位女王写一封信函,请求大唐水师协助你们剿灭海盗,而后加盖新罗王的印玺,水师自会帮你们搞定这个对马国。”

    金法敏尚未回过神来,后边的苏定方却摇头叹气。

    这位房二郎满世界圈地插标的毛病,还真是改不了啊……

    htt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兵临佐渡() 
金法敏尚在懵然状态,觉得这位大唐侯爵太过热情了吧?自己只是稍稍唠叨了一句对马岛上海盗泛滥,这就要出兵替新罗将之剿灭?

    不愧是盟友啊,够大气!

    新罗早已眼馋对马岛久矣,只是岛上盘踞着各股势力,又被倭国视为“大八岛”之一,是以一直未敢对其用兵。

    结果房俊只是对着地图指指点点,轻飘飘的便做出攻打对马国的决定,那股子谈笑之间挥斥方遒的气势,令金法敏艳羡不已……

    好男儿当如是也!

    同时,他也见识到了唐人的狂妄与大气!

    作为睥睨天下的天朝上国,大唐就是有这等看谁不顺眼就对谁开战的气魄,不仅在路上攻城掠地横行不败,即便是在海上,照样可以远航几千里实施雷霆万钧的打击!

    这才是泱泱大国啊……

    金法敏又是羡慕又是嫉妒,暗暗打定主意,回去之后定然要好生规劝真德女王,务必与大唐保持紧密联系,绝不可反目成仇。

    “侯爷放心,在下记住了,回到新罗之后便立即向陛下上书,请求大唐攻略对马国。”

    金法敏赶紧答应下来。

    唐军帮着占地盘这等好事哪里去找?

    房俊放下茶杯,忽然摸了摸耳朵,狐疑道:“怎地突然耳根发热,而且眼皮跳个不停?”

    苏定方见他面色红润,不似染了风寒,便笑道:“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侯爷跳的是哪支眼睛?”

    房俊眨眨眼,道:“两只一起跳……”

    船队很快驶出海峡,沿着南边陆地的边缘一路北上航行。

    这一带海域多有暗礁密布,若非金法敏这般自幼在家族船队当中往来新罗与倭国的人,很难安全航行。当然,水师当中亦有屡次前往虾夷岛运输兵械粮食的军官,不过这些人固然熟悉航道,却有一点远不如金法敏。

    那就是对于倭国的内政形势。

    这一趟,房俊可不仅仅是占一个岛那么简单……

    海上微风,波浪平缓,但船队航行速度并不快。

    跟在旗舰左右的几条战船上人影幢幢,无数水手不时从甲板与舱室之间出出进进,手里有时拎着一截一截的竹篙接起来探测水深,也有人拿着图纸记录着水深、礁石分布等等水文情况。

    繁忙而又严谨,令金法敏啧啧赞叹。

    这就是天下最强大的帝国所拥有的纵横七海的无敌水师,他们每至一处,都不忘详细的探测记录水文情况,不断的探索新的航道,开辟从未踏足的每一个区域。

    因为在唐军的眼里,大海无涯,但是每一片海域都要掌握在他们的手中,哪怕隔得再远,也有信心会有一日再回来这里。

    这是源自于强国的自信与贪婪,区区新罗尚在百济与高句丽的夹缝中苟延残喘,永远也无法拥有这等眼界和胸襟魄力……

    房俊则立在窗前,远眺北方陆地。

    此时天气晴朗,望着陆地依稀可见的起伏轮廓,房俊久久矗立,一言不发。

    出了对马海峡,南边的陆地便是下关,春帆楼所在之地。

    但凡是个中國人,无人不知春帆楼。

    正是在此地,李鸿章代表清廷签署了令没一个国人痛彻心脾的《马关条约》,割让了辽东半岛,割让了台弯,赔偿了两亿两白银。正是靠着这笔赔款,倭国一举奠定国内的工业基础,成为新兴的工业强国,开始全力踏上穷兵黩武侵略掳掠的之路。

    后世很多人崇尚倭国,认为他们更文明、更发达,殊不知着看似光鲜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中國人的血泪之上,没有在中國人身上敲骨吸髓,哪里来的所谓的工业强国?

    这里是华夏的耻辱,更是李鸿章的一生之耻辱,后人将这口硕大的黑锅丢在李鸿章的头上,着实不公。

    对于李鸿章的其人其事,历史自有公断(注意,不是历史书)。

    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个体制之内,恐怕已经不会再有人能够比李鸿章做得更好,他不应被后人唾骂,而是应当被牢记、被尊敬。

    反正房俊是极其佩服的,受马关签约的强烈刺激,李鸿章发誓“终身不履日地”。此后,他出使欧美各国途经横滨,当时需要换乘轮船。由于摆渡小船是倭船,就怎么也不肯上,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在两艘轮船之间架了一块木板让其蹒跚而过……

    当年李鸿章奉父命入京应试时,兴奋至极,写下“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欲封侯”的诗句,志得意满,豪气干云。而当他临死之时,写下的却是“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一生荣辱,最终蹉跎。

    房俊强抑着靠岸登陆的冲动,指着远处的陆地说道:“将此处标注于海图之上,日后若有闲暇,定然到此一游。”

    自有文书佐官上前于海图上标注。

    一旁的金法敏一头雾水,心忖这等荒凉之地,顶多有一二渔村,皆是穷苦之民,有何游玩之趣?这位大唐的侯爵阁下位高爵显,但行事却诡异蹊跷,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

    船队沿着靠近陆地的航道前行半日之后,航道上暗礁潜流越来越多,行船越来越险,不得不远离陆地航行。

    直至翌日清晨,船队迎着朝阳缓缓行驶,前方出现一座庞大的岛屿……

    金法敏从舱室之内迷迷糊糊的走出来,打着哈欠便见到站在窗前身姿笔挺的房俊,不由暗暗敬佩此人精力之充沛,如此遥远距离的海上航行,居然看上去没有一丝半点精神萎靡之态。

    他来到房俊身后,向往张望一番,又看了看墙壁上的海图,道:“此岛名为佐渡,乃越国之领土,岛上贫瘠,有数处银矿,产量不大,多有罪犯流放至此。”

    房俊眯着眼,心忖:产量不大?呵呵……

    在距离佐渡岛很远的地方,船队缓缓降速,降低风帆。

    苏定方自舱外走进来,看了一眼金法敏,道:“侯爷,刚刚有舢板漂浮于海上,末将派人将其收拢,救得几个自称是虾夷人的矿工,言及佐渡岛上的虾夷人奴隶于几日前暴亂,与镇守此岛的倭国兵卒大战,双方死伤惨重。”

    房俊道:“佐渡非是大唐之国土,虾夷亦非大唐之臣民,谁死谁活,与我何干?吾等此行乃是奉了陛下之皇命前往流鬼国递交国书,勿要多生事端。”

    金法敏一脸懵然,虽然你们总说此次航行之目的地乃是少海之北的流鬼国,可是看看海图之上密密麻麻的标注,显然佐渡岛亦是是重中之重啊,怎地刚到此地便发生虾夷人奴隶的暴亂?

    这也太巧了一点……

    苏定方并未离去,道:“末将自然知晓,只是据那几个虾夷人所言,岛上有前往虾夷岛经商之唐人被倭人抓捕劫掠之后禁锢于矿洞之中,受尽凌虐,更有数人在此次暴亂之中被倭人兵卒所杀。”

    房俊浓眉一挑:“有这等事?”

    苏定方道:“末将对几个虾夷人分别拷问,所得之答案尽皆相同,想来不假。”

    房俊一拍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